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前後,天氣變熱,下了雨也不再變涼。
王家的女眷們閑來無事,便裁了新紈準備做扇子,戚氏與陳氏每日坐在堂上給扇麵繡花,也不許王縈偷懶,押著她一起繡。
王縈本就是個坐不住的,繡了半日就放下來,借口去後院看小侄女,想走開。
“他們都有保婦帶著,你操甚心。”戚氏不耐煩道,“你看看你繡的,這麽久了,一片葉子還未繡好!”
“我繡得本來就不好……”
“不好才要學,坐著,今日哪裏也不許去。”
王縈隻得坐下,嘴卻鼓鼓的,“二姊也是母親的女兒,怎不叫她,光叫我……”
<a href="http:///"></a>
戚氏瞪她一眼,王縈不再出聲。
前些天,司馬融為退婚之事登門而來,戚氏雖然站在了徽妍這邊,卻仍惱怒她不與家中商量擅自行事,將她訓斥一場之後,關到了屋子裏禁足。
戚氏到底心軟,隻將她關了三天。見她麵容消瘦了些,戚氏亦是心疼,雖然麵上還是板著臉,卻讓庖廚中每日變著花樣給她做喜歡吃的,還吩咐家人,司馬家的事就當是從不曾有過,不許眾人在徽妍麵前提起一個字。
不過,王縈提到徽妍,戚氏倒是來了心思。
“讓她來也好,每日悶在屋子裏最亦想歪,叫她來一道做些針線吧。”她對陳氏道。
陳氏笑笑:“姑君,徽妍豈會悶著自己,她早些時候就出門去了。”
“出門?”戚氏訝然,“去何處?”
“說去散散步,午膳前便回來。”陳氏說著,替戚氏將一根針穿好線,放在她的繡繃上。
**********************
昨夜才下過一場雨,太陽躲進了雲裏,天氣不算熱,風中散發著雨水浸潤的味道。
王家的桑林長得很好,足有二裏長,在家宅前如同綠障一般,成熟的桑葚又大又黑,掛在枝頭,采也采不完。
佃戶們除了耕地,也會用桑林裏的桑葉養蠶。五月,地裏的莊稼已經長起,而開春後養的蠶第一次成繭,農人們最忙碌的事就是采繭繅絲。繅出的絲,一部分交與王家充佃租,剩下的可以拿到市中去賣。
徽妍一早就從家中出來,到幾家養蠶多的佃戶拜訪。佃戶們平日隻聽得這位女君的聲名,卻甚少能見到。如今她親自上門,皆誠惶誠恐。但見徽妍說話平和,佃戶們也放下些小心來,有問必答。
“今年天氣不差,蠶長得好,交了租之後,大概可得二十斤。”一位戶主對徽妍道,拿起一束繅好的絲,“女君請看,這絲又長又白,細而韌,算得上品。”
徽妍接過來,細細看了看,卻問,“二十斤?我看府中往年賬冊,十五稅一,每戶交租之後還能剩下四十斤。”
旁邊一位婦人笑笑,道,“女君有所不知,那都是前兩年的事。去年以來,糧貴絲賤,我等都不敢多養蠶,獲絲自然也就少了。”
徽妍了然,微微頷首。市價之事,她是知道的。她能用低價買到上好的素縑,也就是賺了這個便宜。
又交談了一會,她看看天色,登車而去。
回到家中,已經是用午膳之時。
才進門,卻看到來了客人。
徽妍正要上堂,王縈忙將她拉到一邊,讓她在門後聽。
“……夫人放心,依我看,女君這般人品,要尋個上好的人家,卻也不難。”一個中年婦人坐在下首,正滔滔不絕地與戚氏說著話,“也有好些人家,女兒年紀大了,托妾尋個親事。妾說實話,這般年紀,尋個門當戶對的其實不難,娶妻娶賢,正經人家看的都是人品,好些相貌差些的女子,妾也都幫忙找到了好人家。最不好找的,就是眼界太高的人家,女兒養得不壞,可總往高處看,東挑西挑總不如意,白白錯過大好年華,實教人痛心!”
