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番外·後記
穿越之黎錦的農家日常 作者:回眸已半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黎錦中狀元的事早在四月就傳遍了整個寧興府。
二十三歲的狀元!雖然不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 但這個年紀也足夠小了。
一時間,鴻雁村、寧興書院這些黎錦常留住的地方拜謁人都變得很多。
有人得知鴻雁村的族學是黎錦取得名題得字, 甚至想把孩子送來讀書, 也好沾沾狀元郎的喜氣。
這都被村長婉拒了, “你們要帶孩子來旁聽幾日可以, 拜師在我這兒可使不得,我自己水平有限,也顧不過來這麽多孩子。”
雖然話是這麽說,但提出這些要求的人都喜滋滋地帶孩子來旁聽了幾日。
門口那塊匾可是狀元郎黎錦親筆題的呢,這也算變相的與狀元郎有所接觸了。
被周圍村子、鎮子上人造訪的可不止鴻雁村,就連黎錦的啟蒙老師宋秀才那裏, 前來拜師的蒙童及其父母都踩破了三條門檻。
當然,他們留下的禮品當然遠遠超出門檻的價格。
宋秀才為人不算張揚,再說, 他見過萬雲跟黎錦兄弟相稱、談笑風生的場景, 早就知道黎錦非複吳下阿蒙, 也從未想過打著黎錦啟蒙老師的旗號做什麽。
之前黎錦鄉試中解元,已經有不少臨鎮的人想要把孩子送到他這裏念書。
宋秀才也是根據自己以前的情況,每年該教多少人就是多少人, 學生多了他也管不過來。
但這樣就構成了本鎮和臨鎮學生的競爭, 束脩禮也是一次複一次的增加。
宋秀才也在鎮子上借著陳西然的光購置了不少田產,家裏更加富裕。
而早在黎錦高中解元的時候,黃秀才就沒了跟宋秀才競爭的念頭。
那可是舉人中的第一名,解元!
黃秀才一輩子都沒想過的事情, 被宋秀才的學生做到了,他心中除了震撼,再也升不起其他一點嫉妒的念頭。
差距太大,嫉妒不起來,甚至連羨慕都沒有,隻餘震撼。
當時,黎錦高中解元的喜報傳回來,宋秀才的媳婦臨睡前,假裝無意的說:“這結親……”
宋秀才疑惑:“什麽結親?”
“就、就是你之前提到過的,讓大郎和黎錦家長哥兒……”
她話還沒說完,宋秀才已經閉上眼,均勻的呼吸聲傳來,一句話也不想說。
宋秀才想,若是幾年前他的態度堅決一點,沒有被媳婦兒勸到,那一切會不會不一樣。
倘若,當時他們家真的跟黎錦家的小包子結親,就算後日黎錦再怎麽飛黃騰達,也斷然不會毀了這樁婚約。
他了解黎錦,重諾,同時也不輕易許諾。
那麽他們家也會憑著這樁婚約,地位飛升幾個檔次不止。
過了許久,宋秀才的妻子以為他都睡了,吹滅旁邊的油燈,給丈夫掖好背角,也準備休息。
她聽到宋秀才問:“你不是嫌小包子身份是哥兒嗎?”
他媳婦兒緩了緩,才想起來小包子是黎錦家孩子的小名。
“哥兒的話,確實是個問題。不過有他爹狀元的身份在,別人也斷然不敢因此小瞧了咱家大郎。”
宋秀才抿上嘴唇,不說話了。
那天,他失眠了大半宿,想了很多東西,最慶幸的就是當時他提出要跟黎錦結親的時候,被媳婦攔住了。
——他媳婦這樣的想法,包子嫁進來絕對會受委屈。
到時候黎錦當了官位高權重,他們兩家搞不好得從親家變成仇家。
這個委屈倒不是說他們家真的會為難包子,每日必須讓他晨昏定省前來請安,吃穿用度不能高於婆婆。
隻是他妻子態度上瞧不起哥兒,一次兩次可能未曾察覺,一月兩月、一年兩年,日積月累下來,包子肯定過得不好。
宋秀才睜眼等天亮,腦海中唯一的想法就是,也罷,這件事不用再提。
真等到黎錦高中狀元的喜報傳回來,宋秀才看著妻子手中的湯勺直接落在碗裏,湯汁濺在衣服上。
“狀元?”
