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軍擁有軍事院校70餘所,分國防部直屬院校和各軍種所屬院校兩大類。其中,國防部直屬綜合性軍事院校6所,陸軍所屬各類院校約30所,海軍和空軍所屬院校各20餘所。印度國防部設立聯合秘書,負責對國防部直屬軍事院校的領導。印度著名的軍校有:
一、新德裏高級國防學院
新德裏高級國防學院是印度的最高軍事學府,位於印度首都新德裏,是專門培養高級軍官和文官的學院,在印度軍事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類似於中國的國防大學。印度高級國防學院在國內外頗有名氣,並隨著印度次大陸印度軍事勢力的增長愈加呈現出它的知名度,為本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培養了1500多名高級軍政官員,其中包括印度三軍參謀長、孟加拉國前總統和尼日利亞前外長等。
新德裏高級國防學院根據印度第一任總理尼赫魯的決定於1960年4月27日創建的,目的是通過完善軍事院校教學體係,為印軍的擴充和發展奠定基礎。新德裏高級國防學院環境優美,綠樹成蔭,擁有印度第一流的教學設施。學院的圖書館藏書2萬多冊及大量的期刊和剪報。而且最有意思的是,它自己雖然藏書不多,但可以根據需要迅速從其它圖書館調進資料。學院的食堂整潔衛生,能夠提供午餐和茶點。學院定期舉行社交活動,其中有一個由院長夫人擔任主席,其他教職員工的妻子為成員的女士俱樂部。
新德裏高級國防學院的教學方法與其他軍事院校有所不同。學員以閱讀材料和自己研究為主。學習內容包括國際戰略、國家安全、國際知識、世界經濟和外交政策等。教員隻進行一般性講解和輔導,著重培養學員的指揮和組織能力,為即將承擔重要職務的高級軍政官員提供知識準備。為使學員深入、全麵的理解所學課程,在進行完一個專題的教學後,學院一般都要組織學員到有關單位進行實地考察,此外每期學員還至少出國訪問一次。在教學的過程中,學員們分別組成5個綜合分析小組,每小組約14人。綜合分析小組主要進行分析、討論以及口頭和文字的表述工作。小組成員隨著專題的改變而改變,以使每一個學員在課程中都有機會與其他人共事一段時間,提高相互協調的能力。每個小組都有一名小組長,他是在學術秘書的協助下進行工作。學術秘書雖然不是主要人物,但其職責非常重要,這就是組織研究和整理論文。最主要的是,在每個組員交來論文後,他要對學員所研究的課題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每個小組論文經整理修改後將被收入《綜合分析》,裝訂成冊。新德裏高級國防學院十分重視教官隊伍的建設,要求教官不僅要熟悉國內情況,而且還應通曉國際知識。為開闊教官視野,院方經常安排他們出國訪問、講學,讓他們直接與外界接觸。此外,學院還聘請一些外國高級軍政官員來院任教。
學院的管理製度為了培養學員的軍事作風,每天早5時30分,學員迅速起床並跑步到樓前集合。在早禱儀式後,他們進行2個小時的戶外訓練,內容包括隊列、騎馬和體質鍛煉。8時30分為早餐時間,9時10分至13時為學習時間(中間有15分鍾用於喝茶),每40分鍾為1學時。午餐在13時10分,然後午休。15時10分至50分為中隊支配時間,學員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打掃衛生,美化校園環境。16時至17時30分為文體活動時間,中隊之間經常舉行體育比賽。接著學員用茶點。18時30分至20時是學習時間。20時整,學員到會議室參加評議活動,評議當日的成績與不足。晚餐之前是主餐儀式,由學生會主席向學院值日軍官報告情況。21時30分至22時為學員自由支配時間,22時熄燈就寢。緊張的學習生活為每一位即將擔任重要職務的高級軍政官員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新德裏高級國防學院院長為中將銜軍官,下設5名助手,其中3名為陸海空軍少將銜軍官,另2名為相當於政府部門和外交部隊相當少將銜的文職軍官。該院學製為46周,每期招收50-70人,其中陸軍15人,海軍5人,空軍10人,政府部門12人,外國學員8人,還有機動名額。學員的年齡一般在38-45歲之間,多為有培養前途的準將銜軍官和司局級政府官員。外國學員主要來自英聯邦國家。