戚氏莞爾:“此事,媒君不必擔憂。老婦亦知曉境況如何,隻要門戶合適,人品好,其餘之事並無妨礙。”
徽妍聽著,有些詫異,看向王縈,“那是……”
“是媒人。”王縈道,“二姊,母親又要為你擇婿了。”
徽妍頷首,心底歎口氣。
司馬楷那邊的事了結,家人又操心起自己的婚事來。兩天前,戚氏就念叨著,務必要找個實在的媒人,將此事速速辦好。現在,就請了媒婦來。
堂上又說了一陣,戚氏讓家人將那媒婦送走,徽妍才與王縈一道上堂,跟戚氏行禮。
戚氏方才說了許久,飲一口水,看看徽妍,“這般時候才回來,出去散步,也不告知母親一聲。”
“去鄉間走走。”徽妍在席上坐下,一邊就著侍婢遞來的水盆洗手,一邊說,“我出門時,在堂上不見母親,便稟報了兄長和長嫂。”說罷,瞅瞅陳氏和王璟。
兩邊頗有默契,對得無破綻,戚氏也不接著多說,卻道,“方才那些話,你都聽到了?”
徽妍頷首:“聽到了。”
戚氏歎口氣:“老婦想過了,也不求你嫁去什麽高門大戶富貴之家。平日留在弘農,夫家和氣,衣食不愁,我母女能時常見到麵,亦是大好。”
徽妍不好說什麽,道,“一切但由母親做主便是。”
戚氏不再說下去,這時,家人將午膳呈上,眾人閑聊幾句,各自用膳。
膳後,戚氏想起什麽,問王璟,“恒近來可曾致書?”
王璟道:“不曾。”說罷,笑了笑,“母親,恒才從章台宮調到未央宮,你也知曉,在未央宮侍奉規矩多,何來許多閑暇?”
戚氏頷首,心情卻是好了許多。他在皇宮裏幹得不錯,無論王繆還是他,信中說的都是好消息。特別是上月皇帝賞賜了他一匹大宛良駒,戚氏高興不已,逢人便說。
她想了想,問徽妍,“前番,恒在信中說,五月陛下要往京畿各處巡視稼檣之事。你在長安見到他時,可曾聽他提過是否跟著出來?”
徽妍訝然,道,“未聽說。”
王璟道:“母親,恒若要侍奉陛下巡視,那更是不得閑暇,到何處都要緊跟。”
“也是。”戚氏道。說罷,又談起王恒往日信中說的各種各樣的事,笑逐顏開.她誇讚了王恒爭氣,又說起皇帝,誇皇帝識得英才,再繼續展望,說王恒說不定能拔為官吏,滿麵憧憬之色。
徽妍在一旁聽著,低頭喝著水。心中不禁想,戚氏若知道自己不久前才推拒了皇帝示好,不知道她會說什麽……不過念頭剛起,她想到前幾天為擅自退婚的事受的那一通訓斥,打了寒戰,覺得母親還是千萬不要知道的好。
再說,如今,皇帝跟她,不會再有瓜葛了……徽妍望著堂外的天光,想起宮苑裏的種種,不禁神遊,輕輕欷歔。再回頭,她忽然觸到陳氏的目光,看著她,滿是同情。
待得回到屋子裏,陳氏過來,關切地對徽妍道,“你莫想不開。姑君也是為你好,她怕你總想著司馬家的事,傷心太過,故而想快些尋別家。今日來的那位,乃是郡府中的官媒,最是可靠,姑氏尋她來,見麵就給了三百錢。”
徽妍訝然,看著她,無奈地笑笑,“長嫂,我未曾想不開。”
“是麽?”陳氏疑惑地看她,“可你近日總心不在焉,我等都甚是憂慮。”
徽妍拉著她道:“長嫂放心,我確未多想。”
陳氏看她神色無異,才放下心來。二人寒暄了一會,陳氏問她,“是了,你今日去鄉中,是看繅絲?為何?”