宋秀才也很震撼:“嗯。”
“那他豈不是當官了?”
“按照本朝律法,狀元直接授予翰林院修撰,官職從六品。”
“從六品是什麽?官職有多大?”
宋秀才回答:“官職從一往下排,一最高,咱們縣的縣太爺是正七品。”
那意思黎錦現在可是比縣太爺還大的官!
要知道他們這還是一個鎮子,縣可比鎮子大多了,也繁華多了。在老百姓眼裏,縣太爺就是頂頂大的官了。
宋秀才的媳婦換了衣服出來,問的第一句話就是:“咱們現在,是不是沒資格跟黎、黎大人結親了?”
宋秀才沉默了一下,說:“既然你知道了,這樣的話以後休要再提。”
他的妻子到底是從村子裏跟他一路走到現在的,年輕那會兒甚至整日整日的做針線賣錢供他考秀才,所以他對妻子向來很是尊重。
縱然在結親這件事上妻子總是想一出是一出,他也沒說很嚴重的話。
畢竟他的妻子能這麽想,隻是個人眼界問題,沒有犯原則上錯誤,他也舍不得凶自家媳婦。
要說黎錦中狀元後,還有哪些人能泰然處之的,隻剩下陳西然和鄒秀傑。
陳西然不用說,他雖然誌不在科舉,但卻一向對黎錦信心滿滿。
最開始縣試放榜,他明知自己不可能考第一,卻依然從第一位找起。
其實就是源自於信任黎錦。
這要是真正算起來,那會兒他跟黎錦認識才短短幾月而已。
在陳西然看來,科舉這條路最適合黎錦走,黎錦那強大的自製力和自控力,其他人拍馬也追不上。
鄒秀傑家在縣城,人還在府城的書院。他不像陳西然那樣接手經營家裏的商鋪,而是繼續準備鄉試。
今年是乙巳年,鄉試每三年一次,隻有在子、午、卯、酉年才能考,最近的一場考試在明年,所以他準備時間還挺多。
五月多,陳西然去府城的時候見了次鄒秀傑。
兩人把酒言歡的時候,談到黎錦,都在為他高興。
鄒秀傑說:“想想我之所以跟阿錦哥認識,還是因為我以為我是縣試案首,結果案首卻落在阿錦哥頭上。”
結果真正跟黎錦結識後,他就情不自禁的折服在黎錦的學識下。
那會兒他年紀還小,虛歲才十六,黎錦比他大兩歲,他就跟個孩子一樣,跟在黎錦後麵叫他‘阿錦哥’,這稱呼到現在還沒改過來。
兩人喝完酒,陳西然問:“陸長冬呢?”
鄒秀傑說:“他啊,據說喜歡上一戶下堂(離婚)妻,打著遊學的名義,沿途保護姑娘呢。”
陳西然登時眼睛發亮:“多說說。”
鄒秀傑:“……”早知道不該開這個話題,好久跟陳西然沒見,他都要忘記這人好這口了。
原來那姑娘第一任丈夫是她門當戶對的青梅竹馬,婚後也郎情妾意了一段時間。
但因為姑娘一直沒有身孕,婆婆便作主給兒子抬了小妾,後來……姑娘就被冷落了。
鄒秀傑道:“說來也奇怪,兩家門當戶對,就算沒孩子,也萬萬不能休妻。”這樣兩家不就親家變仇人了麽?
陳西然:“所以?”
