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把錢花在實處
荒災年,我成了全村最有錢兒媳婦 作者:晚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秋梅說到這兒,臉就紅了,她知道自己不該總是救濟娘家人,可是她兄長現在完全不能再做狀師了,妹妹一家又不管娘家人,總不該看著他們被那人報複欺負,在安城待不下去呢。
眼下沈家爹娘和大哥都住在鄉下,也就侍弄著那幾畝地,而沈秋梅的父親又好酒,再過回那清貧的日子,定是在家裏吵吵鬧鬧。
這事兒要是任婆子知道了,自是不歡喜的,沈秋梅一直捂著,便是身邊的丈夫都不知道。
大房一直都是跟在二房身邊做事,木匠活基本賺不到什麽錢了,大房一家老小吃用花銷都是二房三房賺的錢,所以沈秋梅更不敢說半句了。
宋九和楊冬花聽了,兩人都沉默了。
其實給娘家寄錢這事,楊冬花暗中也給了的,她丈夫會賺錢呢,一年給娘家百來兩銀子貼補家用,再在信中再三交代爹娘一家要買田地。
楊冬花這人聰明些,每次派人送錢回去,找的就驛站的人,又多花幾兩銀子,讓對方往楊家跑上一趟,要親眼見到爹娘拿了錢買了田地,看到爹娘兄嫂沒有亂花錢,她才放心給。
隻是這事兒都是私下裏做了就做了,也沒有在台麵上說。
但是莊戶家裏一年千把兩銀子的花銷,那就是大戶家裏的花銷了,大嫂哪能這麽放任。
宋九聽到兩位嫂子的心聲,看著兩人都低著頭不說話了,這就勸慰道:“這麽說來,錢倒是小事,大嫂反而因此懷上了,倒也是好事兒。”
宋九這就叫阿金把這消息告訴韓先生去,指不定她家大嫂肚裏懷著的孩子根本就沒事呢。
至於大嫂給娘家錢的事,宋九這就說道:“嫂子,這事兒我們不會跟婆母說的,不過沈家被欺負的事,要不要我幫著派個人回安城看一看,看是誰家這麽囂張,怎麽說咱們家也算是朝中有人的,哪能這麽欺負人。”
沈秋梅還在猶豫,楊冬花忍不住插嘴,“大嫂,你也太糊塗了,一千兩銀子說拿就拿,你要救濟娘家,那是人之常情,但是要有個度,救人救急,水中送炭就好。”
“你拿一千兩銀子養著娘家人,久了娘家人都不做事了,你是不是得和大哥養娘家人一輩子?將來你還要不要養娘家的侄兒侄女,侄孫侄媳?”
“再說咱們也是貧苦出身,當年咱們在鄉下的時候,一年十兩銀子的餘錢就足夠養活一家人還有滋有味的,你給一千兩,過的是多富足的生活,我看怕是城裏宅子都買下了,家裏下人也都有了。”
楊冬花這人說話直爽,這一股腦說出來,沈秋梅的臉更紅了,連忙看向宋九和楊冬花,說道:“我知道錯了,此事萬不可告訴婆母,還有……還有我夫君。”
楊冬花鬱悶的點頭,宋九自是不會說的,眼下的任家,一千兩銀子倒是小事兒,隻是二嫂說的也對,這麽不清不楚的也不是辦法。
沈秋梅突然拉住楊冬花的袖子,急切的問道:“那二弟媳一般一年給多少呢?”
