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煌言愣住,吃驚地看著張名振。


    “此話從何說起?”


    張名振淡淡地開口道:


    “你以為鄭成功還是為了大明而戰嗎?”


    “不,他其實隻是想要保住鄭家的利益。”


    “我在廈門的時候就聽過他親口說出一句話‘願為高麗故事’,懂了吧?”


    張煌言身體一僵。


    高麗,也就是朝鮮。


    那是大明和滿清如今的藩屬國!


    “鄭成功想當福建國王,想讓福建像朝鮮一樣成為藩屬國?”


    張名振嗯了一聲,平靜道:


    “所以他已經依靠不上了。隻要韃子皇帝答應他這個要求,他隨時都會出賣我們這些一心反清複明的人。”


    “就算韃子皇帝不答應他的條件,隻要所謂的談判還有窗口,那麽鄭成功也絕對不會堅決抗清的。”


    “除了我們自己以外,隻有秦王孫可望是值得信任的了。”


    張煌言呼出一口氣,緩緩點頭。


    很快,數百艘大船就駛入了長江入海口,抵達崇明島。


    在這裏的清軍見到了巨大的船隻後立刻棄島而逃,明軍不費吹灰之力就占領了崇明島。


    “接下來該怎麽辦?”張煌言問道。


    張名振道:


    “接下來我們要派出艦隊逆流而上,等待秦王孫可望的部隊南下。”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裏,張名振、張煌言多次率領明軍船隊從長江逆流西進,尋找孫可望那順流東下的艦隊。


    長江兩岸的許多清軍官民看到懸掛大明船隻的巨大戰艦,都被嚇得魂不附體,紛紛逃離。


    “明軍要登陸了,快逃!”


    然而很快這些清軍官民就發現了不對。


    這些明軍戰船從不登岸,他們僅僅是在河麵上默默等待,過了一段時間後就會撤離。


    “秦王還是沒消息。”


    聽著張煌言的話,張名振也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按照錢謙益派人送來的計劃,秦王應該已經開始東進兩個月了。”


    “早就應該到了,難道出了什麽事情嗎?”


    鏡頭一轉,到了孫可望這邊。


    【事實上,孫可望為了這個計劃,的確做出了一定部署。】


    想要沿江東進一舉拿下長江,沒有一個威望和能力都足以匹配的大將是不行的。


    孫可望並不想親自領兵,畢竟這種大規模的長途奔襲作戰風險實在是太高了。


    李定國是最好的人選,可惜已經撕破臉了。


    於是,孫可望便想到了另外一個人。


    “你們擬一份旨意,冊封劉文秀為大招討、都督諸軍,命其立刻前來貴陽,領帥印東征!”


    旨意很快就送到了昆明的劉文秀王府。


    “東征?”劉文秀看到這裏明顯有些警惕。


    自從四川失敗後,劉文秀就被閑置(或者說是監視)在家。


    等到李定國和孫可望鬧翻的消息傳來後,劉文秀更是每天都有朝不保夕之感,生怕那天貴陽方麵一紙文書過來,自己全家性命不保。


    現在孫可望態度突然來的一百八十度大轉彎,還任命劉文秀為東征主帥,這裏麵會不會有什麽問題?


    吃不準的劉文秀,決定采用“緩兵之計”。


    他用各種借口拖延,足足在接到旨意一個月之後才從昆明出發,緩緩前往貴陽。


    抵達貴陽後,孫可望這才將明確的整個計劃告知劉文秀。


    劉文秀聽完,心中不由火熱起來。


    “請大哥放心,弟雖不才,也一定會領兵收複大明南京!”


    這個計劃,隻要是任何一個稍微知兵的人都能察覺到極為可行。


    更何況是劉文秀這位跟隨張獻忠南征北戰幾十年,一度收複全川的宿將?


    於是劉文秀立刻接受了孫可望的冊封,並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了沿江東進的籌備中去。


    許多劉文秀的老部下也都被召回到他的麾下,整個戰備工作看起來井然有序。


    就在這一天,劉文秀突然收到了一個消息。


    “從廣西得到的情報,晉王李定國再度出兵進攻廣東了!”


    劉文秀愣了一下,隨後露出期待的、真心實意的笑容。


    “定國,你可一定要成功啊!”


    若是大明南邊收複廣東,北邊拿下南京。


    這整個江南乃至天下的局麵,豈不是一下子就全部盤活了嗎?


    鏡頭一轉,卻並沒有轉到李定國那邊,反而是轉到了鄭成功這邊。


    一名來自李定國的使者正在房間中和鄭成功對話。


    “延平王,我們家晉王說了,他將會在二月底按照約定的時間出兵。”


    “還請您屆時一同出兵,水陸並進,先破新會,再下廣州!”


    鄭成功若有所思,緩緩點頭。


    “好,你且下去休息一下。”


    李定國的使者剛剛離開,另外一名部下就急匆匆地前來匯報。


    “國姓爺,剛剛得到的消息,北京方麵的使者已經抵達福州了!”


    鄭成功嗯了一聲,詢問道:


    “他們帶了東西?”


    部下答道:


    “是的,冊封您和兩位鄭大人的聖旨、官印全部都已經帶到福州了。”


    【就在李定國和鄭成功約定好出兵的前夕,清朝和談使者攜帶鄭成功“海澄公”的赦書、印章抵達福州。】


    【命運在鄭成功麵前擺出了兩條選擇。】


    【究竟是按照原先的計劃,出兵支援李定國合圍廣東,還是選擇接受清廷的招安呢?】


    看到這裏,一條彈幕飄過。


    【宋太祖趙匡胤:哦豁,看來這一次鄭成功又要投降滿清了。】


    【明太祖朱元璋:你在胡說什麽?鄭成功要投降,之前早就投降了。】


    【宋太祖趙匡胤:一看你就不懂金幕作者的思路,如果鄭成功不投降,那直接拒絕不就好了?】


    【明太祖朱元璋:……】


    【唐太宗李世民:不對。鄭成功就算是想要割據自雄,他也不應該接受滿清招安的。】


    【漢武帝劉徹:嗯,清廷斷無可能封鄭成功為福建王,即便鄭成功不為大明隻想割據,這談判最終也是談不下去的。】


    【宋太祖趙匡胤:你們是不是忘了什麽?李定國還在等著鄭成功出兵廣東呢!就算談判失敗,拖一下鄭成功的時間對清廷也是巨大利好。】


    【光武帝劉秀:孫可望隻要能出兵將南京奪回,鄭成功還談什麽?廣東也順勢而下了。】


    【昭烈帝劉備:好家夥,本以為隻是明清博弈,現在竟然有清廷、孫可望、李定國、鄭成功四方勢力,這個時代是真的亂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盤點敗家皇帝,開國太祖們傻眼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石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石堅並收藏盤點敗家皇帝,開國太祖們傻眼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