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1章 大家都覺得康熙皇帝想多了,向榮和張亮基的抉擇
盤點敗家皇帝,開國太祖們傻眼了 作者:張石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伴隨著康熙肆意的大笑,在場的所有大清臣子也都鬆了一口氣。
這段時間隨著長沙攻防戰的進行,皇上的心情也是大起大落。
高興的時候,啥都好說。
不高興的時候,那可是把臣子們罵得頭破血流啊。
如今長沙能守住了,皇上至少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高興了。
這可是一件大好事!
胤禛也長出一口氣,露出笑容。
“之前各位將軍的判斷是正確的,皇阿瑪。”
康熙笑嗬嗬地點頭,對著麵前的幾位將軍道:
“不愧是咱們大清的常勝將軍。好了,接下來你們說說,大清應該怎麽樣才能殲滅這群賊匪?”
策零等幾人麵麵相覷,一時間說不出話。
殲滅?
皇上這也想得太多了吧。
要是大清真有殲滅太平軍的實力,太平軍還能狂攻長沙兩個多月?
大殿中頓時陷入了尷尬的沉默。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向榮一聽到這個情報,立刻就站了起來。
“確定賊寇是想要逃跑嗎?”
來人連連點頭。
“卑職確定!”
“城外的探子們已經發現賊寇的後營正在移動了!”
此刻的長沙城外陣地上,太平軍依舊還在進行著最後一天的狂攻。
這次的攻勢既是為了吸引清軍注意力給撤退的大隊兵馬拖延時間,同時也是做最後一次嚐試。
“殺!”
太平軍和往常一樣殺了過來。
李秀成身先士卒,衝在最前方。
他還記得來自天王的叮囑。
“此戰,若能克長沙,你就是天國軍師!”
軍師這個職位可不一般。
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也是軍師!
李秀成奮勇作戰,衝入清軍陣中,力斬數人。
或許是因為長久作戰的疲憊,今日的清軍鬥誌雖然依舊極為旺盛,但戰鬥力卻明顯不濟。
短短片刻時間,最前線的清軍竟然被李秀成直接殺得潰敗!
這個結果對雙方來說都是始料未及的。
清軍那邊來不及反應。
就連太平軍這邊,李秀成自己也都愣了一下。
多日難以攻克的城南陣地,今天打得如此順風順水?
就在這短暫的空檔中,一名清軍將領猛然衝了過來。
“大清兒郎們,守住長沙,人人官升三級!”
【鄧紹良。】
就是鄧紹良這一聲大吼,在場所有的清軍都回過神來,拚了命地繼續阻擊太平軍。
李秀成哪裏願意放過這個機會,當下直接衝過去,就要斬殺鄧紹良。
轟轟轟!
炮彈繼續接連落下,無差別地對雙方交戰的陣地進行轟擊。
一發炮彈落在李秀成身邊不遠處,轟隆巨響中濺起無數泥土,灑了李秀成一臉。
更多的炮彈繼續不斷落下,讓李秀成寸步難行。
“該死!”
李秀成心中大恨。
若不是剛剛那家夥莫名其妙地喊一嗓子,讓清軍都回過神來,長沙城這不就拿下了!
無奈之下,李秀成隻能帶著部下們快步後撤,很快脫離戰鬥。
“走,往西邊去!”
按照之前洪秀全、楊秀清定製的作戰計劃,西邊是清軍防守比較空虛的地區。
太平軍並不打算就此南下返回郴州,而是準備繞過長沙繼續北上,先占領常德、宜陽再說。
這兩個地方,可是洞庭湖畔的魚米之鄉,太平軍在那裏能獲得足夠的補給!
伴隨著李秀成部的撤退,各部太平軍也都陸續後撤。
向榮緊急抵達長沙城頭,注視著黃昏的暮色中,諸多太平軍猶如潮水般退回營地。
從今日的交戰情況來看,太平軍似乎並無撤退的意圖,甚至還差一點點就攻破了清軍把守多日的城南陣地。
但從斥候的回報來看,太平軍的頻繁調動已經顯露出了即將撤退的可能,而且這種可能性非常大。
拖家帶口二十萬人的太平軍,在撤退的時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讓清軍一點蛛絲馬跡都無法察覺的。
向榮此刻麵臨著一個非常艱難的選擇。
要不要全麵調動軍隊,嚐試圍殲太平軍?
還是繼續維持防禦態勢,以保住長沙為最高目標,太平軍愛去哪就去哪?
沉吟良久之後,向榮突然一拍大腿。
“我是傻子麽?”
他轉身就下了城。
“走,去巡撫衙門!”