說起這個,徽妍來了精神,“不瞞長嫂,我想將家中佃戶繅的絲運到槐裏去,那裏的人善織素縑,兩邊合力,或可將價錢降得更便宜些。明日,我便到槐裏去,問問那邊的意思,若可說成,當是大善。”
陳氏對經商的門道並不十分懂,卻知道這些日子,徽妍往府庫中添了不少錢財,便也不再像先前那樣疑慮不定。問了些枝節之事,陳氏歎口氣,苦笑,“徽妍,你兄長昨日還與我說,你這般能幹,隻怕這弘農真無人可配。徽妍,女子嫁人乃是大事,家中雖有窘境,衣食卻是無礙,你可切莫為這些事耽誤了婚嫁才是。”
徽妍抿抿唇:“長嫂過慮,我如今橫豎空閑,為家中做些事總無妨。”
陳氏聽了,頷首,不再多說。
話雖如此,徽妍卻有自己的想法。自從向司馬家退婚之後,她想了許多。
她不是個喜歡沉溺於情緒的人,拋開失望後的傷心,最重要的事,便是將來怎麽辦。經曆過幾場說親,徽妍對自己的境況已是十分清楚。她如今的家世和年紀,都已經不似當年在長安的時候,像司馬楷那樣得她喜歡,出身又好的男子,恐怕以後再也遇不到了。
其實,徽妍並不像母親和長姊那樣,覺得定要嫁出去才是正道。在匈奴的時候,她覺得自己有生之年能回到家裏,已經是上天眷顧,對於回來之後嫁什麽人、過什麽樣的生活,是想都不敢想。而如今,闔家上下為此煩惱,相比之下,徽妍卻覺得,嫁不嫁,似乎並不那麽重要。人活一世,許多人追求的也不過是衣食不愁,無憂無慮,而她並不覺得嫁人是得到這些的唯一途徑。
先前,她跟司馬楷定了親,王繆問她成婚之後是否還要繼續經商。徽妍考慮過,司馬氏那樣的家族,世代官宦,定然不會讓婦人碰商賈之事。徽妍打算著,在婚前盡量將西域販貨的路子定下來,交給曹謙操持,這樣,將來就算自己嫁了人,家中也不會再陷入窘境。
而現在,她沒了著落,便打算重新開始全心投入經商中去。
她不打算幹幹就收手。上次在長安見過李績和趙弧之後,她就有了想法。素縑是個可長久而為的買賣,但照如今這般經營,是不行的。李績或趙弧,誰有朝一日順藤摸瓜找了來,與那些店家打通關係,便可輕易將這買賣從她手中拿走。她唯有將根基打得更深,才能防患於未然。
************************
徽妍雄心勃勃,第二日一早,她就乘車去了槐裏。
槐裏離王家的家宅有些遠,來回須兩日才不至於匆忙,徽妍推說去槐裏附近的二姨母家探望,戚氏才準許了。
徽妍到了槐裏,先去見了裏長,說清來意。她提出的條件不錯,自己出絲,由槐裏的人織成素縑,再由她買下,價錢雖是賣給收陝邑中商人的七成,卻省去了采桑、養蠶、繅絲等諸多功夫,得的利其實卻是多了。
“近年繒帛市價不起,我亦知曉鄉人艱難。槐裏素縑遠近聞名,如此不振實為可惜。我此舉,一來可保收,二來亦不妨礙農事,還望裏長與鄉人多加考慮。”徽妍道。
裏長沉吟,雖也覺得好,卻不敢擅自答應,隻說要與鄉人商議才好。
徽妍也不著急,客氣地留了些禮物,說過兩日再派人來問,便告辭而去。
當夜,她在二姨母的家中借宿。二姨母待徽妍一向很好,見她上門,欣喜非常。
“幸好你來了此處,”閑談時,二姨母道,“若是今日回家的話,隻怕路上要受阻。”
“為何?”
“你未聽說?陛下在京畿巡視稼檣,今日正路過陝縣。聽說縣邑中現在都是期門把守,出入諸多不便。”
徽妍愣了愣,訝然,“陛下?在陝邑?”
“是啊。”二姨母對她吃驚的樣子有些好笑,搖頭,“你們家,想來是在長安待久了,天子見得多,不知這鄉邑中,天子駕臨是多大的事。”
徽妍聽著,有些晃神,忽然想到昨日在堂上,戚氏還問起了皇帝巡視稼檣的事。弘農也是京畿,皇帝會來,也在情理之中。
“你若得空閑,不妨到縣邑中去看看,天子過道時,那人山人海,嘖嘖……”
徽妍聽著,囫圇地應了一聲,將話岔往別處。
二姨母說得對,皇帝的確駕臨了陝縣。
第二日,徽妍回家,在驛館裏歇息時,每一個人都在說皇帝的事。
“聽說陛下也就二十多歲,爾等見到了麽?”旁邊的案席上,幾個人正說得入港。
“怎見得到?那是禦駕,垂著簾,旁邊衛士手中的兵器亮得嚇人,聖麵豈是隨便能見?”
“不是說巡視稼檣?垂著簾怎巡視稼檣?”
