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還是歸功於我倆騎的那兩頭毛驢!
雖然我和小琥身無分文,但身邊這兩頭驢子卻價值不菲;兩頭畜生在外人眼中是被馴養得極忠心的,任何生人要拘役它們,無論如何生拉硬拽或笞打,它們都不會聽話,唯有麵對我倆乖乖俯首,而因為我們沒有錢,我又病倒了,小琥便跟趙不二商量,能否收留我們一段時日,讓這兩頭驢子幫趙不二幹活,他和我也可以幫他幹活,隻要掙到口飯吃就行??趙不二一邊聽小琥的懇求,起初有些為難,雖然現成兩頭驢子的勞動力很誘人,但畢竟是多養了兩張吃飯的嘴,不過他最後還是答應了。由此開始,白日裏他就讓小琥牽著驢到附近的作坊去做短工,而我則在店裏替代他老娘做那些斟茶傳遞、端菜抹桌的工作,恰好我在這方麵居然十分拿得轉,還能立刻上手做菜燒飯,且飯菜口味都算不錯,於是他們家老小也就沒提叫我們走的話了。
今夜這子時時分,卻被人喊起來做飯食,在我看來也是件奇事,但趙不二一邊手上忙活著,一邊告訴我說,別看已經這個時辰,可那萼樓裏才正是熱鬧的光景!那裏的老闆娘叫碧蘢夫人,也不知道姓甚名誰,隻曉得老家與趙不二一樣來自華川,所以三不五時就會想起要吃一碗華川當地的特色頭羹——
說到這個頭羹,我從前隻見桃三娘做過幾次,但到底不如趙不二是專做這個的那般稔熟和在意;他隔天傍晚時都要把半鬥穀子磨出稻米,然後浸泡在井水裏,待六個時辰後,也就是第二日天剛亮時,就把泡好的稻米放到石磨裏磨成濃稠的米漿狀,然後用大木勺將米漿舀入竹做的淺平頭羹籩裏,左右搖晃均勻後,再將頭羹籩放入燒開了滾水的鍋中蒸一下,那米漿便蒸熟凝固了,接著把那籩空懸倒扣,以小竹棍小心地把整張米漿餅掀下展在藤編的特製米篩上,待蒸好所有米漿餅後,再把所有米篩送到陰涼通風處晾到半幹,最後把這些米漿餅收回切成規整的細絲,再把它們拉直,繼續晾幹,就是隨時可以烹製的頭羹了。
起初我覺得頭羹看著仿似米粉,但做法卻比一般米粉要複雜,且頭羹吃在嘴裏有一定嚼勁,可有鹹、甜不同口味,或素涼拌或葷汆湯,別有風味。
趙不二調製頭羹的時間裏,我另外負責做些小菜和點心。有木樨小炒肉,荷葉襯底蒸的翡翠燒麥,後院種的鮮嫩‘蘇州青’,切出細長的菜梆子,拖蛋粉漿用雞油炸過,桃三娘曾告訴我這叫‘青玉簪’,做襯菜好看,再灑上炒香的花椒芝麻鹽粉,放一束金黃油饊子,切一撮紫紅蔥頭絲提香氣便得了。左右忙活了足有一個時辰,小琥是不懂這些廚下功夫的,隻能看著我做,偶爾遞把手。
待或拌或湯的幾式頭羹放入一個梅子青福字長方食盒裏,我做的則另盛到紅漆圓頂壽字盒裏,趙不二原本想我是女孩子,去那萼樓似乎意思不好,但若讓小琥跟著,又嫌他性子太悶,輕易不肯言笑的,到了萼樓少不得還要陪些笑意,就還是讓我換身幹淨衣服隨他出門了。
夜色中打一桿燈籠,依著一灣桃柳蔭裏的湖畔行去,水麵風蕩蕩的,倒送來不少涼意。
我也不熟悉路途,所以跟在趙不二身後,漸漸走至一條滿布草葉鋪就的軟路上,前麵又有一條河溝,走上河溝上的石橋,能看見橋下倒映了靜靜的雲遮月。
我不禁問道:“這麽遠?”
