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3-27 15:06:00


    嚴叔顫巍巍的蹲下,用手撫摸著七環階梯。他已是孑然一身,與劫持我們時前擁後喝、說一不二時的情形不同,他失去了所有的戰友。他臉色灰白,愈發顯得麵容猙獰,此刻默默無語的蹲在環狀階梯邊,看上去蒼老孤獨。


    譚教授緩緩站起身,走到嚴叔身邊。即便歷經艱難險阻,她的目光依然清澈而明亮。她坐在嚴叔身邊和他低聲談話,似乎在安慰失去同伴的嚴叔。嚴叔沒有說話,隻是一聲長長的嘆息。


    陳偉早已跑到平台中央,他低頭研究了一會後,抬頭道:“譚教授,這是什麽?”


    我們圍了過去,眼睛不由自主的向平台中心的地麵望去。


    地麵有一幅刻畫,看似用工具鑿擊在上麵,非常巨大,幾乎占據了整個台麵的三分之一。我看了一眼,覺得刻畫既簡單又平淡無奇。


    這是一幅由兩個橢圓相連組成的圖案,橢圓中間各有一個點。有點像八卦圖的變形,但與八卦圖有本質的區別。李大嘴不假思索,開口道:“這肯定是早期八卦圖的的樣式,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傳說八卦圖是上古伏羲氏所創,考慮到北疆先民比我們早先推測存在的時間還要早,我覺得與伏羲時代對得上號。”


    竇淼雙手插在褲子口袋,低頭看了看圖案,“但是這圖裏最基本的陰陽觀都沒有。”


    老李想了想,回答道:“有點想像力好不好,不要太苛求古人。”


    聽到這句話,我明白老李又在忽悠了。


    “竇淼說的對,”老魏扶了扶眼鏡,“這不像八卦圖,欠缺的因素太多。乍看之下很像,仔細研究起來,與八卦圖根本是兩回事。”


    於燕燕仔細看了一會,抬起頭對譚教授道:“這是眼睛,對嗎?”


    譚教授讚許的點點頭,“我也認為這是眼睛。我想,結合小河墓地的先民們在向西行走,歷經數代人又回到北疆這裏,這漫長的旅途中,支撐他們信念的一定是上天的注視。他們將這種體驗帶入信仰中,深信他們是受上天眷顧的。”


    她緩緩站起身,走到平台中央,眼睛望著嚴叔,又望向我們。


    “他們艱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惡劣的環境讓他們渴望子嗣繁盛,小河墓地裏的槳型、柱形木樁就是男女生殖器、繁衍後代的象徵。他們堅信自己不會被上天拋棄,他們在探索大地和天空星辰的同時,迷戀、讚美生命。眼睛,是他們與上天相連的橋樑。而希望,是支撐他們活下去的力量。”


    譚教授的聲音如夢囈般,這傷感而令人動容的話語卻讓我們內心深深激盪。艱難的命運從未停止過,但人的意誌和信仰卻超越了它。連嚴叔和陳偉都怔住了,凝神傾聽著,似在回味。


    “譚教授,”老魏的聲音在平台另一側響起,帶著歡欣鼓舞的味道,“這有一處吐火羅語的銘文。”


    我和李大嘴奮力跑了過去,人們紛紛圍過來。果然,在細心的老魏腳下,有一行微小的以吐火羅語鐫刻在岩地上的銘文。從位置上看,這行銘文恰與眼睛圖案平行,隻不過眼睛圖案是整個平台的中心,這行銘文卻是在底部。


    眾人的眼睛集中在陳偉身上,此刻他是唯一能解讀吐火羅語的人。陳偉皺眉凝思的看著銘文,這一行字讓他看了良久的時間。嚴叔默默的看著他,帶著最後的希望。


    陳偉終於抬起了頭。與他發現這52年周期的地下水與黑衣契誓之間的真實關聯的興奮和狂喜不同,他臉上是一種迷惘而悲傷的神色。我們齊齊望向他,眼神中充滿期待。片刻後他終於開口了,將這行吐火羅語翻譯了出來。


    “當宇宙坍塌,時光倒流,離別的會重逢。”


    2011-4-3 15:55:00


    我曾想過,如果這裏真的是重生聖殿,銘刻在這裏的一定是最為重要的咒語或讖語。而這句話的傷感和詩意,卻與重生聖殿的意義大相逕庭。


    李大嘴忍不住開口道:“就算我不懂吐火羅語,聽你這翻譯都覺得不對勁。怎麽說宇宙倆字也是後來才出現的吧?最早使用這個詞彙的是莊子,但我們通常所說的宇宙都是物理學上的含義。”


    “宇宙是我們所存在的一個時空連續係統,”竇淼歪著嘴笑了一下,“它包含時間、空間、物質和能量。”


    老李一拍大腿道:“就是!陳偉,你肯定翻譯錯了。”


    陳偉的嘴巴囁嚅了片刻,忽然爆發吼了出來,“我沒有翻譯錯!我是如實翻譯的,就算讓秦所來翻譯也是這個意思。可是,可是這話是什麽意思?難道要等宇宙滅亡的那一天,等時間逆流,人才會重生?那些超越自然能力呢?能讓死者起死回生的法術呢?黑衣祭司呢?天殺的!”


    他痛苦的揪住頭髮,被失望和失落緊緊纏繞不能自拔。


    老魏按住陳偉的肩膀,低聲道:“鎮定。”


    接著他抬起頭,麵對譚教授和嚴叔道:“‘宇’在《說文》中的解釋為屋邊,《釋名》中解釋為‘羽’,如鳥羽翼覆蔽。‘宙’在《說文》中解釋為‘舟與所極覆也’,意思是說船從此到彼的循環往復。宇和宙,分別是指無限大的空間和無限長的時間,而恰恰這兩字的本意——羽翎或舟船,都是北疆先民信仰中重要的象徵。這個詞出現在這裏並不奇怪,我想,北疆先民對這個世界早有他們的哲學認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考骨紀之北疆生死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碩並收藏考骨紀之北疆生死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