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人非神,是人就能被殺死
天生神力,我打爆元朝當開國皇帝 作者:溜瓜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光明頂大典隆重舉行,明教眾人齊聚一堂。
光明左使楊逍亦歸來,他雖然已淡出江湖紛爭,但仍被常青委以重任,紀曉芙對此亦無異議。
畢竟退隱江湖,不等於要舍棄保障。
如今,天地風雷四門雖名義上仍歸楊逍統轄,但實則已盡入常青之手。
除卻楊逍之外,光明右使範遙和三大法王亦悉數到場。
五散人、五行旗掌旗使亦無一缺席。
除了金毛獅王謝遜,明教高層基本到齊。
望著眼前跪拜的眾人,常青胸中豪情萬丈,洪聲道:“自吾接任副教主以來,始終銘記本教創立之初心,驅逐胡虜,複興中華。”
“今吾已尋回失傳已久的聖火令,說明吾乃天命所歸,因此於今日,吾將正式繼任教主之位!”
“教主萬歲!”
眾人齊聲高呼,臉上洋溢著由衷的敬仰。
此等壯舉,超乎眾人想象。
誰能料到,昔日四分五裂的明教,竟然還能重歸一統,更兼教主雄才大略,一統武林,聖火令亦得而複歸,實乃天佑明教。
常青意氣風發,慷慨陳詞:“自今日起,我明教當全力以赴,抗擊暴元,驅逐胡虜,誓要恢複我中華大好河山!”
“驅除胡虜,恢複中華!”
眾人響應如潮,口號響徹雲霄。
就在此時,銳金旗副掌旗使吳勁草突然匆匆入內,神色慌張,急報道:“教主,大事不妙了!”
常青聞言眼睛一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不高興了。
莊崢心頭猛地一跳,怒喝道:“如此慌慌張張,成何體統,何事能比教主繼任更為緊要?”
眾人聞言,紛紛麵露不悅。
吳勁草也知自己的匯報不合時宜,但事態實在緊急,他也隻能硬著頭皮繼續道:
“教主,朱元璋已攻占應天府,並自立為吳王!”
此言一出,猶如驚雷,炸得現場眾人大驚失色。
“什麽?朱元璋竟敢如此膽大包天?”
“他竟私自稱王,可有向教內稟報?”
“豈有此理,朱元璋竟敢自立為王,分明是在藐視教主!”
“教主,我願請命,即刻前往擒拿此獠!”
眾人憤怒難抑,紛紛譴責。
朱元璋能成就今日之勢,全靠明教鼎力相助。
可如今,他居然敢越過教主,自立為王,簡直完全不把明教放在眼裏,更沒把教主放在眼裏。
吳勁草繼續稟報:“還有一事,前段時間,我教尋得的那位前朝皇子,本來計劃以勤王之名起兵,卻沒想到在數日前,那位皇子在渡漢水時,竟遭遇船難,不幸遇難。”
此言一出,眾人再次驚怒。
那位前朝皇子,本來是明教精心策劃,欲借其名義匡扶前朝,以此號召天下起義軍,使明教成為眾望所歸,義軍之首。
可如今,前朝皇子遭遇不測,不但他們的計劃付諸東流,亦為朱元璋自立為王掃平了障礙。
莊崢忍不住追問:“可是朱元璋所為?”
吳勁草點頭確認:“經我等秘密查探,確是朱元璋麾下廖永忠所為,但他們卻對外宣稱,是漢王陳友諒所為。”
“陳友諒?此人竟也自立為王了?”
殷天正眉頭緊鎖,語氣中滿是驚愕。
堂內眾人聞言,皆是又驚又怒,短短數日,天下時局竟突變至此。
常青端坐於九龍寶座之上,森然道:“嗬嗬……群雄並起,皆欲逐鹿中原,朱元璋按捺不住,陳友諒亦蠢蠢欲動,二人行事之跋扈,分明沒把本座放在眼裏!”
教眾們聞言皆憤慨難平。
正所謂,主辱臣死,兩人這般藐視常青,這等於在打他們明教的臉,打明教所有人的臉。
莊崢怒發衝冠,挺身而出,抱拳請命:“教主,屬下願率銳金旗精銳,直搗應天,生擒朱元璋!”
聞蒼鬆卻輕歎一聲:“此事怕是不易,朱元璋麾下義軍已逾十萬之眾,氣勢正盛,非我等可輕易撼動。”
此言一出,現場頓時陷入了一片沉寂。
十萬大軍,這個數字所代表的含義,實乃如山嶽般沉重。
畢竟,即便是武林絕頂高手,也難敵千軍萬馬之威。
常青聞言卻冷笑,眼中寒光閃爍:“十萬大軍,便足以讓他覬覦天下,蔑視本座?朱重八啊朱重八,你未免太過天真了!”
