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銘昭小小年紀就進了父親隋唐擔任校長的董氏私塾。


    銘昭很聰明,熱愛學習,很快就成為了學堂裏的佼佼者。


    這一年,村裏來了一個戲班子,聽說是候大財主專門請來給老母親過大壽的。


    候大財主家大業大,也酷愛戲曲,於是就花大價錢將戲組留在了大宅子裏。


    由於候大財主家天天歌舞升平,勢必會引起村裏人的關注,於是天天往候大財主家去的人可就不少了。


    窮人一般都是遠遠的蹲在遠處聽戲曲兒,有錢的官宦人家就直接登門拜訪了。


    長此以往下去,候大財主家也就不得安寧了,今兒這個去,明兒哪個去,且不說擾了清靜,就單單是茶水果品也伺候不起。


    為此,候大財主在朋友的建議之下,在村東頭花銀子建了一個大劇院,於是就將戲班子擱在了那裏。


    這樣想去聽曲的人,不限貧富,隻要有銀子,就能去聽上一曲。


    那些戲班子天天一大早就在村口的小河邊喊嗓子,練功夫。


    每次跟著父親坐著馬車去學堂的路上,銘昭勢必會經過那條小河,於是那些畫著戲劇臉譜吊嗓子,練功夫的戲子們就不知不覺中闖入了銘昭的生活當中。


    每次經過小河邊,銘昭都會不自覺的撩起車簾,目不轉睛的朝外瞅著,直到馬車飛馳而過,看不到那些戲子們的時候,他才肯收回目光。


    銘昭天生聰明,那些戲子們抬手踢腿唱戲的場景,在他腦袋裏不停的回旋著,不知不覺間,他竟然沒事的時候不自覺的就跟著哼戲曲兒,然後也學著他們的樣子踢腿下腰。


    這些小細節,父親並沒有看在眼裏,隻要銘昭好學上進,其他方麵,他並沒有留意。


    就這樣,一晃就是五年,銘昭的個頭兒已經竄起來很高了,儼然一副英俊少年的模樣了。


    村裏的戲班子不但沒有任何衰落,反而更加的紅火起來。


    村裏邊無論是紅白喜事,都會請戲班子過去,這下候大財主可是賺的盆缽滿盈。


    戲班子接的活多了,自然也就人手也就不夠了,於是戲班子開始大量培養人才。


    村裏一些家裏窮的,都將孩子送到了戲劇班,這樣家裏能少一些負擔,因為在戲劇班吃喝不愁,還有衣服穿,如果能登台了以後,每個月都會領到銀子,所以在那個年代,做戲子已經是一份很好的職業了。


    銘昭家庭富裕,從小過慣了豐衣足食的生活,戲子這個差事自然不會輪到他。


    但是也就是從戲組入駐他們村開始,在不知不覺當中,他已經喜歡上唱戲了。


    一個人沒事的時候也會將戲子班唱過的那些小曲兒挨個過一遍,雖然他沒有很認真的去學過,但是那個時候,沒有劇院,又不隔音,隻是村裏搭建了一個小戲台。


    也就是說,無論你在村裏哪一個角落,都會很真切的聽到。


    當然,如果遇到逢年過節,爺爺奶奶過生日的時候,家裏也會請那幫戲子過來唱曲兒。


    就這樣,憑借著銘昭的聰明才華,竟然在他十二歲那年成功的登了一次台。


    說來也巧,那天爺爺過大壽的時候,戲班子裏一個小孩剛好生病了,臨時來不了,可是那個角色還挺重要,關鍵的時候連個後補的演員也沒有。


    由於是董家老太爺的大壽,所以收了銀子的候大財主自然是因為此事火急火燎,眼看著要砸場,這到手的銀子豈不是打了水漂?


    正在這個時候,銘昭出現在了後台,候大財主本以為小少爺是來玩的,一個勁兒的俯身哈腰陪著不是。


    沒想到,銘昭竟然自告奮勇,謊稱今天是爺爺的生日,他想要給爺爺一個驚喜。


    雖然候大財主知道銘昭是個外行,根本登不得台,但是如果銘昭肯上台的話,這個事就好解決了。


    因為是老爺子大壽,所以他的寶貝孫子想要給爺爺驚喜,這也在情理之中,到時候老爺子也不會懷疑什麽,於是候大財主果斷的就同意了。


    按道理說,這個角色還是有一段台詞的,由於銘昭是外行替補,所以候大財主自然就將這段給刪了。


    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銘昭這一扮相一登台,竟然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下麵更是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銘昭長相英俊精致,個頭高挑,這一著妝,再配上那身戲服,簡直就像是潘安轉世一般。