“百把兩銀子,我還叫人幫看賬本的。”楊冬花脫口而出,但一說出來就知道大嫂在套她的話。
這下好了,楊冬花的把柄也落大嫂手上了,讀書人就是腦子轉得快。
楊冬花反應過來了,有些生氣,沈秋梅無奈開口:“是我多問了一句,不過二弟媳這方法好,且讓我好好想一想。”
“想什麽呢,三弟媳說的對,派個人回安城,把你大哥這事兒擺平,看以後安城還有誰敢欺負沈家的人,以後給錢也得要賬本看數目,不然把人養懶了,你反而是在害他們。”
楊冬花口直心快,一口氣說完,沈秋梅不敢再猶豫,應下了。
宋九這就安排三名府衛往安城去一趟,也帶走了沈秋梅的家書,家書中便提出了以後會看娘家人用錢的賬本,不可亂花銷。
楊冬花被大嫂識破後,也就順帶說了,她這些年給家裏統共寄去的銀子不到一千兩銀子,但是家裏人卻在她的銀錢救濟下,買下了五十畝良田,聽說她大哥小賣鋪的生意沒做了,卻養了十幾頭牛,做著牛車的生意,足夠養家了。
很快楊冬花還將娘家的賬本拿了出來,上麵用歪歪斜斜的字記著每一筆收入和支出,她大哥的牛車隊在安城幫人短途運貨,賺下錢了就聽她這個妹妹的話,想方設法的買田地,還說等今年年底了,手頭的餘錢可以在安城買下鋪子了。
到時候有了鋪子,楊家大哥就叫媳婦齊氏經營間雜貨鋪,又有車隊運輸,這些年也尋到一些門路,想必生意定能好好做下去的。
沈秋梅大受楊冬花的鼓舞,是要好好跟娘家人說一說了。
至於兩個兒媳婦救濟娘家的事,任婆子門兒清,她隻是沒點破而已,這會兒得知大媳婦兩年間都沒有穿府中的衣料做的衣裳,反而救了自己的命,還運氣好的懷上了孩子,任婆子就更加不會說什麽了。
宋九給牧心寄去了信還沒幾日,倒是先收到了小叔子榮義的信,信中小叔子說起這幾年的經曆,原來他身體養好後回了京城成了晉王府世子,並沒有在京城待多久,就直接被派去鎮守燕北了。
所以這三年來,榮義都在燕北待著,邊關方可安寧。
這麽說來,牧心也在燕北了,好在宋九的信是小團子的信鳥送去的,定會飛到燕北尋到榮義和牧心,隻是此時將牧心請來平江府,會不會讓小叔子有些為難呢?
宋九在府中養身體,她家傻夫君便順著香囊一事追查關外香料商人的下落。
府中客院裏,衛書瑩的兒子衛耀祖已經五歲了,這日晌午時分,衛書瑩將兒子帶到了宋九的身邊,她想將孩子送到任府山莊跟著先生們一起讀書。
宋九是知道衛書瑩的決心,她想兒子好好學,學到了本事,不是要入朝為官也不要功名利祿,而是為了報仇。
這五年間,劉小丫一直在衛書瑩身邊照顧,衛書瑩這人也是隱忍,心頭明明有深仇大恨,卻什麽也沒有做,就靜心的撫養著兒子長大,盼著有朝一日有了機會,替心愛之人雪恨。
眼下沈家爹娘和大哥都住在鄉下,也就侍弄著那幾畝地,而沈秋梅的父親又好酒,再過回那清貧的日子,定是在家裏吵吵鬧鬧。
這事兒要是任婆子知道了,自是不歡喜的,沈秋梅一直捂著,便是身邊的丈夫都不知道。
大房一直都是跟在二房身邊做事,木匠活基本賺不到什麽錢了,大房一家老小吃用花銷都是二房三房賺的錢,所以沈秋梅更不敢說半句了。
宋九和楊冬花聽了,兩人都沉默了。
其實給娘家寄錢這事,楊冬花暗中也給了的,她丈夫會賺錢呢,一年給娘家百來兩銀子貼補家用,再在信中再三交代爹娘一家要買田地。
楊冬花這人聰明些,每次派人送錢回去,找的就驛站的人,又多花幾兩銀子,讓對方往楊家跑上一趟,要親眼見到爹娘拿了錢買了田地,看到爹娘兄嫂沒有亂花錢,她才放心給。
隻是這事兒都是私下裏做了就做了,也沒有在台麵上說。
但是莊戶家裏一年千把兩銀子的花銷,那就是大戶家裏的花銷了,大嫂哪能這麽放任。
宋九聽到兩位嫂子的心聲,看著兩人都低著頭不說話了,這就勸慰道:“這麽說來,錢倒是小事,大嫂反而因此懷上了,倒也是好事兒。”
宋九這就叫阿金把這消息告訴韓先生去,指不定她家大嫂肚裏懷著的孩子根本就沒事呢。
至於大嫂給娘家錢的事,宋九這就說道:“嫂子,這事兒我們不會跟婆母說的,不過沈家被欺負的事,要不要我幫著派個人回安城看一看,看是誰家這麽囂張,怎麽說咱們家也算是朝中有人的,哪能這麽欺負人。”
沈秋梅還在猶豫,楊冬花忍不住插嘴,“大嫂,你也太糊塗了,一千兩銀子說拿就拿,你要救濟娘家,那是人之常情,但是要有個度,救人救急,水中送炭就好。”
“你拿一千兩銀子養著娘家人,久了娘家人都不做事了,你是不是得和大哥養娘家人一輩子?將來你還要不要養娘家的侄兒侄女,侄孫侄媳?”