“立刻傳我號令,勒令朱元璋即日速回光明頂請罪,否則,本座將親赴應天,取其項上人頭!”
“是!”
吳勁草立刻領命而去。
常青又看向殷天正,詢問道:“鷹王,我明教現有兵馬幾何?”
殷天正麵色凝重,答道:“昔日我教鼎盛,兵馬尚二十萬有餘,然時至今日,半數已為朱元璋所控,目前所能集結者,不過十萬之數,且各旗分散,難以集中。”
常青微微頷首,繼續追問:“應天附近,可調集兵馬幾何?”
莊崢上前一步,答道:“回教主,應天周遭,我五行旗可調之兵不足三萬,不過皆乃精銳之士。”
常青點頭,吩咐道:“好,若朱元璋不遵令,你便率此三萬銳士,於應天城外等候本座親臨!”
“是,教主!”
莊崢一臉肅穆,領命而去。
……
七天後,應天府。
朱元璋端坐於吳王府之中,看著跪在地上的廖永忠,麵容上滿是惋惜道:“永忠,此事是我對不住你了,但若今日不殺你,世人如何信皇子之死,乃陳友諒所為?”
一旁的徐達按捺不住,急切道:“吳王,廖兄弟為我明教立下汗馬功勞,乃我教大將,不可輕殺啊,否則……我等必與教內徹底決裂。”
朱元璋聞言,麵色一凜,厲聲道:“徐達,軍中隻認軍令,不問教派,此事我跟你強調過多少次?”
徐達神色一滯,臉色難堪道:“吳王,現在與教內決裂,實乃不智之舉,更何況常教主的手段,想必你也心知肚明。”
朱元璋冷哼道:“哼!常青之威,我自然知曉,但他縱有通天徹地之能,終究不過一人,我今握十萬大軍,他若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
“吳王,教主武力蓋世,神勇無敵,有萬夫不當之勇……”
徐達仍試圖勸阻,但話還未說完,便被朱元璋無情打斷。
“人皆有極限,常青武力再強,亦難敵我十萬大軍,縱然他再神勇,亦有力盡之時!”
“人非神,是人就能被殺死!”
朱元璋態度決絕,根本不為所動。
就在此時,門外傳來急報:“報!吳王,外麵有自稱明教銳金旗副掌旗使吳勁草求見,說是攜教主口諭而來。”
王府內眾人聞言,臉色驟變。
朱元璋眼中閃過一抹寒意,冷聲道:“讓他進來吧!”
“是,吳王!”
門外侍衛領命而去。
光明左使楊逍亦歸來,他雖然已淡出江湖紛爭,但仍被常青委以重任,紀曉芙對此亦無異議。
畢竟退隱江湖,不等於要舍棄保障。
如今,天地風雷四門雖名義上仍歸楊逍統轄,但實則已盡入常青之手。
除卻楊逍之外,光明右使範遙和三大法王亦悉數到場。
五散人、五行旗掌旗使亦無一缺席。
除了金毛獅王謝遜,明教高層基本到齊。
望著眼前跪拜的眾人,常青胸中豪情萬丈,洪聲道:“自吾接任副教主以來,始終銘記本教創立之初心,驅逐胡虜,複興中華。”
“今吾已尋回失傳已久的聖火令,說明吾乃天命所歸,因此於今日,吾將正式繼任教主之位!”
“教主萬歲!”
眾人齊聲高呼,臉上洋溢著由衷的敬仰。
此等壯舉,超乎眾人想象。
誰能料到,昔日四分五裂的明教,竟然還能重歸一統,更兼教主雄才大略,一統武林,聖火令亦得而複歸,實乃天佑明教。
常青意氣風發,慷慨陳詞:“自今日起,我明教當全力以赴,抗擊暴元,驅逐胡虜,誓要恢複我中華大好河山!”
“驅除胡虜,恢複中華!”
眾人響應如潮,口號響徹雲霄。
就在此時,銳金旗副掌旗使吳勁草突然匆匆入內,神色慌張,急報道:“教主,大事不妙了!”
常青聞言眼睛一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不高興了。
莊崢心頭猛地一跳,怒喝道:“如此慌慌張張,成何體統,何事能比教主繼任更為緊要?”
眾人聞言,紛紛麵露不悅。
吳勁草也知自己的匯報不合時宜,但事態實在緊急,他也隻能硬著頭皮繼續道:
“教主,朱元璋已攻占應天府,並自立為吳王!”
此言一出,猶如驚雷,炸得現場眾人大驚失色。
“什麽?朱元璋竟敢如此膽大包天?”
“他竟私自稱王,可有向教內稟報?”
“豈有此理,朱元璋竟敢自立為王,分明是在藐視教主!”
“教主,我願請命,即刻前往擒拿此獠!”
