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4章 大清報複,石達開重整旗鼓,曾國藩否極泰來
盤點敗家皇帝,開國太祖們傻眼了 作者:張石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清世界,康熙臉色陰沉。
“這些該死的洋人,竟然這麽算計大清!”
胤禛表情也很難看,憤怒地開口道: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大清一定得狠狠打擊這些洋人,把他們全部都滅掉!”
弘曆更是按捺不住,對著康熙大聲道:
“皇祖,咱們這就出兵,滅了英國和法國吧!”
康熙眉頭一皺,瞪了弘曆一眼。
“胡鬧,英國和法國是這麽容易就能滅掉的嗎?”
弘曆腦袋頓時一縮。
大清這條世界線的確和其他朝代不一樣。
別的華夏王朝,隻要開啟工業化,就能輕而易舉地碾壓其他國家。
但大清要麵對的可不是全世界的農業國,裏麵可不乏英國、法國這樣的工業國。
前些年大清都還需要和英法各種求購軍火呢,也就是這幾年技術進步趕上來了,剛剛完成了自給自足。
大清的確已經很強,但還沒有強到能一己之力吊打全世界的地步。
康熙呼出一口氣,緩緩地開口道:
“東南亞的擴張是時候該進行了,告訴法國和荷蘭人,他們必須要馬上退出,否則大清的軍艦就過去。”
弘曆愣住了。
“皇祖,咱們說的不是要打英國嗎?”
怎麽整到東南亞去了?
胤禛惡狠狠地瞪了一眼弘曆,喝斥道:
“一點大局觀都沒有!”
“先把東南亞那些島嶼全部拿下來,才能保證大清的海防安全。”
“接著再循序漸進,瓦解西歐諸國的殖民地便是。”
“沒有了殖民地,就英、法本土那點小小地方,拿什麽來和大清比?”
“都像你一樣腦子一熱就開打嗎?打個緬甸三次都打不下來!”
弘曆被罵得滿臉通紅,訕訕不語。
康熙咳嗽一聲,幫大孫子說了句話:
“弘曆還是比較果斷的,滅掉準噶爾就讓朕很滿意嘛。”
“不過話又說回來,弘曆啊,你是果斷有餘但大局觀不足,今後要好好學習一下這方麵。”
弘曆趕忙恭敬應是。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安慶。
二十四歲的石達開坐在上首,注視著麵前的一群將軍。
“打的是什麽玩意!”
“一個江忠源,就把你們搞得這麽狼狽。”
“天國的臉都被你們丟光了!”
聽著石達開的訓斥,在場的太平軍眾將都非常尷尬,低頭不語。
領導罵人,其實沒啥。
但要是這個領導又年輕,又有能力,還有實打實的戰績。
這就是啪啪打臉了。
石達開罵了幾句,隨後站起來,走到地圖麵前。
眾人的目光隨之轉動。
石達開手指地圖。
“韋俊、石祥禎,你們兩個從九江繼續西進,往武昌方向進攻。”
“胡以晃,你也別在安慶呆著了,帶你的兵馬去廬州,把韃子的安徽巡撫衙門給端了。”
“老曾(曾天養),你算是個會打仗的,你當老胡的副帥,一起去廬州。”
【石達開並沒有立刻就輕率出擊,而是在安慶重新整合、訓練了一番因為南昌之敗而士氣低落不少的太平軍。】
【直到兩個月後,整合完畢的太平軍才兵分兩路,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石達開的戰略很簡單,先拿下南邊的半個安徽,確保和天京的水路暢通。
再拿下武昌,讓清軍顧此失彼。
最後再找機會,在運動戰中殲滅清軍主力。
另外一邊,清廷也在不斷地調兵遣將。
禦書房中,鹹豐皇帝聽取了戰報之後,鬆了一口氣。
“江忠源還是個能打的,很不錯。”
“升他為安徽巡撫,負責安徽全省軍務吧。”
經曆過這麽多次的失敗打擊後,鹹豐皇帝已經深刻地認識到一點。
指望文官是不行了。
在對抗太平天國的時候,必須要由武將來出任巡撫、總督等大員,才能更好地協調全省資源。
江忠源作為一個底層出身的漢人,憑借著對太平軍的戰功,在短短幾年內火箭般地躥升為二品巡撫大員,就是大清為了應對局麵而做出的改變。
在場的幾名軍機大臣聞言,心中都忍不住羨慕。
武將憑軍功當巡撫,這可是大清兩百年來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
這個江忠源,運氣太好了!
鹹豐皇帝又拿起了另外一份奏折。
掃了一眼,眉頭直接皺起。
“這個曾國藩,在南昌被賊寇打得落花流水,還有臉來和朕要擴軍?”
“駁回!”
湖南,衡州。
湘軍帥帳之中,曾國藩正在頭疼。
“兵力不夠啊……”
朝廷給湘軍的定額是一千五百人。
聽起來似乎很少,但這卻是三十名團練大臣中定額最高的了!
立誌用湘軍滅掉太平天國的曾國藩,怎麽可能滿足於這點人手?
