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爭取執行
大明:不一樣的大明帝國 作者:番昌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人,請您收留我,王爺命令我離開王府,必須好好侍奉您,若不接納,我將無處安身,嗚嗚嗚……小女孩顯得十分無助。
其實她並不願意離開王府,那裏的待遇優厚,且在外麵更有麵子,上次買肥皂時也沒人敢與她爭搶。然而朱棣堅持要送她給李偉,連徐妙雲出麵都無法改變,她隻好乖乖服從。
李偉無奈地撓了撓頭,歎息道:好吧,那就進來吧。
將小女孩交給小青後,李偉回到自己的房間。一進屋,他就開始構思商會的製度,首先要確立董事會製度。
按照常規,董事由股東大會選舉產生,目前股東隻有三人,即朱元璋的皇店、沈經和他自己。朱元璋占七成股份,沈經一成,李偉兩成,如此看來,朱元璋在董事人選上有絕對的話語權,這讓李偉頗為頭疼。
他提議三人擔任董事,包括自己和沈經,同時讓朱元璋派遣太監加入,並為自己爭取執行董事和一票否決權,這樣就能確保穩定。
董事會確定後,接下來是管理層。李偉自然擔任執行董事兼會長,沈經則為副會長,朱元璋的人隻需享有監事權限,最好什麽事都不插手。
李偉詳盡地規劃了人事、財務、市場、行政,乃至未來可能擴展到外地的子公司的權限分配。盡管目前明黃商會成員寥寥,這些規章製度並不迫切,但他明白,提前確立體係利於長遠發展,未來一旦壯大,可以直接應用。完成初步構想後,李偉仔細校驗,然後嚴謹地撰寫成奏章,遞交給朱元璋審閱。
次日,朱元璋退朝後,李偉立即呈上商會管理的奏章。朱元璋審視這份文件,神情逐漸嚴肅,他看到了一套精密的管理體係,各部門職責分明,令他驚訝於李偉的才能。
更關鍵的是,他察覺到其中蘊含的新製度架構,與自己的集權統治截然不同。朱元璋斷然拒絕:“不可行!”
李偉早料到會有反對意見,知道朱元璋在某些條款上難以接受。“陛下如果有什麽不滿意,可以提出修改建議。”他平靜地回應。
朱元璋冷眼瞥向他:“股東會議直接廢除,會長、副會長和監事的人選由我指定,你可以推薦人選,但最終決定權在我。其他事項,任由你安排。”
朱元璋果斷取消了股東會議,將會長、副會長和監事的權力置於自己掌控,輕易粉碎了李偉試圖通過稀釋股份驅逐他的企圖。對此,李偉略感意外:“陛下您持股七成,根據同股同權原則,您本就有決定權,何必取消股東董事製度呢?”
“哼,無論持股多少,決定權都在我!”朱元璋堅持己見。
“好吧,”李偉無奈應允,畢竟一切都在朱元璋的主導下。“這位沈經是何人?為何出現在這裏?”朱元璋詢問。
“沈經是個商人,我將三成股份中的十分之一轉讓給他,陛下您擅長專業的事,商業運作還是交給商人處理更為合適。”李偉解釋。
朱元璋好奇地問:“你隻賣了十分之一?賣了多少?”他知道沈家財大氣粗。
“十萬貫。”李偉鎮定回答。
朱元璋聞言愕然,僅此一筆交易便賣出十萬貫,那麽他七成的股份是否意味著能賣出七十萬貫?李偉洞察了他的心思,提議:“陛下若感興趣,我可以將這十萬貫轉讓給您,換取您的一成股份。”
朱元璋心動,但又對李偉的動機有所懷疑。這小子在生意場上似乎頗有手腕,商會或許真能帶來豐厚利潤。權衡片刻,朱元璋最終同意將自己七成股份中的十分之一賣給李偉,換取十萬貫。
既然七成股份已屬贈送,將來若情勢不利,他便能要求贖回那一成。料想那家夥也不敢拒絕。
初始以一成股份換取十萬貫看似劃算,但李偉對明黃商會充滿信心,有沈家加入,更有皇帝背書,這股份未來價值遠超十萬貫。
作為新書新手,懇請讀者們給予推薦票和月票支持,感激不盡!
