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之後,陶仲商三人與厲家商隊同行了兩日,便在官道一條岔路上分別,一路向北而去。
陶仲商還是一貫地寡言少語,看陳希風與趙若明時如看兩個大累贅。趙若明與陶仲商共事已有一年,對陶仲商的脾性算是有些了解,便隻當看不見。陳希風雖然之前挨了踹和陶仲商相看兩厭,但也被救了幾次,自覺恩怨相抵還是恩大,就也不在意陶仲商的態度,反而還常引著陶仲商閑聊,饒有興致地問他些江湖上的事情。
陶仲商自然不想理陳希風,但扔了趙若明也不能扔了這個少爺,隻好忍耐,有時候陳希風問的問題的確有趣,便也答兩句,結果就看見這少爺還專門找出紙筆記錄下來,也不知道他想幹嘛。
轉眼便是冬至。
這日在鳳陽城換了新馬,吃過一碗羊肉湯,三人便出了城繼續趕路。騎馬走了快三四裏路,就見前方橫著一條大河,水麵平闊波浪洶湧,河前簇擁了不少商旅行人,卻無人過河。
陳希風與陶仲商對視一眼,在彼此眼中看到疑惑,趙若明開口道:“上前去去問問吧。”
陳希風翻身下馬,道:“那我去。”言罷,便把韁繩塞到陶仲商手裏,不等陶仲商說話就擠到人堆裏去了。
這條河是鳳陽到徐州的必經之路,河上一座鐵索橋連通對岸,橋前裏三層外三層擁了不少人,陳希風湊到一個書生裝扮的年輕人身邊,客氣地問:“打擾,兄台,請問你們為什麽不過河呢?”
那書生神情憤怒又焦急,見了陳希風稍稍壓了火氣,回道:“公子不知,那橋前有一個武功高強的胡僧攔路,不許我們過橋,說是除非一個叫任不平的人來了才放行,他說那任不平此時就在鳳陽城中,已經有人騎馬回城去找人了,公子若是要過河,也略等一等吧。”
第11章
那書生說的詳細,陳希風聽罷點點頭,謝道:“多謝兄台。”說完便向前走,看樣子是要去看那胡僧,書生忙拉住他,又苦心勸道:“且慢,公子,那胡僧武功著實高超,大家都看見他一杖擊碎了一塊大石,還是不要和他頂撞為好!有兩個用去叫任不平的人已經走了一陣,過會兒應該能到。”
陳希風眨了眨眼,問:“兄台既然說了那胡僧武藝高超,萬一那叫任不平的人怕了那胡僧不來了可怎生是好?”
那書生無奈地嘆了口氣,道:“也有人問過那和尚這個問題,那和尚斬釘截鐵地說隻要叫人去報信將橋前情況說明,任不平必來,反正也沒有旁的辦法,隻能這樣了,公子一起等等吧。”
陳希風見這書生好心,一副生怕他去送死的樣子,忍不住對那書生笑了起來,拱手道:“多謝兄台好意,我隻是想去看一看那胡僧模樣絕不開口搭話,兄台不必擔心,而且就算那胡僧武藝高超,我也認得一個厲害的大俠。”說罷,從那書生手中抽出袖子,繼續往人群裏擠去。
書生勸不住陳希風,見他底氣十足,隻好由他去了。
陶仲商望見陳希風與人說了話後就往人堆裏鑽,有些不放心,便也翻身下馬,將兩匹馬的韁繩都往趙若明手裏一塞,大步流星地去尋陳希風。
趙若明在這一瞬間深刻地感受了自己的多餘。
河邊水聲隆隆,水勢澎湃而洶湧,鐵索橋孤零零地橫在寬闊河麵上,橋前被人群圍出了方圓三丈的空地。陳希風滿口“借過”擠到了人群前麵,見一身材高大的僧人坐在橋板上,五官深刻兇悍看輪廓有些像畏兀兒人,正手持禪杖閉目養神,度其容貌年紀該是三十六七。已是立冬天氣,這胡僧精壯身子隻裹了一件舊法衣,敞露著半個胸膛,腳下一雙露趾蒲鞋,陳希風光是看著都覺得冷了起來,不由得對這胡僧心生敬佩,從行囊裏掏出一本小冊子與裝了墨汁的竹筒,拿出筆蘸了墨汁就刷刷刷地寫起來。
待陶仲商擠到了陳希風身邊,就見這小少爺又在埋頭苦寫,他難得生了點好奇心思,偷偷瞥了一眼,就沉了臉色轉開目光。
一個字也不認識。
倒不是陶仲商不識字,雖然他幼失怙恃少年貧苦,但拜入師門後也讀了幾年書,不過因為一些事情也隻讀了那幾年,勉強能認字寫上兩筆罷了。而陳希風為了寫的快,在小冊子上寫的是一筆今草,字跡龍飛鳳舞筆走龍蛇,瀟灑飄逸獨具風骨。
然後陶仲商一個字也認不出。
陳希風寫完將小冊子與筆又包回油紙裝回行囊,才發現陶仲商站在自己身邊,莞爾道:“陶兄你也過來了?趙先生呢?”
