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禹抖得如篩糠似的。他看到了神的光輝是多麽美,也知道了神的光輝有何等的毒性。神的光輝的美就是它的毒性,它有多麽美就有多大的毒性。他看到了,為什麽那萬神家園人無法接近,萬神的真容人無緣目睹,人甚至於根本無法設想它們的存在和真實,它們還就是那真實本身和存在本身,就僅僅在於萬神的光輝的美的這種毒性,而它之所以有這種毒性,就在於它是至美。
但是,他也看到了,對人來說,去那萬神家園,目睹萬神的風采,領受萬神的光輝,人才可能找到人存在的根據,才可能知道自己是誰,從哪裏來,往何處去,人的真實、本質、使命和責任是什麽。而他,僅他在三官場那個學校壩子看電影所經歷的一切就已經使他得別無選擇地去找到這個根據,洞悉這個本質的真相。
也許他至少該提這樣的問題:人有沒有可能去往併到達那萬神家園,那在萬水千山之外、無邊的黑暗和寒冷之外、世界和宇宙之外、時空之外、一切和一切之外的萬神的家園,目睹萬神的真容,盡受萬神的美的審判和考驗呢?然而,小禹並沒有想到有沒有這種可能,想到的隻是這就是他的使命,人的使命,他別無選擇。別無選擇就是一切,它使他其他的什麽也沒有想,什麽也不可能去想。
他下了一個決心。一下這個決心,他頓時感覺到輕鬆了,踏實了,也不再發抖了,感覺到自己下了這個決心本身就對神國已經對他所顯現的那麽點東西,更有在那個地方看電影所經見的一切,那些在這個世界的冷漠和扭曲中無辜死傷的孩子們有了一個交代了,也對他在自己身上發現的那一切人的脆弱、軟弱、矛盾等等有一個交代了,總之,對一切都有個交代了。
沒有必要諱言,他下的這個決心就是,出發到那萬神的家園去,睹盡萬神的風采,找到人從哪裏來、往何處去、人到底是什麽、是誰,他的本質、真相、責任、依據到底是什麽的答案。
寫到這裏,我們可能會覺得這個孩子實在可愛可笑,幼稚天真得可以。但是,也許,我們實在沒有必要笑他。神是否存在這個問題,不僅受過相當的現代教育的他爹詳細深入地給他講過,而且也沒有經住他自己的大腦的檢驗。他們院裏的一位他叫她大婆的老太婆,是他爺爺的哥哥的遺孀,所以他叫她大婆,一個孤老太婆,是個特迷信的老太婆,相信鬼神的存在,連他爹都說不服她。但是,有一次僅五歲的他對她的一個駁斥,就叫她啞口無言,就像在他爹給他講他爹稱之為“唯物主義”那種哲學的時候,他的反駁和詰難多次讓他爹啞口無言一樣。
這個爭論是這樣的。他說:“你說神不死,是不是就是在說我們說話的這個時候神已經活了無限長的時間了,在我們這個時候之後還會活無限長的時間?”大婆道:“那是呀,那是呀,那不是這樣的還是啥樣的?”他說:“如果真是這樣,那就不能肯定神不死,我們不能肯定,神自己也不能肯定。”大婆笑道:“咋不能肯定,我們能肯定,神自己也能肯定。”他說:“神在我們說話的這個時候之後還會活無限長的時間,就不能肯定在以後無限長的時間裏不產生出一種比它更強大的神出來將他們消滅,他們自己不能肯定,我們自己也不能肯定。”一時間,大婆啞口無言。
總之,我們也許應該明白,他這時候想到的“神”不是他大婆說的那種神,但對他來說,“神”是存在的,他這“神”就是那真正的神,這就是他不懷疑,想都想不到要懷疑自己的原因。
我們可能會說這孩子也太感性了,僅僅一場暴風雨的景象就讓他相信自己已經見到了“神”的蹤跡,而且要出發到萬“神”的家園去,說準確點,就是到上帝的身邊去,他知道那方向在哪裏,那路怎麽走,他需要什麽幫助,他將遇到些什麽。
不過,雖然也許我們是對的,但這裏也沒有必要不說,這個張小禹就是本書的主人公“我”,我們之所以寫他這個決定,要出發到神的家園去的決定,並且事實是他在做出了這個決定時就已經義無反顧地出發了,那是因為他這麽做對他日後的生活和經歷造成了重大的影響和後果,所以,這本以他為主人公的書,我們不可能不寫他這個決定,不可能不寫他這個出發,且不管他這個決定和出發是否是幼稚好笑的。
第41章 太陽·第三卷 、自毀前程1
1
高考恢復後,我已經是爹班上的學生了。我們溝有兩所學校,也可以說一所學校有兩個地方兩個任教老師,一個在茶壺嘴,任教老師是公辦老師,一個離茶壺嘴有三四裏地,在一座小山包上,任教老師就是我爹。