趙不二回道:“前麵就是了。”
果然話音剛落,前方遠遠就見到一起仿佛燈火雅舍的光景;待近了隻見一池青蒲水麵,岸上錯落幾棵正垂花的芭蕉,周圍並杵了數盞一人多高的擎枝琉璃燈,照見樹下一地瓜田,藤葉間露出烏溜光滑的西瓜生得十分喜人,有三兩個童男女子在那奔跑遊嬉,其中一個忽然發現我們走來,便站住喊問道:“來人是趙頭羹店麽?”
趙不二趕緊應道:“是!給碧蘢夫人送頭羹來了。”
“你們站那等著!”說著那童子就跑走了。
我一時看呆在那裏,想不到青樓居然是這樣田園雅致。
過了一會,那童子返轉來:“隨我來吧。”
跟著他繞過蕉樹瓜田,就見到燈火映襯的紅琉屋角,樓上懸了一塊牌匾,寫了兩個字我卻不太認得,想來就是寫的‘萼樓’,而兩樹怒放的玉蘭半掩了台階,童子嫌我們走得慢,不住回頭催促:“快走,快走。”
透著涼意的香氣湧入鼻子,耳邊飄來清淩淩的樂聲,有女子輕輕吟唱著歌,我環顧樓裏,雕梁畫柱自不必說,還有雙雙對對的紅燭照得上下通明,樓上下幾色珠簾間有衣衫裙角擺動,童子讓趙不二和我站在廳中央就走了,倒見方才來過頭羹店的兩位翠衣少年正拿著青草逗架上的繡眼畫眉,見到我們進來便相互努一努嘴,一個說:“你去!”另一個也說:“該你去!”兩人爭執了兩句,其中一個才不甘不願地走來:“進來吧。”
他卻沒帶我們上樓,而是徑直又穿堂到了後院,不曾想這裏才是一片天地!
一池幾畝開外的荷花,當中砌做蓮花形態的戲台上有樂伎並戴勝濃妝的花旦小生正翹足演唱,廊橋分隔四周,遞送到各處輕紗帷幕的水窗冰榭,捧著酒壺花果的妙齡少女來來往往,翠衣少年張望了一下,忽走上前去拉住其中一個問:“夫人在哪家院子?”
“在‘花塢春曉’。”
萼樓的格局原來分著高低錯落四處院落,分別題為‘風、花、雪、月’;依山而建的樓閣為‘風露人間’,山坳處遍植繁花的小築為‘花塢春曉’,有太湖石層層堆砌之上的居室為‘雪畫堂’,還有最近的臨水行館叫‘月看仙’。
趙不二有些掩飾不住的激動,小聲給我如數家珍地描述這萼樓的事情:“坊間傳聞風、花、雪、月四位校書都是人間絕色啊,我們這等人是難得見到的,不知道這會兒去花塢能見到那位花顧年?”
他的話被前麵帶路的翠衣少年聽見了,回頭好笑又輕蔑地道:“京城來的國舅大人正跟校書先生在院子裏追兔子玩兒呢,興許是能見一見。”
果然,穿過園子走進一個月亮門裏,就聽見一陣歡聲笑語,一個男人喊:“??看鑽到她裙子底下去了!”另一個女人連忙叫:“別踩著大人的頭!”
我一時看呆在那裏,隻見一眾花紅柳綠卻衣衫不整的三五個男女正在草地上笑滾作一團,七八隻脖梗係了紅絲帶的兔子則四散落荒跑走,形狀狼狽又確實可笑,翠衣少年看這情景便指著其中一個女子起鬧道:“蕙姊的假髻都掉了!芸妞快去把她的小衣也扒下來!”
翠衣少年的話一下子讓我的臉紅到了耳根子,冷不丁‘嗯哼’一聲:“軟藥,你帶來的什麽人?”