“嘖,你這便不曉了,陛下生下來就是皇子,不曾耕種過田土,便是不垂簾,看一眼他便能知曉地裏是好是壞?”
眾人覺得有理,都笑起來。
“諸位,低聲些!”館人一邊呈上膳食一邊勸道,無奈搖頭。
徽妍聽著閑話,默默歇完了,再度登車離開。路上,吩咐駕車的家人莫走熱鬧的地方,反正時辰有的是,寧可遲些回家。
家人雖不解,還是應下。
徽妍一點也不想遇到皇帝。
當然,遇到也不會怎樣。皇帝帶著禦駕出來,大庭廣眾,總不會像前幾番見麵那樣隨便。
但哪怕隻是見到他的麵,徽妍都會提心吊膽。不是他可怕,而是他總讓人捉摸不透,不知道會突然做出什麽事來。徽妍一點也得罪不起,還不如繞開,一了百了。
此番回家,時辰似乎過得很慢,日光透過車窗的影子變得歪斜了,才終於遠遠望到了王家的田土。
可到了一處路口,馬車忽然停了下來。
徽妍正倚在隱枕上閉目養神,逢得這般動靜,睜開眼。
“何事?”她問。
家人還未回答,隻聽外麵傳來一個聲音,“冒問足下,先帝太子太傅王兆故宅,在何處?”
這聲音有幾分耳熟,徽妍的心提了一下,忙撩開幃簾。
卻見前麵也有一輛馬車,旁邊跟著從人,而前方問路的人是……徐恩!
看到徽妍,徐恩麵上亦是一喜,忙行禮,“王女君!”
“徐內侍。”徽妍忙下車,還了禮,心中猶疑不定,不禁將目光看向對麵的馬車,莫非……才抬眼,那車上的車幃也撩了開來,一人下車來。
是皇帝。
徽妍渾身僵住。
怔立片刻,她忙上前行禮,“拜見……”
“太傅家宅果然是清幽之處,教我等好找,是麽,徐兄?”未等她說話,皇帝開口道,望了望四周,悠然撣撣衣袖。
徐兄……徽妍瞅向徐恩。
徐恩神色無奈,訕訕地看她一眼,答道,“正是。”
皇帝這才看向一臉複雜的徽妍,唇角彎了彎,一揖,“今日甚巧,幸會女君。”
王家的女眷們閑來無事,便裁了新紈準備做扇子,戚氏與陳氏每日坐在堂上給扇麵繡花,也不許王縈偷懶,押著她一起繡。
王縈本就是個坐不住的,繡了半日就放下來,借口去後院看小侄女,想走開。
“他們都有保婦帶著,你操甚心。”戚氏不耐煩道,“你看看你繡的,這麽久了,一片葉子還未繡好!”
“我繡得本來就不好……”
“不好才要學,坐著,今日哪裏也不許去。”
王縈隻得坐下,嘴卻鼓鼓的,“二姊也是母親的女兒,怎不叫她,光叫我……”
<a href="http:///"></a>
戚氏瞪她一眼,王縈不再出聲。
前些天,司馬融為退婚之事登門而來,戚氏雖然站在了徽妍這邊,卻仍惱怒她不與家中商量擅自行事,將她訓斥一場之後,關到了屋子裏禁足。
戚氏到底心軟,隻將她關了三天。見她麵容消瘦了些,戚氏亦是心疼,雖然麵上還是板著臉,卻讓庖廚中每日變著花樣給她做喜歡吃的,還吩咐家人,司馬家的事就當是從不曾有過,不許眾人在徽妍麵前提起一個字。
不過,王縈提到徽妍,戚氏倒是來了心思。
“讓她來也好,每日悶在屋子裏最亦想歪,叫她來一道做些針線吧。”她對陳氏道。
陳氏笑笑:“姑君,徽妍豈會悶著自己,她早些時候就出門去了。”
“出門?”戚氏訝然,“去何處?”