新德裏高級國防學院由於自己良好的教學機製,因此,對於培養印軍高級指揮人員的謀略和思維有著重大的“啟示性”作用。尤其是以分析所形成的《綜合分析》,基本上是每位學員在學校期間的自己所感興趣的和自己將要介入領域的課題。因此,分析小組的意義不僅僅是為了分析,而更重要的是為將來應用。
二、印度初級國防學院(national defence academy, india)
印度初級國防學院由國防部主辦,院長職位由軍銜為中將的陸、海、空三軍將領輪流擔任。學院規模龐大,教學設施完備,為培養未來的軍事人才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該學院是印度最重要的學府之一,為印度三軍聯合作戰培養了大批頂尖的人才。1948年在達拉頓成立,1954年遷至浦那,改為三軍預備軍官學校,現址為卡拉克瓦斯拉。
該院主要招收15至17.5歲的高中畢業生,這些學生需通過三軍的統一考試和三軍選拔委員會的嚴格複試。每年招生兩次(1月和7月),每次200餘人,訓練期為3年。學院根據陸、海、空三軍的特性進行編係,課程設置包括大學文化課程和軍事課程。前兩年的學習中,文化課占70%,軍事課占30%。在最後一年,軍事課程的學習時間會增加到45%,同時,學員開始進行各自軍種的專業訓練。陸軍學員主要學習戰術、編製裝備等內容;空軍學員則學習氣象、通信、領航基礎知識以及航空器材的使用;海軍學員則聚焦航海、通信、艦艇器材、海軍編製裝備和指揮等海軍專業。
學院目前有1500名在校學員,每年畢業600人,每個學期畢業300人。畢業後,學員將獲得文科或理工科學士學位,然後進入三軍各軍種學院進行為期1年的專業訓練,畢業後正式成為軍官,被分配到各個部隊任職。
三、印度海軍學院
印度海軍學院是印度海軍規模最大的訓練機構,基礎設施完備,教學製度嚴格,是印度海軍人才的搖籃。印度海軍學院最初位於南部的可城,1986年1月遷至果阿。第一位院長為拉姆達斯,他後來擔任東部海軍司令,1990年11月任海軍參謀長。
海軍學院招收畢業於浦那國防學院的海軍指揮專業學員、19~22歲的大學畢業生和19~25歲的大學畢業技術人員,主要任務是為海軍培養和輸送指揮官。學製1年,分上、下兩個學期。訓練科目有艦船駕駛、航海、導航、電子工程和通信等。每期75名學員,畢業後上訓練艦進行22周海上實習,合格者方能獲少尉軍銜,正式成為海軍軍官。
海軍學院的日常製度十分嚴格。學員每天早上5點起床,洗漱後穿運動衣進行早操鍛煉,內容包括隊列、遊泳、爬繩、木馬和自由體操等。早飯後一般是課堂學習。學術性和軍事專業的理論課程安排在9點30分至13點45分。高級班要學習物理、化學、數學、氣象學、海洋學和外語等。每個學員都要學習計算機。各種音像設備的使用,使得教學活動更加生動活潑。下午通常是戶外活動。在這段時間,學員一般隨訓練艦航行,駕駛摩托艇,接受航海技術的訓練。傍晚,學員都參加體育活動,通過體育鍛煉,增強體力,並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徒步拉練和航海遠行定期進行,每6個月還有一次跳傘訓練,同時學院還設立了滑翔訓練營地。在為期一周的野營中,學員能夠獲得多方麵的實踐知識,並鍛煉指揮才能,增強紀律性、責任感和榮譽感。學員的語言技能在設施完備的語言實驗室得到提高。為了充實教學內容,語言實驗室備有各種錄音磁帶,供學員在課餘時間使用。
學院設有各種各樣的俱樂部,如船舶模型、木器製作、電子遊戲、航海、攝影、音樂、戲劇、美術和計算機俱樂部等,學員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參加活動。俱樂部通常在星期三和星期六開放。此外,瑜伽和徒手自衛在學員中也頗為流行。一座設備先進的綜合實驗室可以滿足學員不同階段在機械、流體力學、熱力學、光學和電子學等方麵的實習需要。同時,教員可以使用電子設備對學員進行抽查測驗,以便及時掌握學員的學習情況。