“原來休妻是那位姑娘自己提出來的,她下堂後開了製香的店,咱們府城的香基本上都是她家店的。”
陳西然眼睛更亮:“厲害啊。”
鄒秀傑道:“確實厲害,那姑娘我見過一次,別看她氣質溫婉,說話辦事卻比男人還要爽利。陸長冬要真能抱得美人歸,也算便宜他了。”
鄒秀傑、陳西然能跟黎錦關係這麽好,三觀差距本來就不大。他們不像大多數男人那樣,認為女人和哥兒就是他們的附屬品。
反而會從一個人的談吐和能力來做客觀的評價。
關於那位製香的姑娘,就連鄒秀傑也不知道,她是在看了《雜記》後,才萌生了不顧世人眼光下堂的想法。
第三年,陸長冬與這位姑娘成親。
恰好那段時間工部造遠航船的事情告一段落,黎錦也想趁這個時間回府城拜訪龐老。
他練字到了瓶頸期,需要老師在一旁提點解釋。
黎錦是回到寧興府後,才知道陸長冬要成親,那他自然要參加婚禮。
通過這兩年多的時間,陸長冬終於得到了姑娘的回應,同時,他也知道他喜歡的姑娘是被《雜記》感染到,才想做一點大膽的嚐試。
這位姑娘對他說過:“我初看雜記的時候,楔子上夢寐先生寫了他閑在家無事做,夫君鼓勵他發揮自己的長處,可以寫點東西出來。我當時就想著,我如此被冷落下去,與其下半輩子常伴古佛青燈,還不如直接下堂,做點自己想做但沒敢做的事情。”
於是,陸長冬的婚禮上多了幾位麵孔,寧興書肆的掌櫃和幾個夥計也都來了。
<a href="http:///"></a>
《雜記》在府城的影響很廣,起初隻有喜歡買府城小報的姑娘看,後來漸漸流傳開來,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人在看。
要說寧興書肆掌櫃的出名,大概跟他出了《雜記》這本書也有點關係。
酒席上,掌櫃的喝高了,不小心說出:“夢寐啊,他也在咱們的酒席上啊。”
夢寐?!
那不是《雜記》的著者嗎?
陸長冬趕緊衝過去繼續給他敬酒,想多問點東西出來,這也不怪他,夢寐是他心上人心心念念的著者,也算是他們家的恩人了。
結果掌櫃的卻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陸長冬淩羽而歸。
當晚,陸長冬把這件事告訴妻子。
他的妻子到底是個聰明人,稍微一想,就說:“我、我知道他是誰了!”
陸長冬滿臉的迷茫:“什麽?”他媳婦兒可是拜堂後就在屋裏等他,完全沒出去啊!
妻子看著他迷糊的模樣,主動把被子蓋在兩人身上,笑道:“長冬,你跟他的夫君是好友,我何其有幸,與敬仰的人如此接近。”
作者有話要說: 【一更】
【二更在下午七點左右】
二十三歲的狀元!雖然不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 但這個年紀也足夠小了。
一時間,鴻雁村、寧興書院這些黎錦常留住的地方拜謁人都變得很多。
有人得知鴻雁村的族學是黎錦取得名題得字, 甚至想把孩子送來讀書, 也好沾沾狀元郎的喜氣。
這都被村長婉拒了, “你們要帶孩子來旁聽幾日可以, 拜師在我這兒可使不得,我自己水平有限,也顧不過來這麽多孩子。”
雖然話是這麽說,但提出這些要求的人都喜滋滋地帶孩子來旁聽了幾日。
門口那塊匾可是狀元郎黎錦親筆題的呢,這也算變相的與狀元郎有所接觸了。
被周圍村子、鎮子上人造訪的可不止鴻雁村,就連黎錦的啟蒙老師宋秀才那裏, 前來拜師的蒙童及其父母都踩破了三條門檻。
當然,他們留下的禮品當然遠遠超出門檻的價格。
宋秀才為人不算張揚,再說, 他見過萬雲跟黎錦兄弟相稱、談笑風生的場景, 早就知道黎錦非複吳下阿蒙, 也從未想過打著黎錦啟蒙老師的旗號做什麽。
之前黎錦鄉試中解元,已經有不少臨鎮的人想要把孩子送到他這裏念書。
宋秀才也是根據自己以前的情況,每年該教多少人就是多少人, 學生多了他也管不過來。
但這樣就構成了本鎮和臨鎮學生的競爭, 束脩禮也是一次複一次的增加。
宋秀才也在鎮子上借著陳西然的光購置了不少田產,家裏更加富裕。
而早在黎錦高中解元的時候,黃秀才就沒了跟宋秀才競爭的念頭。
那可是舉人中的第一名,解元!
黃秀才一輩子都沒想過的事情, 被宋秀才的學生做到了,他心中除了震撼,再也升不起其他一點嫉妒的念頭。
差距太大,嫉妒不起來,甚至連羨慕都沒有,隻餘震撼。
當時,黎錦高中解元的喜報傳回來,宋秀才的媳婦臨睡前,假裝無意的說:“這結親……”
宋秀才疑惑:“什麽結親?”
