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師娘一臉的輕鬆勁兒,我心道:嘿,說不定這真的隻是個玩笑呢。
第二十一章 影像
晚飯過後,曬場特別熱鬧,原因是夜些就要在這兒放電影了,村裏人、隔壁村的大半人都跑過來,統統搬來板凳聚在這兒。電影還沒開映,電影隊搭設了布幕,架起放映機,還在裝著膠片;觀眾們也不閑著,一邊磕著瓜子、嚼著番薯幹,一邊一堆一堆團在一塊兒閑聊。我們這撥小孩則興致盎然地討論著等會兒即將播出的動畫片——這是慣例了,每次放正片之前,電影隊為了測試放映機,都會放一段動畫片,上回放的是《獨木橋》,這次不知還放什麽。
好容易等到七點半,電影開始放映了。因為這時放的是動畫片,大人們雖不時也會看上一陣,但畢竟是小孩子的節目,曬場上還是有些嘈雜,我們小孩一眾隻得跑到前排去蹲著,不然基本聽不到電影裏的台詞。動畫片頂多也就五六分鍾,放完了,就開始播正片,這回是關於“農業生產科技”的。我看不懂,但還是和大夥兒一同看得津津有味。
村裏常駐著下鄉的地方農科院(農業科學研究院的簡稱)的技術人員。聽爹娘說,經過技術人員的指導,再由這些電影一點撥,村裏的農耕戶也算開了竅,收成一年勝過一年,全村的收入已經今非昔比了;這還得感謝放映隊帶來的光影提示,讓村裏人有了目標——即便對電影中的技術一知半解,但看到銀幕上別人收成的畫麵,心裏讚嘆之後又動手去試著摸索,還是能不斷進步的。
家裏的收入一年年好了,我也一天天長大;伴隨科學知識的不斷積累,我逐漸對一些所謂的“不解之謎”發生了興趣,其中“幽浮”(ufo的音譯,全稱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意為不明飛行物)尤甚。於是我慫恿娘給我訂了半年的《飛碟探索》。
這樣一來,我也了解了幽浮究竟為何物:它們的形態多種多樣,有些看著似是能自發光,而有些看著隻是一個黑影而已;形狀也各不同,當然最為經典的還是碟狀,要不怎麽能叫“飛碟”呢;飛行軌跡詭異不定,仿佛能以很大的加速度製動,還有各式的高水平航行能力,如懸停、不同角度急拐或在前進過程中突發性的倒退。
村裏的師娘(專門給人的紅白事作法的女巫)是個唯科學主義者,這在我們小孩群體裏是公開的秘密了。我跟師娘熟,經常找師娘聊天說話,交流多了,自然也受些她的感染,變得喜歡探究這些謎題的真相。可僅憑我的能力,要揭秘的話實在是蚍蜉撼大樹,更多時候根本連樹幹都不知在哪兒,如此隻有靠自己的思考了。
但思考也總得有所根據,因此我非常喜歡看電視裏的探索未知一類的節目。電視裏揭示的幽浮,不是標有“地球製造”字樣的飛行器,就是目擊者眼花了、看錯了或是誤認,總之最終都會告訴觀眾:“什麽幽浮,別想了!”
