三
二月二十二日,主力集結於斯利那加。
二十四日,開始出發。
三月十八日,到達阿斯克雷(原註:askele克什米爾地區的一個地名。下同。),為了適應高山反應,進行短暫的休整。
十九日,第二梯隊從羽田出發。
二十九日,從阿斯克雷出發,先頭隊員三十一名、舍爾巴人二十五名、當地搬運工十八名、冰川搬運工三十名,全部共一百零四人的大隊人馬,溯巴魯托羅冰川而上。
四月五日,到達同戈德溫奧斯汀冰川交界處的平地康科迪亞。終於看到了k2。
七日,進入戈德溫奧斯汀冰河。
二十一日,在海拔五千一百米處建立大本營,開始尋找通路。
貴久子關切地注視著不斷報導的k2登山隊的消息。她看著這些消息,忽然想到,雪崩可能會埋住真柄,冰峰和冰塔也可能會崩塌,但他卻不顧這些而勇往直前。他為什麽要這樣做呢?要向無限的困難挑戰,並不一定非去登山,在“山下”同樣可以做到。
人們要登上頂峰的單純動機,僅僅是由於那裏是最高的,是沒有任何人去過的處女峰。為此,他們不惜耗費巨資,以生命作賭注頑強地攀登。當山頂已被人們征服時,奮鬥的目標就轉向更艱險的地方,更困難的路線。
如果稱此為一種“純粹的遊戲”,這是一種多麽危險,代價又是多麽高昂的遊戲啊!
雖然貴久子無法理解登山家的這種心理,但卻一心一意地祈禱著真柄能夠平安無事。
熊耳曾來過幾封明信片,貴久子也給他回了幾封簡訊。不過,她並沒有把在查閱真柄他們登山記錄中發現的疑點告訴熊耳。她覺得,真柄正在k2進行殊死搏鬥,把這一疑點告訴第三者,會給真柄帶來某種不幸。
熊耳告訴她,準備在最近雪崩減少的時候,親自攀登k嶽。雖然他沒有明說此行的目的,但貴久子很清楚,他要在和影山遇難的同一時期,去實地考查一下山峰,以便發現“隱密的殺人現場”和粉碎真柄的不在現場證明。熊耳這人即使在雪崩沒有減少的情況下,隻要主意已定,就會不畏險阻地去登k嶽的。
四
四月底,日本全國處於一條縱貫東西的高氣壓帶下,冰雪提前融化了。到五月中旬,往年正該發生的雪崩已基本絕跡。
由於連逢假日,登山者正好是在冰雪消融的時候蜂擁而至,所以連續發生被雪崩砸傷以及摔到冰縫中的事故。連休成了“連救”。
但人們畢竟是重視眼前利益的。連休一過,遇難者馬上就沒有了。救援隊這才開始了真正的連休。山巒比去年提前迎來了夏天。
盼望中的五月二十六日來到了。沒有發生新的遇難事故,黃金周的工作也都處理完畢。
雖然今年冰雪融化較早,五月中旬已和去年月底時相似。但熊耳是個認真的人,盡量想在同一時間進行他的“模擬實驗”。
他準備在二十六日開始登山,經隱士村走北坡;到赤壁下麵後,再沿青草台向左,拐向東南山脊,攀登東南坡。他的路線是忠實地按照影山所走過的路線製訂的。
熊耳突然要去登山,並開始準備登山用品時,隊員們都莫名其妙地望著他。
當然,大家都是愛山的人。但是,日常的工作就是出沒於群山之間,很少有人特意自己去登山,何況熊耳是要單獨攀登危險的岩壁。大家自然對此感到難以理解。
“我們可能是班門弄斧了,近來氣溫很高,岩石鬆動,請你多加小心。”
隊員們謹慎地提醒他。
“嗯,我會小心的。遇難救援隊長要再被人救援,那可就鬧笑話了。”
熊耳雖然謙虛地聽著隊員們的勸阻,但還是在二十六日早晨,從救援隊隊部出發了。隊員們用吉普送他到車子能開進的地方。
這使熊耳節約了不少時間。在旭日東升的時候,他已來到隱士村積雪的山穀旁。強大的本洲高氣壓仍然氣勢未減,估計好天氣還會持續幾天。
七點二十分,到達登山地點。由於搭乘了吉普,他比影山早到了大約一個小時。
熊耳在登山前,仰著脖子眺望了一會兒山峰。看上去頗為溫順的岩壁,在突出部和帶狀地帶堆著積雪,到處隱藏著危險的陷阱。