向榮胯下駿馬飛奔,消失在夜幕中。
長沙,巡撫衙門。
左宗棠快步走入書房之中,對著巡撫張亮基行禮,語氣中帶著幾分激動。
“巡撫大人,以左某之見,洪秀全這支賊寇即將潰敗了!”
張亮基聞言,頓時激動起來。
“當真?左先生,快坐,詳細說來。”
這些天,左宗棠雖然隻是個幕僚,但他每每對張亮基進言,大多都能得到采用。
正是在左宗棠的多次進言下,長沙城才能供應十萬清軍各種軍備物資良好運轉,讓整個後勤係統做出了極為優異的表現。
張亮基不止一次地感慨:
“若左先生能進士及第,此戰足以讓你成為布政司使!”
左宗棠如此這般,用偵查來的細節驗證了自己的判斷,隨後開口道:
“巡撫大人,既然我們已經知道賊寇即將逃離,那您也該是時候安排一下大軍四麵堵截,定要將賊寇全部殲滅於此,絕對不能讓他們在大清四處流竄了!”
左宗棠說這番話,一半是出於為國為民的公心,還有一半也是自己的私心。
左宗棠的老家湘陰距離長沙可不算太遠,太平軍若是撤離長沙,湘陰極有可能會被太平軍荼毒!
但張亮基聽完之後,卻陷入了沉默。
良久,張亮基緩緩開口道:
“左先生,茲事體大,本官得和向榮將軍商議一下,再做打算。”
左宗棠再三勸說,但張亮基依舊堅持,左宗棠也隻能怏怏離開。
正好,在書房門口,左宗棠碰到了向榮。
“向將軍。”
向榮對左宗棠露出一個笑容,點頭致意,隨後進了書房。
左宗棠正想離開,但心中突然一動,悄悄地在窗口旁邊站住身形。
裏麵傳來了張亮基和向榮的對話。
“咦,真是說曹操曹操到,向將軍你來可是有事?”
“巡撫大人,是這樣的……”
向榮如此這般,將斥候們查探到的跡象,還有自己的猜測說了一通,然後道:
“巡撫大人,眼下究竟如何作為,還請示下。”
官場上有一個最簡單的道理——誰做決定,誰負責任。
向榮從法理地位上來說,並無真正決策的權力。
他隻不過是前來長沙眾將中的一員,受長沙巡撫張亮基的委托,暫時指揮諸將作戰。
張亮基才是那個真正有權力決定長沙十萬清軍動向的人!
這段時間隨著長沙攻防戰的進行,皇上的心情也是大起大落。
高興的時候,啥都好說。
不高興的時候,那可是把臣子們罵得頭破血流啊。
如今長沙能守住了,皇上至少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高興了。
這可是一件大好事!
胤禛也長出一口氣,露出笑容。
“之前各位將軍的判斷是正確的,皇阿瑪。”
康熙笑嗬嗬地點頭,對著麵前的幾位將軍道:
“不愧是咱們大清的常勝將軍。好了,接下來你們說說,大清應該怎麽樣才能殲滅這群賊匪?”
策零等幾人麵麵相覷,一時間說不出話。
殲滅?
皇上這也想得太多了吧。
要是大清真有殲滅太平軍的實力,太平軍還能狂攻長沙兩個多月?
大殿中頓時陷入了尷尬的沉默。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向榮一聽到這個情報,立刻就站了起來。
“確定賊寇是想要逃跑嗎?”
來人連連點頭。
“卑職確定!”
“城外的探子們已經發現賊寇的後營正在移動了!”
此刻的長沙城外陣地上,太平軍依舊還在進行著最後一天的狂攻。
這次的攻勢既是為了吸引清軍注意力給撤退的大隊兵馬拖延時間,同時也是做最後一次嚐試。
“殺!”
太平軍和往常一樣殺了過來。
李秀成身先士卒,衝在最前方。
他還記得來自天王的叮囑。
“此戰,若能克長沙,你就是天國軍師!”
軍師這個職位可不一般。
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也是軍師!
李秀成奮勇作戰,衝入清軍陣中,力斬數人。
或許是因為長久作戰的疲憊,今日的清軍鬥誌雖然依舊極為旺盛,但戰鬥力卻明顯不濟。
短短片刻時間,最前線的清軍竟然被李秀成直接殺得潰敗!
這個結果對雙方來說都是始料未及的。
清軍那邊來不及反應。
就連太平軍這邊,李秀成自己也都愣了一下。
多日難以攻克的城南陣地,今天打得如此順風順水?
就在這短暫的空檔中,一名清軍將領猛然衝了過來。
“大清兒郎們,守住長沙,人人官升三級!”
