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舅,你控製下小船,我和阿海先摘一點佛手螺,等會去拿到收購站問問價。


    今天想把這些佛手螺給摘完,好像是有點不太現實了,咱們這一沒帶工具,二來的又有點太晚了,再過一會兒就該夠不著了。”


    白漁看著頭頂的佛手螺,然後就為摘它們做出了安排。


    對於這些佛手螺,白漁不知道為什麽,內心深處總有一種天然的抵觸心理,可能是因為它的長相,也可能是因為佛手螺那獨特的習性吧。


    你問佛手螺有什麽習性?


    別看佛手螺的名字中帶有一個螺字,但是這家夥卻是屬於寄生類的海螺,幼年期的佛手螺在大海裏隨波逐流。


    一旦等到它們成年了,它們就會寄生在其它海洋生物的身上,不論是什麽種類的海洋生物,一旦被它們給吸附上,那該海洋生物的生命也將進入倒計時。


    就算是海洋中最大的海洋生物鯨魚,它們碰上佛手螺也將會同樣的結果,區別可能就是鯨魚能扛的時間要長一些。


    想要站在船上摘寄生在礁石上的佛手螺,這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就算白漁他們有工具這活也不好幹。


    因為他們沒有地方使勁。


    首先他們坐的是一艘小船,既然是小船,它飄在海麵上那就是非常晃的,尤其是白漁和王海要摘佛手螺是要仰頭的。


    這麽一來的話,他們倆想要保持平衡就很難,就算他們能碰到頭頂的礁石,他們也不敢太過於使勁。


    因為他們一使勁,小船就會被他們帶的晃起來,這麽一來的話要保持平衡就更難難了。


    此時白漁和王海兩人,就一個站在船頭,一個站在船尾,分散著他們在船上的重量,仰頭摘佛手螺。


    摘這個佛手螺那也不能硬薅,而是抓著一個佛手螺,先將它左右晃一晃,將其緊貼在礁石上的根部給鬆開,然後在嚐試著將其給拔出來。


    摘佛手螺就像是在拔蘿卜,原理都是差不多的,隻不過白漁他們現在在船上不太好拔而已。


    五分鍾以後,白漁和王海兩人分別摘了一把佛手螺,然後他們就準備停工不想幹了。


    “漁哥,不行了,這麽摘下去也太累了,仰頭仰一會就好酸的,我扛不住了。”


    “誰說不是呢,這不光脖子受不了,這仰頭幹活還總有灰往眼睛裏掉,這是真的太難受了。大舅,您有什麽好辦法嘛?”


    白漁和王海互相幫對方捏了捏肩膀和脖子,放鬆一下肌肉,然後又對著大舅問道。


    “小漁,你這問我也沒用,我能想到的辦法你也能想得到,最好的辦法那就是明天早點來,趁著海水水位高的時候來摘佛手螺,那樣可能會省力不少。


    現在就先這麽著吧,咱們還是先找個地方上島礁上看看。”


    大舅同樣看了一眼頭頂的佛手螺,然後就提議先上島再說,這些佛手螺就先放它們一碼好了。


    看著頭頂隻能看而摘不了的佛手螺,白漁隻感覺他現在正在和一大筆金錢擦身而過。


    因為頭頂的這片佛手螺真的挺多的,光是目測最少就有十多斤了,再加上這些佛手螺的個頭也都不小,白漁他們摘下來的每個都有五公分大小,這種個頭的佛手螺已經非常大了。


    按照這種個頭以及數量,這一片的佛手螺賣個千八百的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但是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你要先把佛手螺給摘下來才能賣,要不然的話你就隻能像白漁他們現在這樣,看著佛手螺望螺興歎。


    隨後大舅開著小船圍著這個島礁轉了一圈,尋找著一個適合上岸的地點。


    在大海中要上這種島礁,那可不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說上就上的。


    除非你準備在島礁上待到漲潮,那不然的話就需要尋找一個好的登陸點,至少要保證就算是繼續退潮,你的船也可以輕鬆下水才可以。


    在這方麵大舅是專業的,很快就找到了一處緩坡,那裏既可以讓白漁三人登上島礁,小船停在那裏就算退潮了也可以輕鬆推進海裏。


    隨著一行三人來到了島礁上,然後他們也就分散開了,既然是要看看這處島礁的資源如何,那分散開來尋找肯定是最快捷的。


    白漁他們現在所在的這處島礁,雖然是內灣海域裏最大的一處,但是其實它的大小那也是非常有限的。


    現在露在海麵以上的範圍,也不過長百米長度大小,寬度則是不規則的,最寬的地方不也不過三十多米。


    就算接下來潮水繼續往下退,它這個島礁的麵積也是非常的有限。


    十五分鍾以後,他們舅仨就回到了小船停放的地方,不同的是他們三人手上拿的東西並不一樣。


    其中最好的就是大舅了,他老人家那是一手龍蝦一手大螃蟹,蝦兵蟹將全在手,那叫一個威武霸氣。


    關鍵的是他抓到這個龍蝦是花龍,個頭還不小的花龍,這個白漁看的,那是非常的眼饞。


    要知道就在中秋節的那天淩晨,白漁他們四個人,在海邊忙活了四個多小時,那是一隻都沒抓到。


    現在他們也就是剛來這裏,這才過去了多久,大舅就抓住一隻花龍回來了?


    人比人真是氣死人呐!