我這才發現倚牆的花山上有一間敞軒,上麵仍點著光芒四溢的琉璃燈柱,照見圍欄上靠著的兩個鑲金戴玉的美人。
“是來送頭羹的趙掌櫃,夫人說今日想見見家鄉人,所以我把他帶來了。”軟藥連忙屏息恭敬答道。
雖然我和小琥身無分文,但身邊這兩頭驢子卻價值不菲;兩頭畜生在外人眼中是被馴養得極忠心的,任何生人要拘役它們,無論如何生拉硬拽或笞打,它們都不會聽話,唯有麵對我倆乖乖俯首,而因為我們沒有錢,我又病倒了,小琥便跟趙不二商量,能否收留我們一段時日,讓這兩頭驢子幫趙不二幹活,他和我也可以幫他幹活,隻要掙到口飯吃就行??趙不二一邊聽小琥的懇求,起初有些為難,雖然現成兩頭驢子的勞動力很誘人,但畢竟是多養了兩張吃飯的嘴,不過他最後還是答應了。由此開始,白日裏他就讓小琥牽著驢到附近的作坊去做短工,而我則在店裏替代他老娘做那些斟茶傳遞、端菜抹桌的工作,恰好我在這方麵居然十分拿得轉,還能立刻上手做菜燒飯,且飯菜口味都算不錯,於是他們家老小也就沒提叫我們走的話了。
今夜這子時時分,卻被人喊起來做飯食,在我看來也是件奇事,但趙不二一邊手上忙活著,一邊告訴我說,別看已經這個時辰,可那萼樓裏才正是熱鬧的光景!那裏的老闆娘叫碧蘢夫人,也不知道姓甚名誰,隻曉得老家與趙不二一樣來自華川,所以三不五時就會想起要吃一碗華川當地的特色頭羹——
說到這個頭羹,我從前隻見桃三娘做過幾次,但到底不如趙不二是專做這個的那般稔熟和在意;他隔天傍晚時都要把半鬥穀子磨出稻米,然後浸泡在井水裏,待六個時辰後,也就是第二日天剛亮時,就把泡好的稻米放到石磨裏磨成濃稠的米漿狀,然後用大木勺將米漿舀入竹做的淺平頭羹籩裏,左右搖晃均勻後,再將頭羹籩放入燒開了滾水的鍋中蒸一下,那米漿便蒸熟凝固了,接著把那籩空懸倒扣,以小竹棍小心地把整張米漿餅掀下展在藤編的特製米篩上,待蒸好所有米漿餅後,再把所有米篩送到陰涼通風處晾到半幹,最後把這些米漿餅收回切成規整的細絲,再把它們拉直,繼續晾幹,就是隨時可以烹製的頭羹了。
起初我覺得頭羹看著仿似米粉,但做法卻比一般米粉要複雜,且頭羹吃在嘴裏有一定嚼勁,可有鹹、甜不同口味,或素涼拌或葷汆湯,別有風味。
趙不二調製頭羹的時間裏,我另外負責做些小菜和點心。有木樨小炒肉,荷葉襯底蒸的翡翠燒麥,後院種的鮮嫩‘蘇州青’,切出細長的菜梆子,拖蛋粉漿用雞油炸過,桃三娘曾告訴我這叫‘青玉簪’,做襯菜好看,再灑上炒香的花椒芝麻鹽粉,放一束金黃油饊子,切一撮紫紅蔥頭絲提香氣便得了。左右忙活了足有一個時辰,小琥是不懂這些廚下功夫的,隻能看著我做,偶爾遞把手。
待或拌或湯的幾式頭羹放入一個梅子青福字長方食盒裏,我做的則另盛到紅漆圓頂壽字盒裏,趙不二原本想我是女孩子,去那萼樓似乎意思不好,但若讓小琥跟著,又嫌他性子太悶,輕易不肯言笑的,到了萼樓少不得還要陪些笑意,就還是讓我換身幹淨衣服隨他出門了。
夜色中打一桿燈籠,依著一灣桃柳蔭裏的湖畔行去,水麵風蕩蕩的,倒送來不少涼意。
我也不熟悉路途,所以跟在趙不二身後,漸漸走至一條滿布草葉鋪就的軟路上,前麵又有一條河溝,走上河溝上的石橋,能看見橋下倒映了靜靜的雲遮月。
我不禁問道:“這麽遠?”
