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事先的功課讓我們已經知道當地使用槽形棺,個別有長方形箱式棺木(與內地漢代木棺相似),但這個新出土的獨木舟形棺還是讓我們大吃一驚。要知道著名的營盤15號墓挖出的也不過是長方形箱式木棺而已。而這個式樣奇特的獨木舟棺木對於隻接觸過內陸常規發掘的我們來說,不啻於土老帽進城後看到閃電俠後羞赧而又震驚的心情。


    日期:2010-2-22 15:51:00


    52、


    男隊員們蹲在燥熱惡臭的墓穴內,用繩子捆在獨木舟棺上,喊著號子,費了不少力氣將棺木吊出。


    棺木放在平地上後,工地上亂作一團。大家本想趁勝追擊,但於燕燕堅持收隊,我們也隻好悻悻的將棺木抬回臨時搭建的帳篷庫房裏。吃過晚飯點過名後,譚教授帶著我們考古隊員進入庫房。魏大頭負責拍照,陳偉負責攝影,譚教授則帶著錄音筆,套上橡膠手套,親自操刀開棺。


    棺木上並沒有像15號墓主的棺木一般覆蓋彩色毛毯,而是覆蓋了一層質地奇特的物質。因為年代久遠,我竟然沒有認出那是什麽東西。


    “牛皮,那是牛皮。”


    魏大頭輕聲道。


    日期:2010-2-22 16:30:00


    53、


    譚教授輕輕咳嗽了一下,開始了開場白:“現在是m129船形棺木的開棺檢驗。覆蓋在棺木上的物質是牛皮,我們慢慢將它揭開。”


    牛皮將棺木扣得很緊,而且沒有任何鉚釘加固。李仁熙舉手道:“老師,這個牛皮是怎麽蓋緊棺材的?沒有釘子啊。”


    難得說話的竇淼忽然幽默了一把,“難道我們要發現古墨山人發明了不幹膠?”


    譚教授搖搖頭,低聲道:“這是用現宰殺的牛,活剝牛皮,直接帶著鮮血和溫度覆蓋在棺木上的。經過熱脹冷縮後,牛皮會緊緊的包裹住棺木,千年不散。”


    一時間我們都安靜了。這種覆棺方式當時我們都沒見過,匪夷所思中透著詭異。


    譚老師見我們有點緊張,笑了笑道:“其實1934年貝格曼發現小河墓地時,已經發現了有類似的船形裹牛皮棺木和槳狀木樁。最為奇妙的是,那些木樁底部,也都有七道陰文紅線。”


    我忍不住叫了出來,“可是小河墓地是距今3800年左右的墓群,而營盤墓地距今年代是1500年左右,這中間有2300年的差距啊,怎麽可能有如此雷同的墓葬?”


    魏大頭也沉吟道:“如此說來我也聯想起和小河墓地年限差不多的古墓溝墓地,就是被俗稱太陽墓的孔雀河北岸第二台地墓群,這個墓群的奇特正圓形墓葬,與墨山遺址的圓形城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它們同樣也相差了2300年的時間,真是讓人費解。”


    李大嘴嘩的一下展開地圖,用手指迅速的在地圖上摩挲著,指道:“你們看,樓蘭古城,小河墓地,古墓溝墓地在地圖上剛好成一個三角形。而營盤墓地在他們輻射範圍內,會不會是文化流動的影響?但2300年的差距……不可思議。”


    譚教授道:“現在下任何結論都為時尚早。不過七道陰文線確實值得思索。6,7,11,12這些數字在古羅布泊地區顯然非常重要。我希望大家在日後的考古中留心關信息。好了,還是讓我們打開棺木,看看墓主的真身吧。”


    日期:2010-2-22 20:51:00


    54、


    譚教授的手像是一個外科醫生在做手術般精細而靈巧。她小心翼翼的從棺木頭端揭開牛皮,僅僅是揭了六十公分就卡住了,她不得不藉助工具輕微的撬了一下。


    我們屏息凝氣的看著她動作,生怕漏掉任何可以學到的知識。她一點點的將已經幾乎與棺木連為一體的牛皮緩緩剝離,漸漸露出了棺木裏的內容。


    譚教授一邊揭皮一邊說道:“在營盤墓地已出土的死者,大都是單人葬為主,鮮見雙人葬。一期發掘出土了大量的紡織品,木器,銅器,鐵器骨器,金銀飾品甚至玻璃器等。死者的服飾也種類繁多,紗綺襦衣,紅白相間的百褶裙,各種袍服,顏色鮮艷,做工精良,說明當時的織造、起花、印染工藝都達到一定高度。錦類出土物的紋樣也很多,比如雲氣動物錦,四色登高錦,三色壽字錦。你們在新疆博物館看到的15號墓男屍及隨葬物品,就是這其中的典型代表。不知道m129會帶給我們怎樣的驚喜,我有預感,墓主是位女性。在小河墓地中,凡以七道紅色陰文墓葬的墓主都是女性。”


    牛皮終於被徹底揭開了,露出白色羊毛質地的襯布。雖然布料已經因年代久遠而泛黃,但上麵塗抹的紅色顏料依然刺眼。譚教授俯身凝視了半晌,抬起頭激動道:“誰知道這上麵寫的是什麽文字?”


    大家都看了半天,最後目光落在魏大頭身上。魏大頭因為過於激動有點口齒不清,結結巴巴道:“這,這不像是佉盧文……我,我認為這是吐火羅文字!”


    日期:2010-2-22 20:53:00


    55、


    譚教授目光灼灼,抑製不住的興奮:“不錯,這正是吐火羅文字,發源於裏海黑海北岸的顏那亞文化。這個印歐部落千裏迢迢向東遷徙到阿爾泰山南麓,隨後分化的一支南下塔裏木,樓蘭的官方語言是佉盧文,但民間使用的是吐火羅文字!而現在不僅在營盤一期考古中發現了使用佉盧文的痕跡,眼下又發現了吐火羅文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考骨紀之北疆生死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碩並收藏考骨紀之北疆生死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