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都想來借糧
荒災年,我成了全村最有錢兒媳婦 作者:晚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任榮長捏著媳婦兒柔軟的手,還有些錯愕的分神看了一眼。
“媳婦兒,你的手變得更軟了。”
是麽?
宋九就要抽出來細看,任榮長可不準,“我想摸摸。”
光天化日之下,不好吧。
最終宋九也沒有抽出自己的手,甜滋滋地坐在丈夫身邊,心情也好了不少。
再次入安城,才幾日光景,還真是變了大樣,城裏頭大部分鋪麵不僅關了門,街頭上更是蕭條。
除了城裏的糧鋪門前排長龍之外,便難得看到這熱鬧場麵。
宋九朝糧鋪看了一眼,心思微動,心想著恐怕過不了幾日,水鄉村也會有不少人要賣地了。
不做逗留,夫妻兩人趕著牛車到了城東戲樓。
城東頭果然是不一樣的,沒錢的沒糧吃,有錢的還能聽戲吃酒,尋歡作樂。
夫妻兩人來到戲樓外,將來意跟夥計說了,夥計戒備的將兩人攔外頭。
雖說夫妻兩人穿著新衣,沒有半個補丁,可是身上的粗布衣,與這進出的客人相比,兩人不知道有多落魄。
現在城裏窮人太多,夥計不得不防。
過了好一會兒,繡樓管事才走了出來,看到兩人似乎才想起這事,先前給了三塊碎布拿去做繡帕的,見他們幾日沒來,也沒時間去找他們,沒想到他們真的做好了。
宋九將繡帕送上,是手帕上的雙麵繡花樣,卻比手帕上的刺繡更精致,針法也用得複雜一些。
戲樓管事心如明鏡,瞧著這姑娘剛學不久,家裏果然是有位高手在教的,這針法的細密程度以及手法和種類,就不是普通繡娘能做到的。
熟能生巧,假以時日,這人這麽練下去,不是個名繡大家,也至少能在這行討生了。
“不錯,繡帕沒有那麽講究,隻要新穎的花樣圖案,以及這雙麵繡的手法,這單生意就交給你了吧。”
要不是萬繡坊店大欺客,也不會留下這麽一批繡帕尋不到地兒做,萬繡坊看不上的小生意,這小繡娘瞧著會盡心盡力,人也看著實誠又順眼,就她了。
對方收下三塊繡帕,竟然給了她二兩銀子,說道:“樓裏一共有六十三張繡墩,這兒有三塊繡帕,剩下六十塊繡帕你們多久能繡好?”
宋九已經激動壞了,有六十塊繡帕要做,足夠她練手,做出這六十塊繡帕,她再接繡帕的活那就是熟手,閉著眼睛也能繡出來。
隻是她三塊繡帕就繡了五六日,那六十塊繡帕豈不是要好長一段時間了。
繡樓管事見宋九沉默著不敢說話,看到她換上的新衣還有新衣擺上的刺繡,動了惻隱之心,交代道:“這樣好了,有二十張繡墩是放在衣間供戲班子的人用的。”
“你先繡這二十張繡帕,想必你這姑娘也是個勤快的實誠人,前頭手生,繡好這二十張繡帕交上來,瞧著沒問題了,接著來再繡大堂外供客人用的,那時你也繡得更好了,相必也更快些了,倒也是不急的。”
這繡樓管事真的是好心人,他早已經看出了宋九的針法手生,但還是給了她這個機會,宋九立即應下。
繡樓管事又嚴肅的交代道:“醜話說前頭,這三張繡帕多給了你一點兒,之後六十塊繡帕統一價格,五百個大錢一張,一定要用心的繡,繡慢點兒沒關係。”
宋九再次點頭。
夥計在管事的示意下將二十塊繡帕的杭綢料送上,果然都是先前留下來的邊角料,但是一口氣給她二十塊,就足夠信任她了,竟然也沒有讓夥計送他們回去,來確認他們的住處。
宋九坐上牛車故意走慢了些,起步時就聽到夥計疑惑的問戲樓管事,世風日下,人心叵測,問管事就不用派他跟著去一趟麽?都不知這兩人的住處。
戲樓管事回頭看了牛車一眼,歎道:“倒也是怪事,頭回見到這小姑娘,莫名有種親切感,就挺相信他們的。”
“也不過是二十塊碎布料,堆放在那兒也做不成戲服,就這樣吧,若是他們有壞心眼,我也認。”
夥計更是聽不懂了,管事大人一向精明,與萬繡坊打交道,都是有文書有承諾才開始做生意,為何對這位莊戶女子卻格外不同。
宋九坐著牛車走遠了,也聽不到兩人的對話了,不過剛才聽到的那番話卻讓宋九心頭很感動的,平白無故就信任她,她自然不能讓對方失望,她一定要將這二十塊繡帕繡好。
聽從婆母的話,夫妻兩人不在城裏多停留,買了絲線就出城,隻是在出城時,就遇上了一隊空車隊從外頭回來。
前頭垂頭喪氣的管事心想著,安城碼頭也不來糧船了,這糧鋪的糧食是賣一日少一日,怕是賣不了幾天了,可是買糧的人卻這麽多,該如何是好?