趙不二回道:“前麵就是了。”
果然話音剛落,前方遠遠就見到一起仿佛燈火雅舍的光景;待近了隻見一池青蒲水麵,岸上錯落幾棵正垂花的芭蕉,周圍並杵了數盞一人多高的擎枝琉璃燈,照見樹下一地瓜田,藤葉間露出烏溜光滑的西瓜生得十分喜人,有三兩個童男女子在那奔跑遊嬉,其中一個忽然發現我們走來,便站住喊問道:“來人是趙頭羹店麽?”
趙不二趕緊應道:“是!給碧蘢夫人送頭羹來了。”
“你們站那等著!”說著那童子就跑走了。
我一時看呆在那裏,想不到青樓居然是這樣田園雅致。
過了一會,那童子返轉來:“隨我來吧。”
跟著他繞過蕉樹瓜田,就見到燈火映襯的紅琉屋角,樓上懸了一塊牌匾,寫了兩個字我卻不太認得,想來就是寫的‘萼樓’,而兩樹怒放的玉蘭半掩了台階,童子嫌我們走得慢,不住回頭催促:“快走,快走。”
透著涼意的香氣湧入鼻子,耳邊飄來清淩淩的樂聲,有女子輕輕吟唱著歌,我環顧樓裏,雕梁畫柱自不必說,還有雙雙對對的紅燭照得上下通明,樓上下幾色珠簾間有衣衫裙角擺動,童子讓趙不二和我站在廳中央就走了,倒見方才來過頭羹店的兩位翠衣少年正拿著青草逗架上的繡眼畫眉,見到我們進來便相互努一努嘴,一個說:“你去!”另一個也說:“該你去!”兩人爭執了兩句,其中一個才不甘不願地走來:“進來吧。”
他卻沒帶我們上樓,而是徑直又穿堂到了後院,不曾想這裏才是一片天地!
一池幾畝開外的荷花,當中砌做蓮花形態的戲台上有樂伎並戴勝濃妝的花旦小生正翹足演唱,廊橋分隔四周,遞送到各處輕紗帷幕的水窗冰榭,捧著酒壺花果的妙齡少女來來往往,翠衣少年張望了一下,忽走上前去拉住其中一個問:“夫人在哪家院子?”
“在‘花塢春曉’。”
萼樓的格局原來分著高低錯落四處院落,分別題為‘風、花、雪、月’;依山而建的樓閣為‘風露人間’,山坳處遍植繁花的小築為‘花塢春曉’,有太湖石層層堆砌之上的居室為‘雪畫堂’,還有最近的臨水行館叫‘月看仙’。
趙不二有些掩飾不住的激動,小聲給我如數家珍地描述這萼樓的事情:“坊間傳聞風、花、雪、月四位校書都是人間絕色啊,我們這等人是難得見到的,不知道這會兒去花塢能見到那位花顧年?”
他的話被前麵帶路的翠衣少年聽見了,回頭好笑又輕蔑地道:“京城來的國舅大人正跟校書先生在院子裏追兔子玩兒呢,興許是能見一見。”
果然,穿過園子走進一個月亮門裏,就聽見一陣歡聲笑語,一個男人喊:“??看鑽到她裙子底下去了!”另一個女人連忙叫:“別踩著大人的頭!”
我一時看呆在那裏,隻見一眾花紅柳綠卻衣衫不整的三五個男女正在草地上笑滾作一團,七八隻脖梗係了紅絲帶的兔子則四散落荒跑走,形狀狼狽又確實可笑,翠衣少年看這情景便指著其中一個女子起鬧道:“蕙姊的假髻都掉了!芸妞快去把她的小衣也扒下來!”
翠衣少年的話一下子讓我的臉紅到了耳根子,冷不丁‘嗯哼’一聲:“軟藥,你帶來的什麽人?”
我這才發現倚牆的花山上有一間敞軒,上麵仍點著光芒四溢的琉璃燈柱,照見圍欄上靠著的兩個鑲金戴玉的美人。
“是來送頭羹的趙掌櫃,夫人說今日想見見家鄉人,所以我把他帶來了。”軟藥連忙屏息恭敬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