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不容置疑
大明:不一樣的大明帝國 作者:番昌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偉轉頭看向這位老人,意識到他又在找茬。許多穿越小說主角擅長抄襲後世詩詞,以此羞辱他人,但他李偉曆史知識匱乏,詩詞水平欠佳,上學多年也僅記得寥寥幾首,此刻麵對茹太素的挑釁,心中頗為緊張。
“什……什麽樣的詩?”李偉結巴地問。
“就以京城的新雪為題吧。”茹太素隨口建議。
周圍的文臣注意到這裏的動靜,紛紛暫停各自的炫耀,等待看李偉出醜。
李偉思索片刻,靈機一動,想起一首他記得很清楚且容易背誦的詩:
“咳咳,那麽我就來試試,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萬片無數片……”
李偉脫口而出,但這首形容雪片的拙劣詩句一出,立刻引來文臣們的哄笑聲,連茹太素也樂得合不攏嘴。
遠處的朱元璋也留意到了這邊的情況,見到李偉出醜,不由眉頭緊鎖。這家夥畢竟是他找來的,朝堂之上,他還親切地稱作‘愛卿’,若在這裏丟了臉麵,他臉上也不光彩。
待眾人笑過一陣後,李偉才刻意提高嗓音說出最後一句:
“飛入蘆花都不見!”
笑聲瞬間凝固,前幾句詩顯得平庸,然而末尾這句話卻陡然轉變,將整首詩從低穀提升至高峰,意境深遠,真是巧妙!
“好!李大人果然才思出眾!”
首先稱讚的是同僚吳伯宗。
“好什麽好,這裏哪有蘆花,完全不搭啊!”
立刻有人附和。
“就是……”李偉撇撇嘴,能背誦出這首詩已算不錯,還要講求意境?他自己都不清楚詩的作者,隻記得‘一片兩片’的部分,背誦的結尾其實與原詩不符。不過他自己不知情,文臣們自然更不清楚。
而且這樣背誦的效果還挺不錯。
茹太素的笑容凝滯,眼角微微抽搐,最終沒有像其他人那樣挑剔,他雖記仇,但還是懂得自尊。不論是否有蘆花,這首詩的確寫得不錯,特別是最後一句,非常巧妙!
“茹大人還有其他事嗎?”李偉故意用鼻尖對著老者的臉詢問。
茹太素嫌惡地後退一步,冷哼一聲,不願多待,拂袖離去。
看著老頭終於離開,李偉暗暗腹誹,這老頑固真小氣,不就是讓他在午門外練了兩個月字嗎,至於記恨這麽久?
我初學者碼字速度較慢,每天最多四五千字,請大家見諒。
朱元璋見這邊安靜下來,也鬆了口氣。關於李偉的詩,他不用猜測也知道是這小子抄襲了後世某大家之作。
宴會結束後,李偉很晚才回家。
隨後的日子,便是人情往來的時刻。李偉在大明的朋友寥寥無幾,也不打算去給別人拜年送禮,不過別人倒是紛紛前來給他拜年,比如兵仗局的方建寶,親軍宋忠、吳勇,內閣的吳伯宗等人,薛祥也派人送來了拜帖。
在大明,送拜帖就類似於後世的群發短信。不過薛祥年事已高,李偉不主動拜年,他還能派人送來拜帖,已是很大的麵子了。
這一天,朱元璋帶著朱標喬裝出行。
自驅逐蒙元後,朱元璋一直致力於恢複華夏傳統習俗,如春節的對聯,是他極力倡導的項目之一。
官員們都知道皇上對此有興趣,自然各展才華,在自家門上貼滿了龍飛鳳舞、文采斐然的對聯。
此刻,朱元璋正帶著朱標四處遊曆,品評每家門上的對聯,尋找佳作予以點評。
朱標一邊聆聽文化程度不高的父親對各種春聯的品評,一邊不時回頭瞥向身後的幾位工匠,他不解,即便微服私訪帶侍衛尚可理解,為何還要帶上工匠?