陶仲商神色不愉地道:“他在看馬,你剛剛問到什麽了,這和尚為什麽堵在這裏。”
陳希風見陶仲商一張臭臉,滿腦袋問號,不懂這大俠又為什麽生氣,隻好聲好氣地回答:“這僧人是在等人,要一個叫任不平的人從鳳陽城中來見他才肯放行。”
陶仲商聽到“任不平”三個字神色瞬間有了細微的變化,陳希風有所察覺抬眼與陶仲商對視,烏黑瞳仁裏帶著一分疑惑。他對陶仲商一直很好奇,這好奇從當年在順天府的驚魂一麵就已經種下,而今有幸再逢,好奇與日俱增,隻是陶仲商從來不主動提自己的任何事情,陳希風便不問,算一點隱秘的默契。
陶仲商轉開了目光,遠處忽然傳來馬蹄聲,由遠及近噠噠而來,陶仲商立刻把陳希風拽進了人堆裏。
有兩匹馬一前一後絕塵而來,前方的年輕人身騎白馬,一身輕便蘆灰色箭衣,騎地近了陳希風看見那青年生得白淨俊美,但有兩道濃眉如刀,便顯出十二分的英氣勃勃,真是好個意氣風發的白馬客,讓他忍不住贊道:“銀鞍照白馬,颯遝如流星。”贊完不知想起什麽,從行囊裏掏出小冊子又寫了起來。
陶仲商一言不發。
騎馬追在後的人一邊喘氣一邊高聲道:“任不平來了!”
那坐在橋板上的胡僧頓時睜開了雙眼,雙眼精光暴漲,周圍的人嚷著要他讓道他充耳不聞,站起身單手持禪杖向地上重重一砸,口中喝道:“爾等滾開!任不平,貧僧這次一定砸斷你的脖子!”他這一禪杖竟將地上砸地龜裂,延伸出一道長長的裂縫!
圍在周圍的人驚慌地四散開來,陳希風被陶仲商拽著拉走,手中握筆在冊子上寫個不停,陶仲商忍無可忍地拍上陳希風的頭,陳希風被拍的一個踉蹌,憤憤不平地把小冊子又揣了回去。
任不平鬆開韁繩一蹬借力從馬上一躍而出,長劍出鞘銀光一閃,禪杖與劍刃相交,任不平一腳踹在胡僧胸口上向後一翻落地,英俊的臉上一臉怒色,道:“攔橋堵路,好個慈悲為懷的出家人!”