“就、就是你之前提到過的,讓大郎和黎錦家長哥兒……”
她話還沒說完,宋秀才已經閉上眼,均勻的呼吸聲傳來,一句話也不想說。
宋秀才想,若是幾年前他的態度堅決一點,沒有被媳婦兒勸到,那一切會不會不一樣。
倘若,當時他們家真的跟黎錦家的小包子結親,就算後日黎錦再怎麽飛黃騰達,也斷然不會毀了這樁婚約。
他了解黎錦,重諾,同時也不輕易許諾。
那麽他們家也會憑著這樁婚約,地位飛升幾個檔次不止。
過了許久,宋秀才的妻子以為他都睡了,吹滅旁邊的油燈,給丈夫掖好背角,也準備休息。
她聽到宋秀才問:“你不是嫌小包子身份是哥兒嗎?”
他媳婦兒緩了緩,才想起來小包子是黎錦家孩子的小名。
“哥兒的話,確實是個問題。不過有他爹狀元的身份在,別人也斷然不敢因此小瞧了咱家大郎。”
宋秀才抿上嘴唇,不說話了。
那天,他失眠了大半宿,想了很多東西,最慶幸的就是當時他提出要跟黎錦結親的時候,被媳婦攔住了。
——他媳婦這樣的想法,包子嫁進來絕對會受委屈。
到時候黎錦當了官位高權重,他們兩家搞不好得從親家變成仇家。
這個委屈倒不是說他們家真的會為難包子,每日必須讓他晨昏定省前來請安,吃穿用度不能高於婆婆。
隻是他妻子態度上瞧不起哥兒,一次兩次可能未曾察覺,一月兩月、一年兩年,日積月累下來,包子肯定過得不好。
宋秀才睜眼等天亮,腦海中唯一的想法就是,也罷,這件事不用再提。
真等到黎錦高中狀元的喜報傳回來,宋秀才看著妻子手中的湯勺直接落在碗裏,湯汁濺在衣服上。
“狀元?”
宋秀才也很震撼:“嗯。”
“那他豈不是當官了?”
“按照本朝律法,狀元直接授予翰林院修撰,官職從六品。”
“從六品是什麽?官職有多大?”
宋秀才回答:“官職從一往下排,一最高,咱們縣的縣太爺是正七品。”
那意思黎錦現在可是比縣太爺還大的官!
要知道他們這還是一個鎮子,縣可比鎮子大多了,也繁華多了。在老百姓眼裏,縣太爺就是頂頂大的官了。
宋秀才的媳婦換了衣服出來,問的第一句話就是:“咱們現在,是不是沒資格跟黎、黎大人結親了?”
宋秀才沉默了一下,說:“既然你知道了,這樣的話以後休要再提。”
他的妻子到底是從村子裏跟他一路走到現在的,年輕那會兒甚至整日整日的做針線賣錢供他考秀才,所以他對妻子向來很是尊重。
縱然在結親這件事上妻子總是想一出是一出,他也沒說很嚴重的話。
畢竟他的妻子能這麽想,隻是個人眼界問題,沒有犯原則上錯誤,他也舍不得凶自家媳婦。
要說黎錦中狀元後,還有哪些人能泰然處之的,隻剩下陳西然和鄒秀傑。
陳西然不用說,他雖然誌不在科舉,但卻一向對黎錦信心滿滿。
最開始縣試放榜,他明知自己不可能考第一,卻依然從第一位找起。
其實就是源自於信任黎錦。
這要是真正算起來,那會兒他跟黎錦認識才短短幾月而已。
在陳西然看來,科舉這條路最適合黎錦走,黎錦那強大的自製力和自控力,其他人拍馬也追不上。
鄒秀傑家在縣城,人還在府城的書院。他不像陳西然那樣接手經營家裏的商鋪,而是繼續準備鄉試。
今年是乙巳年,鄉試每三年一次,隻有在子、午、卯、酉年才能考,最近的一場考試在明年,所以他準備時間還挺多。
五月多,陳西然去府城的時候見了次鄒秀傑。
兩人把酒言歡的時候,談到黎錦,都在為他高興。
鄒秀傑說:“想想我之所以跟阿錦哥認識,還是因為我以為我是縣試案首,結果案首卻落在阿錦哥頭上。”
結果真正跟黎錦結識後,他就情不自禁的折服在黎錦的學識下。
那會兒他年紀還小,虛歲才十六,黎錦比他大兩歲,他就跟個孩子一樣,跟在黎錦後麵叫他‘阿錦哥’,這稱呼到現在還沒改過來。
兩人喝完酒,陳西然問:“陸長冬呢?”