朱元璋修訂後,商會由會長、副會長和監事三人共同管理,人選皆由朱元璋指定。
李偉思量後,認為大掌櫃、少掌櫃這類職務名稱在現代可能引起混淆,因此保留原樣,畢竟這是後世術語,明代人士未必理解,還需進一步說明。
關於皇家作坊和兵仗局、軍器局的產品定價問題,頂尖工匠大多掌控在皇家和官府手中,他們對李偉至關重要,新品研發應主要在兵仗局和軍器局展開。
與朱元璋協商後,決定以成本價基礎上加三成利潤交給商會,價格由商會根據市場自行調整。朱元璋認為三成利潤已足夠豐厚,且大部分收益歸他,對此並未深究,但商品銷售須經他審批。
此事至關重要,李偉表示同意。隨後,他在奏書中詳細闡述,等待朱元璋禦筆批示,以便日後有據可依。
完成這些事務後,李偉終於可以全身心投入賺錢和發展事業。
離開皇宮,李偉立即找到沈經,詳述與朱元璋商定的商會規章製度,並著手規劃商業策略。
他計劃將民用產品,如肥皂,交由商會經營,特別是涉及軍需的技術,必須留在兵仗局和軍器局。
實際上,除了肥皂,還有許多簡單且盈利的產品,如蜂窩煤和香水。蜂窩煤隻需煤、黃土和水混合,經煤球機壓製成型;香水製作簡單,將各種香料研磨,混入酒精煮沸後過濾雜質即可。
這些項目工藝簡單且利潤可觀,適合設立作坊自行生產。
至於玻璃等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將留待軍器局建立高溫熔爐後,與煉鋼一同進行。
自穿越至大明以來,李偉
沈經慷慨地提供了一座宅院作為商會總部,李偉一看,這座宅院價值至少數千兩白銀(一貫等於一兩)。
李偉掛上明黃商會的招牌,整理了內部設施,劃分各部門辦公區域,商會總部至此正式落成。
在主屋中,李偉、沈經以及負責皇店的吳奇圍坐一起,正式開啟了
當吳奇遇見李偉時,頓時恍然大悟,他心中暗想,原來是他,那位深得皇上寵愛的人物。
李偉如今的地位在不同人群中有顯著差異。在太監和親軍這些與皇上關係親近的人來說,他無疑是真正的宮廷紅人,因為他頻繁出入乾清宮,還敢做一些在旁人看來近乎挑釁的行為,然而朱元璋卻從未嚴厲懲罰過他,頂多就是教訓一番了事。而在大臣們眼中,他自然是受到皇上寵信的奸佞,不過薛祥是個例外,他認為李偉確實有真才實學;而吳伯宗經過長期接觸,明白李大人盡管行事不拘小節,但人品尚佳,頗具奇思,隻是有些懶散,時常難以尋見。
對於勳貴而言,文官在他們眼中如同塵埃,李偉更是其中的笑柄。在與李偉的肥皂競爭中,吳奇慘敗,那時他都不敢輕舉妄動。如今得知對方是宮廷紅人,他更加不敢得罪,於是商會的
沈經見到吳奇這名太監,更加確認了李偉所言非虛,認為明黃商會前景廣闊,對自己的決斷感到慶幸。
“沈老板,我打算擴展肥皂工坊,並研發幾種新產品,如需新建工坊生產煤炭塊和燒煤爐子,以及香水,即能持久散發香氣的產品。能否幫我找找看哪裏合適?”李偉吩咐道。
沈經態度謙恭,答道:“大人,我在京城內恰好有幾家類似工坊,稍加改造就能滿足您的需求。”
聽到此,李偉驚訝地問道:“你還有這樣的工坊?有多少間?”
“嗯,大約十幾個吧。”沈經回答。
李偉聞言,心中暗自估量,這個沈老板的資產恐怕遠超十億。
“好的,稍後再詳細告訴你具體操作方法。”說完,李偉轉向吳奇,“吳公公,如果你們那裏的肥皂有庫存,也交由明黃商會銷售吧。價格方麵,我已經和畢夏商量過,以成本價加三成利潤。以後我們是一家人,明黃商會的收益,你們皇店也能分得大頭。”
吳奇笑道:“那是自然,大人放心,我會立刻派人去辦理。”
朱元璋的六成股份屬於皇店,因此利潤分配自然少不了他的份額。安排完這一切後,李偉又將來福和其他貨郎召集到商會總部,為他們安排了工作位置,特別是給來福安排了外櫃總管事的職務,負責所有對外銷售和市場事務。\"
來福感激涕零,他做夢也沒想到,曾經連溫飽都成問題的自己,如今竟然成了名副其實的大富翁,不僅收入豐厚,還能指揮一眾手下。
然而,李偉也特別叮囑過,必須遵守規則,千萬不可仗勢欺人,否則定會嚴懲!
