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努力的學知識
荒災年,我成了全村最有錢兒媳婦 作者:晚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小丫感覺身邊有人,回頭一看見是嫂子,立即起身,看著宋九解釋道:“嫂子,我就順手的事,而且也幹慣了這些活計。”
這是擔心宋九嫌棄她洗不好麽?哪能呢,看到這樣想方設法學知識的劉小丫,她欣賞還來不及呢。
於是宋九也蹲身,兩人一起洗。
洗衣裳的時候,宋九順帶問她昨天認識的字,開頭兩字“趙”“錢”。
劉小丫很快念了出來,可是兩個字的音念錯了,宋九頗為吃驚,於是要求她寫出來,劉小丫倒是能寫出來的。
能記住寫卻忘了讀,這孩子的記性比她想象中的還要差一些,所以想在這三五個月裏能識字會算數,那當真是難事。
宋九再次教會她讀這兩字,劉小丫記了一天一夜的兩個字,沒想到還是讀錯了,這會兒紅了臉。
“不要著急,一天學不會就學兩天,隻要天天學,積少成多,最後還是會學會的。”
劉小丫感激的點頭,隻可惜她以後也隻有晌午來一次了,她娘不準她識字,嫌丟臉,她隻能偷偷地學。
宋九早就明白會是這麽一個結果,晌午就晌午,隻要不放棄學習,總有一天會學很多字。
劉小丫抹了一把眼角,今個兒就學著念這兩字,明天再過來學新的字。
一筐衣裳洗完,劉小丫也不走,主動給宋九打掃後院去,宋九勸她走也不走,直到後院清掃幹淨,宋九不說她了,她也得趕緊回去。
看著劉小丫一路跑下去的背影,宋九歎了口氣,要不給劉小丫多寫幾個字在紙上,讓她帶在身上隨時能練能記,學會寫了再教她念,會不會學的就快了些呢。
倒也是一個法子。
宋九這就寫了一張字帖,既可以讓她對著她的字帖練字,也免得她記不住,能在做事的時候看一看,學的就快了。
其實一天的時間過得很快,宋九照顧孩子打理家務,還要看陶三娘的手冊,又得做繡品,忙得很。
到了夜裏,宋九還會在油燈下刺繡,好在有傻夫君照顧著兩孩子睡覺,她少了許多事情。
就這樣過了兩日,沈秋梅又是大清早的將閨女抱了過來,大嫂又要入城了。
宋九總感覺大嫂有什麽事兒瞞著她,她想試探的多問兩句,想知道大嫂心頭在想什麽,可是大嫂不願意多說。
將蓉姐兒放到三房院裏,沈秋梅轉身就走。
宋九站在院外看到大嫂坐隔壁村的牛車入城的。
有了蓉姐兒在,宋九的兩孩子就喜歡圍著姐姐轉,而蓉姐兒是個聽話的性子,帶著弟妹們不怎麽走出小院,抓螞蟻玩就能玩半晌。
宋九坐在桂花樹下能安靜的刺繡。
等閑下來時,宋九會刻意的教蓉姐兒識字,果然教這孩子宋九輕鬆得多,百家姓念幾遍,這孩子能當成順口溜似的給背下來。
至於寫的話,到底才兩歲,宋九不強求,她帶著蓉姐兒一遍遍讀著百家姓,恐怕大嫂再將孩子在她這兒放幾日,蓉姐兒能將百家姓上的字全部認完。
日子過得極快,半個月的時光,梅莊的王守來就趕來了,他果然是受莊主之令來拿小冊子的。
再次將小冊子放在匣子中,遞給了王守來,他歎了口氣問道:“夫人,半個月的光景,大概學了幾成,要不我回去後向莊主美言幾句,我再給你送來。”
宋九卻是擺手,她不僅將冊子看完了,她還將陶三娘的底稿全部記住了,她發現先前師父教會給她的東西太過深奧,也著實沒有時間仔細教她,以至於她自己摸索的過程中開始有了偏頗。
但是有了陶三娘的手稿後,宋九就發現所學的基本功正好彌補了她的缺憾,同時她也很吃驚,陶三娘的刺繡手藝與師父的手藝是一個派係的,也就是都是梅繡的傳人。
所以她更要仔細的學了,這半個月即使做夢,她都夢到了手冊裏的那些衣裳配飾。