小學一二三年級我在公辦老師班上念,上四年級時,我們班的學生普降一級到爹班上念三年級。教我們的是位年輕的女老師,姓秦,我們後文還會講到她。秦老師雖上過師範,但上的是那種靠推薦上學的師範,沒多少實際文化,到四年級時她就教不了我們了,隻有交給爹教。秦老師給我們當老師期間還生孩子坐月子,再加上公辦老師的“公辦”就是人們所說的“鐵飯碗”,秦老師是吃“國家飯”幹“國家工作”的,本身享有成文不成文、明的和隱的特權,可以不用心教書,教書隻當是領國家工資,秦老師正是如此,教我們基本上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所以,雖然這時候還沒有恢復高考,不強調文化知識,爹還是認為我們在秦老師那兒沒學到什麽,基礎太差,要把我們普降一級。爹這時教著一個班,但爹是民辦教師,民辦教師是人們所說的“土飯碗”,和一般農民沒什麽區別,所以,民辦教師就應該比公辦教師多勞動和多付出一點也就成了一種隱形的規則,爹歷來就是一個人教兩三個班兩三個年級,這已經成了慣例。
高考恢復了,我們沒有必要強調這對爹有多大的衝擊了。在高考恢復前,他就把一切希望寄托在我身上了,要我通過他所說的那種練字日後飛黃騰達當上一個“秘書”,改變我們家的現狀和命運。總之,不管是為什麽,他認定我了,高考恢復後,他就更是如此了,對我可以說是全力以赴,整個身心都撲在我身上了。
可是,我實在是個不爭氣的,而且,我的不爭氣和一般孩子的不爭氣完全不同,幾乎可以說,我的不爭氣是“獨一無二”的。
舉個小例子。到了小學四五年級,應用題是數學的一個重要內容,解這些題,不僅需要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時也講究解題的方式方法。
老是按照書本上和爹教的那些方式方法解這些題,我漸漸感到一切都是那樣單調,一切都在凝固,甚至在死去,感到自己和世界、萬事萬物,一切和一切,包括我自己在日益疏遠,甚至於在互相隔離開來。我感到打破這個是我作為人和我自己別無選擇的使命和責任。
對這些應用題,我老早就看出它們有好多完全可以另一種方式方法解答,有的還有好幾種,而且這些方式方法有好多要比書上教的和爹教的簡單得多,新奇得多,可以用“出奇製勝”、“事半功倍”這類詞語形容。我雖不過是個小學四年級學生,但經歷的已經夠多了,所以,要不要把這些解題方式形成文字寫到作業本上,我是頗費思量的。最後,我還是把它們認認真真在寫到作業本並給爹交上去了,因為我覺得這樣做是我作為人和自己無法推卸的責任。從交上去後我就在等待著,在那種寒冷中等待著。
但是,他也看到了,對人來說,去那萬神家園,目睹萬神的風采,領受萬神的光輝,人才可能找到人存在的根據,才可能知道自己是誰,從哪裏來,往何處去,人的真實、本質、使命和責任是什麽。而他,僅他在三官場那個學校壩子看電影所經歷的一切就已經使他得別無選擇地去找到這個根據,洞悉這個本質的真相。
也許他至少該提這樣的問題:人有沒有可能去往併到達那萬神家園,那在萬水千山之外、無邊的黑暗和寒冷之外、世界和宇宙之外、時空之外、一切和一切之外的萬神的家園,目睹萬神的真容,盡受萬神的美的審判和考驗呢?然而,小禹並沒有想到有沒有這種可能,想到的隻是這就是他的使命,人的使命,他別無選擇。別無選擇就是一切,它使他其他的什麽也沒有想,什麽也不可能去想。
他下了一個決心。一下這個決心,他頓時感覺到輕鬆了,踏實了,也不再發抖了,感覺到自己下了這個決心本身就對神國已經對他所顯現的那麽點東西,更有在那個地方看電影所經見的一切,那些在這個世界的冷漠和扭曲中無辜死傷的孩子們有了一個交代了,也對他在自己身上發現的那一切人的脆弱、軟弱、矛盾等等有一個交代了,總之,對一切都有個交代了。
沒有必要諱言,他下的這個決心就是,出發到那萬神的家園去,睹盡萬神的風采,找到人從哪裏來、往何處去、人到底是什麽、是誰,他的本質、真相、責任、依據到底是什麽的答案。
寫到這裏,我們可能會覺得這個孩子實在可愛可笑,幼稚天真得可以。但是,也許,我們實在沒有必要笑他。神是否存在這個問題,不僅受過相當的現代教育的他爹詳細深入地給他講過,而且也沒有經住他自己的大腦的檢驗。他們院裏的一位他叫她大婆的老太婆,是他爺爺的哥哥的遺孀,所以他叫她大婆,一個孤老太婆,是個特迷信的老太婆,相信鬼神的存在,連他爹都說不服她。但是,有一次僅五歲的他對她的一個駁斥,就叫她啞口無言,就像在他爹給他講他爹稱之為“唯物主義”那種哲學的時候,他的反駁和詰難多次讓他爹啞口無言一樣。
