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接著說道:“高考雖然是學生的事情,但卻關係到背後的千萬個家庭,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改變生活的重要途徑,甚至是唯一途徑。有一個不好的說法,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但是現實卻還真有這樣。”
“如果家裏是農民,可能三代甚至祖祖輩輩都是農民,而如果有一代終於出人頭地了,以後的後代也就能延續風光,所以相關部門接到舉報後非常重視,馬上就組成了聯合調查組,即刻展開調查,昨晚都沒有休息片刻,所有的機器都調動起來,查這一件事情。”
“經過相關人員廢寢忘食的辛苦工作,現在已經查清楚了這件事情,現在就請聯合調查組的組長介紹一下情況,在他介紹情況之後,就是提問環節,大家可以提問,現在有請組長。”
主持人的話音落後,坐在主講台上正中間的一個中年男人就開始了講話,“有人說高考是獨木橋,千軍萬馬擠上去,就是為了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而高考也是相對公平的一次競爭,考得好就能上好的大學。”
“所以為了取得好成績,有的人廢寢忘食地努力學習,有的人卻處心積慮的想著作弊。作弊的手段是非常多的,其中就包括試卷泄密。作弊這種行為是人神共憤的,因為影響到了高考的公平公正,相關部門對這種行為也是零容忍,鐵拳打擊。”
“百姓需要的事情,相關部門就會急之所急,所以這幾年來,高考相關的違法行為已經少了很多,甚至是已經絕跡了。可是今天有人舉報有人涉及試卷泄密,我們當然非常震驚。”
“我們聯合調查組,首先調取了高考試卷在相關學校的發放,還有再往前的運輸押送,再往前的保管,發現全程都有監控,視頻清楚地還原了,沒有任何人動過,試卷在發放給考生的那一刻都是絕密密封狀態。”
“參與命題的老師也接受了調查,證明他們在高考結束前,都沒有能走出密閉場所,試卷印出來之後,就處於絕密級別,全程監控,任何人都不能靠近,所以說試卷泄密完全就是無中生有,誣蔑陷害。”
“我們采取了高科技的手段,找到了匿名舉報的那個人,這是一個女人,名字叫周雅心,這人二十一歲,她交待了,之所以要舉報桃源學校涉嫌高考試卷泄密,是因為她前幾年參加過高考,還複讀過兩次,三次參加高考都名落深山了。”
“正因為這樣,當她知道一個民辦村級學校竟然有四十幾個人考到了省前一百名,剩下的也都成績非常好,覺得不可思議,就想當然的認為一定是得到了試卷,才會這樣。”
“而事實上,我們查明得知,桃源學校在之前最後一次聯合模擬考試中,成績也是排著全省前麵的,這次的高考成績和模擬成績幾乎差不了多少,所以可以肯定,隻是桃源學校老師的教學方式優秀,學生接受能力強,老師也有一定的估題天賦。”
“由此,我在這裏宣布聯合調查組的最終調查結論,那就是舉報失實,桃源學校沒有任何違規的地方,希望保媒體和個人,把之前跟風炒作的消息刪除,我們還要追究周雅心的責任。謝謝大家 ,如果大家有疑問,可以提問!”
馬上就有人提問了,“我是路邊社的記者,請問你們是如何抓獲周雅心的,如何確認是她惡意舉報?”
負責人答道:“她是打電話舉報的,我們查通訊記錄,發現是一個不記名的號碼,但是號碼號段發放是有記錄的,就是哪些號發放在哪裏,是有記錄,於是我們在那些銷售點查監控,找到了買這個號碼的人,是一個女的。”
“我們現在有一個高科技的設備,隻要有人的相片,就可以極其容易的找到這個人。在得到相片後的三個小時後,我們在衡山一個叫石榴穀人的地方找到了她。”
“在相關的證據呈現給她看了之後,她如實交待了,就是說對桃源學校能取得那麽好的成績非常生氣,覺得不可能,就胡亂捏造了一個試卷泄密的事情,直接打了舉報電話,從她的交待,再結合我們調查的其他證據,就能得出結論,她是捏造事實,惡意舉報。”
在他講完後,另一個記者問道:“我接著路邊社同行的問題,就是那個周雅心是怎麽知道桃源學校取得了好成績的?據我所知,成績是昨天淩晨可以查,但隻局限於考生自己登錄係統查,其它相關部門都沒有公布成績?”
聯合調查組的人答道:“她有一個姐妹和師父剛好在桃源旅遊,就住在四合院,而昨天桃源學校幾十個考得好的在四合院慶祝,她就自然知道了,所以打電話時跟周雅心聊了起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所以周雅心就利用了這一點!”
現場,還有不少的記者在提問,而負責人詳細的解釋道。
這一次相關部門的新聞發布會,讓記者和電視麵前的觀眾都非常滿意。
因為這是真正的現場直播,且提問的內容沒有預先設定,記者想到什麽都可以提問,而負責人幾乎是全能的,所有的事情都掌握得清清楚楚,所以回答得詳實且自信。
桃源四合院這邊,大家看了節目後,麵麵相覷。
“誰呀?誰是周雅心的朋友,誰在我們四合院,給我們惹上那麽大的麻煩,是誰,把她揪出來,看我如何修理她?”尼家小三聽了負責人的解答後,暴跳而起,大聲地叫道。
旁邊的其她人也不停地議論著,覺得這個周雅心的朋友太可惡了。
但是吳凡雖然心中有怒氣,卻還是理智的說道:“好了,小三,先別激動,話說如果我們知道這種消息,也可能會忍不住向別人講起的,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能怪她!”
