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爺爺當年做道士的那段靈異經歷:香火 作者:湘粵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怪不得找不到亡魂------
`````主死官未到,還整了個二層意思,給我一個安靜的角落,躲開所有眼光的探索----我會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來更新,謝謝關注`````
《爺爺當年做道士的那段靈異經歷:香火》 第17節作者: 湘粵男
回到家裏,翰香再也無法安心地坐下來了,這些年來,二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念亡人經,師父師娘走的時候,道場做了三天還是雙眼睜開,任憑親人朋友不停搓抹,眼皮始終不能合攏,個個心裏都知,死者的骨肉不在孝堂靈前,魂魄還在遙望呀。
年後的五月,翰香到村部開了一紙‘放行’,這是解放初期延續下來的規定,誰要是離開村子到外鄉尋訪找人都得有備書手中的公章簽署‘放行’一份,以便備案查詢。
省第一監獄並不難找,就在沅江赤山南嘴,據說全是犯下滔天大罪的政治犯,不管有無此人,自己一定要去打聽,年輕時的朋友,引薦入道的兄弟,暫且苟活於世,焉能不講情義?玉珍這些年跟著翰香,他要做的事情都是有理由的,罷了,你就去吧,當為你師父師娘了卻一樁心願。
一路涉水到達赤山對麵的白沙渡口,正是豐水時節,沅、澧二水緩緩匯入此地,桅船點點,沙鷗低飛,猶見對麵隱約的山林,心裏感嘆這四麵環水的小島真是一處蓬萊仙境,人間的罪人在此懺悔改造就如一隱世的修行之人,經過痛苦的涅槃後方可重生。
這個幾千畝的小島卻是山區裏的黃土,並不是湖區的那種褐色泥土,秦朝修那長城,觀音菩薩看到累死無數男女,下凡到民間,在修長城的男男女女的扁擔上繞上一條絲線,告訴他們一邊挑土石一邊唱著歌謠,這樣勞作就不會很累,因在秦朝就叫秦歌,唱的人多了,變成了男女抒發心中情感的歌謠,就成了情歌,聽得觀音菩薩自己反倒難為情,怕誤了事隻好在後來某一晚,等這些人熟睡之後把扁擔上的絲線悉數取來,編織成一條辮子,用這條辮子去移山趕土,從牛鼻灘到坡頭嘴一帶的土在觀音菩薩辮子的驅趕下向長城基址移去,到了沅江這裏是深夜了,土地爺不知是誰膽敢在我地盤上施法,當即學公雞叫,觀音菩薩一想人間天亮了,停一停,一鬆手辮子成個圓環落下來,形成環水,這土就停在這裏了,就是眼前若隱若現的赤山,想想後來讓楊麽潮起牛鼻灘壘起鴨子港,這真是天大的不可能的事呀,傳說歸傳說,倒是一路見了不少的楊泗廟,歷史久遠,都敬他為水神了,到了地方拜土地,到了廟宇敬菩薩,也前去上了一枝香,放了五分香火錢。
見到一個老艄公:“老人家,麻煩您送我到對麵,多少錢?”
艄公微微一笑:“不麻煩,一塊錢。”
沅澧之水起伏不大地流淌,諾大的湖麵上劃子似如一葉。這水麵真寬,不由得自言自語。
老人家說話了,這算什麽寬?這是最近的湖麵,最遠的十多裏路!翰香說你老人家身體硬朗,有幾個兒女呀?老人一邊劃槳一邊回答一個兒子不聽話殺了,後來一個,現在還好。
船槳盪起水花的聲音,翰香聽得不太清楚,疑惑地:“不聽話殺了?”
老人奮力劃槳,又是漫不經心地說:“嗯,殺了。”
不聽話,原因多了,不聽話搞到要殺了,那真是太不聽話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不再多問,老人家心裏可能正痛呢。
老人家打破沉默:“你去山上訪人還是走親戚?”
