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警署的誌方回想著昨天他與高津的對話。


    他聽到停屍間裏傳出的哭號聲。誌方沒去看高津撫屍慟哭的場麵,而是在外麵等待。


    過了一會兒,高津低頭走出停屍間,在走廊的長椅坐下。他咬著嘴唇,眼睛直楞楞地注視著油氈地板上的一個點。誌方出聲問道:


    “可否請教,您和瑪莉亞是什麽關係?”


    “我是戰俘,待過伊爾庫茨克州的戰俘集中營,瑪莉亞是那裏的護士。”


    高津依舊低著頭回答。


    “原來她是收容所裏的護士。您是說伊爾庫茨克州嗎?”


    “伊爾庫茨克州西部的泰舍特集中營。”


    “哦,那跟伊爾庫茨克市不一樣嗎?”


    “隔了六百五十公裏以上呢。在那裏,醫生和醫療行為都是騙人的。傷得再怎麽重,都隻用紅藥水搽搽就算治療了。對此唯一感到歉然的,隻有瑪莉亞。隻有她把我們俘虜當人看待。”


    “隻有瑪莉亞對你們比較親切,所以才會經過快六十年,都還忘不了她。”


    誌方看到高津哭腫了眼睛。


    看到與父親同輩的高津痛哭失聲,誌方有些困惑。誌方從來沒看過父親的眼淚。熱愛大海,總是以捕魚為傲的父親,卻也是在那片大海中溺死的。父親沒參加關東軍,但也是從滿州回國的日本人之一。他隻要喝酒,就會說起當年許多老友遇難的往事。父親曾說,就算好友死的時候他也沒哭過。他強調,流眼淚太丟臉了,不是大丈夫的行為。


    但是高津麵對俘虜時代認識的女人死去,就這樣嚎啕痛哭。看起來與父親截然不同,但他卻不覺得丟臉,也不覺得從高津身上散發出來的某種氣息娘娘腔。


    “對我所屬的小隊來說,她是救命恩人。就算過了這麽多年,她的影像還是深深留在腦海裏。在來這裏親眼確認之前,心裏一直很不安,但早有預感,她就是泰舍特集中營的瑪莉亞。”


    誌方把手錶遞給高津看。聽說這是瑪莉亞的遺物,高津瞪大了眼睛。


    “那是陸軍軍官才有的手錶。”


    “陸軍?”


    “海軍刻的是錨,陸軍刻的是星標。你說這是瑪莉亞的?”


    “你曾經見過嗎?”


    “戰俘的集中營裏,軍隊的階級仍沿襲以前。少尉以上的校尉級長官,配有單獨的房間。待遇也不同。所有戰俘的物品幾乎都被沒收了。對俄國人來說,鋼筆和手錶是上好的戰利品。所以在集中營配帶手錶的日本人隻有軍官而已,可能是某個軍官送給她的吧。”


    “哦?是軍官給她的?”


    “瑪莉亞是怎麽死的?”


    “應該是頸部壓迫,被勒死的。”


    “然後,才又丟到海裏嗎?真是可憐哪,為什麽……為什麽她要來日本呢?”


    高津用擠壓般的聲音說出這句話,一麵朝自己的手掌打了好幾拳。他說還想在瑪莉亞身邊待一會兒,在走廊的椅子上一直凝望著停屍間。大概坐了有一小時吧。最後才下定決心,向誌方詢問瑪莉亞遇難的地點,也就是屍體發現的現場。


    “那位鴻山先生還沒找到嗎?”


    “你認識鴻山嗎?”


    “呃,不認識,隻是在報紙上看到而已。那麽告辭了。”


    高津向誌方鞠了個躬,邁著堅定的腳步走出了警察署。


    (二)


    向哈巴羅夫斯克日本總領事館和國際刑警組織調查瑪莉亞的身分,結果發現她身後隻有一個三十歲的孫子,尤裏?裏諾維奇?布列伊諾夫。於是馬上發出緊急短期簽證給他。他將在十一月八日來到日本,進行認屍和領回屍體的事宜。


    國際刑警組織之所以緊追不捨,是因為與瑪莉亞一同抵日的一行人中,有幾名伊爾庫茨克市民,有必要調查他們與被害者的關係,以及是否涉及犯罪組織。


    不過後來在俄國國內曾有衝突、導致來日本犯罪的疑慮,已經排除。


    這些搭機來日的俄國觀光客,全部都是旅行團的成員,因此全體都有不在場證明。


    瑪莉亞的遺體在第二天與孫子一起離開日本,返回故鄉。尤裏說,祖母以前與父親很疏遠,所以他對至親的死沒有太多感傷。就算父親還在世,可能感覺也差不多吧。


    父親討厭日本,不曉得是不是叛逆的心理,尤裏對日本倒是充滿興趣。


    “雖然祖母過世了,但或許她是用這種方式帶我來日本的。”


    石渡在當天的夜間搜查會議一開頭,就告訴大家尤裏的話。


    “被害者的死因是勒斃,沒有拇指和食指的壓痕。因此研判應是像柔道的裸絞一樣,用手臂扣絞而死。從海水沒有到達十二指腸;支氣管、肺部沒有溶血,以及幾乎沒有細微泡沫等三點,推測是殺害後棄屍海中。另外也驗出有安眠藥巴比妥。”


    石渡根據解剖報告,仔細敘述屍體的狀況。可能是他獨特的習慣,又或是想要確認大家的理解度,石渡直視著每個搜查員的眼睛。


    “在海中,直腸溫度下降得很快。下顎雖已出現部分屍僵,但還沒有屍斑。胃裏的內容物,有晚上吃的馬鈴薯燉肉和麵包、壽司。這與距離飯店五分鍾左右的‘望海’餐廳,目擊者證詞中她與貌似鴻山的人所點食物相符。時刻是晚上八點,食物正好殘留在腸的入口部分。研判死亡時間大約三小時到十小時之間,也就是晚上十一點到發現時的清晨六點之間。但是皮膚未發現白色皺縮狀,所以棄屍應不滿三小時。也就是淩晨三點之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京歸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鏑木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鏑木蓮並收藏東京歸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