“再說咱們也是貧苦出身,當年咱們在鄉下的時候,一年十兩銀子的餘錢就足夠養活一家人還有滋有味的,你給一千兩,過的是多富足的生活,我看怕是城裏宅子都買下了,家裏下人也都有了。”
楊冬花這人說話直爽,這一股腦說出來,沈秋梅的臉更紅了,連忙看向宋九和楊冬花,說道:“我知道錯了,此事萬不可告訴婆母,還有……還有我夫君。”
楊冬花鬱悶的點頭,宋九自是不會說的,眼下的任家,一千兩銀子倒是小事兒,隻是二嫂說的也對,這麽不清不楚的也不是辦法。
沈秋梅突然拉住楊冬花的袖子,急切的問道:“那二弟媳一般一年給多少呢?”
“百把兩銀子,我還叫人幫看賬本的。”楊冬花脫口而出,但一說出來就知道大嫂在套她的話。
這下好了,楊冬花的把柄也落大嫂手上了,讀書人就是腦子轉得快。
楊冬花反應過來了,有些生氣,沈秋梅無奈開口:“是我多問了一句,不過二弟媳這方法好,且讓我好好想一想。”
“想什麽呢,三弟媳說的對,派個人回安城,把你大哥這事兒擺平,看以後安城還有誰敢欺負沈家的人,以後給錢也得要賬本看數目,不然把人養懶了,你反而是在害他們。”
楊冬花口直心快,一口氣說完,沈秋梅不敢再猶豫,應下了。
宋九這就安排三名府衛往安城去一趟,也帶走了沈秋梅的家書,家書中便提出了以後會看娘家人用錢的賬本,不可亂花銷。
楊冬花被大嫂識破後,也就順帶說了,她這些年給家裏統共寄去的銀子不到一千兩銀子,但是家裏人卻在她的銀錢救濟下,買下了五十畝良田,聽說她大哥小賣鋪的生意沒做了,卻養了十幾頭牛,做著牛車的生意,足夠養家了。
很快楊冬花還將娘家的賬本拿了出來,上麵用歪歪斜斜的字記著每一筆收入和支出,她大哥的牛車隊在安城幫人短途運貨,賺下錢了就聽她這個妹妹的話,想方設法的買田地,還說等今年年底了,手頭的餘錢可以在安城買下鋪子了。
到時候有了鋪子,楊家大哥就叫媳婦齊氏經營間雜貨鋪,又有車隊運輸,這些年也尋到一些門路,想必生意定能好好做下去的。
沈秋梅大受楊冬花的鼓舞,是要好好跟娘家人說一說了。
至於兩個兒媳婦救濟娘家的事,任婆子門兒清,她隻是沒點破而已,這會兒得知大媳婦兩年間都沒有穿府中的衣料做的衣裳,反而救了自己的命,還運氣好的懷上了孩子,任婆子就更加不會說什麽了。
宋九給牧心寄去了信還沒幾日,倒是先收到了小叔子榮義的信,信中小叔子說起這幾年的經曆,原來他身體養好後回了京城成了晉王府世子,並沒有在京城待多久,就直接被派去鎮守燕北了。
所以這三年來,榮義都在燕北待著,邊關方可安寧。
這麽說來,牧心也在燕北了,好在宋九的信是小團子的信鳥送去的,定會飛到燕北尋到榮義和牧心,隻是此時將牧心請來平江府,會不會讓小叔子有些為難呢?
宋九在府中養身體,她家傻夫君便順著香囊一事追查關外香料商人的下落。
府中客院裏,衛書瑩的兒子衛耀祖已經五歲了,這日晌午時分,衛書瑩將兒子帶到了宋九的身邊,她想將孩子送到任府山莊跟著先生們一起讀書。
宋九是知道衛書瑩的決心,她想兒子好好學,學到了本事,不是要入朝為官也不要功名利祿,而是為了報仇。
這五年間,劉小丫一直在衛書瑩身邊照顧,衛書瑩這人也是隱忍,心頭明明有深仇大恨,卻什麽也沒有做,就靜心的撫養著兒子長大,盼著有朝一日有了機會,替心愛之人雪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