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下去確實不是辦法……
所有的憤怒都讓女警給吸光了,得花更多時間才能讓憤怒恢復到同一個高點。
喜多緩緩離開牆邊,坐在椅子邊緣上,撇著頭,悠哉地盤起雙手。他以動作盡可能表現出他的意誌:我可是勉為其難順從你們的。
寺尾心滿意足地頻頻點頭,自己也坐到對麵的椅子,身體前傾在老舊的桌上。
隔著八十公分的桌子,微微的電流貫穿兩人之間。那是寺尾單方麵發出的電流。
“不好意思,我想請教一個比較久遠以前的事情。想請問有關亞森·羅蘋計劃和嶺舞子命案這兩件事。”
寺尾的微笑並未消失。相對的,喜多的臉漸漸失去血色。
——怎麽可能?
一股震撼襲擊了喜多。這股情緒有別於粗魯的強壓行為,而是剜割內心的衝擊。
亞森·羅蘋計劃——
那是隱藏十五年的記憶。不,是老早已湮滅的記憶。怎麽到了現在,會從今天早上才第一次見麵的刑警口中說出呢——
其實,真正讓喜多驚恐的是,寺尾斷定嶺舞子的死亡是個“命案”。
“那不是……那不是自殺嗎?”
“喔?你挺清楚的嘛。”
“你在說啥啊?當時的報紙不是這麽寫嗎?”
“報紙不一定每次都報導正確啊。真相可不是這樣。”
喜多想反駁,但,他忽然睜大了雙眼。
死者的麵貌映在他視網膜上。
那是嶺舞子死亡時的容貌。它突然膨脹,擰轉後崩壞飛散,卻又再度成形,變成更鮮明的影像覆蓋了喜多的眼界。
半開的眼透露著心有不甘,扭曲的嘴角拉出一絲唾液,麵色如土——
“我、我什麽都不知道……沒什麽話好說……”
“不,你應該知道。”寺尾以催眠般的口吻開口。“你知道亞森·羅蘋計劃,也知道嶺舞子的命案,你知道一切。我們確信如此。”
“確信……”
舞子的麵貌再度重回他的眼前,視網膜上的記憶耐得住激烈的眨眼,喜多已經沒有餘力故作平靜,腿上傳來強烈的震動。他奮力壓住膝蓋,然而震動卻傳到手,害得手腳一起顫抖。
紮實的回應讓寺尾在心中竊笑。
——看來,沒抓錯人唷。
04
就如喜多所說,嶺舞子的死亡事件由轄區警署斷定為自殺,而後再也無人提起,被人遺忘已久。
寺尾在淩晨進入警署,翻閱滿是灰塵的單薄資料。這可說是奇蹟吧,十五年前的辦案報告書竟然沒遭人丟棄,完好保留在資料庫的最深處。
報告書上寫道:嶺舞子的屍體在昭和五十年[注]十二月二十一日接近中午時被人發現,屍體陳屍在舞子任教的高中校舍旁,仰躺在杜鵑花的樹叢裏。轄區辦案組和同行的法醫研判,死者的死因為“墜樓身亡”——司法解剖的結果,直接的死因為頸椎骨折與腦挫傷。除此之外,屍體背部有大片的撞擊傷。露出在衣服外麵的四肢出現杜鵑樹枝造成的無數擦傷。所有的外傷都成了墜樓身亡的有利證據。
[註:西元一九七五年。]
沒多久,警方在四層樓的校舍頂樓發現一雙擺放整齊的紅色高跟鞋,一旁有一封寫給情人的信。“幹脆殺了你,我也死算了”,潦草的字跡寫下預告死亡的訊息,信裏充滿情緒性的字眼。筆跡鑑定結果確定這封信確實出自嶺舞子之手。