“對呀,對呀,相信很多人都會向別人講起桃源高考取得好成績的事情,就像是有人用菜刀傷人一樣,不是說所有賣菜刀的都有罪,隻有用菜刀傷人的才是有罪。”楊令業也勸說道。
“如果家裏是農民,可能三代甚至祖祖輩輩都是農民,而如果有一代終於出人頭地了,以後的後代也就能延續風光,所以相關部門接到舉報後非常重視,馬上就組成了聯合調查組,即刻展開調查,昨晚都沒有休息片刻,所有的機器都調動起來,查這一件事情。”
“經過相關人員廢寢忘食的辛苦工作,現在已經查清楚了這件事情,現在就請聯合調查組的組長介紹一下情況,在他介紹情況之後,就是提問環節,大家可以提問,現在有請組長。”
主持人的話音落後,坐在主講台上正中間的一個中年男人就開始了講話,“有人說高考是獨木橋,千軍萬馬擠上去,就是為了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而高考也是相對公平的一次競爭,考得好就能上好的大學。”
“所以為了取得好成績,有的人廢寢忘食地努力學習,有的人卻處心積慮的想著作弊。作弊的手段是非常多的,其中就包括試卷泄密。作弊這種行為是人神共憤的,因為影響到了高考的公平公正,相關部門對這種行為也是零容忍,鐵拳打擊。”
“百姓需要的事情,相關部門就會急之所急,所以這幾年來,高考相關的違法行為已經少了很多,甚至是已經絕跡了。可是今天有人舉報有人涉及試卷泄密,我們當然非常震驚。”
“我們聯合調查組,首先調取了高考試卷在相關學校的發放,還有再往前的運輸押送,再往前的保管,發現全程都有監控,視頻清楚地還原了,沒有任何人動過,試卷在發放給考生的那一刻都是絕密密封狀態。”
“參與命題的老師也接受了調查,證明他們在高考結束前,都沒有能走出密閉場所,試卷印出來之後,就處於絕密級別,全程監控,任何人都不能靠近,所以說試卷泄密完全就是無中生有,誣蔑陷害。”
“我們采取了高科技的手段,找到了匿名舉報的那個人,這是一個女人,名字叫周雅心,這人二十一歲,她交待了,之所以要舉報桃源學校涉嫌高考試卷泄密,是因為她前幾年參加過高考,還複讀過兩次,三次參加高考都名落深山了。”
“正因為這樣,當她知道一個民辦村級學校竟然有四十幾個人考到了省前一百名,剩下的也都成績非常好,覺得不可思議,就想當然的認為一定是得到了試卷,才會這樣。”
“而事實上,我們查明得知,桃源學校在之前最後一次聯合模擬考試中,成績也是排著全省前麵的,這次的高考成績和模擬成績幾乎差不了多少,所以可以肯定,隻是桃源學校老師的教學方式優秀,學生接受能力強,老師也有一定的估題天賦。”
“由此,我在這裏宣布聯合調查組的最終調查結論,那就是舉報失實,桃源學校沒有任何違規的地方,希望保媒體和個人,把之前跟風炒作的消息刪除,我們還要追究周雅心的責任。謝謝大家 ,如果大家有疑問,可以提問!”
馬上就有人提問了,“我是路邊社的記者,請問你們是如何抓獲周雅心的,如何確認是她惡意舉報?”
負責人答道:“她是打電話舉報的,我們查通訊記錄,發現是一個不記名的號碼,但是號碼號段發放是有記錄的,就是哪些號發放在哪裏,是有記錄,於是我們在那些銷售點查監控,找到了買這個號碼的人,是一個女的。”
“我們現在有一個高科技的設備,隻要有人的相片,就可以極其容易的找到這個人。在得到相片後的三個小時後,我們在衡山一個叫石榴穀人的地方找到了她。”
“在相關的證據呈現給她看了之後,她如實交待了,就是說對桃源學校能取得那麽好的成績非常生氣,覺得不可能,就胡亂捏造了一個試卷泄密的事情,直接打了舉報電話,從她的交待,再結合我們調查的其他證據,就能得出結論,她是捏造事實,惡意舉報。”
在他講完後,另一個記者問道:“我接著路邊社同行的問題,就是那個周雅心是怎麽知道桃源學校取得了好成績的?據我所知,成績是昨天淩晨可以查,但隻局限於考生自己登錄係統查,其它相關部門都沒有公布成績?”
聯合調查組的人答道:“她有一個姐妹和師父剛好在桃源旅遊,就住在四合院,而昨天桃源學校幾十個考得好的在四合院慶祝,她就自然知道了,所以打電話時跟周雅心聊了起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所以周雅心就利用了這一點!”
現場,還有不少的記者在提問,而負責人詳細的解釋道。
這一次相關部門的新聞發布會,讓記者和電視麵前的觀眾都非常滿意。
因為這是真正的現場直播,且提問的內容沒有預先設定,記者想到什麽都可以提問,而負責人幾乎是全能的,所有的事情都掌握得清清楚楚,所以回答得詳實且自信。
桃源四合院這邊,大家看了節目後,麵麵相覷。
“誰呀?誰是周雅心的朋友,誰在我們四合院,給我們惹上那麽大的麻煩,是誰,把她揪出來,看我如何修理她?”尼家小三聽了負責人的解答後,暴跳而起,大聲地叫道。
旁邊的其她人也不停地議論著,覺得這個周雅心的朋友太可惡了。
但是吳凡雖然心中有怒氣,卻還是理智的說道:“好了,小三,先別激動,話說如果我們知道這種消息,也可能會忍不住向別人講起的,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能怪她!”
“對呀,對呀,相信很多人都會向別人講起桃源高考取得好成績的事情,就像是有人用菜刀傷人一樣,不是說所有賣菜刀的都有罪,隻有用菜刀傷人的才是有罪。”楊令業也勸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