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紅樓之族長亂點鴛鴦譜 作者:鹿王本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賈母自然應允。那賈敬又說道:“侄兒打聽到有個道姑,名叫妙玉,原也是大戶人家的女兒,隻因家中變故,因此出家帶髮修行。經文極通,不如就請這位來櫳翠庵吧。”
賈母道:“既是如此,那你還不快去請來。”
賈敬說:“我已經派珍兒請了,珍兒說那妙玉說了,不想去豪門內院。”
賈母說:“既如此,又何必勉強人家,倒不如再打聽別人要緊。”
王夫人卻說道:“她既原是大戶人家小姐,想必也是嬌生慣養長大,自然驕傲一些,老太太便下個帖去請嘛。”王夫人對神佛之事一向很上心,見有富家小姐帶髮修行的,自然多了一份親近感。
賈母於是對賈敬說:“也罷。你就以我的名義下帖子請來罷。”
“是,侄兒馬上就去辦。”賈敬說。
原來那妙玉就是當日假死逃脫的元春。在姑蘇住了一年,著實想念自己在京都的家,於是冒險回來,準備以道姑身份重回賈府。既然如此,為何不偷偷地回來呢?這也是賈敬的主意,既然換了身份,就大大方方以新身份示人,若是偷偷摸摸反而叫人疑惑。遂大張旗鼓讓所有人都知道,櫳翠庵從此住進了個道姑妙玉。
☆、王狗兒報恩田莊新氣象
這王狗兒乃是早年賈珍救可卿之時救濟的那位莊稼人。其實他祖父也曾做過一個小小的京官的,因姓王,還與金陵王家連了宗,認作侄兒。後因狗兒與其父都不愛讀書,遂以務農為生。那一年遇到天災,家裏大女兒青兒、妻劉氏、劉氏肚中還懷著個孩子都跟著挨餓。那狗兒被同村幾個無賴攛掇,才幹下上次那種事。事後他自己也是羞愧不已,用可卿給的銀錢撐過饑荒,後勤懇勞作,現在小日子倒也過得下去。
幾年後,狗兒的嶽母劉姥姥來投奔,一家人說起這段公案。那劉姥姥執意要狗兒去賈府找那恩公磕頭道謝。
“你當初若不是碰見珍大爺他們,早就把你扭送官府了。還有如今一家四口的好日子?如今日子過得下去了,這趟路是該去走走的,帶點莊子上新鮮的瓜菜,叫恩公知道咱們的心意。”劉姥姥說道。
狗兒一個大男人,拉不下臉麵,執意不肯。劉姥姥說道:“大不了我老婆子跟你一道去。聽說當年你爺爺連宗的王老爺的二小姐,就是嫁到了賈府。當年我是見過這位二小姐,最是體恤人的。如今我倒要去拜訪拜訪。”那狗兒見劉姥姥如此,隻好同意了。於是,一家子去菜園摘了好多頭茬新鮮的瓜果蔬菜,用大口袋裝著,裝了滿滿兩袋子,用驢車裝著,往那賈府中來了。
狗兒走到寧府大門口,站著一排人倚著牆根曬太陽呢。其中有一個喝道:“幹什麽的?”
“求大爺通傳,我來找珍大爺。”
“你找珍大爺什麽事?珍爺如今不在府上。”一個較為年老的僕人說。
“小的受過珍大爺恩惠,無以為報,現將園子裏新鮮的頭茬菜蔬采了一些,不值什麽,送給爺嚐嚐鮮。”狗兒說道。
正巧遇到賈敬辦完事回府,見此情形,心中頗為慰貼。以往一直當賈珍不學無術,想不到還是有些俠氣的。上回元春之事,也全靠他結下的善緣。於是,下令叫人將狗兒劉姥姥請進來,招呼他們吃了飯再走。
一時僕人端了滿滿一桌菜上來,王狗兒和劉姥姥哪裏見過這麽大的陣仗,連聲稱謝,狼吞虎咽起來。賈敬見他們吃得香甜,倒覺有趣。隻因賈府錦衣玉食慣了,連那三等僕人都挑精揀肥,什麽山珍海味都視作平常。
飯畢,賈敬因問起前因後果,那王狗兒和盤托出,劉姥姥又快言快語地數落了狗兒幾句。賈敬見這劉姥姥有些年紀了,卻身體康健,口角慡利,條理清晰。一時想起賈母來,那賈母以為元春暴亡,正傷心不已,聽聞連日來茶飯不思。既如此,何不找個同齡人去開導開導她呢?
