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餘國是扶源國的友邦,也是屏障,抵擋在富庶的扶源國與悍勇的扶然國之間。如果說出生在怎樣的家庭裏決定了一個人大部分的命運,那麽立足於怎樣一片土地也決定了一個國家大部分的命運。成為兩大強鄰之間的弱小存在,是扶餘國悲劇宿命的根源。“百戰之地”是扶餘國的另一個名字。這樣一個千瘡百孔像驚濤駭浪中載沉載浮的小舟一般朝不保夕的國度之所以存續了四百多年,說到底是因為扶源國和扶然國都心疼自己的百姓與國土,明知戰爭在所難免,卻都不願將戰火燒到自家的門口。就像兩個高手對打需要一方擂台,兩個大國開戰也需要一片戰場。扶餘雖然弱小,地方卻夠大,正適合成為戰場。戰場是註定要成為修羅地獄的地方,沒有人甘願住在地獄裏,可憐扶餘國人沒有拒絕的資格。有些生活過於艱難的扶餘人也會偷偷越過國界,跑去給扶源國或扶然國的軍隊驅使,換一口飯吃。因為扶餘人普遍勇武且不怕死,所以這些來投奔人往往都能被接納。不過這些人最後的結果也多半是沒幾年就死在戰場上。既然好用,自然要多用,何況又不是自己人,死了也不心疼。扶餘人自己也清楚,所以不到萬不得已快要餓死的地步,誰也不會走這條路。武藝是扶餘王室,或者說任何一個出生在扶餘國的人必須學習的本領。扶餘國並沒有常備軍隊,而是全民皆兵,家家有武器,人人能戰鬥。在我的記憶裏,扶餘國的王宮並不奢華,甚至缺乏建築的美感,唯一的特點是異常堅固,與其說是王宮不如說更像一座堡壘。我是扶餘王洛義的女兒——洛穎兒。
洛義是終結了扶餘國四百多年國祚的最後一任王,換個不好聽的詞,就是史書上常說的“亡國之君”。然而與史書上慣常的記載不同,洛義其實既不昏庸也不殘暴,隻是太天真——天真地相信他有辦法終結扶餘國延續了四百多年的悲劇宿命。
洛義的辦法就是與扶源國結盟。
扶餘國雖然處於兩大鄰國的夾縫之中卻素來保持中立,不是沒被拉攏過,甚至逼迫表態過,但扶餘國的歷代國王守住了“不結盟不表態”的堅定立場,並將其以國策的形式傳承下來。許多大事之所以發生,影響到千百萬人的生命軌跡,其實並非偶然,都是天時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結果。洛義決定讓扶餘國與扶源國結盟,也不是拍腦門的結果。
扶餘國青歷十六年,大旱加上蝗災。一年前扶源國與扶然國在西州的大戰,將扶餘國兩個最大的糧倉連燒帶搶,糟踐一空。存糧不夠,新糧不收,連王宮裏都有人餓死。洛義派使者去兩大鄰國求援,畢竟是它們燒了我們的糧食,豐年不賠就罷了,大災之年不救濟一下說不過去。
兩大鄰國的反應截然不同。使者離開後的第五天,扶源國第一批救濟糧食就運到了。十天後,運來了第二批。半個月後,第三批……將近一年的時間,扶源國分十幾次先後運到大批糧食,甚至青歷十七年春耕的種子都是扶源國贈的。而扶然國卻沒給過一粒糧食。扶然國的國王是個剛繼位兩年的新君,好大喜功,一上來就主動挑起戰端,結果沒討到便宜,在西州敗了,損兵折將吃了虧,一腔憤懣正沒處宣洩,隻好出在扶餘國頭上。因為扶餘國收了扶源國的糧食,扶然國公然宣稱扶餘國名為中立實則已然倒向扶源國。扶然國的西州之敗也是因為扶餘國從中作梗。天地良心,扶源、扶然這兩國交惡了幾百年,從未止戈,雙方歷來各有輸贏,但從來不會把戰敗的責任推到已經委屈得不能再委屈的扶餘國上。扶餘隻是戰場,是戰略緩衝地,隻求苟延殘喘。這是三國之間的默契,也是平衡的要點。扶餘國明白自己依附任何一方都代表著與另一方翻臉而不會有好結果。給扶餘國施壓也等於把它推向敵人的懷抱,這一點扶源國和扶然國也心知肚明。扶然新君也不是白癡,之所以打破慣例無中生有實在是因為戰敗後國內的壓力太大。這一年扶然國內頻發洪水,糧食減產,自己都不夠吃,本來就沒有餘力救濟扶餘。更糟的是,扶然新君的王位坐得並不穩當,其權威遭到了以其兄弟叔侄為代表的王室成員的威脅,這也是新君急於發動對外戰爭的根本原因。原本指望用一場勝利壓住蠢蠢欲動的反對勢力,沒想到卻是慘敗,讓其王位更加岌岌可危。扶然新君心慌得很,他需要盡快發動新的戰爭來轉移注意力,為自己爭取到坐穩王位的時間和資本。扶源對扶餘的救濟成為最好的機會。自稱中立的鄰國與宿敵暗中勾結,這樣的消息足以激起扶然人的危機意識。至於會不會再次打敗,會不會就此將扶餘逼入敵營,扶然新君暫時不去理會。如果保不住王位就會丟掉性命,連命都沒了,以後的事就跟自己徹底無關了。與遠處的危局相比,眼前的危機才是亟待解決的關鍵,遠憂可以以後再想辦法應付。本著這樣的想法,扶然軍再次出征,而這一次的目標不是扶源,而是扶餘。