【鄧紹良。】
就是鄧紹良這一聲大吼,在場所有的清軍都回過神來,拚了命地繼續阻擊太平軍。
李秀成哪裏願意放過這個機會,當下直接衝過去,就要斬殺鄧紹良。
轟轟轟!
炮彈繼續接連落下,無差別地對雙方交戰的陣地進行轟擊。
一發炮彈落在李秀成身邊不遠處,轟隆巨響中濺起無數泥土,灑了李秀成一臉。
更多的炮彈繼續不斷落下,讓李秀成寸步難行。
“該死!”
李秀成心中大恨。
若不是剛剛那家夥莫名其妙地喊一嗓子,讓清軍都回過神來,長沙城這不就拿下了!
無奈之下,李秀成隻能帶著部下們快步後撤,很快脫離戰鬥。
“走,往西邊去!”
按照之前洪秀全、楊秀清定製的作戰計劃,西邊是清軍防守比較空虛的地區。
太平軍並不打算就此南下返回郴州,而是準備繞過長沙繼續北上,先占領常德、宜陽再說。
這兩個地方,可是洞庭湖畔的魚米之鄉,太平軍在那裏能獲得足夠的補給!
伴隨著李秀成部的撤退,各部太平軍也都陸續後撤。
向榮緊急抵達長沙城頭,注視著黃昏的暮色中,諸多太平軍猶如潮水般退回營地。
從今日的交戰情況來看,太平軍似乎並無撤退的意圖,甚至還差一點點就攻破了清軍把守多日的城南陣地。
但從斥候的回報來看,太平軍的頻繁調動已經顯露出了即將撤退的可能,而且這種可能性非常大。
拖家帶口二十萬人的太平軍,在撤退的時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讓清軍一點蛛絲馬跡都無法察覺的。
向榮此刻麵臨著一個非常艱難的選擇。
要不要全麵調動軍隊,嚐試圍殲太平軍?
還是繼續維持防禦態勢,以保住長沙為最高目標,太平軍愛去哪就去哪?
沉吟良久之後,向榮突然一拍大腿。
“我是傻子麽?”
他轉身就下了城。
“走,去巡撫衙門!”
向榮胯下駿馬飛奔,消失在夜幕中。
長沙,巡撫衙門。
左宗棠快步走入書房之中,對著巡撫張亮基行禮,語氣中帶著幾分激動。
“巡撫大人,以左某之見,洪秀全這支賊寇即將潰敗了!”
張亮基聞言,頓時激動起來。
“當真?左先生,快坐,詳細說來。”
這些天,左宗棠雖然隻是個幕僚,但他每每對張亮基進言,大多都能得到采用。
正是在左宗棠的多次進言下,長沙城才能供應十萬清軍各種軍備物資良好運轉,讓整個後勤係統做出了極為優異的表現。
張亮基不止一次地感慨:
“若左先生能進士及第,此戰足以讓你成為布政司使!”
左宗棠如此這般,用偵查來的細節驗證了自己的判斷,隨後開口道:
“巡撫大人,既然我們已經知道賊寇即將逃離,那您也該是時候安排一下大軍四麵堵截,定要將賊寇全部殲滅於此,絕對不能讓他們在大清四處流竄了!”
左宗棠說這番話,一半是出於為國為民的公心,還有一半也是自己的私心。
左宗棠的老家湘陰距離長沙可不算太遠,太平軍若是撤離長沙,湘陰極有可能會被太平軍荼毒!
但張亮基聽完之後,卻陷入了沉默。
良久,張亮基緩緩開口道:
“左先生,茲事體大,本官得和向榮將軍商議一下,再做打算。”
左宗棠再三勸說,但張亮基依舊堅持,左宗棠也隻能怏怏離開。
正好,在書房門口,左宗棠碰到了向榮。
“向將軍。”
向榮對左宗棠露出一個笑容,點頭致意,隨後進了書房。
左宗棠正想離開,但心中突然一動,悄悄地在窗口旁邊站住身形。
裏麵傳來了張亮基和向榮的對話。
“咦,真是說曹操曹操到,向將軍你來可是有事?”
“巡撫大人,是這樣的……”
向榮如此這般,將斥候們查探到的跡象,還有自己的猜測說了一通,然後道:
“巡撫大人,眼下究竟如何作為,還請示下。”
官場上有一個最簡單的道理——誰做決定,誰負責任。
向榮從法理地位上來說,並無真正決策的權力。
他隻不過是前來長沙眾將中的一員,受長沙巡撫張亮基的委托,暫時指揮諸將作戰。
張亮基才是那個真正有權力決定長沙十萬清軍動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