因此提出要留下他們多住一日,把劉姥姥送去賈母處。那賈母見來了個貧老婆子,滿肚子的山野趣聞,一下子把她聽住了。那劉姥姥又是講笑話又是做那滑稽動作,把賈母樂得哈哈笑。心情一開,頓覺肚子餓了,忙命人傳飯。眾人見狀,總算鬆了一口氣。
賈母見劉姥姥給她講了很多鄉野之事,也有心要讓她見識這富貴人家的生活。於是命王熙鳳安排帶劉姥姥去大觀園逛逛去。
劉姥姥見每個房舍都精美絕倫,不由得連連念佛,咂舌不已。
一行人走到櫳翠庵,王熙鳳問道:“當日下帖子請來的那妙玉姑子就在這裏修行,老祖宗可要進去看看?”
賈母見樹木鬱鬱蔥蔥,更顯清幽,便說:“也好。”
妙玉見賈母等人來了,迎了出來。隻見她一身清雅緇衣,臉上蒙著一塊潔淨的白麵紗。原來她總怕人將她認出來,總不以真麵目示人的。
賈母見這妙玉戴著麵紗,以為她性格清高孤傲,心中有些不喜。於是說:“咱們就在這外頭坐坐罷,裏頭有菩薩,我們吃了肉怕衝撞了,倒不好。”
妙玉聽了,忙進去為賈母等端茶。不一會兒,就有小丫頭端上托盤,上麵放著三個成窯盅子。妙玉先給賈母上,然後給劉姥姥與王熙鳳。
賈母皺著眉頭說:“我不喝六安茶。”
妙玉笑著說:“我知道。這不是六安瓜片,知道老太太剛吃了油膩之物,再吃這六安瓜片鬧肚子。這是特意給老太太泡的老君眉,最是消食解膩。老太太請放心喝吧。”
賈母素來注重養生,一聽這話,不是熟悉之人怎能如此清楚自己的習性?遂抬頭細細打量這妙玉。不看不打緊,一看驚得魂飛魄散。不過賈母到底是人老成了精,很快就平靜下來,仿佛什麽事也沒發生過,繼續跟劉姥姥等吃茶聊天。
劉姥姥說道:“什麽眉什麽瓜的?你們大戶人家就是講究,給茶起的名兒也好聽。我吃這茶倒挺香,就是比我們往常吃的味道淡了一點。可知咱們莊稼人,每天下地幹活,這茶味道淡了可不解渴呀!”
說得眾人笑了起來。
王熙鳳道:“今兒真是多虧了您這位姥姥,給老太太講了一車的笑話,人都精神多了。前幾日病了,什麽都不肯吃,可把我們這些子孫輩的急壞了。”
劉姥姥又念了一聲阿彌陀佛:“你家天天這麽好的飯菜,怎地反倒沒胃口。這要是我呀,哪怕躺著動也動不了也要吃光的!”