因為扶餘的執意拒絕,扶源並沒有從一開始就出兵幫助扶餘。拒絕是一種姿態,向扶然國證明扶餘國沒有絲毫與扶源國結盟的意思。也是為了再次表明中立的態度,洛義下令扶餘國與扶然國相鄰的七個州全不許抵抗,主動開城投降。如此天真的結果是,扶然軍不費吹灰之力就包圍了扶餘國的國都。洛義派了七撥使者求和,全被扶然人砍了頭,其中一位還是扶餘王室的一位老王叔。扶然人如此不留餘地的行徑終於讓洛義看清了局麵,急忙寫了結盟國書蓋上王印,派宮裏武藝最高的一隊護衛用最快的速度去向扶源國求援。
洛義是終結了扶餘國四百多年國祚的最後一任王,換個不好聽的詞,就是史書上常說的“亡國之君”。然而與史書上慣常的記載不同,洛義其實既不昏庸也不殘暴,隻是太天真——天真地相信他有辦法終結扶餘國延續了四百多年的悲劇宿命。
洛義的辦法就是與扶源國結盟。
扶餘國雖然處於兩大鄰國的夾縫之中卻素來保持中立,不是沒被拉攏過,甚至逼迫表態過,但扶餘國的歷代國王守住了“不結盟不表態”的堅定立場,並將其以國策的形式傳承下來。許多大事之所以發生,影響到千百萬人的生命軌跡,其實並非偶然,都是天時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結果。洛義決定讓扶餘國與扶源國結盟,也不是拍腦門的結果。
扶餘國青歷十六年,大旱加上蝗災。一年前扶源國與扶然國在西州的大戰,將扶餘國兩個最大的糧倉連燒帶搶,糟踐一空。存糧不夠,新糧不收,連王宮裏都有人餓死。洛義派使者去兩大鄰國求援,畢竟是它們燒了我們的糧食,豐年不賠就罷了,大災之年不救濟一下說不過去。
兩大鄰國的反應截然不同。使者離開後的第五天,扶源國第一批救濟糧食就運到了。十天後,運來了第二批。半個月後,第三批……將近一年的時間,扶源國分十幾次先後運到大批糧食,甚至青歷十七年春耕的種子都是扶源國贈的。而扶然國卻沒給過一粒糧食。扶然國的國王是個剛繼位兩年的新君,好大喜功,一上來就主動挑起戰端,結果沒討到便宜,在西州敗了,損兵折將吃了虧,一腔憤懣正沒處宣洩,隻好出在扶餘國頭上。因為扶餘國收了扶源國的糧食,扶然國公然宣稱扶餘國名為中立實則已然倒向扶源國。扶然國的西州之敗也是因為扶餘國從中作梗。天地良心,扶源、扶然這兩國交惡了幾百年,從未止戈,雙方歷來各有輸贏,但從來不會把戰敗的責任推到已經委屈得不能再委屈的扶餘國上。扶餘隻是戰場,是戰略緩衝地,隻求苟延殘喘。這是三國之間的默契,也是平衡的要點。扶餘國明白自己依附任何一方都代表著與另一方翻臉而不會有好結果。給扶餘國施壓也等於把它推向敵人的懷抱,這一點扶源國和扶然國也心知肚明。扶然新君也不是白癡,之所以打破慣例無中生有實在是因為戰敗後國內的壓力太大。這一年扶然國內頻發洪水,糧食減產,自己都不夠吃,本來就沒有餘力救濟扶餘。更糟的是,扶然新君的王位坐得並不穩當,其權威遭到了以其兄弟叔侄為代表的王室成員的威脅,這也是新君急於發動對外戰爭的根本原因。原本指望用一場勝利壓住蠢蠢欲動的反對勢力,沒想到卻是慘敗,讓其王位更加岌岌可危。扶然新君心慌得很,他需要盡快發動新的戰爭來轉移注意力,為自己爭取到坐穩王位的時間和資本。扶源對扶餘的救濟成為最好的機會。自稱中立的鄰國與宿敵暗中勾結,這樣的消息足以激起扶然人的危機意識。至於會不會再次打敗,會不會就此將扶餘逼入敵營,扶然新君暫時不去理會。如果保不住王位就會丟掉性命,連命都沒了,以後的事就跟自己徹底無關了。與遠處的危局相比,眼前的危機才是亟待解決的關鍵,遠憂可以以後再想辦法應付。本著這樣的想法,扶然軍再次出征,而這一次的目標不是扶源,而是扶餘。
因為扶餘的執意拒絕,扶源並沒有從一開始就出兵幫助扶餘。拒絕是一種姿態,向扶然國證明扶餘國沒有絲毫與扶源國結盟的意思。也是為了再次表明中立的態度,洛義下令扶餘國與扶然國相鄰的七個州全不許抵抗,主動開城投降。如此天真的結果是,扶然軍不費吹灰之力就包圍了扶餘國的國都。洛義派了七撥使者求和,全被扶然人砍了頭,其中一位還是扶餘王室的一位老王叔。扶然人如此不留餘地的行徑終於讓洛義看清了局麵,急忙寫了結盟國書蓋上王印,派宮裏武藝最高的一隊護衛用最快的速度去向扶源國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