“說去散散步,午膳前便回來。”陳氏說著,替戚氏將一根針穿好線,放在她的繡繃上。
**********************
昨夜才下過一場雨,太陽躲進了雲裏,天氣不算熱,風中散發著雨水浸潤的味道。
王家的桑林長得很好,足有二裏長,在家宅前如同綠障一般,成熟的桑葚又大又黑,掛在枝頭,采也采不完。
佃戶們除了耕地,也會用桑林裏的桑葉養蠶。五月,地裏的莊稼已經長起,而開春後養的蠶第一次成繭,農人們最忙碌的事就是采繭繅絲。繅出的絲,一部分交與王家充佃租,剩下的可以拿到市中去賣。
徽妍一早就從家中出來,到幾家養蠶多的佃戶拜訪。佃戶們平日隻聽得這位女君的聲名,卻甚少能見到。如今她親自上門,皆誠惶誠恐。但見徽妍說話平和,佃戶們也放下些小心來,有問必答。
“今年天氣不差,蠶長得好,交了租之後,大概可得二十斤。”一位戶主對徽妍道,拿起一束繅好的絲,“女君請看,這絲又長又白,細而韌,算得上品。”
徽妍接過來,細細看了看,卻問,“二十斤?我看府中往年賬冊,十五稅一,每戶交租之後還能剩下四十斤。”
旁邊一位婦人笑笑,道,“女君有所不知,那都是前兩年的事。去年以來,糧貴絲賤,我等都不敢多養蠶,獲絲自然也就少了。”
徽妍了然,微微頷首。市價之事,她是知道的。她能用低價買到上好的素縑,也就是賺了這個便宜。
又交談了一會,她看看天色,登車而去。
回到家中,已經是用午膳之時。
才進門,卻看到來了客人。
徽妍正要上堂,王縈忙將她拉到一邊,讓她在門後聽。
“……夫人放心,依我看,女君這般人品,要尋個上好的人家,卻也不難。”一個中年婦人坐在下首,正滔滔不絕地與戚氏說著話,“也有好些人家,女兒年紀大了,托妾尋個親事。妾說實話,這般年紀,尋個門當戶對的其實不難,娶妻娶賢,正經人家看的都是人品,好些相貌差些的女子,妾也都幫忙找到了好人家。最不好找的,就是眼界太高的人家,女兒養得不壞,可總往高處看,東挑西挑總不如意,白白錯過大好年華,實教人痛心!”
戚氏莞爾:“此事,媒君不必擔憂。老婦亦知曉境況如何,隻要門戶合適,人品好,其餘之事並無妨礙。”
徽妍聽著,有些詫異,看向王縈,“那是……”
“是媒人。”王縈道,“二姊,母親又要為你擇婿了。”
徽妍頷首,心底歎口氣。
司馬楷那邊的事了結,家人又操心起自己的婚事來。兩天前,戚氏就念叨著,務必要找個實在的媒人,將此事速速辦好。現在,就請了媒婦來。
堂上又說了一陣,戚氏讓家人將那媒婦送走,徽妍才與王縈一道上堂,跟戚氏行禮。
戚氏方才說了許久,飲一口水,看看徽妍,“這般時候才回來,出去散步,也不告知母親一聲。”
“去鄉間走走。”徽妍在席上坐下,一邊就著侍婢遞來的水盆洗手,一邊說,“我出門時,在堂上不見母親,便稟報了兄長和長嫂。”說罷,瞅瞅陳氏和王璟。
兩邊頗有默契,對得無破綻,戚氏也不接著多說,卻道,“方才那些話,你都聽到了?”
徽妍頷首:“聽到了。”
戚氏歎口氣:“老婦想過了,也不求你嫁去什麽高門大戶富貴之家。平日留在弘農,夫家和氣,衣食不愁,我母女能時常見到麵,亦是大好。”
徽妍不好說什麽,道,“一切但由母親做主便是。”
戚氏不再說下去,這時,家人將午膳呈上,眾人閑聊幾句,各自用膳。
膳後,戚氏想起什麽,問王璟,“恒近來可曾致書?”
王璟道:“不曾。”說罷,笑了笑,“母親,恒才從章台宮調到未央宮,你也知曉,在未央宮侍奉規矩多,何來許多閑暇?”
戚氏頷首,心情卻是好了許多。他在皇宮裏幹得不錯,無論王繆還是他,信中說的都是好消息。特別是上月皇帝賞賜了他一匹大宛良駒,戚氏高興不已,逢人便說。
她想了想,問徽妍,“前番,恒在信中說,五月陛下要往京畿各處巡視稼檣之事。你在長安見到他時,可曾聽他提過是否跟著出來?”
