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1章 台灣抗英勝利,秦始皇扶蘇讚歎不已
盤點敗家皇帝,開國太祖們傻眼了 作者:張石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新的欽差大臣耆英很快就抵達了江南。
在得知了接連失敗的消息後,耆英自然更不敢和英軍開戰,選擇議和。
但這一次的議和跟上次一樣,雙方之間依舊存在巨大的、不可調和的分歧。
璞鼎查冷冷地開口道:
“告訴你們的皇帝,必須要同意大英帝國的所有條件,否則戰爭還將繼續!”
耆英表情極為難看,連連搖頭。
“大清皇上是不可能同意你們如此苛刻之條件的!”
璞鼎查冷笑一聲,道:
“很好,那我們就走著瞧!”
【圍繞著議和的條件,雙方再度進行了長達半年的拉鋸。】
在這半年時間裏,英軍也並沒有閑著。
一部分英軍對台島地區發動了進攻。
英國本身就是一個島國,他們對侵占各種大小島嶼有著非同尋常的熱忱。
然而,在台島地區,英軍卻吃了一個大虧。
這裏的守軍先是進行了英勇的抵抗,隨後便主動撤離城池。
英軍歡天喜地,進入了城池之中。
此刻已經入夜,大部分英軍在激戰一天後也沒有精力去燒殺搶掠,而是很快就在營地中呼呼入睡。
但這些英軍萬萬沒想到,僅僅過了幾個小時,撤退的清軍竟然就發起了反擊!
夜色中,城裏某座房屋的地道入口被悄悄打開了。
一名又一名的清軍從地道中走了出來。
很快,集結完畢的清軍,出其不意地從城裏對英軍發動突襲。
城中營地。
幾名英軍哨兵正百無聊賴,打著哈欠,昏昏欲睡。
一聲細微得幾乎無法聽清的響聲在夜色中響起,被周圍各種蟬鳴、蛙叫聲給掩蓋住了。
細小的吹箭直接命中了英軍哨兵的脖子。
這名英軍哨兵還以為是被蚊子咬了,罵了一聲,下意識地伸手去摸。
摸到吹箭後,英軍哨兵的臉上露出恐慌表情。
想要大叫,但整個身軀已經失去力氣,軟軟地倒在了地上。
這座軍營原本就是清軍的營地,所有的哨兵位置清軍都爛熟於心。
短短時間內,清軍內部的高山族士兵就利用自家的吹箭,幹淨利落地解決了所有英軍哨兵。
隨後,一道道人影悄然潛入營地中。
此刻的營地內部,呼嚕聲此起彼伏。
還在睡夢中的英軍萬萬沒想到,清軍竟然殺了一個回馬槍。
清軍士兵躡手躡腳地走進來。
一手捂嘴,一手拿著刀劍用力對著心髒處刺下。
一刀一個,將睡夢中的英軍當場送走。
終於,一名睡眠較淺的英軍士兵醒了過來,看到了這一幕,驚慌大叫。
“有敵人!”
整個營地瞬間熱鬧起來。
清軍也不再掩飾,於營地中大肆砍殺。
英軍根本就搞不清楚清軍究竟是從哪裏出來的,也搞不清楚究竟有多少人。
慌亂之下,英軍瘋狂逃竄。
清軍在城裏四處追殺。
許多英軍連武器都來不及去撿拾,就這麽狼狽不堪地逃出了城外。
清軍追出城外,想要全殲敵人。
但此刻城外的英軍已經有不少人回過神來,拿著火槍進行反擊。
砰砰砰!
密集的子彈打倒了許多清軍,清軍不得已停下了追擊的腳步。
即便如此,清軍依舊取得了非常豐厚的戰果。
將近兩百名英軍被俘虜,還有大約兩倍於此的英軍被斬殺。
當地的守軍也非常有意思,他們直接將英軍士兵的屍體好像掛臘肉一樣,一排排地懸掛在了城牆上。
英軍指揮官見狀氣得破口大罵,但又無計可施。
很快,一隊新的英軍執法隊抵達。
“約翰·布魯斯指揮無能,導致大英帝國軍隊損失慘重,按總司令璞鼎查閣下的命令,當場槍決!”
砰砰砰!
