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張口說話時,臉上也換成了一副關切的模樣:“沒想到這件事竟然瞬間就鬧得如此大,馮大人,這下你們都察院被架到了火上了。”
對麵坐著的馮大人擦了把額頭滴落的汗水,苦笑:“多虧侯野今日約我喝茶,否則我這會子也像其他同僚一樣被困在督察院裏麵了。”
永寧侯嘴角翹了翹,舉了下手中的茶盞示意。
馮大人此刻哪還有心情喝茶。
即使關上了窗戶,外麵越來越激動的叫喊聲也聽得分明。
他煩惱的嘆氣:“真是倒黴呀!我這個都察院右都禦史才剛上任不到半年呢,就遇上這種要命的大事。”
這會馮大人是半年前才提上來的都察院右都禦史,當時,永嘉帝派都察院左都禦史石前往杭州調查科舉舞弊案,結果不幸死在了杭州。
督察院右都禦史遷任左都禦史,馮大人便提成了右都禦史。
可憐他剛上任,一直摩拳擦掌的想展現自己的才能一點也不比左都禦史差,還沒找到機會呢,就碰上了這種事。
“眼看就要過年了,這些人都不過年了嗎?大年關的出來鬧什麽事?”馮大人滿臉憂愁的抱怨。
“出了這種事,督察院確實不好處理,這個年,你們看來是過不舒坦了。”永寧侯緩緩的飲盡杯中的茶。
旁邊跪坐的婢女垂首上前給他再次斟滿茶。
馮大人眼珠轉了轉,聽永寧侯這話,似乎話裏有話呀。
“眼下的情形,該怎麽處置,侯爺可有妙計啊?”
永寧侯舉著茶盞輕笑:“我哪裏有什麽辦法?我又不懂你們都察院的辦案流程。”
說罷,轉身看了看窗欞,漫不經心的道:“這間茶館倒是安靜。”
雖然能聽到外頭的喧囂,卻並不覺得噪雜。
見他視線掃過伺候茶水的婢女,馮大人會意過來。
他擺了擺手,示意斟茶的婢女退下去。
婢女起身,安靜無聲的退了出去。
“還請侯爺賜教,眼下我該如何應對啊?”聽到屋裏傳來低低的說話聲,杓蘭麵無表情的為他們關上了門,站直了身子。
永寧侯淺笑著放下茶盞:“出了這件事,陛下也很頭疼,馮大人應該也察覺到,這件事該隱隱映射到了陛下吧?”
就是因為如此才頭疼啊,馮大人苦笑:“前兩日李禦史這個愣頭青,還跟傻子似得上書請求陛下查明真相,真是個二百五!”
“這件事若牽扯到旁人也就罷了,都察院應當上摺子請求查明真相。”
“可牽扯到的人是陛下,誰敢去查?莫非還要把陛下拘起來審問不成?”
雖說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禦史有督察皇帝監察百官的權利。
可從古至今,隻聽說過死諫皇帝的禦史,可沒聽說過審問皇帝的禦史。
哪個禦史敢去審問皇帝,又不是不要命了。
永寧侯搖頭:“我倒是挺欣賞李禦史的骨氣和正直。”
馮大人愣住了,往前湊了下身子,“聽侯爺的意思,莫非也認為李禦史做的是對的?”
永寧侯又搖頭:“他選的時間不對!”
馮大人徹底迷茫了,眼巴巴的看著永寧侯:“還請侯爺不吝賜教。”
蠢貨!永寧侯心裏暗道,麵上卻不露分毫。
“李禦史上摺子時,京中流言正激烈,陛下向來不畏流言,若因為幾句流言就大動幹戈的調查,倒顯得有些心虛了。”
好像是這個道理,馮大人點頭,臉上的神情更加恭敬。
“可眼下不同,這麽多百姓堵在督察院門口請命,既然是百姓請命,自然就該有個說法。”
“流言不足為懼,百姓心聲卻不能不考慮,否則就是不在乎百姓了,這不是明君所為!”
“都察院在這個時候就應該為陛下分憂,主動請命調查此事,找出那個通敵賣國的奸佞之臣,還陛下一個清白,也給百姓一個交代。”
說的也對,馮大人不住地點頭,點完之後,又發現不對。
“莫非侯爺認為朝中有通敵賣國的奸佞之臣?”他錯愕的看著永寧侯。
永寧侯故作哀痛地嘆了口氣:“空穴未必來風啊,這件事誰知道呢。”
“至於影射到陛下,那完全是有心之人的操控,陛下是大齊的皇帝,豈會用大齊的子民來與瓦剌做交易?”