徽妍訝然,道,“未聽說。”
王璟道:“母親,恒若要侍奉陛下巡視,那更是不得閑暇,到何處都要緊跟。”
“也是。”戚氏道。說罷,又談起王恒往日信中說的各種各樣的事,笑逐顏開.她誇讚了王恒爭氣,又說起皇帝,誇皇帝識得英才,再繼續展望,說王恒說不定能拔為官吏,滿麵憧憬之色。
徽妍在一旁聽著,低頭喝著水。心中不禁想,戚氏若知道自己不久前才推拒了皇帝示好,不知道她會說什麽……不過念頭剛起,她想到前幾天為擅自退婚的事受的那一通訓斥,打了寒戰,覺得母親還是千萬不要知道的好。
再說,如今,皇帝跟她,不會再有瓜葛了……徽妍望著堂外的天光,想起宮苑裏的種種,不禁神遊,輕輕欷歔。再回頭,她忽然觸到陳氏的目光,看著她,滿是同情。
待得回到屋子裏,陳氏過來,關切地對徽妍道,“你莫想不開。姑君也是為你好,她怕你總想著司馬家的事,傷心太過,故而想快些尋別家。今日來的那位,乃是郡府中的官媒,最是可靠,姑氏尋她來,見麵就給了三百錢。”
徽妍訝然,看著她,無奈地笑笑,“長嫂,我未曾想不開。”
“是麽?”陳氏疑惑地看她,“可你近日總心不在焉,我等都甚是憂慮。”
徽妍拉著她道:“長嫂放心,我確未多想。”
陳氏看她神色無異,才放下心來。二人寒暄了一會,陳氏問她,“是了,你今日去鄉中,是看繅絲?為何?”
說起這個,徽妍來了精神,“不瞞長嫂,我想將家中佃戶繅的絲運到槐裏去,那裏的人善織素縑,兩邊合力,或可將價錢降得更便宜些。明日,我便到槐裏去,問問那邊的意思,若可說成,當是大善。”
陳氏對經商的門道並不十分懂,卻知道這些日子,徽妍往府庫中添了不少錢財,便也不再像先前那樣疑慮不定。問了些枝節之事,陳氏歎口氣,苦笑,“徽妍,你兄長昨日還與我說,你這般能幹,隻怕這弘農真無人可配。徽妍,女子嫁人乃是大事,家中雖有窘境,衣食卻是無礙,你可切莫為這些事耽誤了婚嫁才是。”
徽妍抿抿唇:“長嫂過慮,我如今橫豎空閑,為家中做些事總無妨。”
陳氏聽了,頷首,不再多說。
話雖如此,徽妍卻有自己的想法。自從向司馬家退婚之後,她想了許多。
她不是個喜歡沉溺於情緒的人,拋開失望後的傷心,最重要的事,便是將來怎麽辦。經曆過幾場說親,徽妍對自己的境況已是十分清楚。她如今的家世和年紀,都已經不似當年在長安的時候,像司馬楷那樣得她喜歡,出身又好的男子,恐怕以後再也遇不到了。
其實,徽妍並不像母親和長姊那樣,覺得定要嫁出去才是正道。在匈奴的時候,她覺得自己有生之年能回到家裏,已經是上天眷顧,對於回來之後嫁什麽人、過什麽樣的生活,是想都不敢想。而如今,闔家上下為此煩惱,相比之下,徽妍卻覺得,嫁不嫁,似乎並不那麽重要。人活一世,許多人追求的也不過是衣食不愁,無憂無慮,而她並不覺得嫁人是得到這些的唯一途徑。
先前,她跟司馬楷定了親,王繆問她成婚之後是否還要繼續經商。徽妍考慮過,司馬氏那樣的家族,世代官宦,定然不會讓婦人碰商賈之事。徽妍打算著,在婚前盡量將西域販貨的路子定下來,交給曹謙操持,這樣,將來就算自己嫁了人,家中也不會再陷入窘境。
而現在,她沒了著落,便打算重新開始全心投入經商中去。
她不打算幹幹就收手。上次在長安見過李績和趙弧之後,她就有了想法。素縑是個可長久而為的買賣,但照如今這般經營,是不行的。李績或趙弧,誰有朝一日順藤摸瓜找了來,與那些店家打通關係,便可輕易將這買賣從她手中拿走。她唯有將根基打得更深,才能防患於未然。
************************
徽妍雄心勃勃,第二日一早,她就乘車去了槐裏。
槐裏離王家的家宅有些遠,來回須兩日才不至於匆忙,徽妍推說去槐裏附近的二姨母家探望,戚氏才準許了。
徽妍到了槐裏,先去見了裏長,說清來意。她提出的條件不錯,自己出絲,由槐裏的人織成素縑,再由她買下,價錢雖是賣給收陝邑中商人的七成,卻省去了采桑、養蠶、繅絲等諸多功夫,得的利其實卻是多了。
“近年繒帛市價不起,我亦知曉鄉人艱難。槐裏素縑遠近聞名,如此不振實為可惜。我此舉,一來可保收,二來亦不妨礙農事,還望裏長與鄉人多加考慮。”徽妍道。
裏長沉吟,雖也覺得好,卻不敢擅自答應,隻說要與鄉人商議才好。
徽妍也不著急,客氣地留了些禮物,說過兩日再派人來問,便告辭而去。
當夜,她在二姨母的家中借宿。二姨母待徽妍一向很好,見她上門,欣喜非常。
“幸好你來了此處,”閑談時,二姨母道,“若是今日回家的話,隻怕路上要受阻。”
“為何?”
