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開始好起來了,所謂想起來難,做起來容易,就是這樣的吧。班會結束,等學生們都回家了,我在教員室裏,把這件事告訴了年級主任衫本和喜多村。
“你處理得很得當嘛。”衫本說完和喜多村對視了一眼,意味深長地笑了。
“二年級的時候就是他們兩個人。一年級也是。”
“啊……原來竟有這麽一回事啊?”
“他們飼從初中起就一直擔任正副班級長。”喜多村說,然後發出那種刺耳的笑聲,“不過,久保村他們幾個,你是怎麽安置的?那幾個人有沒有擔任什麽委員啊?”
“沒有,他們什麽都沒當上。”
“哦,這樣啊。其實為了控製那幾個傢夥,給他們個官噹噹更好呢,這樣的話,他們就會有所收斂了。”
這種事現在才說,倒也無濟於事了。
“好了,很期待以後能見識到,您管理學生的好方法,那我先告辭了……”
喜多村說他還有事,就收拾好東西,很快離開了教員室。
我備好第二天的課後,想去看看學校的其他設施,於是到教學樓後麵轉了轉。那裏有間後勤室,一對姓竹澤的五十來歲勤雜工夫妻,每天結束了學校工作後,就住在那裏。這對夫妻人很和善,我跟他們打過招呼之後,向垃圾焚燒場與後院麥田的交界處走去。
看慣了教學樓後麵的荒岩山,便會覺得這裏的景色也別有一番風味。我決定忘記那些不好的事情,積極樂現地麵對生活。如果不這樣,估計會很難熬過這艱苦的一年。
正打算回教學樓的時候,我聽到不知從哪裏,傳來說話的聲音,而且還是好幾個人的聲音。學生們應該都回家了,我覺得很可疑,於是尋著聲音的方向,走了過去。
教學樓後麵的垃圾焚燒場旁邊,以久保村為首的四人組,正把某個人圍在中間,激動地說著什麽。我以為他們在吵架,於是跑了過去。
“喂,你們幾個在那裏幹什麽呢?”
說話聲一下子停了下來。在我趕到之前,囂張的四人組,撒腿往教學樓方向逃跑了。隻剩下班級長秋葉拓磨一個人,手足無措地站在那裏,好像做壞事時被人撞見似的。
“秋葉,你沒事吧?”
“啊……嗯,我沒事。”
“久保村對你做什麽了嗎?”
“沒這回事兒啦!……”秋葉低著頭,含糊地回答。
“真沒發生什麽事嗎?”
“嗯!……”秋葉拓磨重重地點了點頭。但是,我不相信。
“要不要我去問問久保村?”
“老師,請您千萬別去問他,我……”
“你怎麽了,說呀,什麽事都可以找我商量。”
“謝謝您,不用了。十分抱歉,我要回家了,老師再見。”
秋葉拓磨根本沒有給我追問的時間,幾乎是跑著離開的,當我準備帶著沒有解決的疑問,返回教學樓的時候,聽到一種不應該在這種場合出現的聲音,我不經意地停下了腳步,側耳傾聽。
是鋼琴聲,一定是從二樓的音樂教室傳來的。大家應該都回家了,誰還會在那裏彈鋼琴呢?……
曲子是德彪西1的作品《亞麻色頭髮的少女》,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悄悄地走上二樓,來到音樂教室門口。門裏麵拉著遮光簾,看不到裏麵,但是很明顯有人在屋裏。
1阿希爾·克勞德·德彪西,法國作曲家,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歐洲音樂界頗具影響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時也是近代“印象主義”音樂的鼻祖,對歐美各國的音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雖然他本人並不同意並設法遠離這一稱謂。一些作家如羅伯·施密茲(e. robert schmitz),塞西·格雷(cecilgray)認為德彪西是一位“象徵主義者”而非“印象主義者”。《新格羅夫音樂辭典》內文也寫到,將德彪西的音樂美學稱為“印象主義”是不盡準確的。1884年以大合唱《浪蕩兒》榮獲羅馬大獎。德彪西的代表作品有管弦樂《大海》《牧神午後前奏曲》,鋼琴曲《前奏曲》和《練習曲》,而他的創作最高峰則是歌劇《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寫過一些對遭受苦難的人民寄予同情的作品,創作風格也有所改變。此時他已患癌症,於1918年德國進攻巴黎時去世,《亞麻色頭髮的少女》是德彪西創作的一首鋼琴曲。
我繞到後門,想看看到底是誰在彈鋼琴。我輕輕拉開門,向屋裏窺視,看到一個身穿草綠色套裝的長髮女子,身體緩緩地左右搖晃,潔白纖細的手指在琴鍵上躍動,她好像正沉醉在音樂的世界中。
美妙的樂曲,讓我心醉神迷,我輕手輕腳地向這位不認識的女子走近。
就在我快接近她身後的時候,女子可能覺察到了我的氣息,忽然轉過身來。同時指法被打亂,最後彈的幾個音走調了。
走近一看,這名女子是音樂老師高倉千春。平常她總是戴著一副度數極深的眼鏡,頭髮一絲不苟地梳在後麵,樣子很不起眼;麵前的這名女子,毫無疑問就是高倉千春,不過,和平常的她相比,簡直判若兩人。今天的高倉千春,就像躍入水中的魚兒一樣,全身充滿自信。近視的眼睛有些對不上焦點,不過迷離感使得那雙烏黑的雙眸更具魅力。
“你處理得很得當嘛。”衫本說完和喜多村對視了一眼,意味深長地笑了。
“二年級的時候就是他們兩個人。一年級也是。”
“啊……原來竟有這麽一回事啊?”