鄒秀傑說:“他啊,據說喜歡上一戶下堂(離婚)妻,打著遊學的名義,沿途保護姑娘呢。”
陳西然登時眼睛發亮:“多說說。”
鄒秀傑:“……”早知道不該開這個話題,好久跟陳西然沒見,他都要忘記這人好這口了。
原來那姑娘第一任丈夫是她門當戶對的青梅竹馬,婚後也郎情妾意了一段時間。
但因為姑娘一直沒有身孕,婆婆便作主給兒子抬了小妾,後來……姑娘就被冷落了。
鄒秀傑道:“說來也奇怪,兩家門當戶對,就算沒孩子,也萬萬不能休妻。”這樣兩家不就親家變仇人了麽?
陳西然:“所以?”
“原來休妻是那位姑娘自己提出來的,她下堂後開了製香的店,咱們府城的香基本上都是她家店的。”
陳西然眼睛更亮:“厲害啊。”
鄒秀傑道:“確實厲害,那姑娘我見過一次,別看她氣質溫婉,說話辦事卻比男人還要爽利。陸長冬要真能抱得美人歸,也算便宜他了。”
鄒秀傑、陳西然能跟黎錦關係這麽好,三觀差距本來就不大。他們不像大多數男人那樣,認為女人和哥兒就是他們的附屬品。
反而會從一個人的談吐和能力來做客觀的評價。
關於那位製香的姑娘,就連鄒秀傑也不知道,她是在看了《雜記》後,才萌生了不顧世人眼光下堂的想法。
第三年,陸長冬與這位姑娘成親。
恰好那段時間工部造遠航船的事情告一段落,黎錦也想趁這個時間回府城拜訪龐老。
他練字到了瓶頸期,需要老師在一旁提點解釋。
黎錦是回到寧興府後,才知道陸長冬要成親,那他自然要參加婚禮。
通過這兩年多的時間,陸長冬終於得到了姑娘的回應,同時,他也知道他喜歡的姑娘是被《雜記》感染到,才想做一點大膽的嚐試。
這位姑娘對他說過:“我初看雜記的時候,楔子上夢寐先生寫了他閑在家無事做,夫君鼓勵他發揮自己的長處,可以寫點東西出來。我當時就想著,我如此被冷落下去,與其下半輩子常伴古佛青燈,還不如直接下堂,做點自己想做但沒敢做的事情。”
於是,陸長冬的婚禮上多了幾位麵孔,寧興書肆的掌櫃和幾個夥計也都來了。
<a href="http:///"></a>
《雜記》在府城的影響很廣,起初隻有喜歡買府城小報的姑娘看,後來漸漸流傳開來,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人在看。
要說寧興書肆掌櫃的出名,大概跟他出了《雜記》這本書也有點關係。
酒席上,掌櫃的喝高了,不小心說出:“夢寐啊,他也在咱們的酒席上啊。”
夢寐?!
那不是《雜記》的著者嗎?
陸長冬趕緊衝過去繼續給他敬酒,想多問點東西出來,這也不怪他,夢寐是他心上人心心念念的著者,也算是他們家的恩人了。
結果掌櫃的卻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陸長冬淩羽而歸。
當晚,陸長冬把這件事告訴妻子。
他的妻子到底是個聰明人,稍微一想,就說:“我、我知道他是誰了!”
陸長冬滿臉的迷茫:“什麽?”他媳婦兒可是拜堂後就在屋裏等他,完全沒出去啊!
妻子看著他迷糊的模樣,主動把被子蓋在兩人身上,笑道:“長冬,你跟他的夫君是好友,我何其有幸,與敬仰的人如此接近。”
作者有話要說: 【一更】
【二更在下午七點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