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對於存在本身,我不僅隻有通過前文所說的那種方法才可能認識它,而且,當我完全麵徹底地認識到它之後,整個事情隻可能是我作為純覺知覺知純粹的美,存在本身就是純覺知對純粹的美的覺知。
“我們總是在認識著萬事萬物。存在,就是萬事萬物的存在。但是,存在卻不是萬事萬物,它與萬事萬物有著無限大的差異,以致不得不說,它是我們絕對無法認識的。不過,說存在本身是絕對無法認識的,隻是在說我們無法通過如認識萬事萬物那樣認識它,它作為絕對的奇蹟和美,恰恰就也是在說,它是能夠得到徹底的認識的,當這種徹底的認識得以實現和完成時,認識者是也隻可能是純覺知,被認識者是也隻可能是純粹的美、絕對的美,認識者對被認識者的認識是絕對直觀和直接的,瞬間就知道了一切,直接知道的就是“它”本身而非與他者比較中的‘它’,而這個‘一切’、這個‘它’什麽也不是,隻是從未有過也不會再有的無限的獨特、簡單、深遠和美,一個從未有過也不會再有的天堂、一個從未有過也不再有的宇宙、一個從未有過也不再有‘上帝’。這就是佛教所謂‘剎那之間永恆’的基本含義。
“這種認識相當於我們平時的頓悟經驗或靈感從天而降的經驗,隻比我們平時這些經驗更為純粹、更為真實、更具有震撼力。在這種認識中,真即美,美即真;認識者無限寧靜和清醒,它不是別的,就是這種寧靜和清醒本身,它是絕對非構成的;認識不需要過程,一瞬間就知道了一切,知道了無數個一切,知道了無數一切的一切,而一切的一切都是個個獨一無二的至善至美,是至善至美本身,它也是絕對非構成的,不可再還原的。在這種認識中,絕對的真、絕對的善、絕對的美、絕對的知、絕對的被知、認識者無限的寧靜、認識給認識者帶來的極樂等,達到了絕對完美的統一,對這個統一,我們既隻能說它是存在本身,又隻能說它是‘虛無’。
“在這種認識中,認識者和被認識者是絕對統一的,也正因為是絕對統一的所以認識者是純覺知,被認識者是永恆的、絕對的美,除此之外,一無所有。
“而我們雖總是在認識著萬事萬物、麵對著萬事萬物,和萬事萬物打交道,卻無法窮盡對萬事萬物的認識,對任何事物,哪怕隻是一粒塵土、一個電子的認識也永遠是片麵的、有限的,而且我們選擇的角度不同、立場不同,從它身上得到的認識也不同,原則上,這些角度和立場可以是無窮多,至於這些角度和立場,並不能說哪一個就是絕對正確的角度和立場。何以如此,那是因為這種認識是間接的、非直觀的和比較的認識,不是直接的認識。
“我們以認識到一種特定的紅色為例。它之所以是這麽一種特定的紅色,或者說之所以會有這麽一種特定的紅色呈現給‘我’的感官,必定是因為它是處於無數它的非者,也即與它有相同或相似之處又有差別的所有可能的顏色之中,就是這些顏色的一種,才是可能的。假定所有的對象,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隻有一種顏色,那麽,對這種顏色‘我’什麽也看不到,不可能對它形成任何觀念。
“而所有這些顏色,也即這種特定的紅色的‘非者’則一定是無窮多樣的,是絕對不可窮盡的。為什麽?因為‘非者’之外是虛無,而虛無是不存在的,所以,這個特定的紅色的‘非者’是無窮多樣的、不可窮盡的,就算人格化的上帝存在,上帝也無法窮盡它,也會在發現了不管多少種顏色之後總還是可能發現更多種不同的顏色,正如對它們發現得再多,也可以把它們歸類為顏色,它們之間的差別再大,也有它們之間的基本共同點一樣。
“同時,這種特定的紅色必須占據一定時間,也即是說它得是歷時性和歷史性的,它還得占據一定的空間,也即是它得是有大小的,‘我’才可能把它認出來,或者說,它才可能對認識表現為這樣一種特定的紅色。所以,它是可分解的和構成性的,可以在時間上把它分成若幹小歷史片段,在空間上可以把它分解成若幹小部件,而我們從任何角度入手析取出來的這些小歷史、小部件,也都無不同樣是通過它們與它們的‘非者’的關係而得到確定的。所以,就是不看這種紅色與千萬種別的顏色的關係,隻是孤立的看待它本身,對它的認識也是不可能窮盡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假定人格化的上帝是存在的,它也絕對不可能是全知的,因為它知再多,也會有更多的在那裏等著——即使是一粒塵土,上帝對這粒塵土知道得再多,這粒塵土也還有更多的在那裏等著它。