好像是這個道理,馮大人腦子迷迷糊糊的想。
“所以這個時候,就是你們都察院為陛下效力的時候,不管有沒有通敵賣國的奸佞,力證陛下清白的重任就落在了你們督察院頭上啊。”永寧侯一臉嚴肅的看著馮大人。
馮大人頓時覺得肩上壓力大了起來,“侯爺不愧是常伴陛下身邊的人,三言兩語點撥,便讓在下如醍醐灌頂,多謝侯爺。”
馮大人舉起茶盞,向永寧侯致敬。
督察院門口的熱鬧很快就傳遍了整個京城。
崔明昊下值回來,自然也聽說了。
回到家中,他習慣性的向祖父的書房走去。
這些日子以來,他漸漸養成了每日回來聽祖父講講當日朝堂上的政事的習慣。
祖父浸淫朝堂數十年,分析朝政利弊常常一針見血,讓他受用無窮。
對麵坐著的馮大人擦了把額頭滴落的汗水,苦笑:“多虧侯野今日約我喝茶,否則我這會子也像其他同僚一樣被困在督察院裏麵了。”
永寧侯嘴角翹了翹,舉了下手中的茶盞示意。
馮大人此刻哪還有心情喝茶。
即使關上了窗戶,外麵越來越激動的叫喊聲也聽得分明。
他煩惱的嘆氣:“真是倒黴呀!我這個都察院右都禦史才剛上任不到半年呢,就遇上這種要命的大事。”
這會馮大人是半年前才提上來的都察院右都禦史,當時,永嘉帝派都察院左都禦史石前往杭州調查科舉舞弊案,結果不幸死在了杭州。
督察院右都禦史遷任左都禦史,馮大人便提成了右都禦史。
可憐他剛上任,一直摩拳擦掌的想展現自己的才能一點也不比左都禦史差,還沒找到機會呢,就碰上了這種事。
“眼看就要過年了,這些人都不過年了嗎?大年關的出來鬧什麽事?”馮大人滿臉憂愁的抱怨。
“出了這種事,督察院確實不好處理,這個年,你們看來是過不舒坦了。”永寧侯緩緩的飲盡杯中的茶。
旁邊跪坐的婢女垂首上前給他再次斟滿茶。
馮大人眼珠轉了轉,聽永寧侯這話,似乎話裏有話呀。
“眼下的情形,該怎麽處置,侯爺可有妙計啊?”
永寧侯舉著茶盞輕笑:“我哪裏有什麽辦法?我又不懂你們都察院的辦案流程。”
說罷,轉身看了看窗欞,漫不經心的道:“這間茶館倒是安靜。”
雖然能聽到外頭的喧囂,卻並不覺得噪雜。
見他視線掃過伺候茶水的婢女,馮大人會意過來。
他擺了擺手,示意斟茶的婢女退下去。
婢女起身,安靜無聲的退了出去。
“還請侯爺賜教,眼下我該如何應對啊?”聽到屋裏傳來低低的說話聲,杓蘭麵無表情的為他們關上了門,站直了身子。
永寧侯淺笑著放下茶盞:“出了這件事,陛下也很頭疼,馮大人應該也察覺到,這件事該隱隱映射到了陛下吧?”
就是因為如此才頭疼啊,馮大人苦笑:“前兩日李禦史這個愣頭青,還跟傻子似得上書請求陛下查明真相,真是個二百五!”
“這件事若牽扯到旁人也就罷了,都察院應當上摺子請求查明真相。”
“可牽扯到的人是陛下,誰敢去查?莫非還要把陛下拘起來審問不成?”
雖說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禦史有督察皇帝監察百官的權利。
可從古至今,隻聽說過死諫皇帝的禦史,可沒聽說過審問皇帝的禦史。
哪個禦史敢去審問皇帝,又不是不要命了。
永寧侯搖頭:“我倒是挺欣賞李禦史的骨氣和正直。”
馮大人愣住了,往前湊了下身子,“聽侯爺的意思,莫非也認為李禦史做的是對的?”
永寧侯又搖頭:“他選的時間不對!”
馮大人徹底迷茫了,眼巴巴的看著永寧侯:“還請侯爺不吝賜教。”
蠢貨!永寧侯心裏暗道,麵上卻不露分毫。
“李禦史上摺子時,京中流言正激烈,陛下向來不畏流言,若因為幾句流言就大動幹戈的調查,倒顯得有些心虛了。”
好像是這個道理,馮大人點頭,臉上的神情更加恭敬。
“可眼下不同,這麽多百姓堵在督察院門口請命,既然是百姓請命,自然就該有個說法。”
“流言不足為懼,百姓心聲卻不能不考慮,否則就是不在乎百姓了,這不是明君所為!”
“都察院在這個時候就應該為陛下分憂,主動請命調查此事,找出那個通敵賣國的奸佞之臣,還陛下一個清白,也給百姓一個交代。”
說的也對,馮大人不住地點頭,點完之後,又發現不對。
“莫非侯爺認為朝中有通敵賣國的奸佞之臣?”他錯愕的看著永寧侯。
永寧侯故作哀痛地嘆了口氣:“空穴未必來風啊,這件事誰知道呢。”
“至於影射到陛下,那完全是有心之人的操控,陛下是大齊的皇帝,豈會用大齊的子民來與瓦剌做交易?”
好像是這個道理,馮大人腦子迷迷糊糊的想。
“所以這個時候,就是你們都察院為陛下效力的時候,不管有沒有通敵賣國的奸佞,力證陛下清白的重任就落在了你們督察院頭上啊。”永寧侯一臉嚴肅的看著馮大人。
馮大人頓時覺得肩上壓力大了起來,“侯爺不愧是常伴陛下身邊的人,三言兩語點撥,便讓在下如醍醐灌頂,多謝侯爺。”
馮大人舉起茶盞,向永寧侯致敬。
督察院門口的熱鬧很快就傳遍了整個京城。
崔明昊下值回來,自然也聽說了。
回到家中,他習慣性的向祖父的書房走去。
這些日子以來,他漸漸養成了每日回來聽祖父講講當日朝堂上的政事的習慣。
祖父浸淫朝堂數十年,分析朝政利弊常常一針見血,讓他受用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