“哦,去打聽個人,年輕時的拜把子,不知在不在山上。”
“晚上下來不?要不要在這裏接你?”
“不礙事,不麻煩你了,大不了在山上過一夜。”翰香從來不想麻煩人。
“哦,那你注意下,我們那年陽武口一役,崔增吳全狗賊水師的不少兵逃到山上餓死困死了,不幹淨。”
陽武口這地方屬嶽陽,也是現在的漢壽東邊,陣年舊事了,這老頭真是糊塗了,還說我們那年一役。幾百年前的鬼魂現在早已不存在了,世上哪有鬼神,都是心魔,要說近一點的話,那就是二十多年前的43年,日本鬼子在華容的廠窖慘絕人寰地屠殺了我們3萬多同胞。
談笑間,到岸了,翰香作揖言謝,取出紙幣,老頭不要,說:“算了,你也是重情義的人,來一趟不容易呀,快去快回。”
翰香感動不已,這一塊錢意味著自己給人家做道場敬夜菩薩一晚的報酬啊,農村很少給錢,多是打發幾升米,一隻雞而已,錢,真是不容易呀!
“你也上年紀了,這樣我過意不去,要不,明天,我一起給你。”翰香言辭誠懇。
老頭掉轉船頭,奮力開槳:“算啦,我們還會見麵的——”
一葉輕舟快速消失在粼粼的水波裏,趕快上山。
這才發現,眼前雜草橫亙,無名的野花,隻有低矮的南桔樹苗顯得有些生氣,山坡不高卻有淩頂之勢,周圍都是水,唯腳下一片黃土,往前走,墳塋遍地,無路可尋。
從數不清的亂墳間隙裏穿過,再過一大片南桔林,眼前才有三尺來寬一條大路蜿蜒向前,一直向北走,終於看到了一排白色的圍牆屋子,
原來,有另外一條通向此處正門,隻是外人無從知曉。
走近了,才發現一排白色屋子外還有一圈一圈的鐵絲網,裏麵看不清,神秘得很,還好,招牌告訴自己總算沒走錯路:湖南省第一監獄。
`````主死官未到,還整了個二層意思,給我一個安靜的角落,躲開所有眼光的探索----我會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來更新,謝謝關注`````
《爺爺當年做道士的那段靈異經歷:香火》 第17節作者: 湘粵男
回到家裏,翰香再也無法安心地坐下來了,這些年來,二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念亡人經,師父師娘走的時候,道場做了三天還是雙眼睜開,任憑親人朋友不停搓抹,眼皮始終不能合攏,個個心裏都知,死者的骨肉不在孝堂靈前,魂魄還在遙望呀。
年後的五月,翰香到村部開了一紙‘放行’,這是解放初期延續下來的規定,誰要是離開村子到外鄉尋訪找人都得有備書手中的公章簽署‘放行’一份,以便備案查詢。
省第一監獄並不難找,就在沅江赤山南嘴,據說全是犯下滔天大罪的政治犯,不管有無此人,自己一定要去打聽,年輕時的朋友,引薦入道的兄弟,暫且苟活於世,焉能不講情義?玉珍這些年跟著翰香,他要做的事情都是有理由的,罷了,你就去吧,當為你師父師娘了卻一樁心願。
一路涉水到達赤山對麵的白沙渡口,正是豐水時節,沅、澧二水緩緩匯入此地,桅船點點,沙鷗低飛,猶見對麵隱約的山林,心裏感嘆這四麵環水的小島真是一處蓬萊仙境,人間的罪人在此懺悔改造就如一隱世的修行之人,經過痛苦的涅槃後方可重生。
這個幾千畝的小島卻是山區裏的黃土,並不是湖區的那種褐色泥土,秦朝修那長城,觀音菩薩看到累死無數男女,下凡到民間,在修長城的男男女女的扁擔上繞上一條絲線,告訴他們一邊挑土石一邊唱著歌謠,這樣勞作就不會很累,因在秦朝就叫秦歌,唱的人多了,變成了男女抒發心中情感的歌謠,就成了情歌,聽得觀音菩薩自己反倒難為情,怕誤了事隻好在後來某一晚,等這些人熟睡之後把扁擔上的絲線悉數取來,編織成一條辮子,用這條辮子去移山趕土,從牛鼻灘到坡頭嘴一帶的土在觀音菩薩辮子的驅趕下向長城基址移去,到了沅江這裏是深夜了,土地爺不知是誰膽敢在我地盤上施法,當即學公雞叫,觀音菩薩一想人間天亮了,停一停,一鬆手辮子成個圓環落下來,形成環水,這土就停在這裏了,就是眼前若隱若現的赤山,想想後來讓楊麽潮起牛鼻灘壘起鴨子港,這真是天大的不可能的事呀,傳說歸傳說,倒是一路見了不少的楊泗廟,歷史久遠,都敬他為水神了,到了地方拜土地,到了廟宇敬菩薩,也前去上了一枝香,放了五分香火錢。
見到一個老艄公:“老人家,麻煩您送我到對麵,多少錢?”