“他們飼從初中起就一直擔任正副班級長。”喜多村說,然後發出那種刺耳的笑聲,“不過,久保村他們幾個,你是怎麽安置的?那幾個人有沒有擔任什麽委員啊?”
“沒有,他們什麽都沒當上。”
“哦,這樣啊。其實為了控製那幾個傢夥,給他們個官噹噹更好呢,這樣的話,他們就會有所收斂了。”
這種事現在才說,倒也無濟於事了。
“好了,很期待以後能見識到,您管理學生的好方法,那我先告辭了……”
喜多村說他還有事,就收拾好東西,很快離開了教員室。
我備好第二天的課後,想去看看學校的其他設施,於是到教學樓後麵轉了轉。那裏有間後勤室,一對姓竹澤的五十來歲勤雜工夫妻,每天結束了學校工作後,就住在那裏。這對夫妻人很和善,我跟他們打過招呼之後,向垃圾焚燒場與後院麥田的交界處走去。
看慣了教學樓後麵的荒岩山,便會覺得這裏的景色也別有一番風味。我決定忘記那些不好的事情,積極樂現地麵對生活。如果不這樣,估計會很難熬過這艱苦的一年。
正打算回教學樓的時候,我聽到不知從哪裏,傳來說話的聲音,而且還是好幾個人的聲音。學生們應該都回家了,我覺得很可疑,於是尋著聲音的方向,走了過去。
教學樓後麵的垃圾焚燒場旁邊,以久保村為首的四人組,正把某個人圍在中間,激動地說著什麽。我以為他們在吵架,於是跑了過去。
“喂,你們幾個在那裏幹什麽呢?”
說話聲一下子停了下來。在我趕到之前,囂張的四人組,撒腿往教學樓方向逃跑了。隻剩下班級長秋葉拓磨一個人,手足無措地站在那裏,好像做壞事時被人撞見似的。
“秋葉,你沒事吧?”
“啊……嗯,我沒事。”
“久保村對你做什麽了嗎?”
“沒這回事兒啦!……”秋葉低著頭,含糊地回答。
“真沒發生什麽事嗎?”
“嗯!……”秋葉拓磨重重地點了點頭。但是,我不相信。
“要不要我去問問久保村?”
“老師,請您千萬別去問他,我……”
“你怎麽了,說呀,什麽事都可以找我商量。”
“謝謝您,不用了。十分抱歉,我要回家了,老師再見。”
秋葉拓磨根本沒有給我追問的時間,幾乎是跑著離開的,當我準備帶著沒有解決的疑問,返回教學樓的時候,聽到一種不應該在這種場合出現的聲音,我不經意地停下了腳步,側耳傾聽。
是鋼琴聲,一定是從二樓的音樂教室傳來的。大家應該都回家了,誰還會在那裏彈鋼琴呢?……
曲子是德彪西1的作品《亞麻色頭髮的少女》,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悄悄地走上二樓,來到音樂教室門口。門裏麵拉著遮光簾,看不到裏麵,但是很明顯有人在屋裏。
1阿希爾·克勞德·德彪西,法國作曲家,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歐洲音樂界頗具影響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時也是近代“印象主義”音樂的鼻祖,對歐美各國的音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雖然他本人並不同意並設法遠離這一稱謂。一些作家如羅伯·施密茲(e. robert schmitz),塞西·格雷(cecilgray)認為德彪西是一位“象徵主義者”而非“印象主義者”。《新格羅夫音樂辭典》內文也寫到,將德彪西的音樂美學稱為“印象主義”是不盡準確的。1884年以大合唱《浪蕩兒》榮獲羅馬大獎。德彪西的代表作品有管弦樂《大海》《牧神午後前奏曲》,鋼琴曲《前奏曲》和《練習曲》,而他的創作最高峰則是歌劇《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寫過一些對遭受苦難的人民寄予同情的作品,創作風格也有所改變。此時他已患癌症,於1918年德國進攻巴黎時去世,《亞麻色頭髮的少女》是德彪西創作的一首鋼琴曲。
我繞到後門,想看看到底是誰在彈鋼琴。我輕輕拉開門,向屋裏窺視,看到一個身穿草綠色套裝的長髮女子,身體緩緩地左右搖晃,潔白纖細的手指在琴鍵上躍動,她好像正沉醉在音樂的世界中。
美妙的樂曲,讓我心醉神迷,我輕手輕腳地向這位不認識的女子走近。
就在我快接近她身後的時候,女子可能覺察到了我的氣息,忽然轉過身來。同時指法被打亂,最後彈的幾個音走調了。
走近一看,這名女子是音樂老師高倉千春。平常她總是戴著一副度數極深的眼鏡,頭髮一絲不苟地梳在後麵,樣子很不起眼;麵前的這名女子,毫無疑問就是高倉千春,不過,和平常的她相比,簡直判若兩人。今天的高倉千春,就像躍入水中的魚兒一樣,全身充滿自信。近視的眼睛有些對不上焦點,不過迷離感使得那雙烏黑的雙眸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