有回健平邀我跑出去上網——我喜歡玩遊戲,而健平則愛好流連在各大視頻網站。他坐在我旁邊,總愛大呼小叫“小該快看這個”。此次他讓我看的視頻,是一個外國人,做了隻所謂的“永動機”,原理不曉得,那些網友在評論作出的也隻是胡亂猜測。這倒是讓我醒起姥姥跟我講故事時說過的孔明先生所造的“木牛流馬”,那是給蜀漢大軍送糧食用的,今個雖仍未真正實現重造當年傳說中的神器,可這外國人所做的,基本也算個雛形了吧。
由此我開始覺得好玩——多年前的神器啊,如今重現了。我便和健平一同,繼續在視頻網站上找其他的有趣的科技類視頻。這下我自己找到一個,是說美國研製碟形飛行器的,還未能達到我們平日所見聞的幽浮那般境界,但終歸是著手去摸索更為先進的飛行器了。我激動地狂拍了幾下健平的背,“哈哈”幾聲:要照這勢頭研究下去,人類生產出幽浮似的飛行器,指日可待。
後來我和師娘聊及此,師娘說:“不僅如此,你看潛水艇就是得到魚浮(魚鰾)的啟迪、直升飛機是受到蜻蜓的啟發,還有根據蒼蠅的楫翅(又叫平衡棒)發明的振動陀螺儀、依照鳥的結構發明飛機等等,這都是人類以周邊的事物作為參照所發明的。”聽罷,我的頭腦中有個靈光一閃而過,可是聽著師娘在喋喋不休地說,並沒怎麽注意。待到我再想去捕捉它時,才發現那是稍縱即逝的。
晚上回到房間,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一直努力回憶著白日裏的那個閃現出來的想法。我機器村衛生所的周醫生(全村唯一擁有大學本科學歷的人)輔導我學習的時候曾教過我一招,叫“情景回想”的記憶方法。於是我便在腦裏想像當時在師娘家中的場麵,師娘所說的每一個字、所做的每一個動作和表情……
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思路不斷地靠近,終於那靈光再次一閃,我這回可把它仔細捉住了。原來那時我在想:是不是我們身邊的這一切,都是像來村裏的放映隊所放的那些農業科技電影一樣,在不斷啟示人往某個方向走?
第二十二章 閃頻
這天放學,健平又急匆匆來到我座位邊,問我“去麽”,我一邊收拾書本和作業一邊說“去吧”,他便像村尾那個痞皮隔了一天沒得毒吸了似的原地頓足,嘴裏還不斷催促我“爽手”(方言,意指做事麻利或者是手腳敏捷)一些。好容易收拾完畢,他一路跑在前,走街串巷到達我們常去的“格林”網吧,掀開門上掛的塑料門簾便沖了進去——要不是我們和老闆熟稔,人家還會以為我們是來打劫鬧事的呢。
第二十一章 影像
晚飯過後,曬場特別熱鬧,原因是夜些就要在這兒放電影了,村裏人、隔壁村的大半人都跑過來,統統搬來板凳聚在這兒。電影還沒開映,電影隊搭設了布幕,架起放映機,還在裝著膠片;觀眾們也不閑著,一邊磕著瓜子、嚼著番薯幹,一邊一堆一堆團在一塊兒閑聊。我們這撥小孩則興致盎然地討論著等會兒即將播出的動畫片——這是慣例了,每次放正片之前,電影隊為了測試放映機,都會放一段動畫片,上回放的是《獨木橋》,這次不知還放什麽。
好容易等到七點半,電影開始放映了。因為這時放的是動畫片,大人們雖不時也會看上一陣,但畢竟是小孩子的節目,曬場上還是有些嘈雜,我們小孩一眾隻得跑到前排去蹲著,不然基本聽不到電影裏的台詞。動畫片頂多也就五六分鍾,放完了,就開始播正片,這回是關於“農業生產科技”的。我看不懂,但還是和大夥兒一同看得津津有味。
村裏常駐著下鄉的地方農科院(農業科學研究院的簡稱)的技術人員。聽爹娘說,經過技術人員的指導,再由這些電影一點撥,村裏的農耕戶也算開了竅,收成一年勝過一年,全村的收入已經今非昔比了;這還得感謝放映隊帶來的光影提示,讓村裏人有了目標——即便對電影中的技術一知半解,但看到銀幕上別人收成的畫麵,心裏讚嘆之後又動手去試著摸索,還是能不斷進步的。
家裏的收入一年年好了,我也一天天長大;伴隨科學知識的不斷積累,我逐漸對一些所謂的“不解之謎”發生了興趣,其中“幽浮”(ufo的音譯,全稱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意為不明飛行物)尤甚。於是我慫恿娘給我訂了半年的《飛碟探索》。
這樣一來,我也了解了幽浮究竟為何物:它們的形態多種多樣,有些看著似是能自發光,而有些看著隻是一個黑影而已;形狀也各不同,當然最為經典的還是碟狀,要不怎麽能叫“飛碟”呢;飛行軌跡詭異不定,仿佛能以很大的加速度製動,還有各式的高水平航行能力,如懸停、不同角度急拐或在前進過程中突發性的倒退。
村裏的師娘(專門給人的紅白事作法的女巫)是個唯科學主義者,這在我們小孩群體裏是公開的秘密了。我跟師娘熟,經常找師娘聊天說話,交流多了,自然也受些她的感染,變得喜歡探究這些謎題的真相。可僅憑我的能力,要揭秘的話實在是蚍蜉撼大樹,更多時候根本連樹幹都不知在哪兒,如此隻有靠自己的思考了。
但思考也總得有所根據,因此我非常喜歡看電視裏的探索未知一類的節目。電視裏揭示的幽浮,不是標有“地球製造”字樣的飛行器,就是目擊者眼花了、看錯了或是誤認,總之最終都會告訴觀眾:“什麽幽浮,別想了!”