幾名英軍執法隊士兵舉起火槍,將這名指揮官打成了篩子。
指揮官之死,並不意味著這場戰爭的結束。
璞鼎查得知消息後氣急敗壞,除了讓執法隊搶先過來殺人之外,他還親自率領主力在半個月登陸台島,再度攻破了城池。
但當地軍民也並沒有聽之任之,他們靈活地利用當地的複雜地形,四處進行遊擊和埋伏。
短短幾天時間內,又有將近兩百名英軍被當地軍民打死打傷。
璞鼎查這下子心中是真的慌了。
“這該死的島嶼,上麵全是該死的野蠻人!”
“此地不適合作為大英帝國的駐紮基地,我們撤退!”
在臨走前為了泄憤,璞鼎查將城池焚燒一空,這才恨恨而去。
這場鬥爭看似英軍勝利,但事實其實是台灣軍民在兵力和裝備的雙重劣勢下,打死打傷近千名英軍,同時還挫敗了英國人想要將台灣島作為新殖民地的企圖。
以一座城池被焚毀而實現這些目標,對於力量更薄弱的台灣大清軍民來說,才是真正的勝利。
【台灣地區的抗英鬥爭,是繼林則徐在廣東,三元裏民眾以及鎮海總兵葛雲飛之後的又一個巨大亮點,充分證明了華夏人民抗擊侵略時的指揮和決心。】
大秦世界。
秦始皇微微點頭,臉上帶著讚賞的表情。
“不錯,非常不錯。”
王離頗為驚訝地開口:
“沒想到這些高山族人竟然還能有吹箭這種東西,而且還能發揮出這麽好的作用。”
吹箭對英軍哨兵的絕殺,是清軍之所以能取得勝利的重要環節。
否則以英軍在之前戰鬥中所表現出來的素質,一旦哨兵及時示警,那清軍衝入營地中時就立刻要遭遇有所準備的英軍。
那樣的話,別說是大勝了,能否奪回城池都是一個未知數。
蒙恬心情同樣極佳,笑道:
“天下兵器各種各樣,但隻要在適當的場合,再冷門的兵器也能發揮出真正的作用!”
扶蘇笑道:
“當年鄭成功收複台灣時,高山族人就曾經和漢人一起鼎力作戰。”
“如今看來,這些高山族人的確也開始融入到大清統治秩序,逐漸成為華夏的一員了。”
秦始皇哈哈笑了起來。
“那是自然!”
華夏文明,在過去幾千年的時間裏,都絕對是當世第一的文明。
論同化力、凝聚力,不是秦始皇吹牛。
放眼天下,其他所有國家、文明沒有一個比得上華夏!
新的欽差大臣耆英很快就抵達了江南。
在得知了接連失敗的消息後,耆英自然更不敢和英軍開戰,選擇議和。
但這一次的議和跟上次一樣,雙方之間依舊存在巨大的、不可調和的分歧。
璞鼎查冷冷地開口道:
“告訴你們的皇帝,必須要同意大英帝國的所有條件,否則戰爭還將繼續!”
耆英表情極為難看,連連搖頭。
“大清皇上是不可能同意你們如此苛刻之條件的!”
璞鼎查冷笑一聲,道:
“很好,那我們就走著瞧!”
【圍繞著議和的條件,雙方再度進行了長達半年的拉鋸。】
在這半年時間裏,英軍也並沒有閑著。
一部分英軍對台島地區發動了進攻。
英國本身就是一個島國,他們對侵占各種大小島嶼有著非同尋常的熱忱。
然而,在台島地區,英軍卻吃了一個大虧。
這裏的守軍先是進行了英勇的抵抗,隨後便主動撤離城池。
英軍歡天喜地,進入了城池之中。
此刻已經入夜,大部分英軍在激戰一天後也沒有精力去燒殺搶掠,而是很快就在營地中呼呼入睡。
但這些英軍萬萬沒想到,僅僅過了幾個小時,撤退的清軍竟然就發起了反擊!
夜色中,城裏某座房屋的地道入口被悄悄打開了。
一名又一名的清軍從地道中走了出來。
很快,集結完畢的清軍,出其不意地從城裏對英軍發動突襲。
城中營地。
幾名英軍哨兵正百無聊賴,打著哈欠,昏昏欲睡。
一聲細微得幾乎無法聽清的響聲在夜色中響起,被周圍各種蟬鳴、蛙叫聲給掩蓋住了。
細小的吹箭直接命中了英軍哨兵的脖子。
這名英軍哨兵還以為是被蚊子咬了,罵了一聲,下意識地伸手去摸。
摸到吹箭後,英軍哨兵的臉上露出恐慌表情。
想要大叫,但整個身軀已經失去力氣,軟軟地倒在了地上。
這座軍營原本就是清軍的營地,所有的哨兵位置清軍都爛熟於心。
短短時間內,清軍內部的高山族士兵就利用自家的吹箭,幹淨利落地解決了所有英軍哨兵。
隨後,一道道人影悄然潛入營地中。
此刻的營地內部,呼嚕聲此起彼伏。
還在睡夢中的英軍萬萬沒想到,清軍竟然殺了一個回馬槍。
清軍士兵躡手躡腳地走進來。
一手捂嘴,一手拿著刀劍用力對著心髒處刺下。
一刀一個,將睡夢中的英軍當場送走。
終於,一名睡眠較淺的英軍士兵醒了過來,看到了這一幕,驚慌大叫。
“有敵人!”