海軍學院擁有一座設備完善的圖書館,每日開放,節假日也不例外。圖書館設有專門的教學參考書部和報刊雜誌部。這一切都為學員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
四、印度空戰學院
印度空軍空戰學院是印度負責對陸、空軍軍官進行陸空聯合作戰訓練的院校,不僅培養空軍學員,也強調三軍聯合作戰能力,特別是地空協同作戰。它利用計算機等it技術進行模擬訓練,對空戰的最新技術和發展頗有研究。該學院是印度空軍最重要和聲譽最佳的院校之一,被譽為\"國防智囊團\",在分析現代空戰發展趨勢和研究空戰最新戰術技術方麵,正發揮日益重要作用。
印度空軍空戰學院位於印度中南部塞康德拉巴德,前身為1959年成立的地麵與空中作戰學校。1967年,地麵與空中作戰學校更名為聯合空戰學校。1975年聯合空戰學校升格並改稱為空軍空戰學院,訓練逐步實現現代化,從而使三軍的空中和對空作戰走上了正規化。
印度空戰學院訓練對象不僅是空軍軍官,而且還有陸軍和海軍的軍官。主要訓練內容有:對地麵部隊的空中支援、防空、空運和空降等。學院設有高級空中指揮班、高級參謀研究班、聯合空戰班和武器操作班等。高級空中指揮班,主要招收空軍軍官學員,訓練期為22周,每年辦1期,學員畢業後一般擔任飛行部隊更高一級的指揮與參謀職務。高級參謀研究班、聯合空戰班和武器操作班等,訓練期為數周至10個月,主要為陸、海、空三軍培養有關人員。該學院還與世界許多國家的類似院校保持有密切聯係,並接收友好國家的學員與印軍官一起學習研究空戰戰略、戰術和技術。
印度空軍空戰學院有許多鮮明的特點:一是訓練對象覆蓋三軍。空戰學院作為空軍的院校,其訓練對象不僅是空軍軍官,而且還有來自陸軍和海軍的軍官。人們走進學院大門,就會看到一條大字橫幅:\"團結起來,做好空戰準備\"。印度軍隊在現代化建設中,非常重視三軍的空中(對空)作戰訓練,尤其是在海灣戰爭之後,印軍上下更加強調了這一點。二是訓練設施逐步實現自動化、現代化。為了使學員更好地掌握空戰技術,印度空戰學院廣泛運用計算機技術,建立了許多自動化訓練設施,使訓練逐步實現現代化,訓練質量明顯提高。三是教學形式多樣,教員授課與學員學習生動活潑。在教學計劃實施過程中,不但有課堂授課和師生共同討論,還邀請有實戰經驗的本國和外國將領講述戰例,並進行室內模擬和野外近似實戰的空戰演練,放映空戰影視錄像。業餘時間,學院鼓勵學員到圖書館翻閱包括空戰各個方麵的近5000種參考書籍。
五、印度軍事學院
印度軍事學院是印度陸軍培養初級軍官的學校,位於達拉頓,創建於1932年,隸屬於陸軍司令部。學院設院長1人(中將銜),副院長2-3人。學院開設3個班,即初級國防學院畢業生班、直接招募學員班、技術軍官班。
印度軍事學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一度轉為戰時訓練。1947年後,學院逐步擴建,60年代初期,在校學員達1800人左右。1962年再度實施戰時訓練,增訓\"緊急委任軍官\",每年招生4次,訓練時間為6個月,到1964年,在校學員猛增到7200人。隨後,收生人數逐步減少,在校學員基本穩定在2000人左右。
印度軍事學院的校訓是\"勇敢與智慧\",要求學員們不但要有不怕犧牲的勇敢精神,而且要掌握不斷發展的現代軍事科學技術知識。軍事學院的訓練是嚴格的,目的是充分挖掘學員的智慧潛能,鍛煉他們具有強健的魄。
印度軍事學院的學製及教學內容根據所訓對象而定:一是初級國防學院畢業生班,學製1年。這類學員均來自印度浦那國防學院。學員均為15~17.5歲半的高中畢業生,在浦那國防學院學習3年後轉入軍事學院。在該院1年所學課程為:排連戰術、參謀業務、行為科學、領導藝術、部隊管理等。二是直接招募學員班,學製為2年。這類學員招自地方中等學校。在軍事學院所學內容:軍人養成教育、單兵戰術、軍兵種常識、射擊訓練、初級戰術、通信、參謀業務等。上述兩類學員完成規定課程並經考試合格畢業後,均授予少尉軍銜。通常稱其為\"永久委任軍官\",可長期在部隊服役,直至規定的退役年齡。三是技術軍官班,學製為1年,這類學員直接招自地方高等技術院校28歲以下的學士學位課程或碩士學位課程的畢業生。在該院1年所學課程基本與來自國防學院的學員相同。學員畢業後授予中尉或上尉軍銜。這類軍官一般根據部隊的需要臨時招募,大部分屬於\"短期委任軍官\",服役期通常為5年。