“這就是我們在認識存在本身和認識事物的差異。這是一種本質性的差異。不過,當我置身在那種境界中而經驗了我的實相、眾生的實相是作為純覺知對純粹的美的覺知時,這個差異就不再是真正的差異了:
“我在任何時候,包括我作為一個‘人’在認識、把握萬事萬物和沉迷於萬事萬物之中受萬事萬物和普遍必然規律的支配和奴役的時候,也同樣是‘上帝’,是認識和被認識的絕對統一,是這種統一才使我能夠存在,能夠作為一個相對、有限、受條件限製的存在者認識著一個相對、有限、受條件的世界,所得到的認識總是繁雜的又總是相對、有限和有條件的,也才使我能夠有這種明白自己就是‘上帝’的經驗;我作為形式上有生老病死的存在者生存於眾象紛呈、萬物紛爭的世俗世界,還是這種發現自己作為非構成的純覺知覺知著純粹的美的經驗,它們都有一樣的價值和意義,不論是一切幸福和歡樂,還是一切的煩惱、一切的痛苦,無聊、空虛、絕望,災難、毀滅、死亡,無不具有其內在不可替代的輝煌意義。
“而事情如果真是這樣的,那也是在說,真正的答案並不是讀我寫的這樣的文字,不是讀任何文字,而是自己真的去通過實踐檢驗這一切,在實踐中經歷這一切,完全地經歷這一切。對這一切經歷得越完全,所得到的答案就越是真正的答案。如果真的去經歷這一切,那這個經歷它也一定是可怕的,是真正的經歷那一切和一切都是絕對的黑暗、絕對的恐怖、絕對的寂靜(虛無)是什麽的考驗。”
身為一個孩子的我,對我們如何認識事物的、事物與認識的關係到底是什麽、到底是什麽在認識事物也有深入的思考,那也是用上了整個心智和乃至整個生命的思考。這個問題其實和“為什麽有存在而不是一無所有”、“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往何處去?”是同一類的問題,它們誰都可以歸併到對它們中間的任何一個問題之中,隻要有了其中任何一個問題的答案,也就有了其他的問題的答案。爹給我講我們是這樣認識外界物體的:有光射到物體上,物體的反光進入我們的眼睛,在我們的眼睛的視網膜上形成物體的影像,影像傳入大腦,經過大腦的加工,我們就看見了物體。爹講的這套認識論,我們知道,也叫做反映論。似乎是我們身體裏有一個“反映幕”一樣的東西,事物的影像如放映電影一般“反映”在這個“反映幕”上,如此我們就看見了外界物體——我對爹講的這套反映論就有這樣一個想像和理解。
“我們總是在認識著萬事萬物。存在,就是萬事萬物的存在。但是,存在卻不是萬事萬物,它與萬事萬物有著無限大的差異,以致不得不說,它是我們絕對無法認識的。不過,說存在本身是絕對無法認識的,隻是在說我們無法通過如認識萬事萬物那樣認識它,它作為絕對的奇蹟和美,恰恰就也是在說,它是能夠得到徹底的認識的,當這種徹底的認識得以實現和完成時,認識者是也隻可能是純覺知,被認識者是也隻可能是純粹的美、絕對的美,認識者對被認識者的認識是絕對直觀和直接的,瞬間就知道了一切,直接知道的就是“它”本身而非與他者比較中的‘它’,而這個‘一切’、這個‘它’什麽也不是,隻是從未有過也不會再有的無限的獨特、簡單、深遠和美,一個從未有過也不會再有的天堂、一個從未有過也不再有的宇宙、一個從未有過也不再有‘上帝’。這就是佛教所謂‘剎那之間永恆’的基本含義。
“這種認識相當於我們平時的頓悟經驗或靈感從天而降的經驗,隻比我們平時這些經驗更為純粹、更為真實、更具有震撼力。在這種認識中,真即美,美即真;認識者無限寧靜和清醒,它不是別的,就是這種寧靜和清醒本身,它是絕對非構成的;認識不需要過程,一瞬間就知道了一切,知道了無數個一切,知道了無數一切的一切,而一切的一切都是個個獨一無二的至善至美,是至善至美本身,它也是絕對非構成的,不可再還原的。在這種認識中,絕對的真、絕對的善、絕對的美、絕對的知、絕對的被知、認識者無限的寧靜、認識給認識者帶來的極樂等,達到了絕對完美的統一,對這個統一,我們既隻能說它是存在本身,又隻能說它是‘虛無’。
“在這種認識中,認識者和被認識者是絕對統一的,也正因為是絕對統一的所以認識者是純覺知,被認識者是永恆的、絕對的美,除此之外,一無所有。
“而我們雖總是在認識著萬事萬物、麵對著萬事萬物,和萬事萬物打交道,卻無法窮盡對萬事萬物的認識,對任何事物,哪怕隻是一粒塵土、一個電子的認識也永遠是片麵的、有限的,而且我們選擇的角度不同、立場不同,從它身上得到的認識也不同,原則上,這些角度和立場可以是無窮多,至於這些角度和立場,並不能說哪一個就是絕對正確的角度和立場。何以如此,那是因為這種認識是間接的、非直觀的和比較的認識,不是直接的認識。