宋九連忙拉住丈夫的袖口,任榮長也是有默契,立即拉停了牛車。
宋九朝那一隊空牛車看去,一袋糧都沒有,這恐怕就是前頭糧鋪的運糧隊了。
管事無法向掌櫃交代,但是還得趕回去,勸掌櫃把糧食攥手裏好漲價,現在六百個大錢一袋糧,恐怕得漲價到八百個大錢一袋了,到時候指不定還得每天定一波價。
車隊遠去,宋九一臉的震驚,八百個大錢一袋的粗糧,這誰敢買?
放以前豐年,一家人累死累活的一年到頭也最多落下二兩銀子的存錢,這麽說來,買兩三袋糧食就沒了,三袋糧食能有什麽用處?一大家子吃一兩個月嗎?
回去可得把這事兒告訴婆母,上一次一畝田換了七袋粗糧,這數目也不能這麽換了。
牛車從城裏回去,宋九看著大太陽曬得滋滋冒煙的荒涼山地,心頭越發憂心。
任家院裏,周大業的媳婦吳氏今個兒又來了,正是來向任婆子打探用糧食換田產的事,村裏頭有好幾個人在問,還是先前用一畝田七袋粗糧麽?
雖然有不少村民私下裏跟吳氏說,看能不能在任家借些糧食出來,畢竟任家人是大善人,他們借了糧,度過了難關,地也保住了,皆大歡喜。
“媳婦兒,你的手變得更軟了。”
是麽?
宋九就要抽出來細看,任榮長可不準,“我想摸摸。”
光天化日之下,不好吧。
最終宋九也沒有抽出自己的手,甜滋滋地坐在丈夫身邊,心情也好了不少。
再次入安城,才幾日光景,還真是變了大樣,城裏頭大部分鋪麵不僅關了門,街頭上更是蕭條。
除了城裏的糧鋪門前排長龍之外,便難得看到這熱鬧場麵。
宋九朝糧鋪看了一眼,心思微動,心想著恐怕過不了幾日,水鄉村也會有不少人要賣地了。
不做逗留,夫妻兩人趕著牛車到了城東戲樓。
城東頭果然是不一樣的,沒錢的沒糧吃,有錢的還能聽戲吃酒,尋歡作樂。
夫妻兩人來到戲樓外,將來意跟夥計說了,夥計戒備的將兩人攔外頭。
雖說夫妻兩人穿著新衣,沒有半個補丁,可是身上的粗布衣,與這進出的客人相比,兩人不知道有多落魄。
現在城裏窮人太多,夥計不得不防。
過了好一會兒,繡樓管事才走了出來,看到兩人似乎才想起這事,先前給了三塊碎布拿去做繡帕的,見他們幾日沒來,也沒時間去找他們,沒想到他們真的做好了。
宋九將繡帕送上,是手帕上的雙麵繡花樣,卻比手帕上的刺繡更精致,針法也用得複雜一些。
戲樓管事心如明鏡,瞧著這姑娘剛學不久,家裏果然是有位高手在教的,這針法的細密程度以及手法和種類,就不是普通繡娘能做到的。
熟能生巧,假以時日,這人這麽練下去,不是個名繡大家,也至少能在這行討生了。
“不錯,繡帕沒有那麽講究,隻要新穎的花樣圖案,以及這雙麵繡的手法,這單生意就交給你了吧。”
要不是萬繡坊店大欺客,也不會留下這麽一批繡帕尋不到地兒做,萬繡坊看不上的小生意,這小繡娘瞧著會盡心盡力,人也看著實誠又順眼,就她了。
對方收下三塊繡帕,竟然給了她二兩銀子,說道:“樓裏一共有六十三張繡墩,這兒有三塊繡帕,剩下六十塊繡帕你們多久能繡好?”