軍事學院在教學方法上強調精講多練,大量安排各種作業和演練,鍛煉學員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同時還注意安排各種參觀學習,增加學員的感性認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員能根據學員未來職務的要求,不斷充實和修改內容,使學員所學更加實際。除此外,學院還強調與部隊經常保持聯係,了解學員在實際工作中應用所學知識的情況,鑒定訓練效果,及時修訂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軍事學院的每一間課堂裏,都懸掛著\"勇敢與智慧\"的校訓。\"勇敢與智慧\"這是學院對學員基本要求,要求未來的軍官們的不但要有不怕犧牲的勇敢精神,而且要掌握不斷發展的現代軍事科學技術知識。學院的訓練是嚴格的,目的是充分挖掘學員的智慧潛能,鍛煉他們具有強健的體魄。學院特別注重學員的體育鍛煉。學員每天至少要進行3小時的體育活動。炎熱的夏天,學院組織學員到江河大海裏遊泳訓練。寒冷的冬天,組織學員去攀登高山。軍事學院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積極開展科研工作。學院強調,搞好科研不僅有利於院校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且可充分發揮院校在部隊建設的作用。
六、印度國防管理學院
印度國防管理學院成立於1970年8月,院址在塞康德拉巴德。該院主要負責培訓陸、海、空三軍少校至少將級防務管理軍官、國防部文職官員,以及印度友好國家的軍官。校長為中將銜。
印度國防管理學院訓練內容是現代化管理藝術,包括係統分析、訓練管理、運籌學和作戰後勤、情報管理等。學院設國防管理班、高級國防管理班、研究班。一是國防管理班,主要招收印度三軍少校與中校軍官,為部隊培訓行政管理人員,訓期42周。訓練內容主要是部隊行政管理教育。二是高級國防管理班,培訓上校和準將級軍官,為部隊培訓高級防務管理人員。訓期7周。三是研究班,學員為少將級軍官,訓期8天,主要對某些防務管理問題進行專題研究。
一、新德裏高級國防學院
新德裏高級國防學院是印度的最高軍事學府,位於印度首都新德裏,是專門培養高級軍官和文官的學院,在印度軍事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類似於中國的國防大學。印度高級國防學院在國內外頗有名氣,並隨著印度次大陸印度軍事勢力的增長愈加呈現出它的知名度,為本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培養了1500多名高級軍政官員,其中包括印度三軍參謀長、孟加拉國前總統和尼日利亞前外長等。
新德裏高級國防學院根據印度第一任總理尼赫魯的決定於1960年4月27日創建的,目的是通過完善軍事院校教學體係,為印軍的擴充和發展奠定基礎。新德裏高級國防學院環境優美,綠樹成蔭,擁有印度第一流的教學設施。學院的圖書館藏書2萬多冊及大量的期刊和剪報。而且最有意思的是,它自己雖然藏書不多,但可以根據需要迅速從其它圖書館調進資料。學院的食堂整潔衛生,能夠提供午餐和茶點。學院定期舉行社交活動,其中有一個由院長夫人擔任主席,其他教職員工的妻子為成員的女士俱樂部。
新德裏高級國防學院的教學方法與其他軍事院校有所不同。學員以閱讀材料和自己研究為主。學習內容包括國際戰略、國家安全、國際知識、世界經濟和外交政策等。教員隻進行一般性講解和輔導,著重培養學員的指揮和組織能力,為即將承擔重要職務的高級軍政官員提供知識準備。為使學員深入、全麵的理解所學課程,在進行完一個專題的教學後,學院一般都要組織學員到有關單位進行實地考察,此外每期學員還至少出國訪問一次。在教學的過程中,學員們分別組成5個綜合分析小組,每小組約14人。綜合分析小組主要進行分析、討論以及口頭和文字的表述工作。小組成員隨著專題的改變而改變,以使每一個學員在課程中都有機會與其他人共事一段時間,提高相互協調的能力。每個小組都有一名小組長,他是在學術秘書的協助下進行工作。學術秘書雖然不是主要人物,但其職責非常重要,這就是組織研究和整理論文。最主要的是,在每個組員交來論文後,他要對學員所研究的課題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每個小組論文經整理修改後將被收入《綜合分析》,裝訂成冊。新德裏高級國防學院十分重視教官隊伍的建設,要求教官不僅要熟悉國內情況,而且還應通曉國際知識。為開闊教官視野,院方經常安排他們出國訪問、講學,讓他們直接與外界接觸。此外,學院還聘請一些外國高級軍政官員來院任教。