舞子從發現屍體的前天開始曠職,家中的信箱堆了兩天份的報紙。再對照司法解剖的結果推測,舞子應該是在三天前,也就是十二月九日晚間到隔日十號淩晨期間斷氣。校舍旁的杜鵑花叢,讓屍體整整躺了一天才被發現。
舞子遭男友拋棄,於是在深夜從頂樓墜樓自殺——
大家相信事件就此破案了。假設寺尾當時接觸此案,他也會下同樣結論。動機、手段、屍體的傷痕,一切的證據都符合自殺的要件,它們毫無矛盾,串連成一直線。
然而,事情卻出現出乎意料的大逆轉。昨天深夜,一則密報傳到本廳的幹部耳裏。“三個學生共謀,殺害女教師。”情報提供者這麽說,而且鐵口直斷主嫌就是喜多芳夫。情報來源是本廳幹部,因此該情報成了“可信度極高的內線消息”,並以驚人的速度傳遍櫻田門[注]的大樓內。
[註:日本警視廳所在地。]
然而,其中卻有個奇怪的現象。該情報指名道姓地指出命案兇手,但辦案人員卻不知道到底是誰提供這個訊息。據說接獲情報的人不僅是幹部,還相當接近高層,在下達辦案令時,並未透露情報提供者的姓名。
寺尾就是不滿這一點。
這種狀況偶爾會發生在財政界或法界相關的案件。這非關善惡司法,而是攸關擔任日本心髒部的細胞們明哲保身的問題,或是警界與各界競爭交易的結果。
但是,這個案件卻有別於此。不過是一個教師的個人起因單一案件,外部雜音沒有參入的餘地,況且很難想像一個小小教師的狹隘生活圈中,會出現阻礙辦案的有力人士。
這個命案發生在十五年前,困難度原本就比較高,再加上無法直接聽取情報提供者的供詞,這麽一來根本就沒有勝算。而且提供者也不可能昨晚才第一次取得這個情報。沉默多年後,特地在追訴時效前一天才向警方透露,其中的內幕到底是什麽?這也是剖析案件中不可或缺的要件,可是今天卻是自己人,本廳的高層隱瞞辦案最重要的訊息。
所有的憤怒都讓女警給吸光了,得花更多時間才能讓憤怒恢復到同一個高點。
喜多緩緩離開牆邊,坐在椅子邊緣上,撇著頭,悠哉地盤起雙手。他以動作盡可能表現出他的意誌:我可是勉為其難順從你們的。
寺尾心滿意足地頻頻點頭,自己也坐到對麵的椅子,身體前傾在老舊的桌上。
隔著八十公分的桌子,微微的電流貫穿兩人之間。那是寺尾單方麵發出的電流。
“不好意思,我想請教一個比較久遠以前的事情。想請問有關亞森·羅蘋計劃和嶺舞子命案這兩件事。”
寺尾的微笑並未消失。相對的,喜多的臉漸漸失去血色。
——怎麽可能?
一股震撼襲擊了喜多。這股情緒有別於粗魯的強壓行為,而是剜割內心的衝擊。
亞森·羅蘋計劃——
那是隱藏十五年的記憶。不,是老早已湮滅的記憶。怎麽到了現在,會從今天早上才第一次見麵的刑警口中說出呢——
其實,真正讓喜多驚恐的是,寺尾斷定嶺舞子的死亡是個“命案”。
“那不是……那不是自殺嗎?”
“喔?你挺清楚的嘛。”
“你在說啥啊?當時的報紙不是這麽寫嗎?”