那胡僧後退兩步,揉了揉被踹中的胸口,嘿然冷笑道:“你們名門正派、大俠少俠不就吃這一招嗎,不和我打?我有的是方法讓你和我打。”言罷,揮起禪杖又攻了上去。
這二人打起來,周圍的行人不敢繞過他們過橋,站地遠遠的,生怕不小心被波及到,陳希風與陶仲商站在河邊一棵大樹下,離橋不遠不近。
陶仲商還是一貫地寡言少語,看陳希風與趙若明時如看兩個大累贅。趙若明與陶仲商共事已有一年,對陶仲商的脾性算是有些了解,便隻當看不見。陳希風雖然之前挨了踹和陶仲商相看兩厭,但也被救了幾次,自覺恩怨相抵還是恩大,就也不在意陶仲商的態度,反而還常引著陶仲商閑聊,饒有興致地問他些江湖上的事情。
陶仲商自然不想理陳希風,但扔了趙若明也不能扔了這個少爺,隻好忍耐,有時候陳希風問的問題的確有趣,便也答兩句,結果就看見這少爺還專門找出紙筆記錄下來,也不知道他想幹嘛。
轉眼便是冬至。
這日在鳳陽城換了新馬,吃過一碗羊肉湯,三人便出了城繼續趕路。騎馬走了快三四裏路,就見前方橫著一條大河,水麵平闊波浪洶湧,河前簇擁了不少商旅行人,卻無人過河。
陳希風與陶仲商對視一眼,在彼此眼中看到疑惑,趙若明開口道:“上前去去問問吧。”
陳希風翻身下馬,道:“那我去。”言罷,便把韁繩塞到陶仲商手裏,不等陶仲商說話就擠到人堆裏去了。
這條河是鳳陽到徐州的必經之路,河上一座鐵索橋連通對岸,橋前裏三層外三層擁了不少人,陳希風湊到一個書生裝扮的年輕人身邊,客氣地問:“打擾,兄台,請問你們為什麽不過河呢?”
那書生神情憤怒又焦急,見了陳希風稍稍壓了火氣,回道:“公子不知,那橋前有一個武功高強的胡僧攔路,不許我們過橋,說是除非一個叫任不平的人來了才放行,他說那任不平此時就在鳳陽城中,已經有人騎馬回城去找人了,公子若是要過河,也略等一等吧。”
第11章
那書生說的詳細,陳希風聽罷點點頭,謝道:“多謝兄台。”說完便向前走,看樣子是要去看那胡僧,書生忙拉住他,又苦心勸道:“且慢,公子,那胡僧武功著實高超,大家都看見他一杖擊碎了一塊大石,還是不要和他頂撞為好!有兩個用去叫任不平的人已經走了一陣,過會兒應該能到。”
陳希風眨了眨眼,問:“兄台既然說了那胡僧武藝高超,萬一那叫任不平的人怕了那胡僧不來了可怎生是好?”
那書生無奈地嘆了口氣,道:“也有人問過那和尚這個問題,那和尚斬釘截鐵地說隻要叫人去報信將橋前情況說明,任不平必來,反正也沒有旁的辦法,隻能這樣了,公子一起等等吧。”
陳希風見這書生好心,一副生怕他去送死的樣子,忍不住對那書生笑了起來,拱手道:“多謝兄台好意,我隻是想去看一看那胡僧模樣絕不開口搭話,兄台不必擔心,而且就算那胡僧武藝高超,我也認得一個厲害的大俠。”說罷,從那書生手中抽出袖子,繼續往人群裏擠去。
書生勸不住陳希風,見他底氣十足,隻好由他去了。
陶仲商望見陳希風與人說了話後就往人堆裏鑽,有些不放心,便也翻身下馬,將兩匹馬的韁繩都往趙若明手裏一塞,大步流星地去尋陳希風。
趙若明在這一瞬間深刻地感受了自己的多餘。
河邊水聲隆隆,水勢澎湃而洶湧,鐵索橋孤零零地橫在寬闊河麵上,橋前被人群圍出了方圓三丈的空地。陳希風滿口“借過”擠到了人群前麵,見一身材高大的僧人坐在橋板上,五官深刻兇悍看輪廓有些像畏兀兒人,正手持禪杖閉目養神,度其容貌年紀該是三十六七。已是立冬天氣,這胡僧精壯身子隻裹了一件舊法衣,敞露著半個胸膛,腳下一雙露趾蒲鞋,陳希風光是看著都覺得冷了起來,不由得對這胡僧心生敬佩,從行囊裏掏出一本小冊子與裝了墨汁的竹筒,拿出筆蘸了墨汁就刷刷刷地寫起來。
待陶仲商擠到了陳希風身邊,就見這小少爺又在埋頭苦寫,他難得生了點好奇心思,偷偷瞥了一眼,就沉了臉色轉開目光。
一個字也不認識。
倒不是陶仲商不識字,雖然他幼失怙恃少年貧苦,但拜入師門後也讀了幾年書,不過因為一些事情也隻讀了那幾年,勉強能認字寫上兩筆罷了。而陳希風為了寫的快,在小冊子上寫的是一筆今草,字跡龍飛鳳舞筆走龍蛇,瀟灑飄逸獨具風骨。
然後陶仲商一個字也認不出。
陳希風寫完將小冊子與筆又包回油紙裝回行囊,才發現陶仲商站在自己身邊,莞爾道:“陶兄你也過來了?趙先生呢?”