學院的管理製度為了培養學員的軍事作風,每天早5時30分,學員迅速起床並跑步到樓前集合。在早禱儀式後,他們進行2個小時的戶外訓練,內容包括隊列、騎馬和體質鍛煉。8時30分為早餐時間,9時10分至13時為學習時間(中間有15分鍾用於喝茶),每40分鍾為1學時。午餐在13時10分,然後午休。15時10分至50分為中隊支配時間,學員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打掃衛生,美化校園環境。16時至17時30分為文體活動時間,中隊之間經常舉行體育比賽。接著學員用茶點。18時30分至20時是學習時間。20時整,學員到會議室參加評議活動,評議當日的成績與不足。晚餐之前是主餐儀式,由學生會主席向學院值日軍官報告情況。21時30分至22時為學員自由支配時間,22時熄燈就寢。緊張的學習生活為每一位即將擔任重要職務的高級軍政官員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新德裏高級國防學院院長為中將銜軍官,下設5名助手,其中3名為陸海空軍少將銜軍官,另2名為相當於政府部門和外交部隊相當少將銜的文職軍官。該院學製為46周,每期招收50-70人,其中陸軍15人,海軍5人,空軍10人,政府部門12人,外國學員8人,還有機動名額。學員的年齡一般在38-45歲之間,多為有培養前途的準將銜軍官和司局級政府官員。外國學員主要來自英聯邦國家。
新德裏高級國防學院由於自己良好的教學機製,因此,對於培養印軍高級指揮人員的謀略和思維有著重大的“啟示性”作用。尤其是以分析所形成的《綜合分析》,基本上是每位學員在學校期間的自己所感興趣的和自己將要介入領域的課題。因此,分析小組的意義不僅僅是為了分析,而更重要的是為將來應用。
二、印度初級國防學院(national defence academy, india)
印度初級國防學院由國防部主辦,院長職位由軍銜為中將的陸、海、空三軍將領輪流擔任。學院規模龐大,教學設施完備,為培養未來的軍事人才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該學院是印度最重要的學府之一,為印度三軍聯合作戰培養了大批頂尖的人才。1948年在達拉頓成立,1954年遷至浦那,改為三軍預備軍官學校,現址為卡拉克瓦斯拉。
該院主要招收15至17.5歲的高中畢業生,這些學生需通過三軍的統一考試和三軍選拔委員會的嚴格複試。每年招生兩次(1月和7月),每次200餘人,訓練期為3年。學院根據陸、海、空三軍的特性進行編係,課程設置包括大學文化課程和軍事課程。前兩年的學習中,文化課占70%,軍事課占30%。在最後一年,軍事課程的學習時間會增加到45%,同時,學員開始進行各自軍種的專業訓練。陸軍學員主要學習戰術、編製裝備等內容;空軍學員則學習氣象、通信、領航基礎知識以及航空器材的使用;海軍學員則聚焦航海、通信、艦艇器材、海軍編製裝備和指揮等海軍專業。
學院目前有1500名在校學員,每年畢業600人,每個學期畢業300人。畢業後,學員將獲得文科或理工科學士學位,然後進入三軍各軍種學院進行為期1年的專業訓練,畢業後正式成為軍官,被分配到各個部隊任職。
三、印度海軍學院
印度海軍學院是印度海軍規模最大的訓練機構,基礎設施完備,教學製度嚴格,是印度海軍人才的搖籃。印度海軍學院最初位於南部的可城,1986年1月遷至果阿。第一位院長為拉姆達斯,他後來擔任東部海軍司令,1990年11月任海軍參謀長。