妙玉見這劉姥姥有趣,感她解賈母愁悶,又憐她貧苦,遂把她喝過的那個成窯杯子賞給她了。劉姥姥自是千恩萬謝。她一時善念,沒想到卻埋伏下一場大禍。此是後話,暫且不表。
晚間,賈母見眾人都睡了,悄悄叫鴛鴦扶著,直往那櫳翠庵來。妙玉知賈母會來,已等待多時。賈母命鴛鴦在門外守著,獨自一人進屋內。祖孫兩一見麵,抱住哭成一團。
半晌,賈母問道:“當日在宮中發生了什麽事?為何要用這樣兇險的法子?既用了這法子,又為何不讓我知道?害我老太婆白白為你傷心一場。”
賈母道:“既是如此,那你還不快去請來。”
賈敬說:“我已經派珍兒請了,珍兒說那妙玉說了,不想去豪門內院。”
賈母說:“既如此,又何必勉強人家,倒不如再打聽別人要緊。”
王夫人卻說道:“她既原是大戶人家小姐,想必也是嬌生慣養長大,自然驕傲一些,老太太便下個帖去請嘛。”王夫人對神佛之事一向很上心,見有富家小姐帶髮修行的,自然多了一份親近感。
賈母於是對賈敬說:“也罷。你就以我的名義下帖子請來罷。”
“是,侄兒馬上就去辦。”賈敬說。
原來那妙玉就是當日假死逃脫的元春。在姑蘇住了一年,著實想念自己在京都的家,於是冒險回來,準備以道姑身份重回賈府。既然如此,為何不偷偷地回來呢?這也是賈敬的主意,既然換了身份,就大大方方以新身份示人,若是偷偷摸摸反而叫人疑惑。遂大張旗鼓讓所有人都知道,櫳翠庵從此住進了個道姑妙玉。
☆、王狗兒報恩田莊新氣象
這王狗兒乃是早年賈珍救可卿之時救濟的那位莊稼人。其實他祖父也曾做過一個小小的京官的,因姓王,還與金陵王家連了宗,認作侄兒。後因狗兒與其父都不愛讀書,遂以務農為生。那一年遇到天災,家裏大女兒青兒、妻劉氏、劉氏肚中還懷著個孩子都跟著挨餓。那狗兒被同村幾個無賴攛掇,才幹下上次那種事。事後他自己也是羞愧不已,用可卿給的銀錢撐過饑荒,後勤懇勞作,現在小日子倒也過得下去。
幾年後,狗兒的嶽母劉姥姥來投奔,一家人說起這段公案。那劉姥姥執意要狗兒去賈府找那恩公磕頭道謝。
“你當初若不是碰見珍大爺他們,早就把你扭送官府了。還有如今一家四口的好日子?如今日子過得下去了,這趟路是該去走走的,帶點莊子上新鮮的瓜菜,叫恩公知道咱們的心意。”劉姥姥說道。
狗兒一個大男人,拉不下臉麵,執意不肯。劉姥姥說道:“大不了我老婆子跟你一道去。聽說當年你爺爺連宗的王老爺的二小姐,就是嫁到了賈府。當年我是見過這位二小姐,最是體恤人的。如今我倒要去拜訪拜訪。”那狗兒見劉姥姥如此,隻好同意了。於是,一家子去菜園摘了好多頭茬新鮮的瓜果蔬菜,用大口袋裝著,裝了滿滿兩袋子,用驢車裝著,往那賈府中來了。
狗兒走到寧府大門口,站著一排人倚著牆根曬太陽呢。其中有一個喝道:“幹什麽的?”
“求大爺通傳,我來找珍大爺。”
“你找珍大爺什麽事?珍爺如今不在府上。”一個較為年老的僕人說。
“小的受過珍大爺恩惠,無以為報,現將園子裏新鮮的頭茬菜蔬采了一些,不值什麽,送給爺嚐嚐鮮。”狗兒說道。
正巧遇到賈敬辦完事回府,見此情形,心中頗為慰貼。以往一直當賈珍不學無術,想不到還是有些俠氣的。上回元春之事,也全靠他結下的善緣。於是,下令叫人將狗兒劉姥姥請進來,招呼他們吃了飯再走。
一時僕人端了滿滿一桌菜上來,王狗兒和劉姥姥哪裏見過這麽大的陣仗,連聲稱謝,狼吞虎咽起來。賈敬見他們吃得香甜,倒覺有趣。隻因賈府錦衣玉食慣了,連那三等僕人都挑精揀肥,什麽山珍海味都視作平常。
飯畢,賈敬因問起前因後果,那王狗兒和盤托出,劉姥姥又快言快語地數落了狗兒幾句。賈敬見這劉姥姥有些年紀了,卻身體康健,口角慡利,條理清晰。一時想起賈母來,那賈母以為元春暴亡,正傷心不已,聽聞連日來茶飯不思。既如此,何不找個同齡人去開導開導她呢?