王守來見宋九竟然半個月就學會了,很不可思議,小聲說道:“夫人有所不知,我這半個月也悄悄地打聽了一下,莊主從來沒有收過弟子。”
“夫人可得努力,指不定能拜師。”
宋九卻是擺手,她隻有一個師父,那就是莫如水,至於陶三娘對她的栽培,她會在以後的繡品中做得更好,不會離開梅莊。
王守來頭回見到拜師不動心的人,真有些摸不準這位,偏偏這位被莊主看中,王守來隻好帶著東西走了,還說那些喜被帕子的繡品可得做快些了,上頭要的,指不定派他來催。
送走王守來,宋九又忙著做繡活,每天都很忙碌,劉小丫識字的速度就更慢了。
這日劉家,劉小丫正好扛著一捆柴從外頭回來,一進院門,就見院裏放著幾張長板凳,上頭坐著好幾人,都麵生得很。
劉嬸見了女兒,臉色有些不好看,趕緊叫女兒回屋換身衣裳去,還叫劉小丫換好衣裳就進廚房做飯。
媒人和親家來了,且讓他們看看自家女兒的廚藝也是可以的。
劉小丫很快明白了母親的意思,悄悄地朝那板凳上坐著的穿著鬆花色細棉衣裳的男子看去一眼,沒想對方也在打量她。
對方看到劉小丫扛著柴的樣子,立即移開目光,甚至都不願意再看第二眼。
劉小丫心頭不舒服,還是將柴禾放下,回屋裏換了一身衣裳出來。
然而即使換了一身幹淨衣裳,衣裳上仍舊有補丁,再加上去山裏砍柴出了一身汗,臉都被柴禾給刮破了皮,就有些觸目驚心了。
果然對方沒有再看劉小丫一眼。
等劉小丫在廚房裏忙活著將飯菜做出來的時候,外頭已經聽到他們準備走了。
劉嬸趕緊將人叫住,她家女兒做的飯菜可口,將來嫁過去裏裏外外都行。
又在媒人的勸說下,對方再次在板凳上坐下,隨即親家公說起家裏開雜貨鋪的,娶個兒媳婦不必砍柴下地,就是要會識字算數。
於是無奈之下,劉嬸將女兒叫出來,心想著也學了四五個字,就把這四五個字念一念就好。
誰知人家一上來就問:“八個大錢一斤的醬汁,一缸醬汁上百斤,對方買兩缸,得付多少錢?”
劉小丫一臉的茫然。
劉嬸也有些沒有反應過來,身邊的媒人著急得不行。
這是擔心宋九嫌棄她洗不好麽?哪能呢,看到這樣想方設法學知識的劉小丫,她欣賞還來不及呢。
於是宋九也蹲身,兩人一起洗。
洗衣裳的時候,宋九順帶問她昨天認識的字,開頭兩字“趙”“錢”。
劉小丫很快念了出來,可是兩個字的音念錯了,宋九頗為吃驚,於是要求她寫出來,劉小丫倒是能寫出來的。
能記住寫卻忘了讀,這孩子的記性比她想象中的還要差一些,所以想在這三五個月裏能識字會算數,那當真是難事。
宋九再次教會她讀這兩字,劉小丫記了一天一夜的兩個字,沒想到還是讀錯了,這會兒紅了臉。
“不要著急,一天學不會就學兩天,隻要天天學,積少成多,最後還是會學會的。”
劉小丫感激的點頭,隻可惜她以後也隻有晌午來一次了,她娘不準她識字,嫌丟臉,她隻能偷偷地學。
宋九早就明白會是這麽一個結果,晌午就晌午,隻要不放棄學習,總有一天會學很多字。
劉小丫抹了一把眼角,今個兒就學著念這兩字,明天再過來學新的字。
一筐衣裳洗完,劉小丫也不走,主動給宋九打掃後院去,宋九勸她走也不走,直到後院清掃幹淨,宋九不說她了,她也得趕緊回去。
看著劉小丫一路跑下去的背影,宋九歎了口氣,要不給劉小丫多寫幾個字在紙上,讓她帶在身上隨時能練能記,學會寫了再教她念,會不會學的就快了些呢。
倒也是一個法子。
宋九這就寫了一張字帖,既可以讓她對著她的字帖練字,也免得她記不住,能在做事的時候看一看,學的就快了。
其實一天的時間過得很快,宋九照顧孩子打理家務,還要看陶三娘的手冊,又得做繡品,忙得很。
到了夜裏,宋九還會在油燈下刺繡,好在有傻夫君照顧著兩孩子睡覺,她少了許多事情。