海軍學院招收畢業於浦那國防學院的海軍指揮專業學員、19~22歲的大學畢業生和19~25歲的大學畢業技術人員,主要任務是為海軍培養和輸送指揮官。學製1年,分上、下兩個學期。訓練科目有艦船駕駛、航海、導航、電子工程和通信等。每期75名學員,畢業後上訓練艦進行22周海上實習,合格者方能獲少尉軍銜,正式成為海軍軍官。
海軍學院的日常製度十分嚴格。學員每天早上5點起床,洗漱後穿運動衣進行早操鍛煉,內容包括隊列、遊泳、爬繩、木馬和自由體操等。早飯後一般是課堂學習。學術性和軍事專業的理論課程安排在9點30分至13點45分。高級班要學習物理、化學、數學、氣象學、海洋學和外語等。每個學員都要學習計算機。各種音像設備的使用,使得教學活動更加生動活潑。下午通常是戶外活動。在這段時間,學員一般隨訓練艦航行,駕駛摩托艇,接受航海技術的訓練。傍晚,學員都參加體育活動,通過體育鍛煉,增強體力,並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徒步拉練和航海遠行定期進行,每6個月還有一次跳傘訓練,同時學院還設立了滑翔訓練營地。在為期一周的野營中,學員能夠獲得多方麵的實踐知識,並鍛煉指揮才能,增強紀律性、責任感和榮譽感。學員的語言技能在設施完備的語言實驗室得到提高。為了充實教學內容,語言實驗室備有各種錄音磁帶,供學員在課餘時間使用。
學院設有各種各樣的俱樂部,如船舶模型、木器製作、電子遊戲、航海、攝影、音樂、戲劇、美術和計算機俱樂部等,學員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參加活動。俱樂部通常在星期三和星期六開放。此外,瑜伽和徒手自衛在學員中也頗為流行。一座設備先進的綜合實驗室可以滿足學員不同階段在機械、流體力學、熱力學、光學和電子學等方麵的實習需要。同時,教員可以使用電子設備對學員進行抽查測驗,以便及時掌握學員的學習情況。
海軍學院擁有一座設備完善的圖書館,每日開放,節假日也不例外。圖書館設有專門的教學參考書部和報刊雜誌部。這一切都為學員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
四、印度空戰學院
印度空軍空戰學院是印度負責對陸、空軍軍官進行陸空聯合作戰訓練的院校,不僅培養空軍學員,也強調三軍聯合作戰能力,特別是地空協同作戰。它利用計算機等it技術進行模擬訓練,對空戰的最新技術和發展頗有研究。該學院是印度空軍最重要和聲譽最佳的院校之一,被譽為\"國防智囊團\",在分析現代空戰發展趨勢和研究空戰最新戰術技術方麵,正發揮日益重要作用。
印度空軍空戰學院位於印度中南部塞康德拉巴德,前身為1959年成立的地麵與空中作戰學校。1967年,地麵與空中作戰學校更名為聯合空戰學校。1975年聯合空戰學校升格並改稱為空軍空戰學院,訓練逐步實現現代化,從而使三軍的空中和對空作戰走上了正規化。
印度空戰學院訓練對象不僅是空軍軍官,而且還有陸軍和海軍的軍官。主要訓練內容有:對地麵部隊的空中支援、防空、空運和空降等。學院設有高級空中指揮班、高級參謀研究班、聯合空戰班和武器操作班等。高級空中指揮班,主要招收空軍軍官學員,訓練期為22周,每年辦1期,學員畢業後一般擔任飛行部隊更高一級的指揮與參謀職務。高級參謀研究班、聯合空戰班和武器操作班等,訓練期為數周至10個月,主要為陸、海、空三軍培養有關人員。該學院還與世界許多國家的類似院校保持有密切聯係,並接收友好國家的學員與印軍官一起學習研究空戰戰略、戰術和技術。
印度空軍空戰學院有許多鮮明的特點:一是訓練對象覆蓋三軍。空戰學院作為空軍的院校,其訓練對象不僅是空軍軍官,而且還有來自陸軍和海軍的軍官。人們走進學院大門,就會看到一條大字橫幅:\"團結起來,做好空戰準備\"。印度軍隊在現代化建設中,非常重視三軍的空中(對空)作戰訓練,尤其是在海灣戰爭之後,印軍上下更加強調了這一點。二是訓練設施逐步實現自動化、現代化。為了使學員更好地掌握空戰技術,印度空戰學院廣泛運用計算機技術,建立了許多自動化訓練設施,使訓練逐步實現現代化,訓練質量明顯提高。三是教學形式多樣,教員授課與學員學習生動活潑。在教學計劃實施過程中,不但有課堂授課和師生共同討論,還邀請有實戰經驗的本國和外國將領講述戰例,並進行室內模擬和野外近似實戰的空戰演練,放映空戰影視錄像。業餘時間,學院鼓勵學員到圖書館翻閱包括空戰各個方麵的近5000種參考書籍。
五、印度軍事學院