因此提出要留下他們多住一日,把劉姥姥送去賈母處。那賈母見來了個貧老婆子,滿肚子的山野趣聞,一下子把她聽住了。那劉姥姥又是講笑話又是做那滑稽動作,把賈母樂得哈哈笑。心情一開,頓覺肚子餓了,忙命人傳飯。眾人見狀,總算鬆了一口氣。
賈母見劉姥姥給她講了很多鄉野之事,也有心要讓她見識這富貴人家的生活。於是命王熙鳳安排帶劉姥姥去大觀園逛逛去。
劉姥姥見每個房舍都精美絕倫,不由得連連念佛,咂舌不已。
一行人走到櫳翠庵,王熙鳳問道:“當日下帖子請來的那妙玉姑子就在這裏修行,老祖宗可要進去看看?”
賈母見樹木鬱鬱蔥蔥,更顯清幽,便說:“也好。”
妙玉見賈母等人來了,迎了出來。隻見她一身清雅緇衣,臉上蒙著一塊潔淨的白麵紗。原來她總怕人將她認出來,總不以真麵目示人的。
賈母見這妙玉戴著麵紗,以為她性格清高孤傲,心中有些不喜。於是說:“咱們就在這外頭坐坐罷,裏頭有菩薩,我們吃了肉怕衝撞了,倒不好。”
妙玉聽了,忙進去為賈母等端茶。不一會兒,就有小丫頭端上托盤,上麵放著三個成窯盅子。妙玉先給賈母上,然後給劉姥姥與王熙鳳。
賈母皺著眉頭說:“我不喝六安茶。”
妙玉笑著說:“我知道。這不是六安瓜片,知道老太太剛吃了油膩之物,再吃這六安瓜片鬧肚子。這是特意給老太太泡的老君眉,最是消食解膩。老太太請放心喝吧。”
賈母素來注重養生,一聽這話,不是熟悉之人怎能如此清楚自己的習性?遂抬頭細細打量這妙玉。不看不打緊,一看驚得魂飛魄散。不過賈母到底是人老成了精,很快就平靜下來,仿佛什麽事也沒發生過,繼續跟劉姥姥等吃茶聊天。
劉姥姥說道:“什麽眉什麽瓜的?你們大戶人家就是講究,給茶起的名兒也好聽。我吃這茶倒挺香,就是比我們往常吃的味道淡了一點。可知咱們莊稼人,每天下地幹活,這茶味道淡了可不解渴呀!”
說得眾人笑了起來。
王熙鳳道:“今兒真是多虧了您這位姥姥,給老太太講了一車的笑話,人都精神多了。前幾日病了,什麽都不肯吃,可把我們這些子孫輩的急壞了。”
劉姥姥又念了一聲阿彌陀佛:“你家天天這麽好的飯菜,怎地反倒沒胃口。這要是我呀,哪怕躺著動也動不了也要吃光的!”
妙玉見這劉姥姥有趣,感她解賈母愁悶,又憐她貧苦,遂把她喝過的那個成窯杯子賞給她了。劉姥姥自是千恩萬謝。她一時善念,沒想到卻埋伏下一場大禍。此是後話,暫且不表。
晚間,賈母見眾人都睡了,悄悄叫鴛鴦扶著,直往那櫳翠庵來。妙玉知賈母會來,已等待多時。賈母命鴛鴦在門外守著,獨自一人進屋內。祖孫兩一見麵,抱住哭成一團。
半晌,賈母問道:“當日在宮中發生了什麽事?為何要用這樣兇險的法子?既用了這法子,又為何不讓我知道?害我老太婆白白為你傷心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