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裏挑水回來的章七兒,看見劉梅花坐在自己的家裏,心想一定是有好事兒來了。慌忙放下水桶後,走過來向劉梅花問好道:“陳家表嬸您早!”


    顧家春就笑著糾正道:“七兒啊,你還給她叫什麽表嬸?從今日起,你就要改稱丈母娘了!”


    章七兒一聽,高興地一下子就跪在劉梅花麵前道:“嶽母大人在上,請受愚婿一拜!”說完,就給劉梅花叩了幾個響頭。


    劉梅花慌忙拉起地上的章七兒,笑著說:“多乖的一個兒子啊!四姑兒能嫁給七兒,我也就放心了!”說著時,就從懷裏摸出了一錠銀子來,放到章七兒的手上道:“你以後,可一定要好好地待我的四姑兒啊!”


    顧家春接著叫起章七兒。“七兒啊!你趕緊去將你黑漢大伯叫過來。他是一族之長,我們就去請他來,做你們的大媒吧!”


    劉梅花就顯得十分感動道:“還是親家母你們,想得周到啊!”


    “都是養兒帶女之人,那人世間的基本禮數,還是要講究到才行的!親家母,你就先坐著喝茶,我這就去準備酒菜去了。我家可比不得你們家,有專門的廚子,丫環什麽的。凡事還都得自己動手呢!”顧家春說笑著,就站起了身。


    “那我也隨你去灶房,幫著燒燒火吧!”劉梅花也隨著站起來道。


    “那怎麽好意思呢,親家母你還是快坐著!”顧家春阻止道。


    “我不正好一同去,與你拉拉家常?”


    兩個人說笑著,就一起進到灶房裏,忙活去了。


    不大一會兒,章七兒就請來了章家潮口的族長章黑漢。那已經六十多歲了的章黑漢,說話仍還是一副大嗓門。他人才一踏進門,就樂嗬嗬的對著章塵離大聲笑道:“半仙兄弟,這是好事啊,大好事啊!沒想到,我們章家,還能與老陳家攀上親家,這個大媒,我來做定了!”


    章塵離忙笑著招呼道:“族長大哥來了,快坐,快請坐!”


    “嗨,你們是在什麽時候,就把陳四姑這隻鳳凰給招住了呢?真有你們的本事!”章黑漢笑著繼續問道。


    章七兒端過來熱茶,遞到章黑漢手中時說:“族長大伯,您聲音可要小點兒,我那丈母娘,正和我娘一起,在灶房裏做菜呢!”


    “沒事的,沒事的。那親家母,我們過去都是認識的,她待人可和氣著呢!”章黑漢笑著說。


    酒菜上桌後,章七兒把盞倒酒。大家歡歡喜喜的酒過三巡之後,章黑漢才開口問顧家春道:“那你們準備什麽時候下聘?”


    劉梅花卻說道:“我看哪,都是鄉裏鄉親的,這一切能節儉的,就都減了算了。常言說,開親就是一家人,從此不說兩家話。依我說,這一切都免了好了!”


    “那怎麽成?我章家好歹也有一族人呢,不能讓外人看笑話!當怎麽做的,還得怎麽做才行。半仙兄弟,你說是嗎?”章黑漢笑著問章塵離道。


    章塵離笑著答道:“這件事,我和家春,早就商量好了。就決定明日裏去陳家下聘禮。飯後,七兒和我,還包括你這個大媒人,就去攔羊鎮置辦所需的物品,另外再下一千兩銀子的禮。親家母他們養四姑兒這麽大,也是不容易的!”


    章黑漢聽後哈哈大笑道:“這就對啦!我想我們整個章家潮口,也隻有你半仙兄弟,可以這樣出手大方闊綽的。你就得給我們章家族裏,掙一回臉麵!”


    第二日,也就是大年初六了。章七兒一早去叫來自家的幾個哥哥,幫著抬起抬盒,由媒人章黑漢帶隊,一路鬧鬧熱熱的向著陳家大院而去。


    轉眼間,就到了正月十五。


    那天的章塵離家,一派喜氣洋洋。那大紅燈籠高高掛著,人們忙裏忙外,準備為章七兒迎娶媳婦。


    章塵離顧家春夫婦高興得合不攏嘴,笑迎著四鄉八裏的親朋好友。由於章塵離家過去多年裏,沒有做過紅白喜事,所以前來恭賀的客人,就特別的多。整個院子裏,歡騰一片。


    中午時候,一頂大紅轎子,沿著梅河北岸的彎彎山道,在歡天喜地的鑼鼓聲,嗩吶聲,鞭炮聲中,姍姍而來。人們伸長脖子,翹首以待那頂紅轎,快快的到來。一陣之後,轎子終於給抬進了章塵離的院壩中。


    好奇的客人們,有許多人都知道,過去的陳四姑是如何的美麗動人。他們一見到轎子進來,都爭先恐後的擁前去,目睹新娘子的漂亮容顏。


    可惜,那平日裏楚楚動人的陳四姑,那日被大紅的蓋頭,遮住了容顏。隻有一襲火紅,在兩個伴娘的攙扶下,進到大堂,與新郎官章七兒一起,三拜九叩之後,就被伴娘匆匆的送入了洞房。


    客人們興猶未盡,隻好又回到飯桌上,山吃海喝著。但都忍不住,紛紛議論起章七兒的福氣來。


    入夜,年輕人們就開始了鬧洞房。大男小女們,想著各種法子,為難著新郎新娘二人。那章七兒早已被人們灌得酩酊大醉,暈暈乎乎的。於是就隻好由著他們開著低俗的玩笑,做著下流的動作。


    然而那新娘子陳四姑,任憑著人們怎樣的逗她,趣她。她就隻是靜靜的坐在新床之上,既不言語,也不說笑。就如一個木頭人似的。好像那熱鬧的場景,根本與她毫無關係一樣。


    新郎官醉了,新娘子不搭理人。那些鬧洞房的,就覺得沒有興趣了。隻一陣之後,那鬧洞房的熱鬧場麵,也便不歡而散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梅河遺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大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大權並收藏梅河遺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