福來自然不敢違抗,立刻誓言保證。
隨後的日子裏,沈經迅速完成了作坊的改造,其實步驟很簡單,主要是添置鍋灶等設備。
關鍵的酒精和堿液,李偉依然親自掌控,其餘部分則交給沈經的作坊負責生產,至於煤炭和煤爐,李偉全權委托給了沈經處理。
其實她並不願意離開王府,那裏的待遇優厚,且在外麵更有麵子,上次買肥皂時也沒人敢與她爭搶。然而朱棣堅持要送她給李偉,連徐妙雲出麵都無法改變,她隻好乖乖服從。
李偉無奈地撓了撓頭,歎息道:好吧,那就進來吧。
將小女孩交給小青後,李偉回到自己的房間。一進屋,他就開始構思商會的製度,首先要確立董事會製度。
按照常規,董事由股東大會選舉產生,目前股東隻有三人,即朱元璋的皇店、沈經和他自己。朱元璋占七成股份,沈經一成,李偉兩成,如此看來,朱元璋在董事人選上有絕對的話語權,這讓李偉頗為頭疼。
他提議三人擔任董事,包括自己和沈經,同時讓朱元璋派遣太監加入,並為自己爭取執行董事和一票否決權,這樣就能確保穩定。
董事會確定後,接下來是管理層。李偉自然擔任執行董事兼會長,沈經則為副會長,朱元璋的人隻需享有監事權限,最好什麽事都不插手。
李偉詳盡地規劃了人事、財務、市場、行政,乃至未來可能擴展到外地的子公司的權限分配。盡管目前明黃商會成員寥寥,這些規章製度並不迫切,但他明白,提前確立體係利於長遠發展,未來一旦壯大,可以直接應用。完成初步構想後,李偉仔細校驗,然後嚴謹地撰寫成奏章,遞交給朱元璋審閱。
次日,朱元璋退朝後,李偉立即呈上商會管理的奏章。朱元璋審視這份文件,神情逐漸嚴肅,他看到了一套精密的管理體係,各部門職責分明,令他驚訝於李偉的才能。
更關鍵的是,他察覺到其中蘊含的新製度架構,與自己的集權統治截然不同。朱元璋斷然拒絕:“不可行!”
李偉早料到會有反對意見,知道朱元璋在某些條款上難以接受。“陛下如果有什麽不滿意,可以提出修改建議。”他平靜地回應。
朱元璋冷眼瞥向他:“股東會議直接廢除,會長、副會長和監事的人選由我指定,你可以推薦人選,但最終決定權在我。其他事項,任由你安排。”
朱元璋果斷取消了股東會議,將會長、副會長和監事的權力置於自己掌控,輕易粉碎了李偉試圖通過稀釋股份驅逐他的企圖。對此,李偉略感意外:“陛下您持股七成,根據同股同權原則,您本就有決定權,何必取消股東董事製度呢?”
“哼,無論持股多少,決定權都在我!”朱元璋堅持己見。
“好吧,”李偉無奈應允,畢竟一切都在朱元璋的主導下。“這位沈經是何人?為何出現在這裏?”朱元璋詢問。
“沈經是個商人,我將三成股份中的十分之一轉讓給他,陛下您擅長專業的事,商業運作還是交給商人處理更為合適。”李偉解釋。
朱元璋好奇地問:“你隻賣了十分之一?賣了多少?”他知道沈家財大氣粗。
“十萬貫。”李偉鎮定回答。
朱元璋聞言愕然,僅此一筆交易便賣出十萬貫,那麽他七成的股份是否意味著能賣出七十萬貫?李偉洞察了他的心思,提議:“陛下若感興趣,我可以將這十萬貫轉讓給您,換取您的一成股份。”
朱元璋心動,但又對李偉的動機有所懷疑。這小子在生意場上似乎頗有手腕,商會或許真能帶來豐厚利潤。權衡片刻,朱元璋最終同意將自己七成股份中的十分之一賣給李偉,換取十萬貫。
既然七成股份已屬贈送,將來若情勢不利,他便能要求贖回那一成。料想那家夥也不敢拒絕。
初始以一成股份換取十萬貫看似劃算,但李偉對明黃商會充滿信心,有沈家加入,更有皇帝背書,這股份未來價值遠超十萬貫。
作為新書新手,懇請讀者們給予推薦票和月票支持,感激不盡!