七點三十分,開始登山。熊耳很久沒有攀登這岩壁了,所以一開始身體很不適應,累得呼哧直喘。但他沒有氣餒,強迫自己往上攀登,好不容易才恢復了以前的步法和平銜能力。
黎明時分的寒氣未散,岩石上結滿了冰。
越向上攀,岩石越險峻,不過,四處叢生的小灌木叢幫了大忙,使危險的攀登變得容易點了。
最初一道關口是攀到十分之三處一道狹窄岩縫左側的龜甲狀岩壁。熊耳在攀到十分之二處時向右上方攀去,再沿著紅褐色的冰溝的台階下去。這一帶滾石很多,若不留神受了傷,就無法再攀到頂峰去了。隨後,他開始攀登沒有突出懸崖的逆層岩哨壁。這是攀登帶狀岩石帶的關鍵,任何一個登山隊通過這裏都要經過一番苦戰。
爬山並不是熊耳的目的,坐吉普又節約了不少時間,因此,熊耳倒不怕慢,他謹慎地向上攀著。
十二點二十分,他終於攀上了左側峭壁,進入一片小灌木叢。雖然他搭乘了吉普,但還是和影山到達這裏的時間相差無幾,這說明影山的確體力過人,技術嫻熟。在這裏,他和影山一樣吃了頓午飯。為了安全,他在附近的岩石上打下一根楔子進行自我保護。他打開背包,拿出飯糰和醬牛肉,從熱水壺中倒出熱茶喝了起來。
山脊處不時飄過縷縷白棉似的雲朵,天氣很好。飯後熊耳的心情十分平靜,點燃了“飯後一支煙”。
他忽然想起已有一段時間未見的家人。他家在鬆本,在署裏工作時,他從那裏來上班。調到救援隊後,考慮到孩子們受教育的問題,他隻好單身赴任,一個人住在救援隊隊部裏。
有這樣完全是自找的登山的餘暇,真應該看看久未見麵的妻子。他內疚地想,自己是一個沒有盡到責任的父親和丈夫。
忽然,在熊耳的腦海裏,妻子由於操持家務和照料孩子憔悴了的臉上,重疊現出了湯淺貴久子的麵孔。
“如果在家等著我的是貴久子的話……”熊耳慌忙晃了下腦袋。
“荒唐!我怎麽能想到湯淺貴久子呢?連想也不該想這件事啊!”
熊耳強令自己轉而思考別的事情。
四月五日, 到達康科迪亞,k2聳立在眼前。
七日,進入戈德溫奧斯汀冰河。
二十一日,建立大本營,開始準備攀登。
二十七日,在五千五百米處建立了第一突擊營地。
二十八日,來到東北山脊。
五月五日,在五千九百一十米的地方建立第二突擊營地。攀登十分困難,使用了300多米登山繩。
十一日,在六千三百二十米處建立第三突擊營地。
十二日,搬運工帕桑·達瓦·林在前往第二營地途中,被雪崩壓死。其他搬運工甚為恐懼,拒絕從第三營地再向上攀登。沒辦法,隻好由隊員和舍爾巴人搬運輜重。
二月二十二日,主力集結於斯利那加。
二十四日,開始出發。
三月十八日,到達阿斯克雷(原註:askele克什米爾地區的一個地名。下同。),為了適應高山反應,進行短暫的休整。
十九日,第二梯隊從羽田出發。
二十九日,從阿斯克雷出發,先頭隊員三十一名、舍爾巴人二十五名、當地搬運工十八名、冰川搬運工三十名,全部共一百零四人的大隊人馬,溯巴魯托羅冰川而上。
四月五日,到達同戈德溫奧斯汀冰川交界處的平地康科迪亞。終於看到了k2。
七日,進入戈德溫奧斯汀冰河。
二十一日,在海拔五千一百米處建立大本營,開始尋找通路。
貴久子關切地注視著不斷報導的k2登山隊的消息。她看著這些消息,忽然想到,雪崩可能會埋住真柄,冰峰和冰塔也可能會崩塌,但他卻不顧這些而勇往直前。他為什麽要這樣做呢?要向無限的困難挑戰,並不一定非去登山,在“山下”同樣可以做到。
人們要登上頂峰的單純動機,僅僅是由於那裏是最高的,是沒有任何人去過的處女峰。為此,他們不惜耗費巨資,以生命作賭注頑強地攀登。當山頂已被人們征服時,奮鬥的目標就轉向更艱險的地方,更困難的路線。
如果稱此為一種“純粹的遊戲”,這是一種多麽危險,代價又是多麽高昂的遊戲啊!
