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史雜考》(《世界佛學名著譯叢》41)
《佛教基本知識》(周叔迦 著)
《中國禪宗史》(印順 著)
《漢化佛教與佛寺》(白化文 著)
《佛教小辭典》(任繼愈 總主編)
《中國古代僧人生活》(李富華 著)
《佛教與中國文化》(薛克翹 著)
《中國宗教名勝》(任寶根 楊光文 編著)
央視《探索發現》、《國寶檔案》等欄目
編者的話
這是本很有意思的小說,說它有意思,是它竟然是用真實的歷史和佛教知識構成線索,形成了一個懸念故事。在中國目前正在發展並逐漸成熟的懸疑小說熱潮中,這類故事是很少見的。
從2005年開始,在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一股懸疑小說熱,國內也湧現了一批懸疑小說作者。兩年過去,這類創作逐漸形成了“心理懸疑”、“特工懸疑”、“死亡懸疑”等幾種模式。模式化是任何事物發展的必然階段,但是,它也往往會給發展造成固有的限製,尤其對寫作這類需要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工作來說,模式化的出現未必是什麽好事。
正文 第103節:(103)
很多時候,懸疑小說在讀者的觀念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模式,這些模式以特徵元素的形式存在著,比如,陰謀、謀殺、騙局以及患難與共、真相大白等等,似乎,缺少了這些特徵,便無法歸入懸疑小說的行列。然而,為了滿足這類特徵,很多故事不得不加入了神怪、魔咒等等元素,將情節本身的懸念偷換為寫法上的故弄玄虛。
而這個故事,天生便不具備這類“優勢”,也就是說,它能夠利用製作懸念的基礎是很少的。與作者的一次閑聊中,他說,這是一本涉及了佛教內容的小說,在這樣的故事中,要盡量避免欺騙、謀殺、死亡和神怪這類元素,因為這些和佛家的思想是格格不入的。
死亡,和對死亡的恐懼,其實是人類最大的心理驚悚因素,用它來製作懸疑故事,可以直接用來作為情節的主線,而不必另外尋找故事發展的推動力。很難想像沒有死亡的故事能製作出懸疑的效果,緊張的氣氛,對人物命運的擔憂,對解脫困境的期待,在缺失了死亡因素的故事裏很難存在。
但是,作者在寫作的開始,便自動放棄了這個人類心理中最大的懸疑要素,他隻能利用歷史知識和佛教知識去形成線索,並以此完成故事的“解謎”過程,而這些情節,又必須要有懸疑的特徵。
這有些類似於目前正在興起的“知識型懸疑”小說。這類小說的特點,就是利用歷史、宗教、音樂、美術等等人文知識去設置困境,在撲朔迷離中尋找線索,直至找到一個令人震驚的謎底,而這個線索和謎底,又必須是人文知識類的。
也就是說,構成故事的所有元素都是真實的,隻有故事本身是假的。
這類小說受到讀者喜愛,一方麵是讀者已經厭棄了那些為了製作懸念而裝神弄鬼、甚至不得不加入魔幻元素的故事,另一方麵,很多歷史常識或人文知識雖然眾人皆知,但是,它們卻未必像教科書中描述的那樣簡要,“知識型懸疑小說”在對歷史、人文知識的重新解釋中,往往會給讀者以新鮮感,使人置身在似曾相識、但又難以置信的閱讀快樂中。
這本小說就是“知識型懸疑小說”的代表。作者所用的歷史、文學、藝術知識幾乎都是高中階段所學過的,為了拉近與讀者的距離,他還費心思地將現實生活與那些所謂“高深”的學術結論結合起來。這是“知識型懸疑小說”寫作的一個難點,在目前市場上譯介的一些國外小說中,很多作品中涉及的外國歷史、藝術知識,並不為國內讀者熟知,因此造成了閱讀的障礙。而國內的創作中,則更多地運用了玄幻文化,那些神乎其神的“知識”在現實中尚且無人可信,用在小說中,更多地是增加了魔幻色彩,而非知識含量。
這部小說的另一個特點是利用了宗教、更準確地說是佛教常識。然而我們要看到,作者在對這類知識的利用上,是匠心獨具的。他利用的不是宗教的神秘性,而是宗教史和宗教藝術的人文知識。
從教義上來說,佛教是個非常複雜的宗教係統,即使是專家、學者,要想清楚地解釋佛教教義的內涵尚且很難,更別說作者在故事中如何運用了。事實上,作者在小說中涉及佛教教義的唯一一處知識,就是“四大”這個概念。如果細說起來,這個概念是相當複雜的,但作者隻選取了其本義——佛學中關於世界構成的觀念,即世界是由地、水、火、風這“四大”元素組成的,這是幾乎每個佛教信徒都知道的常識,對於佛教信仰外的讀者,也不難理解。
除了這唯一一處教義內容,作者利用的佛教材料,幾乎都是佛教歷史、佛教文化和佛教藝術的知識,它們並不是很難解釋、也很容易誤解的佛學教義,而是大多數人在課本上學過,或者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了解的內容。
這些佛教知識,在很多人的觀念中摻雜了太多模糊不清的心理因素,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把歷史知識直接等同於教義,產生了很多對佛教的誤解、誤讀甚至迷信的現象。
作者是一個佛教信徒,在皈依之後,便一直在學習佛教的有關知識,這類學習通常包含了兩方麵:一方麵是對於佛教本身、也就是教義的學習,比如研習經典、參禪打坐等等;另一方麵,是對佛教文化的學習,這類學習是初學者比較容易入手,而且很容易感興趣的,它更像是從歷史、藝術、文化中專門開闢出的一門佛教分支。顯然,作者在小說中運用的材料,屬於後者的範疇。