這個爭論是這樣的。他說:“你說神不死,是不是就是在說我們說話的這個時候神已經活了無限長的時間了,在我們這個時候之後還會活無限長的時間?”大婆道:“那是呀,那是呀,那不是這樣的還是啥樣的?”他說:“如果真是這樣,那就不能肯定神不死,我們不能肯定,神自己也不能肯定。”大婆笑道:“咋不能肯定,我們能肯定,神自己也能肯定。”他說:“神在我們說話的這個時候之後還會活無限長的時間,就不能肯定在以後無限長的時間裏不產生出一種比它更強大的神出來將他們消滅,他們自己不能肯定,我們自己也不能肯定。”一時間,大婆啞口無言。
總之,我們也許應該明白,他這時候想到的“神”不是他大婆說的那種神,但對他來說,“神”是存在的,他這“神”就是那真正的神,這就是他不懷疑,想都想不到要懷疑自己的原因。
我們可能會說這孩子也太感性了,僅僅一場暴風雨的景象就讓他相信自己已經見到了“神”的蹤跡,而且要出發到萬“神”的家園去,說準確點,就是到上帝的身邊去,他知道那方向在哪裏,那路怎麽走,他需要什麽幫助,他將遇到些什麽。
不過,雖然也許我們是對的,但這裏也沒有必要不說,這個張小禹就是本書的主人公“我”,我們之所以寫他這個決定,要出發到神的家園去的決定,並且事實是他在做出了這個決定時就已經義無反顧地出發了,那是因為他這麽做對他日後的生活和經歷造成了重大的影響和後果,所以,這本以他為主人公的書,我們不可能不寫他這個決定,不可能不寫他這個出發,且不管他這個決定和出發是否是幼稚好笑的。
第41章 太陽·第三卷 、自毀前程1
1
高考恢復後,我已經是爹班上的學生了。我們溝有兩所學校,也可以說一所學校有兩個地方兩個任教老師,一個在茶壺嘴,任教老師是公辦老師,一個離茶壺嘴有三四裏地,在一座小山包上,任教老師就是我爹。
小學一二三年級我在公辦老師班上念,上四年級時,我們班的學生普降一級到爹班上念三年級。教我們的是位年輕的女老師,姓秦,我們後文還會講到她。秦老師雖上過師範,但上的是那種靠推薦上學的師範,沒多少實際文化,到四年級時她就教不了我們了,隻有交給爹教。秦老師給我們當老師期間還生孩子坐月子,再加上公辦老師的“公辦”就是人們所說的“鐵飯碗”,秦老師是吃“國家飯”幹“國家工作”的,本身享有成文不成文、明的和隱的特權,可以不用心教書,教書隻當是領國家工資,秦老師正是如此,教我們基本上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所以,雖然這時候還沒有恢復高考,不強調文化知識,爹還是認為我們在秦老師那兒沒學到什麽,基礎太差,要把我們普降一級。爹這時教著一個班,但爹是民辦教師,民辦教師是人們所說的“土飯碗”,和一般農民沒什麽區別,所以,民辦教師就應該比公辦教師多勞動和多付出一點也就成了一種隱形的規則,爹歷來就是一個人教兩三個班兩三個年級,這已經成了慣例。
高考恢復了,我們沒有必要強調這對爹有多大的衝擊了。在高考恢復前,他就把一切希望寄托在我身上了,要我通過他所說的那種練字日後飛黃騰達當上一個“秘書”,改變我們家的現狀和命運。總之,不管是為什麽,他認定我了,高考恢復後,他就更是如此了,對我可以說是全力以赴,整個身心都撲在我身上了。
可是,我實在是個不爭氣的,而且,我的不爭氣和一般孩子的不爭氣完全不同,幾乎可以說,我的不爭氣是“獨一無二”的。
舉個小例子。到了小學四五年級,應用題是數學的一個重要內容,解這些題,不僅需要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時也講究解題的方式方法。
老是按照書本上和爹教的那些方式方法解這些題,我漸漸感到一切都是那樣單調,一切都在凝固,甚至在死去,感到自己和世界、萬事萬物,一切和一切,包括我自己在日益疏遠,甚至於在互相隔離開來。我感到打破這個是我作為人和我自己別無選擇的使命和責任。
對這些應用題,我老早就看出它們有好多完全可以另一種方式方法解答,有的還有好幾種,而且這些方式方法有好多要比書上教的和爹教的簡單得多,新奇得多,可以用“出奇製勝”、“事半功倍”這類詞語形容。我雖不過是個小學四年級學生,但經歷的已經夠多了,所以,要不要把這些解題方式形成文字寫到作業本上,我是頗費思量的。最後,我還是把它們認認真真在寫到作業本並給爹交上去了,因為我覺得這樣做是我作為人和自己無法推卸的責任。從交上去後我就在等待著,在那種寒冷中等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