“我們以認識到一種特定的紅色為例。它之所以是這麽一種特定的紅色,或者說之所以會有這麽一種特定的紅色呈現給‘我’的感官,必定是因為它是處於無數它的非者,也即與它有相同或相似之處又有差別的所有可能的顏色之中,就是這些顏色的一種,才是可能的。假定所有的對象,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隻有一種顏色,那麽,對這種顏色‘我’什麽也看不到,不可能對它形成任何觀念。
“而所有這些顏色,也即這種特定的紅色的‘非者’則一定是無窮多樣的,是絕對不可窮盡的。為什麽?因為‘非者’之外是虛無,而虛無是不存在的,所以,這個特定的紅色的‘非者’是無窮多樣的、不可窮盡的,就算人格化的上帝存在,上帝也無法窮盡它,也會在發現了不管多少種顏色之後總還是可能發現更多種不同的顏色,正如對它們發現得再多,也可以把它們歸類為顏色,它們之間的差別再大,也有它們之間的基本共同點一樣。
“同時,這種特定的紅色必須占據一定時間,也即是說它得是歷時性和歷史性的,它還得占據一定的空間,也即是它得是有大小的,‘我’才可能把它認出來,或者說,它才可能對認識表現為這樣一種特定的紅色。所以,它是可分解的和構成性的,可以在時間上把它分成若幹小歷史片段,在空間上可以把它分解成若幹小部件,而我們從任何角度入手析取出來的這些小歷史、小部件,也都無不同樣是通過它們與它們的‘非者’的關係而得到確定的。所以,就是不看這種紅色與千萬種別的顏色的關係,隻是孤立的看待它本身,對它的認識也是不可能窮盡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假定人格化的上帝是存在的,它也絕對不可能是全知的,因為它知再多,也會有更多的在那裏等著——即使是一粒塵土,上帝對這粒塵土知道得再多,這粒塵土也還有更多的在那裏等著它。
“這就是我們在認識存在本身和認識事物的差異。這是一種本質性的差異。不過,當我置身在那種境界中而經驗了我的實相、眾生的實相是作為純覺知對純粹的美的覺知時,這個差異就不再是真正的差異了:
“我在任何時候,包括我作為一個‘人’在認識、把握萬事萬物和沉迷於萬事萬物之中受萬事萬物和普遍必然規律的支配和奴役的時候,也同樣是‘上帝’,是認識和被認識的絕對統一,是這種統一才使我能夠存在,能夠作為一個相對、有限、受條件限製的存在者認識著一個相對、有限、受條件的世界,所得到的認識總是繁雜的又總是相對、有限和有條件的,也才使我能夠有這種明白自己就是‘上帝’的經驗;我作為形式上有生老病死的存在者生存於眾象紛呈、萬物紛爭的世俗世界,還是這種發現自己作為非構成的純覺知覺知著純粹的美的經驗,它們都有一樣的價值和意義,不論是一切幸福和歡樂,還是一切的煩惱、一切的痛苦,無聊、空虛、絕望,災難、毀滅、死亡,無不具有其內在不可替代的輝煌意義。
“而事情如果真是這樣的,那也是在說,真正的答案並不是讀我寫的這樣的文字,不是讀任何文字,而是自己真的去通過實踐檢驗這一切,在實踐中經歷這一切,完全地經歷這一切。對這一切經歷得越完全,所得到的答案就越是真正的答案。如果真的去經歷這一切,那這個經歷它也一定是可怕的,是真正的經歷那一切和一切都是絕對的黑暗、絕對的恐怖、絕對的寂靜(虛無)是什麽的考驗。”
身為一個孩子的我,對我們如何認識事物的、事物與認識的關係到底是什麽、到底是什麽在認識事物也有深入的思考,那也是用上了整個心智和乃至整個生命的思考。這個問題其實和“為什麽有存在而不是一無所有”、“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往何處去?”是同一類的問題,它們誰都可以歸併到對它們中間的任何一個問題之中,隻要有了其中任何一個問題的答案,也就有了其他的問題的答案。爹給我講我們是這樣認識外界物體的:有光射到物體上,物體的反光進入我們的眼睛,在我們的眼睛的視網膜上形成物體的影像,影像傳入大腦,經過大腦的加工,我們就看見了物體。爹講的這套認識論,我們知道,也叫做反映論。似乎是我們身體裏有一個“反映幕”一樣的東西,事物的影像如放映電影一般“反映”在這個“反映幕”上,如此我們就看見了外界物體——我對爹講的這套反映論就有這樣一個想像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