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怒晴湘西之我並不想來吹燈 作者:海棠煙雨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此說來,這位湘湘姑娘是個孤女了。”陳玉樓用摺扇輕敲下頜,低頭沉吟。
“她父親說是在大學學堂教書,三個月前到文縣訪友,結果一去不回,活不見人,死不見屍,聽說那邊鬧了兵亂,估計是死在亂軍之中了。”
“那你看來,她的話有幾分可信?”
“至少有九成,這姑娘雙手柔嫩,唯有中指微有薄繭,必是常常讀書寫字;身上衣料雖然時興,卻不貴重;對京城風物,地理民俗都能說得上來,口音也對,就是有些膽小怯懦,倒是像是讀書人家的小女兒,許是這次受了驚嚇。”
花螞拐把端著的藥順手放在桌上,“這湘湘姑娘母親早逝,現下孤苦伶仃,無依無靠,學也沒法上了,還是家裏幫傭的陳媽好心送她到通縣,已經找好了相熟的船,原本定好第二日一早去投奔運河下遊高碑店楊家灣的遠房叔父,誰知給馬老六看上了。。。”
二狗子在旁邊嬉皮笑臉:“拐哥,你咋知道那姑娘手嫩哪?”
花螞拐沒好氣地橫二狗子一眼,沒有理他,繼續對陳玉樓道:“這湘湘姑娘名字中的湘字,卻是我們湘陰的湘,他們不是本地人士,原籍湖南嶽陽,因他父親常常懷念故土,故而取了這麽個名字。”
麻臉漢子立刻睜大一雙小眼大呼小叫起來:“說起來,這小美人還是咱們同鄉嘍?”
“正是。‘’花螞拐正色道。
話說中國自古以來就極重同鄉之誼,農耕文明的驅使天生就為中國人貼上了地域標籤,而且這種出生地域所帶來的一切深深烙印於靈魂的深處難以磨滅。過去交通不便利,人們的生活十分隔絕,對於外界的世界是陌生的,出門闖蕩遇到老鄉就像是遇到了靠山。而過去也十分強調“仁義禮智信”,他鄉遇同鄉總是情深義重,都講究個同氣連枝,相互扶持。
“總把頭,這湘湘姑娘無依無靠,又舉目無親,我想,我們這船本是去往天津,這高碑店正好順路,也就兩三天的水程,不如。。。”花螞拐抬眼望向陳玉樓。
“既是同鄉嘛,也罷,怎麽說這馬老六也是我們常勝山出來的人,他做下的孽,也該當我常勝山的人來消,”陳玉樓有些不耐煩又有些無奈地輕拈了一下耳朵,“人都死了,還要我們來擦屁股,真是。。。”
“對了,你還是把那姑娘帶過來,我親自問問她,”陳玉樓終是有些不放心。
我在後倉裏坐著,心裏有些忐忑,慶幸這次來通縣自己一時興起,嫌民國姑娘的衣服樣式過於板正,穿上人人都好像套上了一個筒子,看起來既可笑又難看,想起前世瓊瑤劇中那些絢麗古典,輕盈飄逸的民國服飾 ,我便悄悄在鋪子裏買了成衣,再讓裁縫按照我說的樣式改了來穿著玩,真是運氣!不然,從衣料上,就非得露了破綻。至於這陸湘湘,倒是確有其人,和原主同窗。在原主的記憶裏,她和自己還有些情誼,自幾個月前父親失蹤過後,這陸湘湘失了依靠,無以生計,就再沒來上學,便由在高碑店楊家灣的遠房叔父做主,嫁去了香河,送嫁的時候,自己還去給她添了妝。記得她那遠房叔父,是個極和氣樸實的人,還誠懇地邀請自己去高碑店做客。
隻盼這陳總把頭能信了我的話才好,做個順水人情,把我送到高碑店,從此一別兩寬,各生安好。
正在胡思亂想,花螞拐前來,說是少爺要見我。
我故作羞怯,心中卻想:“還好小時候爸媽送我去少年宮學過表演,哼哼,等會讓你們見識見識,什麽叫小白花!”
一路到了前倉之中,眾人隻見這姑娘低眉斂目,蓮步輕移,款款而來,雖然纖纖弱質,形容尚小,卻已經有幾分婀娜多姿,不免都屏聲靜氣。她走到當前,低頭對著陳玉樓盈盈下拜:“多謝陳公子救命之恩。”
“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這湘湘姑娘才緩緩起身,一雙美目微抬,才看了陳玉樓一眼,便羞怯地低下頭,似乎有些無措。但真箇是眼波流轉,端麗難言,眾人不覺驚艷。
如果卸嶺眾盜讀過徐誌摩,現下一定會吟出這一句,“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陳玉樓見她溫婉嫻靜,舉止之間,怯怯有情,神態卻有些畏縮,心中便信了八玖成,他雖對女色從不在意,但見這少女容光照人,楚楚可憐,說話難免也比平日裏柔上了幾分:“你就叫我陳大哥好了,運河上轉返不易,既然順路,不如我們送姑娘去那高碑店如何?”
“嗯”,我點頭輕聲應承。
“對了,湘湘姑娘,你原籍湖南,可會說老家方言?”陳玉樓忽道。
果然是老狐狸,還在試探,不愧是心機深沉的卸嶺魁首!我心暗道。
麵上卻絲毫不顯,“我自小長在北京,不怎麽會。”我微微搖頭。
陳玉樓眼睛微眯。
“不過,倒是常聽爹說,我就會個幾句”。
隻見這湘湘姑娘偏頭細細思索一陣,仿佛有些不確定似的,努力卷著舌頭開了口,“娭毑,嗲嗲,伢子,嗯,還有恰飯。”聲音甜糯,咬字用力,口音似是而非,就好似小孩子在學說話一般。
“她父親說是在大學學堂教書,三個月前到文縣訪友,結果一去不回,活不見人,死不見屍,聽說那邊鬧了兵亂,估計是死在亂軍之中了。”
“那你看來,她的話有幾分可信?”