宋九已經激動壞了,有六十塊繡帕要做,足夠她練手,做出這六十塊繡帕,她再接繡帕的活那就是熟手,閉著眼睛也能繡出來。
隻是她三塊繡帕就繡了五六日,那六十塊繡帕豈不是要好長一段時間了。
繡樓管事見宋九沉默著不敢說話,看到她換上的新衣還有新衣擺上的刺繡,動了惻隱之心,交代道:“這樣好了,有二十張繡墩是放在衣間供戲班子的人用的。”
“你先繡這二十張繡帕,想必你這姑娘也是個勤快的實誠人,前頭手生,繡好這二十張繡帕交上來,瞧著沒問題了,接著來再繡大堂外供客人用的,那時你也繡得更好了,相必也更快些了,倒也是不急的。”
這繡樓管事真的是好心人,他早已經看出了宋九的針法手生,但還是給了她這個機會,宋九立即應下。
繡樓管事又嚴肅的交代道:“醜話說前頭,這三張繡帕多給了你一點兒,之後六十塊繡帕統一價格,五百個大錢一張,一定要用心的繡,繡慢點兒沒關係。”
宋九再次點頭。
夥計在管事的示意下將二十塊繡帕的杭綢料送上,果然都是先前留下來的邊角料,但是一口氣給她二十塊,就足夠信任她了,竟然也沒有讓夥計送他們回去,來確認他們的住處。
宋九坐上牛車故意走慢了些,起步時就聽到夥計疑惑的問戲樓管事,世風日下,人心叵測,問管事就不用派他跟著去一趟麽?都不知這兩人的住處。
戲樓管事回頭看了牛車一眼,歎道:“倒也是怪事,頭回見到這小姑娘,莫名有種親切感,就挺相信他們的。”
“也不過是二十塊碎布料,堆放在那兒也做不成戲服,就這樣吧,若是他們有壞心眼,我也認。”
夥計更是聽不懂了,管事大人一向精明,與萬繡坊打交道,都是有文書有承諾才開始做生意,為何對這位莊戶女子卻格外不同。
宋九坐著牛車走遠了,也聽不到兩人的對話了,不過剛才聽到的那番話卻讓宋九心頭很感動的,平白無故就信任她,她自然不能讓對方失望,她一定要將這二十塊繡帕繡好。
聽從婆母的話,夫妻兩人不在城裏多停留,買了絲線就出城,隻是在出城時,就遇上了一隊空車隊從外頭回來。
前頭垂頭喪氣的管事心想著,安城碼頭也不來糧船了,這糧鋪的糧食是賣一日少一日,怕是賣不了幾天了,可是買糧的人卻這麽多,該如何是好?
宋九連忙拉住丈夫的袖口,任榮長也是有默契,立即拉停了牛車。
宋九朝那一隊空牛車看去,一袋糧都沒有,這恐怕就是前頭糧鋪的運糧隊了。
管事無法向掌櫃交代,但是還得趕回去,勸掌櫃把糧食攥手裏好漲價,現在六百個大錢一袋糧,恐怕得漲價到八百個大錢一袋了,到時候指不定還得每天定一波價。
車隊遠去,宋九一臉的震驚,八百個大錢一袋的粗糧,這誰敢買?
放以前豐年,一家人累死累活的一年到頭也最多落下二兩銀子的存錢,這麽說來,買兩三袋糧食就沒了,三袋糧食能有什麽用處?一大家子吃一兩個月嗎?
回去可得把這事兒告訴婆母,上一次一畝田換了七袋粗糧,這數目也不能這麽換了。
牛車從城裏回去,宋九看著大太陽曬得滋滋冒煙的荒涼山地,心頭越發憂心。
任家院裏,周大業的媳婦吳氏今個兒又來了,正是來向任婆子打探用糧食換田產的事,村裏頭有好幾個人在問,還是先前用一畝田七袋粗糧麽?
雖然有不少村民私下裏跟吳氏說,看能不能在任家借些糧食出來,畢竟任家人是大善人,他們借了糧,度過了難關,地也保住了,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