“報紙不一定每次都報導正確啊。真相可不是這樣。”
喜多想反駁,但,他忽然睜大了雙眼。
死者的麵貌映在他視網膜上。
那是嶺舞子死亡時的容貌。它突然膨脹,擰轉後崩壞飛散,卻又再度成形,變成更鮮明的影像覆蓋了喜多的眼界。
半開的眼透露著心有不甘,扭曲的嘴角拉出一絲唾液,麵色如土——
“我、我什麽都不知道……沒什麽話好說……”
“不,你應該知道。”寺尾以催眠般的口吻開口。“你知道亞森·羅蘋計劃,也知道嶺舞子的命案,你知道一切。我們確信如此。”
“確信……”
舞子的麵貌再度重回他的眼前,視網膜上的記憶耐得住激烈的眨眼,喜多已經沒有餘力故作平靜,腿上傳來強烈的震動。他奮力壓住膝蓋,然而震動卻傳到手,害得手腳一起顫抖。
紮實的回應讓寺尾在心中竊笑。
——看來,沒抓錯人唷。
04
就如喜多所說,嶺舞子的死亡事件由轄區警署斷定為自殺,而後再也無人提起,被人遺忘已久。
寺尾在淩晨進入警署,翻閱滿是灰塵的單薄資料。這可說是奇蹟吧,十五年前的辦案報告書竟然沒遭人丟棄,完好保留在資料庫的最深處。
報告書上寫道:嶺舞子的屍體在昭和五十年[注]十二月二十一日接近中午時被人發現,屍體陳屍在舞子任教的高中校舍旁,仰躺在杜鵑花的樹叢裏。轄區辦案組和同行的法醫研判,死者的死因為“墜樓身亡”——司法解剖的結果,直接的死因為頸椎骨折與腦挫傷。除此之外,屍體背部有大片的撞擊傷。露出在衣服外麵的四肢出現杜鵑樹枝造成的無數擦傷。所有的外傷都成了墜樓身亡的有利證據。
[註:西元一九七五年。]
沒多久,警方在四層樓的校舍頂樓發現一雙擺放整齊的紅色高跟鞋,一旁有一封寫給情人的信。“幹脆殺了你,我也死算了”,潦草的字跡寫下預告死亡的訊息,信裏充滿情緒性的字眼。筆跡鑑定結果確定這封信確實出自嶺舞子之手。
舞子從發現屍體的前天開始曠職,家中的信箱堆了兩天份的報紙。再對照司法解剖的結果推測,舞子應該是在三天前,也就是十二月九日晚間到隔日十號淩晨期間斷氣。校舍旁的杜鵑花叢,讓屍體整整躺了一天才被發現。
舞子遭男友拋棄,於是在深夜從頂樓墜樓自殺——
大家相信事件就此破案了。假設寺尾當時接觸此案,他也會下同樣結論。動機、手段、屍體的傷痕,一切的證據都符合自殺的要件,它們毫無矛盾,串連成一直線。
然而,事情卻出現出乎意料的大逆轉。昨天深夜,一則密報傳到本廳的幹部耳裏。“三個學生共謀,殺害女教師。”情報提供者這麽說,而且鐵口直斷主嫌就是喜多芳夫。情報來源是本廳幹部,因此該情報成了“可信度極高的內線消息”,並以驚人的速度傳遍櫻田門[注]的大樓內。
[註:日本警視廳所在地。]
然而,其中卻有個奇怪的現象。該情報指名道姓地指出命案兇手,但辦案人員卻不知道到底是誰提供這個訊息。據說接獲情報的人不僅是幹部,還相當接近高層,在下達辦案令時,並未透露情報提供者的姓名。
寺尾就是不滿這一點。
這種狀況偶爾會發生在財政界或法界相關的案件。這非關善惡司法,而是攸關擔任日本心髒部的細胞們明哲保身的問題,或是警界與各界競爭交易的結果。
但是,這個案件卻有別於此。不過是一個教師的個人起因單一案件,外部雜音沒有參入的餘地,況且很難想像一個小小教師的狹隘生活圈中,會出現阻礙辦案的有力人士。
這個命案發生在十五年前,困難度原本就比較高,再加上無法直接聽取情報提供者的供詞,這麽一來根本就沒有勝算。而且提供者也不可能昨晚才第一次取得這個情報。沉默多年後,特地在追訴時效前一天才向警方透露,其中的內幕到底是什麽?這也是剖析案件中不可或缺的要件,可是今天卻是自己人,本廳的高層隱瞞辦案最重要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