印度軍事學院是印度陸軍培養初級軍官的學校,位於達拉頓,創建於1932年,隸屬於陸軍司令部。學院設院長1人(中將銜),副院長2-3人。學院開設3個班,即初級國防學院畢業生班、直接招募學員班、技術軍官班。
印度軍事學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一度轉為戰時訓練。1947年後,學院逐步擴建,60年代初期,在校學員達1800人左右。1962年再度實施戰時訓練,增訓\"緊急委任軍官\",每年招生4次,訓練時間為6個月,到1964年,在校學員猛增到7200人。隨後,收生人數逐步減少,在校學員基本穩定在2000人左右。
印度軍事學院的校訓是\"勇敢與智慧\",要求學員們不但要有不怕犧牲的勇敢精神,而且要掌握不斷發展的現代軍事科學技術知識。軍事學院的訓練是嚴格的,目的是充分挖掘學員的智慧潛能,鍛煉他們具有強健的魄。
印度軍事學院的學製及教學內容根據所訓對象而定:一是初級國防學院畢業生班,學製1年。這類學員均來自印度浦那國防學院。學員均為15~17.5歲半的高中畢業生,在浦那國防學院學習3年後轉入軍事學院。在該院1年所學課程為:排連戰術、參謀業務、行為科學、領導藝術、部隊管理等。二是直接招募學員班,學製為2年。這類學員招自地方中等學校。在軍事學院所學內容:軍人養成教育、單兵戰術、軍兵種常識、射擊訓練、初級戰術、通信、參謀業務等。上述兩類學員完成規定課程並經考試合格畢業後,均授予少尉軍銜。通常稱其為\"永久委任軍官\",可長期在部隊服役,直至規定的退役年齡。三是技術軍官班,學製為1年,這類學員直接招自地方高等技術院校28歲以下的學士學位課程或碩士學位課程的畢業生。在該院1年所學課程基本與來自國防學院的學員相同。學員畢業後授予中尉或上尉軍銜。這類軍官一般根據部隊的需要臨時招募,大部分屬於\"短期委任軍官\",服役期通常為5年。
軍事學院在教學方法上強調精講多練,大量安排各種作業和演練,鍛煉學員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同時還注意安排各種參觀學習,增加學員的感性認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員能根據學員未來職務的要求,不斷充實和修改內容,使學員所學更加實際。除此外,學院還強調與部隊經常保持聯係,了解學員在實際工作中應用所學知識的情況,鑒定訓練效果,及時修訂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軍事學院的每一間課堂裏,都懸掛著\"勇敢與智慧\"的校訓。\"勇敢與智慧\"這是學院對學員基本要求,要求未來的軍官們的不但要有不怕犧牲的勇敢精神,而且要掌握不斷發展的現代軍事科學技術知識。學院的訓練是嚴格的,目的是充分挖掘學員的智慧潛能,鍛煉他們具有強健的體魄。學院特別注重學員的體育鍛煉。學員每天至少要進行3小時的體育活動。炎熱的夏天,學院組織學員到江河大海裏遊泳訓練。寒冷的冬天,組織學員去攀登高山。軍事學院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積極開展科研工作。學院強調,搞好科研不僅有利於院校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且可充分發揮院校在部隊建設的作用。
六、印度國防管理學院
印度國防管理學院成立於1970年8月,院址在塞康德拉巴德。該院主要負責培訓陸、海、空三軍少校至少將級防務管理軍官、國防部文職官員,以及印度友好國家的軍官。校長為中將銜。
印度國防管理學院訓練內容是現代化管理藝術,包括係統分析、訓練管理、運籌學和作戰後勤、情報管理等。學院設國防管理班、高級國防管理班、研究班。一是國防管理班,主要招收印度三軍少校與中校軍官,為部隊培訓行政管理人員,訓期42周。訓練內容主要是部隊行政管理教育。二是高級國防管理班,培訓上校和準將級軍官,為部隊培訓高級防務管理人員。訓期7周。三是研究班,學員為少將級軍官,訓期8天,主要對某些防務管理問題進行專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