艄公微微一笑:“不麻煩,一塊錢。”
沅澧之水起伏不大地流淌,諾大的湖麵上劃子似如一葉。這水麵真寬,不由得自言自語。
老人家說話了,這算什麽寬?這是最近的湖麵,最遠的十多裏路!翰香說你老人家身體硬朗,有幾個兒女呀?老人一邊劃槳一邊回答一個兒子不聽話殺了,後來一個,現在還好。
船槳盪起水花的聲音,翰香聽得不太清楚,疑惑地:“不聽話殺了?”
老人奮力劃槳,又是漫不經心地說:“嗯,殺了。”
不聽話,原因多了,不聽話搞到要殺了,那真是太不聽話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不再多問,老人家心裏可能正痛呢。
老人家打破沉默:“你去山上訪人還是走親戚?”
“哦,去打聽個人,年輕時的拜把子,不知在不在山上。”
“晚上下來不?要不要在這裏接你?”
“不礙事,不麻煩你了,大不了在山上過一夜。”翰香從來不想麻煩人。
“哦,那你注意下,我們那年陽武口一役,崔增吳全狗賊水師的不少兵逃到山上餓死困死了,不幹淨。”
陽武口這地方屬嶽陽,也是現在的漢壽東邊,陣年舊事了,這老頭真是糊塗了,還說我們那年一役。幾百年前的鬼魂現在早已不存在了,世上哪有鬼神,都是心魔,要說近一點的話,那就是二十多年前的43年,日本鬼子在華容的廠窖慘絕人寰地屠殺了我們3萬多同胞。
談笑間,到岸了,翰香作揖言謝,取出紙幣,老頭不要,說:“算了,你也是重情義的人,來一趟不容易呀,快去快回。”
翰香感動不已,這一塊錢意味著自己給人家做道場敬夜菩薩一晚的報酬啊,農村很少給錢,多是打發幾升米,一隻雞而已,錢,真是不容易呀!
“你也上年紀了,這樣我過意不去,要不,明天,我一起給你。”翰香言辭誠懇。
老頭掉轉船頭,奮力開槳:“算啦,我們還會見麵的——”
一葉輕舟快速消失在粼粼的水波裏,趕快上山。
這才發現,眼前雜草橫亙,無名的野花,隻有低矮的南桔樹苗顯得有些生氣,山坡不高卻有淩頂之勢,周圍都是水,唯腳下一片黃土,往前走,墳塋遍地,無路可尋。
從數不清的亂墳間隙裏穿過,再過一大片南桔林,眼前才有三尺來寬一條大路蜿蜒向前,一直向北走,終於看到了一排白色的圍牆屋子,
原來,有另外一條通向此處正門,隻是外人無從知曉。
走近了,才發現一排白色屋子外還有一圈一圈的鐵絲網,裏麵看不清,神秘得很,還好,招牌告訴自己總算沒走錯路:湖南省第一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