眾人憤怒難抑,紛紛譴責。
朱元璋能成就今日之勢,全靠明教鼎力相助。
可如今,他居然敢越過教主,自立為王,簡直完全不把明教放在眼裏,更沒把教主放在眼裏。
吳勁草繼續稟報:“還有一事,前段時間,我教尋得的那位前朝皇子,本來計劃以勤王之名起兵,卻沒想到在數日前,那位皇子在渡漢水時,竟遭遇船難,不幸遇難。”
此言一出,眾人再次驚怒。
那位前朝皇子,本來是明教精心策劃,欲借其名義匡扶前朝,以此號召天下起義軍,使明教成為眾望所歸,義軍之首。
可如今,前朝皇子遭遇不測,不但他們的計劃付諸東流,亦為朱元璋自立為王掃平了障礙。
莊崢忍不住追問:“可是朱元璋所為?”
吳勁草點頭確認:“經我等秘密查探,確是朱元璋麾下廖永忠所為,但他們卻對外宣稱,是漢王陳友諒所為。”
“陳友諒?此人竟也自立為王了?”
殷天正眉頭緊鎖,語氣中滿是驚愕。
堂內眾人聞言,皆是又驚又怒,短短數日,天下時局竟突變至此。
常青端坐於九龍寶座之上,森然道:“嗬嗬……群雄並起,皆欲逐鹿中原,朱元璋按捺不住,陳友諒亦蠢蠢欲動,二人行事之跋扈,分明沒把本座放在眼裏!”
教眾們聞言皆憤慨難平。
正所謂,主辱臣死,兩人這般藐視常青,這等於在打他們明教的臉,打明教所有人的臉。
莊崢怒發衝冠,挺身而出,抱拳請命:“教主,屬下願率銳金旗精銳,直搗應天,生擒朱元璋!”
聞蒼鬆卻輕歎一聲:“此事怕是不易,朱元璋麾下義軍已逾十萬之眾,氣勢正盛,非我等可輕易撼動。”
此言一出,現場頓時陷入了一片沉寂。
十萬大軍,這個數字所代表的含義,實乃如山嶽般沉重。
畢竟,即便是武林絕頂高手,也難敵千軍萬馬之威。
常青聞言卻冷笑,眼中寒光閃爍:“十萬大軍,便足以讓他覬覦天下,蔑視本座?朱重八啊朱重八,你未免太過天真了!”
“立刻傳我號令,勒令朱元璋即日速回光明頂請罪,否則,本座將親赴應天,取其項上人頭!”
“是!”
吳勁草立刻領命而去。
常青又看向殷天正,詢問道:“鷹王,我明教現有兵馬幾何?”
殷天正麵色凝重,答道:“昔日我教鼎盛,兵馬尚二十萬有餘,然時至今日,半數已為朱元璋所控,目前所能集結者,不過十萬之數,且各旗分散,難以集中。”
常青微微頷首,繼續追問:“應天附近,可調集兵馬幾何?”
莊崢上前一步,答道:“回教主,應天周遭,我五行旗可調之兵不足三萬,不過皆乃精銳之士。”
常青點頭,吩咐道:“好,若朱元璋不遵令,你便率此三萬銳士,於應天城外等候本座親臨!”
“是,教主!”
莊崢一臉肅穆,領命而去。
……
七天後,應天府。
朱元璋端坐於吳王府之中,看著跪在地上的廖永忠,麵容上滿是惋惜道:“永忠,此事是我對不住你了,但若今日不殺你,世人如何信皇子之死,乃陳友諒所為?”
一旁的徐達按捺不住,急切道:“吳王,廖兄弟為我明教立下汗馬功勞,乃我教大將,不可輕殺啊,否則……我等必與教內徹底決裂。”
朱元璋聞言,麵色一凜,厲聲道:“徐達,軍中隻認軍令,不問教派,此事我跟你強調過多少次?”
徐達神色一滯,臉色難堪道:“吳王,現在與教內決裂,實乃不智之舉,更何況常教主的手段,想必你也心知肚明。”
朱元璋冷哼道:“哼!常青之威,我自然知曉,但他縱有通天徹地之能,終究不過一人,我今握十萬大軍,他若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
“吳王,教主武力蓋世,神勇無敵,有萬夫不當之勇……”
徐達仍試圖勸阻,但話還未說完,便被朱元璋無情打斷。
“人皆有極限,常青武力再強,亦難敵我十萬大軍,縱然他再神勇,亦有力盡之時!”
“人非神,是人就能被殺死!”
朱元璋態度決絕,根本不為所動。
就在此時,門外傳來急報:“報!吳王,外麵有自稱明教銳金旗副掌旗使吳勁草求見,說是攜教主口諭而來。”
王府內眾人聞言,臉色驟變。
朱元璋眼中閃過一抹寒意,冷聲道:“讓他進來吧!”
“是,吳王!”
門外侍衛領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