就這樣過了兩日,沈秋梅又是大清早的將閨女抱了過來,大嫂又要入城了。
宋九總感覺大嫂有什麽事兒瞞著她,她想試探的多問兩句,想知道大嫂心頭在想什麽,可是大嫂不願意多說。
將蓉姐兒放到三房院裏,沈秋梅轉身就走。
宋九站在院外看到大嫂坐隔壁村的牛車入城的。
有了蓉姐兒在,宋九的兩孩子就喜歡圍著姐姐轉,而蓉姐兒是個聽話的性子,帶著弟妹們不怎麽走出小院,抓螞蟻玩就能玩半晌。
宋九坐在桂花樹下能安靜的刺繡。
等閑下來時,宋九會刻意的教蓉姐兒識字,果然教這孩子宋九輕鬆得多,百家姓念幾遍,這孩子能當成順口溜似的給背下來。
至於寫的話,到底才兩歲,宋九不強求,她帶著蓉姐兒一遍遍讀著百家姓,恐怕大嫂再將孩子在她這兒放幾日,蓉姐兒能將百家姓上的字全部認完。
日子過得極快,半個月的時光,梅莊的王守來就趕來了,他果然是受莊主之令來拿小冊子的。
再次將小冊子放在匣子中,遞給了王守來,他歎了口氣問道:“夫人,半個月的光景,大概學了幾成,要不我回去後向莊主美言幾句,我再給你送來。”
宋九卻是擺手,她不僅將冊子看完了,她還將陶三娘的底稿全部記住了,她發現先前師父教會給她的東西太過深奧,也著實沒有時間仔細教她,以至於她自己摸索的過程中開始有了偏頗。
但是有了陶三娘的手稿後,宋九就發現所學的基本功正好彌補了她的缺憾,同時她也很吃驚,陶三娘的刺繡手藝與師父的手藝是一個派係的,也就是都是梅繡的傳人。
所以她更要仔細的學了,這半個月即使做夢,她都夢到了手冊裏的那些衣裳配飾。
王守來見宋九竟然半個月就學會了,很不可思議,小聲說道:“夫人有所不知,我這半個月也悄悄地打聽了一下,莊主從來沒有收過弟子。”
“夫人可得努力,指不定能拜師。”
宋九卻是擺手,她隻有一個師父,那就是莫如水,至於陶三娘對她的栽培,她會在以後的繡品中做得更好,不會離開梅莊。
王守來頭回見到拜師不動心的人,真有些摸不準這位,偏偏這位被莊主看中,王守來隻好帶著東西走了,還說那些喜被帕子的繡品可得做快些了,上頭要的,指不定派他來催。
送走王守來,宋九又忙著做繡活,每天都很忙碌,劉小丫識字的速度就更慢了。
這日劉家,劉小丫正好扛著一捆柴從外頭回來,一進院門,就見院裏放著幾張長板凳,上頭坐著好幾人,都麵生得很。
劉嬸見了女兒,臉色有些不好看,趕緊叫女兒回屋換身衣裳去,還叫劉小丫換好衣裳就進廚房做飯。
媒人和親家來了,且讓他們看看自家女兒的廚藝也是可以的。
劉小丫很快明白了母親的意思,悄悄地朝那板凳上坐著的穿著鬆花色細棉衣裳的男子看去一眼,沒想對方也在打量她。
對方看到劉小丫扛著柴的樣子,立即移開目光,甚至都不願意再看第二眼。
劉小丫心頭不舒服,還是將柴禾放下,回屋裏換了一身衣裳出來。
然而即使換了一身幹淨衣裳,衣裳上仍舊有補丁,再加上去山裏砍柴出了一身汗,臉都被柴禾給刮破了皮,就有些觸目驚心了。
果然對方沒有再看劉小丫一眼。
等劉小丫在廚房裏忙活著將飯菜做出來的時候,外頭已經聽到他們準備走了。
劉嬸趕緊將人叫住,她家女兒做的飯菜可口,將來嫁過去裏裏外外都行。
又在媒人的勸說下,對方再次在板凳上坐下,隨即親家公說起家裏開雜貨鋪的,娶個兒媳婦不必砍柴下地,就是要會識字算數。
於是無奈之下,劉嬸將女兒叫出來,心想著也學了四五個字,就把這四五個字念一念就好。
誰知人家一上來就問:“八個大錢一斤的醬汁,一缸醬汁上百斤,對方買兩缸,得付多少錢?”
劉小丫一臉的茫然。
劉嬸也有些沒有反應過來,身邊的媒人著急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