    本來刪了的劇本,沒想到銘昭竟然將那一段唱了出來,嗓音洪亮,鏗將有力,一時間引起了不同的反響,一舉獲得眾人的大聲歡呼叫好。


    大家都隻以為是戲組裏來了新的演員,沒想到,當卸妝之後,演員從後台走出來答謝的時候,下麵的人們才認出了銘昭。


    本以為父親和爺爺會大發雷霆,沒想到,銘昭卻獲得了父親和爺爺的一致認可。


    也就是那個時候,銘昭想要登台表演的想法越加濃烈。


    他跟父親說過自己的想法,如果要放棄學業,學習戲劇,父親萬萬是不會答應的。


    所以銘昭這個願望一直沒有得以實現,學唱戲也隻能是作為業餘愛好。


    在銘昭十五歲那年,爺爺得了重病撒手人寰,沒過半年,奶奶也相繼去世。


    家裏突如而至的變故,讓隋唐變得更加的寡言少語。


    這個時候的銘昭也處於青春叛逆期,爺爺和奶奶的撒手人世,讓他的世界崩塌了。


    他變得消沉暴躁起來,動不動摔東西,發脾氣,盡管父親嚴加管教,棍棒相加,依舊起不到半點作用,反而讓父子之間有了更深的隔閡。


    正當隋唐無計可施,焦頭爛額之際,銘昭竟然向父親提出了要放棄學業,投身戲劇的想法,這一舉動遭到了隋唐的強烈反對。


    母親楠鳳看在眼裏,痛在心裏,她不忍心看著好好的一個家就這樣毀掉了,這些年一直過著雞飛狗跳的日子,尤其是二老走了以後,隋唐的脾氣更是暴躁的很。


    兩父子這樣幹仗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最後一次銘昭不吃不喝,也不去上學,整日裏將自己關在房間裏,這讓楠鳳有些不安了。


    長此以往下去,孩子的命肯定不保吧!


    這個孩子的脾氣她這個當媽的再清楚不過了,脾氣上來了,誰也拿捏不住。


    於是楠鳳謊稱將孩子送到娘家冷靜一下,過了冷靜期,再接回來。


    就這樣,銘昭就被母親偷悄悄的送到了劇組。


    打這以後,銘昭就開始正式的學戲了。


    由於銘昭長得眉清目秀,一直在唱生角,有時候劇組臨時頂替的時候,他也會唱旦角。


    不得不說,銘昭的唱腔可謂是劇組裏麵最為出挑,最為出類拔萃的一個。


    後來隋唐知道了這件事以後,對著楠鳳大發脾氣,但是最後也沒有挽回什麽,銘昭的叛逆讓他一度臥床不起。


    學堂就此荒廢了,不久之後,學生和老師也都解散了,好歹老爺子走的時候,給他們留了家底,以至於後來幾年,家裏一直靠著這些維持著。


    後來的幾年,年年幹旱,村裏鬧起了饑荒,幾乎到了餓死人的地步,後山上的樹皮都被人揭下來煮著吃。


    那個時候,有錢也買不到食物,家家的米缸都是見底的。


    本來一腔熱血投身於戲劇的銘昭,在麵對饑餓的時候,不得不放下理想,回歸現實。


    這些年沒有沒有再回到那個家裏,每次都是母親偷偷出來給他送吃的,用的,但是終歸不是長久之計。


    這兩年跟父親之間幾乎沒有來往,他回去過幾次,最後都是被父親趕出來了。


    後來戲班子養不起這些孩子了,於是也就解散了。


    當時,戲班裏有個叫萊蕪的孩子,一直以來跟銘昭都是最要好的夥伴,他的家是外地的,聽說他們那裏有煤礦,如果回去的話肯定能混口吃的。


    在萊蕪一再邀請之下,銘昭決定遠赴他鄉,重新開啟一片新的天地。


    臨出行的時候,母親給銘昭塞了不少錢,雖然他們這裏到了方圓十裏即便握著錢啥也買不到的地步,但是銘昭未來要去的地方,應該還能用得著。


    就這樣,兩人動身出發,一路坐汽車,扒火車,來到了襄垣縣。


    這裏到處都是層巒疊嶂滿眼蒼翠的大山,不像銘昭的故鄉,站在一個地方就能將方圓幾裏的地方全部盡收眼底。


    這裏氣候寒冷,他們過來的時候是九月中旬,但是大街上都是穿著棉襖揣著袖子帶著棉帽的行人。


    萊蕪的家人很熱情,雖然家境不算富裕,但最起碼的溫飽還是可以保障的。


    後來兩人就在煤礦上報了名,當起了挖煤工。


    這一幹就是三年,這可比在劇組掙得多了,小日子過得也算滋潤。


    後來銘昭就從萊蕪的家裏搬了出來,住在了山上的一處小院裏,這裏基本上都是自建房,他花了一些錢,買了這處屋舍,也算是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吧!


    一出門眼前便是層巒疊嶂的大山,若是遇上陰雨天氣,山裏儼然就是一副水墨畫,平時沒事的時候,銘昭也會上山去打獵,山上有野雞,野兔,還能挖一些野菜,菌類。


    這相比在平原縣似乎要好出去太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花無百日紅之玄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雪精靈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雪精靈兒並收藏花無百日紅之玄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