這也是曾國藩瘋狂在長沙搞事,想要拿下長沙綠營指揮權的原因。
到了衡陽,曾國藩悄悄地將湘軍擴充到了三千人。
羅澤南帶著其中一千人去南昌,被曾天養打了個屁滾尿流,更讓曾國藩心中擴軍的願望更加迫切。
隻是再繼續擴軍的話,就瞞不住朝廷了。
可鹹豐皇帝又把請求擴軍的奏章直接打了回來。
咋辦?
難道想要靠軍功晉升之路當真無望了?
一想到練兵這段時間的諸多麻煩和如今麵臨的困境,即便是以曾國藩心智之堅韌,也忍不住歎了一口氣。
“怎麽就這麽難呢?”
腳步聲響起,曾國藩的親家郭鬆燾快步走了進來。
“好消息啊曾大人,江忠源大人剛剛高升為安徽巡撫,咱們一直以來頭疼的編製問題有希望解決了!”
江忠源和湘軍有著非常深的淵源。
曾國藩剛剛創立湘軍的時候,還在長沙的江忠源給了曾國藩許多建議和幫助。
湘軍的許多練兵之法,都來自於江忠源這些年和太平軍對抗的經驗。
江忠源離開湖南繼續和太平軍交戰後,也會時不時寫信給曾國藩交流作戰經驗。
曾國藩眼睛一亮,道:
“是這個道理。”
“我立刻寫信給江大人,請他幫忙!”
曾國藩很快就得到了江忠源的回信。
“……兄之來信已知悉,弟已上奏朝廷,請求皇上批準兄長在湖南為弟招募訓練一支兵馬,以做安徽剿滅賊寇之用。”
還是禦書房。
鹹豐皇帝眉頭舒展開來。
“是江忠源啊。”
“希望練六千兵馬?六千怎麽夠?讓曾國藩速速訓練一萬兵馬,限令三個月前往安徽聽用!”
對江忠源,鹹豐皇帝就是另外一種觀感了。
畢竟是幹掉了太平天國南王馮雲山,又剛剛給大清守住了南昌的有功之臣!
和江忠源相比,曾國藩在鹹豐皇帝心中的地位隻能用啥也不是來形容。
曾國藩很快就接到了八百裏加急的聖旨。
“果然還是江大人的話在皇上那裏好使。”
曾國藩感慨之餘,對著麵前諸多部下們露出笑容。
“各位,我們現在有一萬編製了。”
“也該把水師的建立提上日程了!”
【躊躇滿誌的曾國藩並不知道,很快,對他的又一次重大打擊即將到來。】
“這些該死的洋人,竟然這麽算計大清!”
胤禛表情也很難看,憤怒地開口道: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大清一定得狠狠打擊這些洋人,把他們全部都滅掉!”
弘曆更是按捺不住,對著康熙大聲道:
“皇祖,咱們這就出兵,滅了英國和法國吧!”
康熙眉頭一皺,瞪了弘曆一眼。
“胡鬧,英國和法國是這麽容易就能滅掉的嗎?”
弘曆腦袋頓時一縮。
大清這條世界線的確和其他朝代不一樣。
別的華夏王朝,隻要開啟工業化,就能輕而易舉地碾壓其他國家。
但大清要麵對的可不是全世界的農業國,裏麵可不乏英國、法國這樣的工業國。
前些年大清都還需要和英法各種求購軍火呢,也就是這幾年技術進步趕上來了,剛剛完成了自給自足。
大清的確已經很強,但還沒有強到能一己之力吊打全世界的地步。
康熙呼出一口氣,緩緩地開口道:
“東南亞的擴張是時候該進行了,告訴法國和荷蘭人,他們必須要馬上退出,否則大清的軍艦就過去。”
弘曆愣住了。
“皇祖,咱們說的不是要打英國嗎?”
怎麽整到東南亞去了?
胤禛惡狠狠地瞪了一眼弘曆,喝斥道:
“一點大局觀都沒有!”
“先把東南亞那些島嶼全部拿下來,才能保證大清的海防安全。”
“接著再循序漸進,瓦解西歐諸國的殖民地便是。”
“沒有了殖民地,就英、法本土那點小小地方,拿什麽來和大清比?”
“都像你一樣腦子一熱就開打嗎?打個緬甸三次都打不下來!”
弘曆被罵得滿臉通紅,訕訕不語。
康熙咳嗽一聲,幫大孫子說了句話:
“弘曆還是比較果斷的,滅掉準噶爾就讓朕很滿意嘛。”
“不過話又說回來,弘曆啊,你是果斷有餘但大局觀不足,今後要好好學習一下這方麵。”
弘曆趕忙恭敬應是。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安慶。
二十四歲的石達開坐在上首,注視著麵前的一群將軍。
“打的是什麽玩意!”
“一個江忠源,就把你們搞得這麽狼狽。”
“天國的臉都被你們丟光了!”