“至少有九成,這姑娘雙手柔嫩,唯有中指微有薄繭,必是常常讀書寫字;身上衣料雖然時興,卻不貴重;對京城風物,地理民俗都能說得上來,口音也對,就是有些膽小怯懦,倒是像是讀書人家的小女兒,許是這次受了驚嚇。”
花螞拐把端著的藥順手放在桌上,“這湘湘姑娘母親早逝,現下孤苦伶仃,無依無靠,學也沒法上了,還是家裏幫傭的陳媽好心送她到通縣,已經找好了相熟的船,原本定好第二日一早去投奔運河下遊高碑店楊家灣的遠房叔父,誰知給馬老六看上了。。。”
二狗子在旁邊嬉皮笑臉:“拐哥,你咋知道那姑娘手嫩哪?”
花螞拐沒好氣地橫二狗子一眼,沒有理他,繼續對陳玉樓道:“這湘湘姑娘名字中的湘字,卻是我們湘陰的湘,他們不是本地人士,原籍湖南嶽陽,因他父親常常懷念故土,故而取了這麽個名字。”
麻臉漢子立刻睜大一雙小眼大呼小叫起來:“說起來,這小美人還是咱們同鄉嘍?”
“正是。‘’花螞拐正色道。
話說中國自古以來就極重同鄉之誼,農耕文明的驅使天生就為中國人貼上了地域標籤,而且這種出生地域所帶來的一切深深烙印於靈魂的深處難以磨滅。過去交通不便利,人們的生活十分隔絕,對於外界的世界是陌生的,出門闖蕩遇到老鄉就像是遇到了靠山。而過去也十分強調“仁義禮智信”,他鄉遇同鄉總是情深義重,都講究個同氣連枝,相互扶持。
“總把頭,這湘湘姑娘無依無靠,又舉目無親,我想,我們這船本是去往天津,這高碑店正好順路,也就兩三天的水程,不如。。。”花螞拐抬眼望向陳玉樓。
“既是同鄉嘛,也罷,怎麽說這馬老六也是我們常勝山出來的人,他做下的孽,也該當我常勝山的人來消,”陳玉樓有些不耐煩又有些無奈地輕拈了一下耳朵,“人都死了,還要我們來擦屁股,真是。。。”
“對了,你還是把那姑娘帶過來,我親自問問她,”陳玉樓終是有些不放心。
我在後倉裏坐著,心裏有些忐忑,慶幸這次來通縣自己一時興起,嫌民國姑娘的衣服樣式過於板正,穿上人人都好像套上了一個筒子,看起來既可笑又難看,想起前世瓊瑤劇中那些絢麗古典,輕盈飄逸的民國服飾 ,我便悄悄在鋪子裏買了成衣,再讓裁縫按照我說的樣式改了來穿著玩,真是運氣!不然,從衣料上,就非得露了破綻。至於這陸湘湘,倒是確有其人,和原主同窗。在原主的記憶裏,她和自己還有些情誼,自幾個月前父親失蹤過後,這陸湘湘失了依靠,無以生計,就再沒來上學,便由在高碑店楊家灣的遠房叔父做主,嫁去了香河,送嫁的時候,自己還去給她添了妝。記得她那遠房叔父,是個極和氣樸實的人,還誠懇地邀請自己去高碑店做客。
隻盼這陳總把頭能信了我的話才好,做個順水人情,把我送到高碑店,從此一別兩寬,各生安好。
正在胡思亂想,花螞拐前來,說是少爺要見我。
我故作羞怯,心中卻想:“還好小時候爸媽送我去少年宮學過表演,哼哼,等會讓你們見識見識,什麽叫小白花!”
一路到了前倉之中,眾人隻見這姑娘低眉斂目,蓮步輕移,款款而來,雖然纖纖弱質,形容尚小,卻已經有幾分婀娜多姿,不免都屏聲靜氣。她走到當前,低頭對著陳玉樓盈盈下拜:“多謝陳公子救命之恩。”
“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這湘湘姑娘才緩緩起身,一雙美目微抬,才看了陳玉樓一眼,便羞怯地低下頭,似乎有些無措。但真箇是眼波流轉,端麗難言,眾人不覺驚艷。
如果卸嶺眾盜讀過徐誌摩,現下一定會吟出這一句,“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陳玉樓見她溫婉嫻靜,舉止之間,怯怯有情,神態卻有些畏縮,心中便信了八玖成,他雖對女色從不在意,但見這少女容光照人,楚楚可憐,說話難免也比平日裏柔上了幾分:“你就叫我陳大哥好了,運河上轉返不易,既然順路,不如我們送姑娘去那高碑店如何?”
“嗯”,我點頭輕聲應承。
“對了,湘湘姑娘,你原籍湖南,可會說老家方言?”陳玉樓忽道。
果然是老狐狸,還在試探,不愧是心機深沉的卸嶺魁首!我心暗道。
麵上卻絲毫不顯,“我自小長在北京,不怎麽會。”我微微搖頭。
陳玉樓眼睛微眯。
“不過,倒是常聽爹說,我就會個幾句”。
隻見這湘湘姑娘偏頭細細思索一陣,仿佛有些不確定似的,努力卷著舌頭開了口,“娭毑,嗲嗲,伢子,嗯,還有恰飯。”聲音甜糯,咬字用力,口音似是而非,就好似小孩子在學說話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