“父親,我們這是要去哪兒呢?”朱標詢問道。
“一會兒我帶你去尋寶,到了你就明白了。”朱元璋神秘兮兮地說,讓朱標一頭霧水。
實際上,朱元璋此行正是為了去李偉家奪取肥皂配方,他派去監視的人至今仍未完全掌握製作過程。他等得不耐煩,決定由暗轉明。
二人轉悠間,抵達了李偉的家門口。李偉也抽空寫了一副對聯貼上,他對這種習俗頗為喜愛,小時候因買不起便自己動手,隻是他的書法功底一般,勉強能看,後來工作繁忙,鮮少提筆,用毛筆寫字更是顯得拙劣。
“大福大財大吉利,新春新喜新世紀。”朱元璋站在門前念了一遍,隨後冷哼一聲批評:“庸俗!整日想著福運財富,十足的守財奴!還有這字,醜陋不堪。”
“……”
朱標愣住了,似乎記得父親曾提到要帶他去發跡。
“去,敲門。”朱元璋吩咐身後喬裝的侍衛。
侍衛應聲上前,輕輕叩門。
片刻後,門內響起回音,來福探出身子。
“你們找誰?”他問道。
“哦,我們是李大人同行的朋友,特意來訪,麻煩你通報一聲。”朱元璋並未暴露身份。
“好的,不知大人尊姓大名?”來福詢問。
“無需多問,你去告知李偉讓他出來,自會知曉。”朱元璋這樣指示。
來福打量著他,感覺其氣質非凡,身後的人也非比尋常。來福不敢怠慢,說稍等一下,隨即去通報李偉。
此刻,李偉正居家休假,按照朱元璋的規定,假期應在朝賀之日,僅有一天且還需舉辦年會,這讓李偉頗感不滿。於是,他利用“時間自主權”,給自己放了七天年假,哪兒都不去。
聽到來福的通知,李偉心中不由一緊。說實話,他對這七天假期有些心虛,盡管朱元璋承諾不管他,但“時間自主”的最終解釋權仍歸朱元璋所有,一旦他心情不佳,發現李偉偷懶,後果恐怕不妙。
來福告知門外的“同行”不願透露姓名,李偉立刻猜測可能是朱元璋親自登門。跟隨來福來到門前,果不其然,朱元璋和大兒子都在眼前。
“大人,您怎麽會來這裏?”李偉拱手行禮。
聽到李偉以“大人”相稱,來福內心震驚,連忙跪下行晚輩禮,口稱“萬歲”。
“嗬嗬,無需多禮,我隻是過來瞧瞧,如何,我為你安排的宅邸還滿意嗎?”
朱元璋親切地揮手示意免禮,並未提及李偉擅自離崗的事情。
“挺不錯的,謝謝陛下的關心。”
“怎麽,不留我進去坐坐嗎?”
“陛下請進。”
李偉沉默片刻後開口道,他總覺得朱元璋的態度有些異常,不追究他缺勤也就罷了,還笑得如此和藹,不太尋常。
朱元璋愉快地步入院中,身後跟著一群隨從,首先是朱標和幾個侍衛,李偉並未留意,但隨後有幾個人的身影讓他感到似曾相識,似乎是工匠?
李偉突然有種不祥的預感。
果然,朱元璋一進院子便直奔廚房而去,邊走邊指著忙碌的小青等人詢問:“李愛卿,他們在做什麽呢?”
李偉麵色一變,連忙快步走進廚房:“停下手中的工作,向皇上行禮!”
他先命令小青等人停下,然後勉強鎮定下來擋在門口解釋:“沒什麽,隻是做一些小物件。”
“哦,什麽小物件?帶朕去看看!”
李偉的眼皮跳了一下,他似乎明白了朱元璋今天的來意。
盡管李偉這幾天給自己放了假,但小青等人並未閑著,他們人手不足,製作的香皂供不應求,自然不願錯過賺錢的機會。現在被朱元璋撞見了。
在朱元璋的注視下,李偉磨蹭著讓開門口。
小青等人早已察覺到皇上的到來,此刻朱元璋進入,他們立即行禮。
“今日微服私訪,不必多禮。”
因為接下來的事情有些不光彩,朱元璋暫時放下架子,顯得十分和藹可親。
朱標等人也跟著進入。
“李愛卿,你究竟在做什麽呀?”
朱元璋指向正在模具中成形的香皂,明知故問。
“哦,我在製作一種洗衣用的皂角,隻是一些雕蟲小技,不值一提,陛下應該不會感興趣吧?”
李偉滿懷期待地說,他期盼朱元璋能言出必行,一旦拒絕就不會再索要。
“我當然不感興趣!”
朱元璋尷尬地笑了笑,然後回頭看了看,忽然拉過身後的朱標。
“不過標兒對這些小東西挺好奇的,你快給標兒講講它是怎麽製作的!”
說完,朱元璋還向朱標使了個眼色。
朱標一臉茫然:“???”
李偉臉色鐵青:“陛下,您眨眼時能不能別讓我看見?”
“呃,我眼睛有點不舒服。”
朱元璋找了個借口,接著催促李偉詳述製作過程。
李偉神色難看地瞪著他,一言不發。\"
“李偉,我讓你說你就說,難道你想違抗聖命不成?”