聽著石達開的訓斥,在場的太平軍眾將都非常尷尬,低頭不語。
領導罵人,其實沒啥。
但要是這個領導又年輕,又有能力,還有實打實的戰績。
這就是啪啪打臉了。
石達開罵了幾句,隨後站起來,走到地圖麵前。
眾人的目光隨之轉動。
石達開手指地圖。
“韋俊、石祥禎,你們兩個從九江繼續西進,往武昌方向進攻。”
“胡以晃,你也別在安慶呆著了,帶你的兵馬去廬州,把韃子的安徽巡撫衙門給端了。”
“老曾(曾天養),你算是個會打仗的,你當老胡的副帥,一起去廬州。”
【石達開並沒有立刻就輕率出擊,而是在安慶重新整合、訓練了一番因為南昌之敗而士氣低落不少的太平軍。】
【直到兩個月後,整合完畢的太平軍才兵分兩路,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石達開的戰略很簡單,先拿下南邊的半個安徽,確保和天京的水路暢通。
再拿下武昌,讓清軍顧此失彼。
最後再找機會,在運動戰中殲滅清軍主力。
另外一邊,清廷也在不斷地調兵遣將。
禦書房中,鹹豐皇帝聽取了戰報之後,鬆了一口氣。
“江忠源還是個能打的,很不錯。”
“升他為安徽巡撫,負責安徽全省軍務吧。”
經曆過這麽多次的失敗打擊後,鹹豐皇帝已經深刻地認識到一點。
指望文官是不行了。
在對抗太平天國的時候,必須要由武將來出任巡撫、總督等大員,才能更好地協調全省資源。
江忠源作為一個底層出身的漢人,憑借著對太平軍的戰功,在短短幾年內火箭般地躥升為二品巡撫大員,就是大清為了應對局麵而做出的改變。
在場的幾名軍機大臣聞言,心中都忍不住羨慕。
武將憑軍功當巡撫,這可是大清兩百年來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
這個江忠源,運氣太好了!
鹹豐皇帝又拿起了另外一份奏折。
掃了一眼,眉頭直接皺起。
“這個曾國藩,在南昌被賊寇打得落花流水,還有臉來和朕要擴軍?”
“駁回!”
湖南,衡州。
湘軍帥帳之中,曾國藩正在頭疼。
“兵力不夠啊……”
朝廷給湘軍的定額是一千五百人。
聽起來似乎很少,但這卻是三十名團練大臣中定額最高的了!
立誌用湘軍滅掉太平天國的曾國藩,怎麽可能滿足於這點人手?
這也是曾國藩瘋狂在長沙搞事,想要拿下長沙綠營指揮權的原因。
到了衡陽,曾國藩悄悄地將湘軍擴充到了三千人。
羅澤南帶著其中一千人去南昌,被曾天養打了個屁滾尿流,更讓曾國藩心中擴軍的願望更加迫切。
隻是再繼續擴軍的話,就瞞不住朝廷了。
可鹹豐皇帝又把請求擴軍的奏章直接打了回來。
咋辦?
難道想要靠軍功晉升之路當真無望了?
一想到練兵這段時間的諸多麻煩和如今麵臨的困境,即便是以曾國藩心智之堅韌,也忍不住歎了一口氣。
“怎麽就這麽難呢?”
腳步聲響起,曾國藩的親家郭鬆燾快步走了進來。
“好消息啊曾大人,江忠源大人剛剛高升為安徽巡撫,咱們一直以來頭疼的編製問題有希望解決了!”
江忠源和湘軍有著非常深的淵源。
曾國藩剛剛創立湘軍的時候,還在長沙的江忠源給了曾國藩許多建議和幫助。
湘軍的許多練兵之法,都來自於江忠源這些年和太平軍對抗的經驗。
江忠源離開湖南繼續和太平軍交戰後,也會時不時寫信給曾國藩交流作戰經驗。
曾國藩眼睛一亮,道:
“是這個道理。”
“我立刻寫信給江大人,請他幫忙!”
曾國藩很快就得到了江忠源的回信。
“……兄之來信已知悉,弟已上奏朝廷,請求皇上批準兄長在湖南為弟招募訓練一支兵馬,以做安徽剿滅賊寇之用。”
還是禦書房。
鹹豐皇帝眉頭舒展開來。
“是江忠源啊。”
“希望練六千兵馬?六千怎麽夠?讓曾國藩速速訓練一萬兵馬,限令三個月前往安徽聽用!”
對江忠源,鹹豐皇帝就是另外一種觀感了。
畢竟是幹掉了太平天國南王馮雲山,又剛剛給大清守住了南昌的有功之臣!
和江忠源相比,曾國藩在鹹豐皇帝心中的地位隻能用啥也不是來形容。
曾國藩很快就接到了八百裏加急的聖旨。
“果然還是江大人的話在皇上那裏好使。”
曾國藩感慨之餘,對著麵前諸多部下們露出笑容。
“各位,我們現在有一萬編製了。”
“也該把水師的建立提上日程了!”
【躊躇滿誌的曾國藩並不知道,很快,對他的又一次重大打擊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