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紅樓同人)嬌女迎春 作者:無法忘記的遺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治理黃河。”
賈琰道:“那我就跟你說實話,朝廷每年撥款二百萬兩銀子,能夠做的,也不過是修修河堤之類的事兒。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其實都不過是治標不治本的法子。而我這個計劃,治的是本。這一旦開工,一年需要調度的錢糧就高達一萬萬兩銀子。你可明白?”
薛寶琴都傻眼了。
她原以為賈琰要做的,不過又是一個河工。而朝廷每年在河工上的撥款差不多就是二百萬兩銀子。她原以為,拚將十萬兩白銀,能夠在賈琰麵前賣個好兒,搭上賈琰的路子,給哥哥搏一個前程,都有在裏麵了。
她哪裏想過,那是一萬萬兩銀子!
即便是她,出生於珍珠如泥金如鐵的薛家的她,也不敢說,她見過誰家有這麽多的時候錢糧。
不,更準確地說,誰家有這麽多的錢糧,隻怕早就被上麵盯上,準備抄家了吧?
薛寶琴不是那等對世事一無所知的女子,相反,薛家作為商人圈子的一份子,薛寶琴可是非常清楚的,那些鹽商們之所以拿金葉子往河裏麵丟,除了炫富、討小妾歡心之外,還因為他們已經成了待宰的肥羊,因此才會瘋狂的糟蹋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錢。
因為他們看不到明天在哪裏。
太過震驚之下,薛寶琴的腦子一片空白,連思考的能力都被剝奪了。
比之薛寶琴,林黛玉最先注意到的就是調度兩個字。調度一萬萬兩白銀的錢糧和撥款一萬萬兩白銀的錢糧,這是兩個概念。
隻見林黛玉皺著眉頭想了好一會兒,方道:“二姐姐,您要做的事兒可不是一家一人能做的。”
賈琰笑道:“不錯,我曾經怨恨過自己身為女子,一輩子也不過是從一個四角的院子到另一個四角的院子。不過,現在我很慶幸我是個女子,因此,換了別人來做肯定是困難重重。而我是皇妃,因此隻要能夠說服萬歲,即便需要繞點路,難度依舊要降低很多。”
林黛玉道:“二姐姐這是已經有了通盤的考量?”
賈琰道:“按照我的法子治理河道,內容也不過一個,就是沿著那些舊河道古河道往下挖。”
薛寶琴這才回過神,卻又忍不住問道:
“沿著舊河道和古河道往下挖?”
“對 ”賈琰道,“其實清理河道最擔心的,還是滲水。如果在別的地方挖河道,那河水就會滲下去,本來應該在地麵上流淌的河流就會順著地下暗河往地下去了。這也是傳說裏隋煬帝修大運河的時候用青石板鋪河道,還用了三合土的緣故。就是因為滲水的問題。而在古河道舊河道上修河道,下麵就是數百年前上千年前的古河道,淤積了無數年的淤泥。自然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使費的話,也會儉省許多。”
昔年隋煬帝修建大運河的時候就考慮過滲水的問題,因此才會用青石板和三合土。
賈琰也考慮過這個問題。把那些已經成為陸地的古河道挖開,這是一個法子,還有一個法子,那就是學隋煬帝。當然,青石板的費用比較高,她可以用水泥板代替。水泥方子已經給了皇帝了,沙子可以從黃河裏就地取材,差的也不過是鐵礦渣和粘土而已。
第138章
賈琰正極不負責任地打算拿水泥作為遊說皇帝的藉口推動黃河清淤、治理計劃,不想林黛玉跟她想到一塊兒去了。
不止賈琰知道大運河的事兒,林黛玉也清楚。她手裏有本雜記,上頭還有先人的註解。
林黛玉微微凝眸便已想到了:“二姐姐可記得,昔年隋煬帝修建大運河的時候就用過青石板鋪設河道。二姐姐也打算用青石板嗎?還是說,二姐姐打算用仿製的石板?”
原著裏的大觀園是拆了賈赦的東大院並且把東大院的假山湖石移過來,這才減了一大筆開支。而如今的大觀園,既然賈琰有了話,不許動東大院,自然,東大院的假山太湖石自然也不可能動。因此,現在的大觀園裏麵的太湖石都是從宣徽府的鋪子作坊裏麵出的仿製品,主要的原材料自然就是水泥。
而林黛玉說的仿製的石板,自然指的就是賈琰設想中的水泥板。
雖然一直在守孝,但是林黛玉也不是那等一無所知或者是一問搖頭三不知的女孩。
賈琰先是一愣,最後還是決定跟林黛玉說實話:“林妹妹,我承認,這園子裏用的太湖石都是仿製的,用的是我獻給萬歲的方子。但是,這個方子的仿製出來的石板並沒有經過時間的檢驗。因此,說不定日後還是會用到青石板,還有三合土。”
經得起時間的檢驗的才是好東西。沒有經過檢驗的,始終要打個問號。
林黛玉立刻搖頭了:“可是二姐姐,你可想過,若是用青石板和三合土,那花費就高了。萬歲不會準的。”
這也是隋煬帝用一個王朝換來的血淋淋的教訓。
無數的古人都用詩詞文章標明了自己的態度,那就是,隋煬帝修建大運河是功在社稷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可是,三合土最重要的原料卻是糯米。如今中原連年災荒,百姓們都吃不飽了,哪裏來的那麽多糯米用在黃河上?