朱元璋的笑容收斂,擺出一副不容置疑的神情。
李偉嘴角微微抽搐,終究選擇了妥協:“這就是草木灰,加上油脂,一起熬煮,然後凝固……”
“什……什麽樣的詩?”李偉結巴地問。
“就以京城的新雪為題吧。”茹太素隨口建議。
周圍的文臣注意到這裏的動靜,紛紛暫停各自的炫耀,等待看李偉出醜。
李偉思索片刻,靈機一動,想起一首他記得很清楚且容易背誦的詩:
“咳咳,那麽我就來試試,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萬片無數片……”
李偉脫口而出,但這首形容雪片的拙劣詩句一出,立刻引來文臣們的哄笑聲,連茹太素也樂得合不攏嘴。
遠處的朱元璋也留意到了這邊的情況,見到李偉出醜,不由眉頭緊鎖。這家夥畢竟是他找來的,朝堂之上,他還親切地稱作‘愛卿’,若在這裏丟了臉麵,他臉上也不光彩。
待眾人笑過一陣後,李偉才刻意提高嗓音說出最後一句:
“飛入蘆花都不見!”
笑聲瞬間凝固,前幾句詩顯得平庸,然而末尾這句話卻陡然轉變,將整首詩從低穀提升至高峰,意境深遠,真是巧妙!
“好!李大人果然才思出眾!”
首先稱讚的是同僚吳伯宗。
“好什麽好,這裏哪有蘆花,完全不搭啊!”
立刻有人附和。
“就是……”李偉撇撇嘴,能背誦出這首詩已算不錯,還要講求意境?他自己都不清楚詩的作者,隻記得‘一片兩片’的部分,背誦的結尾其實與原詩不符。不過他自己不知情,文臣們自然更不清楚。
而且這樣背誦的效果還挺不錯。
茹太素的笑容凝滯,眼角微微抽搐,最終沒有像其他人那樣挑剔,他雖記仇,但還是懂得自尊。不論是否有蘆花,這首詩的確寫得不錯,特別是最後一句,非常巧妙!
“茹大人還有其他事嗎?”李偉故意用鼻尖對著老者的臉詢問。
茹太素嫌惡地後退一步,冷哼一聲,不願多待,拂袖離去。
看著老頭終於離開,李偉暗暗腹誹,這老頑固真小氣,不就是讓他在午門外練了兩個月字嗎,至於記恨這麽久?
我初學者碼字速度較慢,每天最多四五千字,請大家見諒。
朱元璋見這邊安靜下來,也鬆了口氣。關於李偉的詩,他不用猜測也知道是這小子抄襲了後世某大家之作。
宴會結束後,李偉很晚才回家。
隨後的日子,便是人情往來的時刻。李偉在大明的朋友寥寥無幾,也不打算去給別人拜年送禮,不過別人倒是紛紛前來給他拜年,比如兵仗局的方建寶,親軍宋忠、吳勇,內閣的吳伯宗等人,薛祥也派人送來了拜帖。
在大明,送拜帖就類似於後世的群發短信。不過薛祥年事已高,李偉不主動拜年,他還能派人送來拜帖,已是很大的麵子了。
這一天,朱元璋帶著朱標喬裝出行。
自驅逐蒙元後,朱元璋一直致力於恢複華夏傳統習俗,如春節的對聯,是他極力倡導的項目之一。
官員們都知道皇上對此有興趣,自然各展才華,在自家門上貼滿了龍飛鳳舞、文采斐然的對聯。
此刻,朱元璋正帶著朱標四處遊曆,品評每家門上的對聯,尋找佳作予以點評。
朱標一邊聆聽文化程度不高的父親對各種春聯的品評,一邊不時回頭瞥向身後的幾位工匠,他不解,即便微服私訪帶侍衛尚可理解,為何還要帶上工匠?