雖然貴久子無法理解登山家的這種心理,但卻一心一意地祈禱著真柄能夠平安無事。
熊耳曾來過幾封明信片,貴久子也給他回了幾封簡訊。不過,她並沒有把在查閱真柄他們登山記錄中發現的疑點告訴熊耳。她覺得,真柄正在k2進行殊死搏鬥,把這一疑點告訴第三者,會給真柄帶來某種不幸。
熊耳告訴她,準備在最近雪崩減少的時候,親自攀登k嶽。雖然他沒有明說此行的目的,但貴久子很清楚,他要在和影山遇難的同一時期,去實地考查一下山峰,以便發現“隱密的殺人現場”和粉碎真柄的不在現場證明。熊耳這人即使在雪崩沒有減少的情況下,隻要主意已定,就會不畏險阻地去登k嶽的。
四
四月底,日本全國處於一條縱貫東西的高氣壓帶下,冰雪提前融化了。到五月中旬,往年正該發生的雪崩已基本絕跡。
由於連逢假日,登山者正好是在冰雪消融的時候蜂擁而至,所以連續發生被雪崩砸傷以及摔到冰縫中的事故。連休成了“連救”。
但人們畢竟是重視眼前利益的。連休一過,遇難者馬上就沒有了。救援隊這才開始了真正的連休。山巒比去年提前迎來了夏天。
盼望中的五月二十六日來到了。沒有發生新的遇難事故,黃金周的工作也都處理完畢。
雖然今年冰雪融化較早,五月中旬已和去年月底時相似。但熊耳是個認真的人,盡量想在同一時間進行他的“模擬實驗”。
他準備在二十六日開始登山,經隱士村走北坡;到赤壁下麵後,再沿青草台向左,拐向東南山脊,攀登東南坡。他的路線是忠實地按照影山所走過的路線製訂的。
熊耳突然要去登山,並開始準備登山用品時,隊員們都莫名其妙地望著他。
當然,大家都是愛山的人。但是,日常的工作就是出沒於群山之間,很少有人特意自己去登山,何況熊耳是要單獨攀登危險的岩壁。大家自然對此感到難以理解。
“我們可能是班門弄斧了,近來氣溫很高,岩石鬆動,請你多加小心。”
隊員們謹慎地提醒他。
“嗯,我會小心的。遇難救援隊長要再被人救援,那可就鬧笑話了。”
熊耳雖然謙虛地聽著隊員們的勸阻,但還是在二十六日早晨,從救援隊隊部出發了。隊員們用吉普送他到車子能開進的地方。
這使熊耳節約了不少時間。在旭日東升的時候,他已來到隱士村積雪的山穀旁。強大的本洲高氣壓仍然氣勢未減,估計好天氣還會持續幾天。
七點二十分,到達登山地點。由於搭乘了吉普,他比影山早到了大約一個小時。
熊耳在登山前,仰著脖子眺望了一會兒山峰。看上去頗為溫順的岩壁,在突出部和帶狀地帶堆著積雪,到處隱藏著危險的陷阱。
七點三十分,開始登山。熊耳很久沒有攀登這岩壁了,所以一開始身體很不適應,累得呼哧直喘。但他沒有氣餒,強迫自己往上攀登,好不容易才恢復了以前的步法和平銜能力。
黎明時分的寒氣未散,岩石上結滿了冰。
越向上攀,岩石越險峻,不過,四處叢生的小灌木叢幫了大忙,使危險的攀登變得容易點了。
最初一道關口是攀到十分之三處一道狹窄岩縫左側的龜甲狀岩壁。熊耳在攀到十分之二處時向右上方攀去,再沿著紅褐色的冰溝的台階下去。這一帶滾石很多,若不留神受了傷,就無法再攀到頂峰去了。隨後,他開始攀登沒有突出懸崖的逆層岩哨壁。這是攀登帶狀岩石帶的關鍵,任何一個登山隊通過這裏都要經過一番苦戰。
爬山並不是熊耳的目的,坐吉普又節約了不少時間,因此,熊耳倒不怕慢,他謹慎地向上攀著。
十二點二十分,他終於攀上了左側峭壁,進入一片小灌木叢。雖然他搭乘了吉普,但還是和影山到達這裏的時間相差無幾,這說明影山的確體力過人,技術嫻熟。在這裏,他和影山一樣吃了頓午飯。為了安全,他在附近的岩石上打下一根楔子進行自我保護。他打開背包,拿出飯糰和醬牛肉,從熱水壺中倒出熱茶喝了起來。
山脊處不時飄過縷縷白棉似的雲朵,天氣很好。飯後熊耳的心情十分平靜,點燃了“飯後一支煙”。
他忽然想起已有一段時間未見的家人。他家在鬆本,在署裏工作時,他從那裏來上班。調到救援隊後,考慮到孩子們受教育的問題,他隻好單身赴任,一個人住在救援隊隊部裏。
有這樣完全是自找的登山的餘暇,真應該看看久未見麵的妻子。他內疚地想,自己是一個沒有盡到責任的父親和丈夫。
忽然,在熊耳的腦海裏,妻子由於操持家務和照料孩子憔悴了的臉上,重疊現出了湯淺貴久子的麵孔。
“如果在家等著我的是貴久子的話……”熊耳慌忙晃了下腦袋。
“荒唐!我怎麽能想到湯淺貴久子呢?連想也不該想這件事啊!”
熊耳強令自己轉而思考別的事情。
四月五日, 到達康科迪亞,k2聳立在眼前。
七日,進入戈德溫奧斯汀冰河。
二十一日,建立大本營,開始準備攀登。
二十七日,在五千五百米處建立了第一突擊營地。
二十八日,來到東北山脊。
五月五日,在五千九百一十米的地方建立第二突擊營地。攀登十分困難,使用了300多米登山繩。
十一日,在六千三百二十米處建立第三突擊營地。
十二日,搬運工帕桑·達瓦·林在前往第二營地途中,被雪崩壓死。其他搬運工甚為恐懼,拒絕從第三營地再向上攀登。沒辦法,隻好由隊員和舍爾巴人搬運輜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