賈琰道:“若是按照隋煬帝的法子,也無非是採石還有三合土兩樣罷了。採石,一般用的是囚犯。數量不夠,才會徵用民夫。不過我打算用俘虜。至於三合土,中原也許沒有這麽多,但是不等於海外就沒有了。”
沒錯,治理黃河不過是賈琰給自己規劃的未來三大事項中的一樣而已。
陸地上的平定四方,海上疆域的拓展,還有治理黃河,三大塊,相輔相成。
採石的人手不夠怎麽辦?去番邦搶!
國內的糯米不夠怎麽辦?去海外找!
賈琰可是細細地盤算過,光這個準備工作就要準備上十年。
至於皇帝會不會點頭——別蠢了,皇帝都已經把紅薯納入賦稅係統了。
因為連年災荒,導致國家糧食儲備低於警戒線,這才使得戶部尚書顧之章上書皇帝,要求把紅薯納入賦稅體係。以前百姓們不種紅薯是因為紅薯不能納稅,而賦稅則是百姓家庭開支中最沉重的部分。現在,紅薯可以用來納稅了,那隻會讓百姓大量種植紅薯。而伴隨著紅薯的大量種植,一個必然的結果就是,人口開始暴漲。
在封建社會,影響人口的有兩個因素,一個是賦稅,主要就是人頭稅,而另一個就是口糧。紅薯的推廣勢必會帶來口糧的富餘,而口糧的富餘,最直接的結果就是人口增長。
在這片土地上,養兒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隻要養得起,百姓就會盡量生。
而人口的壓力,自然就會帶來一係列的問題,而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自然就是向外擴張。
這也是賈琰的目的。
其實她可以慢慢來,隻不過,那一天,她沒忍住,先跟皇帝說了而已。
說了後悔不是她的作風,所以,她眼下也隻能盡力做到最好。
薛寶琴這才反應過來。她喃喃地道:“舊年我父親給我講家裏的事情的時候就說過。當年,我家大姐姐的外祖父在南麵管著海塘和外藩進貢的事兒的時候,王家可著實得了些好東西。隻是這糯米的事兒,卻是不曾聽說過。”
賈琰道:“那我就跟你說實話,朝廷每年撥款二百萬兩銀子,能夠做的,也不過是修修河堤之類的事兒。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其實都不過是治標不治本的法子。而我這個計劃,治的是本。這一旦開工,一年需要調度的錢糧就高達一萬萬兩銀子。你可明白?”
薛寶琴都傻眼了。
她原以為賈琰要做的,不過又是一個河工。而朝廷每年在河工上的撥款差不多就是二百萬兩銀子。她原以為,拚將十萬兩白銀,能夠在賈琰麵前賣個好兒,搭上賈琰的路子,給哥哥搏一個前程,都有在裏麵了。
她哪裏想過,那是一萬萬兩銀子!
即便是她,出生於珍珠如泥金如鐵的薛家的她,也不敢說,她見過誰家有這麽多的時候錢糧。
不,更準確地說,誰家有這麽多的錢糧,隻怕早就被上麵盯上,準備抄家了吧?
薛寶琴不是那等對世事一無所知的女子,相反,薛家作為商人圈子的一份子,薛寶琴可是非常清楚的,那些鹽商們之所以拿金葉子往河裏麵丟,除了炫富、討小妾歡心之外,還因為他們已經成了待宰的肥羊,因此才會瘋狂的糟蹋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錢。
因為他們看不到明天在哪裏。
太過震驚之下,薛寶琴的腦子一片空白,連思考的能力都被剝奪了。
比之薛寶琴,林黛玉最先注意到的就是調度兩個字。調度一萬萬兩白銀的錢糧和撥款一萬萬兩白銀的錢糧,這是兩個概念。
隻見林黛玉皺著眉頭想了好一會兒,方道:“二姐姐,您要做的事兒可不是一家一人能做的。”
賈琰笑道:“不錯,我曾經怨恨過自己身為女子,一輩子也不過是從一個四角的院子到另一個四角的院子。不過,現在我很慶幸我是個女子,因此,換了別人來做肯定是困難重重。而我是皇妃,因此隻要能夠說服萬歲,即便需要繞點路,難度依舊要降低很多。”
林黛玉道:“二姐姐這是已經有了通盤的考量?”
賈琰道:“按照我的法子治理河道,內容也不過一個,就是沿著那些舊河道古河道往下挖。”
薛寶琴這才回過神,卻又忍不住問道:
“沿著舊河道和古河道往下挖?”