“父親,我們這是要去哪兒呢?”朱標詢問道。
“一會兒我帶你去尋寶,到了你就明白了。”朱元璋神秘兮兮地說,讓朱標一頭霧水。
實際上,朱元璋此行正是為了去李偉家奪取肥皂配方,他派去監視的人至今仍未完全掌握製作過程。他等得不耐煩,決定由暗轉明。
二人轉悠間,抵達了李偉的家門口。李偉也抽空寫了一副對聯貼上,他對這種習俗頗為喜愛,小時候因買不起便自己動手,隻是他的書法功底一般,勉強能看,後來工作繁忙,鮮少提筆,用毛筆寫字更是顯得拙劣。
“大福大財大吉利,新春新喜新世紀。”朱元璋站在門前念了一遍,隨後冷哼一聲批評:“庸俗!整日想著福運財富,十足的守財奴!還有這字,醜陋不堪。”
“……”
朱標愣住了,似乎記得父親曾提到要帶他去發跡。
“去,敲門。”朱元璋吩咐身後喬裝的侍衛。
侍衛應聲上前,輕輕叩門。
片刻後,門內響起回音,來福探出身子。
“你們找誰?”他問道。
“哦,我們是李大人同行的朋友,特意來訪,麻煩你通報一聲。”朱元璋並未暴露身份。
“好的,不知大人尊姓大名?”來福詢問。
“無需多問,你去告知李偉讓他出來,自會知曉。”朱元璋這樣指示。
來福打量著他,感覺其氣質非凡,身後的人也非比尋常。來福不敢怠慢,說稍等一下,隨即去通報李偉。
此刻,李偉正居家休假,按照朱元璋的規定,假期應在朝賀之日,僅有一天且還需舉辦年會,這讓李偉頗感不滿。於是,他利用“時間自主權”,給自己放了七天年假,哪兒都不去。
聽到來福的通知,李偉心中不由一緊。說實話,他對這七天假期有些心虛,盡管朱元璋承諾不管他,但“時間自主”的最終解釋權仍歸朱元璋所有,一旦他心情不佳,發現李偉偷懶,後果恐怕不妙。
來福告知門外的“同行”不願透露姓名,李偉立刻猜測可能是朱元璋親自登門。跟隨來福來到門前,果不其然,朱元璋和大兒子都在眼前。
“大人,您怎麽會來這裏?”李偉拱手行禮。
聽到李偉以“大人”相稱,來福內心震驚,連忙跪下行晚輩禮,口稱“萬歲”。
“嗬嗬,無需多禮,我隻是過來瞧瞧,如何,我為你安排的宅邸還滿意嗎?”
朱元璋親切地揮手示意免禮,並未提及李偉擅自離崗的事情。
“挺不錯的,謝謝陛下的關心。”
“怎麽,不留我進去坐坐嗎?”
“陛下請進。”
李偉沉默片刻後開口道,他總覺得朱元璋的態度有些異常,不追究他缺勤也就罷了,還笑得如此和藹,不太尋常。
朱元璋愉快地步入院中,身後跟著一群隨從,首先是朱標和幾個侍衛,李偉並未留意,但隨後有幾個人的身影讓他感到似曾相識,似乎是工匠?
李偉突然有種不祥的預感。
果然,朱元璋一進院子便直奔廚房而去,邊走邊指著忙碌的小青等人詢問:“李愛卿,他們在做什麽呢?”
李偉麵色一變,連忙快步走進廚房:“停下手中的工作,向皇上行禮!”
他先命令小青等人停下,然後勉強鎮定下來擋在門口解釋:“沒什麽,隻是做一些小物件。”
“哦,什麽小物件?帶朕去看看!”
李偉的眼皮跳了一下,他似乎明白了朱元璋今天的來意。
盡管李偉這幾天給自己放了假,但小青等人並未閑著,他們人手不足,製作的香皂供不應求,自然不願錯過賺錢的機會。現在被朱元璋撞見了。
在朱元璋的注視下,李偉磨蹭著讓開門口。
小青等人早已察覺到皇上的到來,此刻朱元璋進入,他們立即行禮。
“今日微服私訪,不必多禮。”
因為接下來的事情有些不光彩,朱元璋暫時放下架子,顯得十分和藹可親。
朱標等人也跟著進入。
“李愛卿,你究竟在做什麽呀?”
朱元璋指向正在模具中成形的香皂,明知故問。
“哦,我在製作一種洗衣用的皂角,隻是一些雕蟲小技,不值一提,陛下應該不會感興趣吧?”
李偉滿懷期待地說,他期盼朱元璋能言出必行,一旦拒絕就不會再索要。
“我當然不感興趣!”
朱元璋尷尬地笑了笑,然後回頭看了看,忽然拉過身後的朱標。
“不過標兒對這些小東西挺好奇的,你快給標兒講講它是怎麽製作的!”
說完,朱元璋還向朱標使了個眼色。
朱標一臉茫然:“???”
李偉臉色鐵青:“陛下,您眨眼時能不能別讓我看見?”
“呃,我眼睛有點不舒服。”
朱元璋找了個借口,接著催促李偉詳述製作過程。
李偉神色難看地瞪著他,一言不發。\"
“李偉,我讓你說你就說,難道你想違抗聖命不成?”
朱元璋的笑容收斂,擺出一副不容置疑的神情。
李偉嘴角微微抽搐,終究選擇了妥協:“這就是草木灰,加上油脂,一起熬煮,然後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