    除了大舅抓了一隻花龍,王海同樣也有收獲,他隻抓到了一隻小青龍,其他的就沒了。


    反觀白漁這邊,他撿到了一窩的海螺和扇貝,就連鮑魚都有兩隻,數量多到白漁是用衣服把這些東西給兜回來的。


    按數量來說他抓到的東西最多,但是要是按照價值來說的話,和花龍那是完全沒得比。


    “漁哥,這裏的資源挺豐富的啊,你看這才多一會兒,咱們就抓了這麽多的東西。


    剛剛我還看到了不少的螃蟹,要不是我沒帶桶來,咋說我都不能放過它們。”


    “確實,這裏的海鮮是真不少。大舅,我和阿海明天準備早點來這裏趕海,您明天有時間不,要不跟我們一塊來啊?”


    白漁看了看他們三人的收獲,那是真的豐富,這裏的資源也是真的多,當時他就決定了,明天要來這裏趕海了。


    “明天我沒時間,我要去市裏,要不這樣吧,到時候你要趕海的話,我讓你哥跟你們一塊來。”


    “行,那我明天去找我哥,大舅你晚上回家先和他說一聲,別再等我明天去找他的時候他不在家。”


    “嗯,待會我就和他說,那現在怎麽說?是直接回家還是在這裏逛一逛?”


    “咱們先回去吧,這次出來沒帶裝備,現在趕海也沒有東西裝收獲,明天再說吧。”


    大舅聽後點了點頭,然後就帶著他們哥倆向著小船走去,上了小船調轉方向就向著碼頭開去。


    其實對於趕海這個東西,大舅並不是特別的感興趣,你別看他隻是一個船員,但是船員和船員那也是不一樣的。


    就拿大舅來說,雖然說他現在還不是船長,但是他現在也僅僅隻比船長低一級,人家現在是大副,每年拿的工資那都是年薪。


    在白漁他們小的時候,帶他們出海下籠子,上小島上趕海,那一方麵是興趣使然,另一方麵也是帶著白漁他們出去玩。


    現在年紀大了,平時休假的時候他就愛下點蟹籠,下點刺網消遣一下,趕海的話那是真的沒那麽多精力。


    沒用多長時間,白漁三人就回到了碼頭上,大舅把他抓到的花龍和大螃蟹丟給了白漁,然後他拍拍手就走了。


    就走了,頭也不回的就走了,那意思也很明顯了,這隻花龍和螃蟹就送給白漁了。


    花龍欸,這可是花龍蝦,一斤好幾百塊的花龍蝦,大舅就這麽的丟給了白漁,而後者也是心安理得的收了下來。


    不過白漁可沒準備把花龍和螃蟹給留下來,而是準備拿到收購站給賣了,然後賣的錢給他老媽,最後再由他老媽買點東西送到大舅家。


    雖然過程很複雜,但是人活一世,為的不就是那些人情世故,禮尚往來嘛。


    大舅在回家的時候,他也把小船的鑰匙留給了白漁,以便於明天白漁自己過來開船出海。


    目送著大舅離開,白漁和王海拿著各自的收獲,向著收購站走去。


    龍蝦和螃蟹由王海拿著,白漁自己抱著一堆的海螺,包括那些佛手螺也在他的懷裏。


    “喲,小漁你們倆又去趕海了?看來今天的收獲不怎麽樣啊,這都沒提桶,直接就拿過來了?”


    “嗯,今天運氣不太好,在海邊沒撿到太多東西,桶都用不上還拿桶幹嘛。”


    對於三叔的問題,白漁並沒有選擇說實話,而是順著對方的話頭說今天運氣不好。


    畢竟悶聲發大財的道理他還是懂得,他們今天去的那處島礁,雖然上麵的資源挺豐富的,但是這個豐富那也隻是針對於白漁兩人而已。


    一旦去那裏趕海的人多了,在豐富的資源都將變得不豐富。


    而且別看白漁拿過來的東西並不多,但是架不住它們本身的價值高啊。


    一隻花龍,一隻小青龍,一隻大的石頭蟹,外加一斤多的佛手螺以及兩斤多別的海螺,一共賣了一千五百多塊錢。


    其中王海分到了150塊,白漁分到了225塊,剩下的一千多塊都是大舅的花龍和螃蟹的價錢。


    雖然錢不多,但是這也是他們倆辛苦的勞動所得。


    拿到各自分到的錢,白漁和王海兩人喜滋滋的回家了。


    另外關於佛手螺的價格,白漁也打聽到了,與他想象中的略有一些差距,佛手螺的收購價隻有八十塊一斤。


    原本白漁還以為一斤能賣到上百塊呢,事實證明他想多了。


    按照白三叔所說的,如果是幾年前的話,白漁他們的佛手螺還真的可以賣到上百塊,甚至是幾百塊一斤都是有可能的。


    但是放到現在就不行了,因為近幾年這佛手螺開始有人養殖了。


    眾所周知的一點,一旦某種東西開始搞養殖了,那對於市場的價格那必然是會有影響的。


    原本難得一見,價格被炒的高高的佛手螺,就因為有養殖產品的替代,這玩意的價格用跳樓價來形容都不為過。


    市麵上養殖的佛手螺價格更低,行情差的時候甚至低至二三十一斤。


    至於白漁他們這種野生的佛手螺,因為占據著野生二字,在一些識貨人的眼中,野生的在功效和口感上麵就是比養殖的要好,這才讓其在市場留有一席之地。


    至於如何分辨野生的和養殖的?


    這個白漁還真的不懂,畢竟在這之前,他對於佛手螺都沒什麽了解,更不知道還有養殖這東西的呢,分辨那就更別提了。


    總結下來就是兩個字:不懂。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海洋:趕海是要運氣的,剛好我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牽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牽線並收藏海洋:趕海是要運氣的,剛好我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