“對 ”賈琰道,“其實清理河道最擔心的,還是滲水。如果在別的地方挖河道,那河水就會滲下去,本來應該在地麵上流淌的河流就會順著地下暗河往地下去了。這也是傳說裏隋煬帝修大運河的時候用青石板鋪河道,還用了三合土的緣故。就是因為滲水的問題。而在古河道舊河道上修河道,下麵就是數百年前上千年前的古河道,淤積了無數年的淤泥。自然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使費的話,也會儉省許多。”
昔年隋煬帝修建大運河的時候就考慮過滲水的問題,因此才會用青石板和三合土。
賈琰也考慮過這個問題。把那些已經成為陸地的古河道挖開,這是一個法子,還有一個法子,那就是學隋煬帝。當然,青石板的費用比較高,她可以用水泥板代替。水泥方子已經給了皇帝了,沙子可以從黃河裏就地取材,差的也不過是鐵礦渣和粘土而已。
第138章
賈琰正極不負責任地打算拿水泥作為遊說皇帝的藉口推動黃河清淤、治理計劃,不想林黛玉跟她想到一塊兒去了。
不止賈琰知道大運河的事兒,林黛玉也清楚。她手裏有本雜記,上頭還有先人的註解。
林黛玉微微凝眸便已想到了:“二姐姐可記得,昔年隋煬帝修建大運河的時候就用過青石板鋪設河道。二姐姐也打算用青石板嗎?還是說,二姐姐打算用仿製的石板?”
原著裏的大觀園是拆了賈赦的東大院並且把東大院的假山湖石移過來,這才減了一大筆開支。而如今的大觀園,既然賈琰有了話,不許動東大院,自然,東大院的假山太湖石自然也不可能動。因此,現在的大觀園裏麵的太湖石都是從宣徽府的鋪子作坊裏麵出的仿製品,主要的原材料自然就是水泥。
而林黛玉說的仿製的石板,自然指的就是賈琰設想中的水泥板。
雖然一直在守孝,但是林黛玉也不是那等一無所知或者是一問搖頭三不知的女孩。
賈琰先是一愣,最後還是決定跟林黛玉說實話:“林妹妹,我承認,這園子裏用的太湖石都是仿製的,用的是我獻給萬歲的方子。但是,這個方子的仿製出來的石板並沒有經過時間的檢驗。因此,說不定日後還是會用到青石板,還有三合土。”
經得起時間的檢驗的才是好東西。沒有經過檢驗的,始終要打個問號。
林黛玉立刻搖頭了:“可是二姐姐,你可想過,若是用青石板和三合土,那花費就高了。萬歲不會準的。”
這也是隋煬帝用一個王朝換來的血淋淋的教訓。
無數的古人都用詩詞文章標明了自己的態度,那就是,隋煬帝修建大運河是功在社稷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可是,三合土最重要的原料卻是糯米。如今中原連年災荒,百姓們都吃不飽了,哪裏來的那麽多糯米用在黃河上?
賈琰道:“若是按照隋煬帝的法子,也無非是採石還有三合土兩樣罷了。採石,一般用的是囚犯。數量不夠,才會徵用民夫。不過我打算用俘虜。至於三合土,中原也許沒有這麽多,但是不等於海外就沒有了。”
沒錯,治理黃河不過是賈琰給自己規劃的未來三大事項中的一樣而已。
陸地上的平定四方,海上疆域的拓展,還有治理黃河,三大塊,相輔相成。
採石的人手不夠怎麽辦?去番邦搶!
國內的糯米不夠怎麽辦?去海外找!
賈琰可是細細地盤算過,光這個準備工作就要準備上十年。
至於皇帝會不會點頭——別蠢了,皇帝都已經把紅薯納入賦稅係統了。
因為連年災荒,導致國家糧食儲備低於警戒線,這才使得戶部尚書顧之章上書皇帝,要求把紅薯納入賦稅體係。以前百姓們不種紅薯是因為紅薯不能納稅,而賦稅則是百姓家庭開支中最沉重的部分。現在,紅薯可以用來納稅了,那隻會讓百姓大量種植紅薯。而伴隨著紅薯的大量種植,一個必然的結果就是,人口開始暴漲。
在封建社會,影響人口的有兩個因素,一個是賦稅,主要就是人頭稅,而另一個就是口糧。紅薯的推廣勢必會帶來口糧的富餘,而口糧的富餘,最直接的結果就是人口增長。
在這片土地上,養兒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隻要養得起,百姓就會盡量生。
而人口的壓力,自然就會帶來一係列的問題,而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自然就是向外擴張。
這也是賈琰的目的。
其實她可以慢慢來,隻不過,那一天,她沒忍住,先跟皇帝說了而已。
說了後悔不是她的作風,所以,她眼下也隻能盡力做到最好。
薛寶琴這才反應過來。她喃喃地道:“舊年我父親給我講家裏的事情的時候就說過。當年,我家大姐姐的外祖父在南麵管著海塘和外藩進貢的事兒的時候,王家可著實得了些好東西。隻是這糯米的事兒,卻是不曾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