整個營地瞬間熱鬧起來。
清軍也不再掩飾,於營地中大肆砍殺。
英軍根本就搞不清楚清軍究竟是從哪裏出來的,也搞不清楚究竟有多少人。
慌亂之下,英軍瘋狂逃竄。
清軍在城裏四處追殺。
許多英軍連武器都來不及去撿拾,就這麽狼狽不堪地逃出了城外。
清軍追出城外,想要全殲敵人。
但此刻城外的英軍已經有不少人回過神來,拿著火槍進行反擊。
砰砰砰!
密集的子彈打倒了許多清軍,清軍不得已停下了追擊的腳步。
即便如此,清軍依舊取得了非常豐厚的戰果。
將近兩百名英軍被俘虜,還有大約兩倍於此的英軍被斬殺。
當地的守軍也非常有意思,他們直接將英軍士兵的屍體好像掛臘肉一樣,一排排地懸掛在了城牆上。
英軍指揮官見狀氣得破口大罵,但又無計可施。
很快,一隊新的英軍執法隊抵達。
“約翰·布魯斯指揮無能,導致大英帝國軍隊損失慘重,按總司令璞鼎查閣下的命令,當場槍決!”
砰砰砰!
幾名英軍執法隊士兵舉起火槍,將這名指揮官打成了篩子。
指揮官之死,並不意味著這場戰爭的結束。
璞鼎查得知消息後氣急敗壞,除了讓執法隊搶先過來殺人之外,他還親自率領主力在半個月登陸台島,再度攻破了城池。
但當地軍民也並沒有聽之任之,他們靈活地利用當地的複雜地形,四處進行遊擊和埋伏。
短短幾天時間內,又有將近兩百名英軍被當地軍民打死打傷。
璞鼎查這下子心中是真的慌了。
“這該死的島嶼,上麵全是該死的野蠻人!”
“此地不適合作為大英帝國的駐紮基地,我們撤退!”
在臨走前為了泄憤,璞鼎查將城池焚燒一空,這才恨恨而去。
這場鬥爭看似英軍勝利,但事實其實是台灣軍民在兵力和裝備的雙重劣勢下,打死打傷近千名英軍,同時還挫敗了英國人想要將台灣島作為新殖民地的企圖。
以一座城池被焚毀而實現這些目標,對於力量更薄弱的台灣大清軍民來說,才是真正的勝利。
【台灣地區的抗英鬥爭,是繼林則徐在廣東,三元裏民眾以及鎮海總兵葛雲飛之後的又一個巨大亮點,充分證明了華夏人民抗擊侵略時的指揮和決心。】
大秦世界。
秦始皇微微點頭,臉上帶著讚賞的表情。
“不錯,非常不錯。”
王離頗為驚訝地開口:
“沒想到這些高山族人竟然還能有吹箭這種東西,而且還能發揮出這麽好的作用。”
吹箭對英軍哨兵的絕殺,是清軍之所以能取得勝利的重要環節。
否則以英軍在之前戰鬥中所表現出來的素質,一旦哨兵及時示警,那清軍衝入營地中時就立刻要遭遇有所準備的英軍。
那樣的話,別說是大勝了,能否奪回城池都是一個未知數。
蒙恬心情同樣極佳,笑道:
“天下兵器各種各樣,但隻要在適當的場合,再冷門的兵器也能發揮出真正的作用!”
扶蘇笑道:
“當年鄭成功收複台灣時,高山族人就曾經和漢人一起鼎力作戰。”
“如今看來,這些高山族人的確也開始融入到大清統治秩序,逐漸成為華夏的一員了。”
秦始皇哈哈笑了起來。
“那是自然!”
華夏文明,在過去幾千年的時間裏,都絕對是當世第一的文明。
論同化力、凝聚力,不是秦始皇吹牛。
放眼天下,其他所有國家、文明沒有一個比得上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