《佛教基本知識》(周叔迦 著)
《中國禪宗史》(印順 著)
《漢化佛教與佛寺》(白化文 著)
《佛教小辭典》(任繼愈 總主編)
《中國古代僧人生活》(李富華 著)
《佛教與中國文化》(薛克翹 著)
《中國宗教名勝》(任寶根 楊光文 編著)
央視《探索發現》、《國寶檔案》等欄目
編者的話
這是本很有意思的小說,說它有意思,是它竟然是用真實的歷史和佛教知識構成線索,形成了一個懸念故事。在中國目前正在發展並逐漸成熟的懸疑小說熱潮中,這類故事是很少見的。
從2005年開始,在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一股懸疑小說熱,國內也湧現了一批懸疑小說作者。兩年過去,這類創作逐漸形成了“心理懸疑”、“特工懸疑”、“死亡懸疑”等幾種模式。模式化是任何事物發展的必然階段,但是,它也往往會給發展造成固有的限製,尤其對寫作這類需要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工作來說,模式化的出現未必是什麽好事。
正文 第103節:(103)
很多時候,懸疑小說在讀者的觀念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模式,這些模式以特徵元素的形式存在著,比如,陰謀、謀殺、騙局以及患難與共、真相大白等等,似乎,缺少了這些特徵,便無法歸入懸疑小說的行列。然而,為了滿足這類特徵,很多故事不得不加入了神怪、魔咒等等元素,將情節本身的懸念偷換為寫法上的故弄玄虛。
而這個故事,天生便不具備這類“優勢”,也就是說,它能夠利用製作懸念的基礎是很少的。與作者的一次閑聊中,他說,這是一本涉及了佛教內容的小說,在這樣的故事中,要盡量避免欺騙、謀殺、死亡和神怪這類元素,因為這些和佛家的思想是格格不入的。
死亡,和對死亡的恐懼,其實是人類最大的心理驚悚因素,用它來製作懸疑故事,可以直接用來作為情節的主線,而不必另外尋找故事發展的推動力。很難想像沒有死亡的故事能製作出懸疑的效果,緊張的氣氛,對人物命運的擔憂,對解脫困境的期待,在缺失了死亡因素的故事裏很難存在。
但是,作者在寫作的開始,便自動放棄了這個人類心理中最大的懸疑要素,他隻能利用歷史知識和佛教知識去形成線索,並以此完成故事的“解謎”過程,而這些情節,又必須要有懸疑的特徵。
這有些類似於目前正在興起的“知識型懸疑”小說。這類小說的特點,就是利用歷史、宗教、音樂、美術等等人文知識去設置困境,在撲朔迷離中尋找線索,直至找到一個令人震驚的謎底,而這個線索和謎底,又必須是人文知識類的。
也就是說,構成故事的所有元素都是真實的,隻有故事本身是假的。
這類小說受到讀者喜愛,一方麵是讀者已經厭棄了那些為了製作懸念而裝神弄鬼、甚至不得不加入魔幻元素的故事,另一方麵,很多歷史常識或人文知識雖然眾人皆知,但是,它們卻未必像教科書中描述的那樣簡要,“知識型懸疑小說”在對歷史、人文知識的重新解釋中,往往會給讀者以新鮮感,使人置身在似曾相識、但又難以置信的閱讀快樂中。
這本小說就是“知識型懸疑小說”的代表。作者所用的歷史、文學、藝術知識幾乎都是高中階段所學過的,為了拉近與讀者的距離,他還費心思地將現實生活與那些所謂“高深”的學術結論結合起來。這是“知識型懸疑小說”寫作的一個難點,在目前市場上譯介的一些國外小說中,很多作品中涉及的外國歷史、藝術知識,並不為國內讀者熟知,因此造成了閱讀的障礙。而國內的創作中,則更多地運用了玄幻文化,那些神乎其神的“知識”在現實中尚且無人可信,用在小說中,更多地是增加了魔幻色彩,而非知識含量。
這部小說的另一個特點是利用了宗教、更準確地說是佛教常識。然而我們要看到,作者在對這類知識的利用上,是匠心獨具的。他利用的不是宗教的神秘性,而是宗教史和宗教藝術的人文知識。
從教義上來說,佛教是個非常複雜的宗教係統,即使是專家、學者,要想清楚地解釋佛教教義的內涵尚且很難,更別說作者在故事中如何運用了。事實上,作者在小說中涉及佛教教義的唯一一處知識,就是“四大”這個概念。如果細說起來,這個概念是相當複雜的,但作者隻選取了其本義——佛學中關於世界構成的觀念,即世界是由地、水、火、風這“四大”元素組成的,這是幾乎每個佛教信徒都知道的常識,對於佛教信仰外的讀者,也不難理解。
除了這唯一一處教義內容,作者利用的佛教材料,幾乎都是佛教歷史、佛教文化和佛教藝術的知識,它們並不是很難解釋、也很容易誤解的佛學教義,而是大多數人在課本上學過,或者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了解的內容。
這些佛教知識,在很多人的觀念中摻雜了太多模糊不清的心理因素,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把歷史知識直接等同於教義,產生了很多對佛教的誤解、誤讀甚至迷信的現象。
作者是一個佛教信徒,在皈依之後,便一直在學習佛教的有關知識,這類學習通常包含了兩方麵:一方麵是對於佛教本身、也就是教義的學習,比如研習經典、參禪打坐等等;另一方麵,是對佛教文化的學習,這類學習是初學者比較容易入手,而且很容易感興趣的,它更像是從歷史、藝術、文化中專門開闢出的一門佛教分支。顯然,作者在小說中運用的材料,屬於後者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