陶仲商神色不愉地道:“他在看馬,你剛剛問到什麽了,這和尚為什麽堵在這裏。”
陳希風見陶仲商一張臭臉,滿腦袋問號,不懂這大俠又為什麽生氣,隻好聲好氣地回答:“這僧人是在等人,要一個叫任不平的人從鳳陽城中來見他才肯放行。”
陶仲商聽到“任不平”三個字神色瞬間有了細微的變化,陳希風有所察覺抬眼與陶仲商對視,烏黑瞳仁裏帶著一分疑惑。他對陶仲商一直很好奇,這好奇從當年在順天府的驚魂一麵就已經種下,而今有幸再逢,好奇與日俱增,隻是陶仲商從來不主動提自己的任何事情,陳希風便不問,算一點隱秘的默契。
陶仲商轉開了目光,遠處忽然傳來馬蹄聲,由遠及近噠噠而來,陶仲商立刻把陳希風拽進了人堆裏。
有兩匹馬一前一後絕塵而來,前方的年輕人身騎白馬,一身輕便蘆灰色箭衣,騎地近了陳希風看見那青年生得白淨俊美,但有兩道濃眉如刀,便顯出十二分的英氣勃勃,真是好個意氣風發的白馬客,讓他忍不住贊道:“銀鞍照白馬,颯遝如流星。”贊完不知想起什麽,從行囊裏掏出小冊子又寫了起來。
陶仲商一言不發。
騎馬追在後的人一邊喘氣一邊高聲道:“任不平來了!”
那坐在橋板上的胡僧頓時睜開了雙眼,雙眼精光暴漲,周圍的人嚷著要他讓道他充耳不聞,站起身單手持禪杖向地上重重一砸,口中喝道:“爾等滾開!任不平,貧僧這次一定砸斷你的脖子!”他這一禪杖竟將地上砸地龜裂,延伸出一道長長的裂縫!
圍在周圍的人驚慌地四散開來,陳希風被陶仲商拽著拉走,手中握筆在冊子上寫個不停,陶仲商忍無可忍地拍上陳希風的頭,陳希風被拍的一個踉蹌,憤憤不平地把小冊子又揣了回去。
任不平鬆開韁繩一蹬借力從馬上一躍而出,長劍出鞘銀光一閃,禪杖與劍刃相交,任不平一腳踹在胡僧胸口上向後一翻落地,英俊的臉上一臉怒色,道:“攔橋堵路,好個慈悲為懷的出家人!”
那胡僧後退兩步,揉了揉被踹中的胸口,嘿然冷笑道:“你們名門正派、大俠少俠不就吃這一招嗎,不和我打?我有的是方法讓你和我打。”言罷,揮起禪杖又攻了上去。
這二人打起來,周圍的行人不敢繞過他們過橋,站地遠遠的,生怕不小心被波及到,陳希風與陶仲商站在河邊一棵大樹下,離橋不遠不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