“你未聽說?陛下在京畿巡視稼檣,今日正路過陝縣。聽說縣邑中現在都是期門把守,出入諸多不便。”
徽妍愣了愣,訝然,“陛下?在陝邑?”
“是啊。”二姨母對她吃驚的樣子有些好笑,搖頭,“你們家,想來是在長安待久了,天子見得多,不知這鄉邑中,天子駕臨是多大的事。”
徽妍聽著,有些晃神,忽然想到昨日在堂上,戚氏還問起了皇帝巡視稼檣的事。弘農也是京畿,皇帝會來,也在情理之中。
“你若得空閑,不妨到縣邑中去看看,天子過道時,那人山人海,嘖嘖……”
徽妍聽著,囫圇地應了一聲,將話岔往別處。
二姨母說得對,皇帝的確駕臨了陝縣。
第二日,徽妍回家,在驛館裏歇息時,每一個人都在說皇帝的事。
“聽說陛下也就二十多歲,爾等見到了麽?”旁邊的案席上,幾個人正說得入港。
“怎見得到?那是禦駕,垂著簾,旁邊衛士手中的兵器亮得嚇人,聖麵豈是隨便能見?”
“不是說巡視稼檣?垂著簾怎巡視稼檣?”
“嘖,你這便不曉了,陛下生下來就是皇子,不曾耕種過田土,便是不垂簾,看一眼他便能知曉地裏是好是壞?”
眾人覺得有理,都笑起來。
“諸位,低聲些!”館人一邊呈上膳食一邊勸道,無奈搖頭。
徽妍聽著閑話,默默歇完了,再度登車離開。路上,吩咐駕車的家人莫走熱鬧的地方,反正時辰有的是,寧可遲些回家。
家人雖不解,還是應下。
徽妍一點也不想遇到皇帝。
當然,遇到也不會怎樣。皇帝帶著禦駕出來,大庭廣眾,總不會像前幾番見麵那樣隨便。
但哪怕隻是見到他的麵,徽妍都會提心吊膽。不是他可怕,而是他總讓人捉摸不透,不知道會突然做出什麽事來。徽妍一點也得罪不起,還不如繞開,一了百了。
此番回家,時辰似乎過得很慢,日光透過車窗的影子變得歪斜了,才終於遠遠望到了王家的田土。
可到了一處路口,馬車忽然停了下來。
徽妍正倚在隱枕上閉目養神,逢得這般動靜,睜開眼。
“何事?”她問。
家人還未回答,隻聽外麵傳來一個聲音,“冒問足下,先帝太子太傅王兆故宅,在何處?”
這聲音有幾分耳熟,徽妍的心提了一下,忙撩開幃簾。
卻見前麵也有一輛馬車,旁邊跟著從人,而前方問路的人是……徐恩!
看到徽妍,徐恩麵上亦是一喜,忙行禮,“王女君!”
“徐內侍。”徽妍忙下車,還了禮,心中猶疑不定,不禁將目光看向對麵的馬車,莫非……才抬眼,那車上的車幃也撩了開來,一人下車來。
是皇帝。
徽妍渾身僵住。
怔立片刻,她忙上前行禮,“拜見……”
“太傅家宅果然是清幽之處,教我等好找,是麽,徐兄?”未等她說話,皇帝開口道,望了望四周,悠然撣撣衣袖。
徐兄……徽妍瞅向徐恩。
徐恩神色無奈,訕訕地看她一眼,答道,“正是。”
皇帝這才看向一臉複雜的徽妍,唇角彎了彎,一揖,“今日甚巧,幸會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