朱元璋修訂後,商會由會長、副會長和監事三人共同管理,人選皆由朱元璋指定。
李偉思量後,認為大掌櫃、少掌櫃這類職務名稱在現代可能引起混淆,因此保留原樣,畢竟這是後世術語,明代人士未必理解,還需進一步說明。
關於皇家作坊和兵仗局、軍器局的產品定價問題,頂尖工匠大多掌控在皇家和官府手中,他們對李偉至關重要,新品研發應主要在兵仗局和軍器局展開。
與朱元璋協商後,決定以成本價基礎上加三成利潤交給商會,價格由商會根據市場自行調整。朱元璋認為三成利潤已足夠豐厚,且大部分收益歸他,對此並未深究,但商品銷售須經他審批。
此事至關重要,李偉表示同意。隨後,他在奏書中詳細闡述,等待朱元璋禦筆批示,以便日後有據可依。
完成這些事務後,李偉終於可以全身心投入賺錢和發展事業。
離開皇宮,李偉立即找到沈經,詳述與朱元璋商定的商會規章製度,並著手規劃商業策略。
他計劃將民用產品,如肥皂,交由商會經營,特別是涉及軍需的技術,必須留在兵仗局和軍器局。
實際上,除了肥皂,還有許多簡單且盈利的產品,如蜂窩煤和香水。蜂窩煤隻需煤、黃土和水混合,經煤球機壓製成型;香水製作簡單,將各種香料研磨,混入酒精煮沸後過濾雜質即可。
這些項目工藝簡單且利潤可觀,適合設立作坊自行生產。
至於玻璃等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將留待軍器局建立高溫熔爐後,與煉鋼一同進行。
自穿越至大明以來,李偉
沈經慷慨地提供了一座宅院作為商會總部,李偉一看,這座宅院價值至少數千兩白銀(一貫等於一兩)。
李偉掛上明黃商會的招牌,整理了內部設施,劃分各部門辦公區域,商會總部至此正式落成。
在主屋中,李偉、沈經以及負責皇店的吳奇圍坐一起,正式開啟了
當吳奇遇見李偉時,頓時恍然大悟,他心中暗想,原來是他,那位深得皇上寵愛的人物。
李偉如今的地位在不同人群中有顯著差異。在太監和親軍這些與皇上關係親近的人來說,他無疑是真正的宮廷紅人,因為他頻繁出入乾清宮,還敢做一些在旁人看來近乎挑釁的行為,然而朱元璋卻從未嚴厲懲罰過他,頂多就是教訓一番了事。而在大臣們眼中,他自然是受到皇上寵信的奸佞,不過薛祥是個例外,他認為李偉確實有真才實學;而吳伯宗經過長期接觸,明白李大人盡管行事不拘小節,但人品尚佳,頗具奇思,隻是有些懶散,時常難以尋見。
對於勳貴而言,文官在他們眼中如同塵埃,李偉更是其中的笑柄。在與李偉的肥皂競爭中,吳奇慘敗,那時他都不敢輕舉妄動。如今得知對方是宮廷紅人,他更加不敢得罪,於是商會的
沈經見到吳奇這名太監,更加確認了李偉所言非虛,認為明黃商會前景廣闊,對自己的決斷感到慶幸。
“沈老板,我打算擴展肥皂工坊,並研發幾種新產品,如需新建工坊生產煤炭塊和燒煤爐子,以及香水,即能持久散發香氣的產品。能否幫我找找看哪裏合適?”李偉吩咐道。
沈經態度謙恭,答道:“大人,我在京城內恰好有幾家類似工坊,稍加改造就能滿足您的需求。”
聽到此,李偉驚訝地問道:“你還有這樣的工坊?有多少間?”
“嗯,大約十幾個吧。”沈經回答。
李偉聞言,心中暗自估量,這個沈老板的資產恐怕遠超十億。
“好的,稍後再詳細告訴你具體操作方法。”說完,李偉轉向吳奇,“吳公公,如果你們那裏的肥皂有庫存,也交由明黃商會銷售吧。價格方麵,我已經和畢夏商量過,以成本價加三成利潤。以後我們是一家人,明黃商會的收益,你們皇店也能分得大頭。”
吳奇笑道:“那是自然,大人放心,我會立刻派人去辦理。”
朱元璋的六成股份屬於皇店,因此利潤分配自然少不了他的份額。安排完這一切後,李偉又將來福和其他貨郎召集到商會總部,為他們安排了工作位置,特別是給來福安排了外櫃總管事的職務,負責所有對外銷售和市場事務。\"
來福感激涕零,他做夢也沒想到,曾經連溫飽都成問題的自己,如今竟然成了名副其實的大富翁,不僅收入豐厚,還能指揮一眾手下。
然而,李偉也特別叮囑過,必須遵守規則,千萬不可仗勢欺人,否則定會嚴懲!
福來自然不敢違抗,立刻誓言保證。
隨後的日子裏,沈經迅速完成了作坊的改造,其實步驟很簡單,主要是添置鍋灶等設備。
關鍵的酒精和堿液,李偉依然親自掌控,其餘部分則交給沈經的作坊負責生產,至於煤炭和煤爐,李偉全權委托給了沈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