有回健平邀我跑出去上網——我喜歡玩遊戲,而健平則愛好流連在各大視頻網站。他坐在我旁邊,總愛大呼小叫“小該快看這個”。此次他讓我看的視頻,是一個外國人,做了隻所謂的“永動機”,原理不曉得,那些網友在評論作出的也隻是胡亂猜測。這倒是讓我醒起姥姥跟我講故事時說過的孔明先生所造的“木牛流馬”,那是給蜀漢大軍送糧食用的,今個雖仍未真正實現重造當年傳說中的神器,可這外國人所做的,基本也算個雛形了吧。
由此我開始覺得好玩——多年前的神器啊,如今重現了。我便和健平一同,繼續在視頻網站上找其他的有趣的科技類視頻。這下我自己找到一個,是說美國研製碟形飛行器的,還未能達到我們平日所見聞的幽浮那般境界,但終歸是著手去摸索更為先進的飛行器了。我激動地狂拍了幾下健平的背,“哈哈”幾聲:要照這勢頭研究下去,人類生產出幽浮似的飛行器,指日可待。
後來我和師娘聊及此,師娘說:“不僅如此,你看潛水艇就是得到魚浮(魚鰾)的啟迪、直升飛機是受到蜻蜓的啟發,還有根據蒼蠅的楫翅(又叫平衡棒)發明的振動陀螺儀、依照鳥的結構發明飛機等等,這都是人類以周邊的事物作為參照所發明的。”聽罷,我的頭腦中有個靈光一閃而過,可是聽著師娘在喋喋不休地說,並沒怎麽注意。待到我再想去捕捉它時,才發現那是稍縱即逝的。
晚上回到房間,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一直努力回憶著白日裏的那個閃現出來的想法。我機器村衛生所的周醫生(全村唯一擁有大學本科學歷的人)輔導我學習的時候曾教過我一招,叫“情景回想”的記憶方法。於是我便在腦裏想像當時在師娘家中的場麵,師娘所說的每一個字、所做的每一個動作和表情……
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思路不斷地靠近,終於那靈光再次一閃,我這回可把它仔細捉住了。原來那時我在想:是不是我們身邊的這一切,都是像來村裏的放映隊所放的那些農業科技電影一樣,在不斷啟示人往某個方向走?
第二十二章 閃頻
這天放學,健平又急匆匆來到我座位邊,問我“去麽”,我一邊收拾書本和作業一邊說“去吧”,他便像村尾那個痞皮隔了一天沒得毒吸了似的原地頓足,嘴裏還不斷催促我“爽手”(方言,意指做事麻利或者是手腳敏捷)一些。好容易收拾完畢,他一路跑在前,走街串巷到達我們常去的“格林”網吧,掀開門上掛的塑料門簾便沖了進去——要不是我們和老闆熟稔,人家還會以為我們是來打劫鬧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