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多年沒有見到方敬業,穆池成和金天順又非常惦記這個老疙瘩。於是,哥兒兩個商量了一下,離開了仙姑寨,一是去接回穆池成的家人,二是探望一下老三。
他們從秦嶺出來,看到的卻不是想像中的太平盛世。兩個人打聽來打聽去,得到的消息是國共兩黨已經打起了內戰,三弟方敬業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剿共”之戰中。
穆池成和金天順知道鬼子是該打的,國共到底誰對誰錯,他們倆也說不清,但哥兒倆都明白一點: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穆池成本想去勸勸方敬業,可走到半路,卻對金天順說:“老二啊!老三年紀不小了,肯定也有自己的打算,我不應該再去左右他。你隨我去老家接上你的嫂子和侄子,把我們送回仙姑寨,然後自己去找老三吧!你還年輕,跟我去山裏待一輩子,窩囊了。”
金天順沒有說話,跟著大哥回老家接了人。穆池成的兒子,已經長大成人,從小受出身書香門第的母親教導,非常懂事孝順。穆池成本想讓他跟著老二去找方敬業,可兒子卻跪在地上,說:“父母在,不遠行,何況爹爹身體不好。我願意跟隨父親去仙姑寨,伺候爹娘。”
穆池成看著兒子,也沒有堅持。一家老小在金天順的護送下,返回了仙姑寨。
金天順看著大哥一家團圓,趴在地上給穆池成磕了三個頭,抬起頭來,已經淚流滿麵:“大哥!我就要走了!咱們弟兄三個,這一輩子做兄弟沒有做夠,下輩子咱還是兄弟。”
穆池成趕緊把金天順攙起來,看著他的樣子不像去找老三,就問:“二弟,你這是為何?難道不去找老三?”
金天順說:“當年跟大哥拉起隊伍,就是為了打鬼子,現在沒鬼子打了,讓我去當兵,我實在受不了那種管束。我還想和原來那樣,遊蕩江湖,蹉跎一生就行了!”
穆池成也哭了,說:“兄弟,你不想去當兵,就留在這裏,咱們弟兄兩個天天在一塊兒,何必一個人出去風餐露宿?”
金天順又跪下磕頭:“大哥,您身體不好,我是應該陪著您,可我也有自己喜歡的日子。現在我侄兒在您身邊照顧您,他一定會比我更盡心。”
穆池成知道挽留不住,叫過自己的兒子,讓兒子給金天順磕了頭。金天順又拉住小夥子的手,含淚說:“我跟你的父親,還有你的三叔方敬業,勝過手足,你給我磕頭,我也沒有什麽不能接受的。不過,我有一件事求你。”
穆池成的兒子跪在地上,抬起頭來說:“二叔您請講。”
“我活著漂泊,死了之後卻想有一個歸宿。如果有一天有人把我的骨灰送回來,你就把它埋在你爹的旁邊,也好到那邊還做兄弟。”金天順說。
穆池成的兒子流著淚點了點頭。
金天順和穆池成告別後,離開了仙姑寨。情同手足的三兄弟,從此各奔一方。
☆、第114章 緣未盡
之後,金天順遊蕩江湖,行醫學道,終身未娶。不過,他卻收養了一個孤兒,兼做自己的徒弟,就是神仙金木垚。
到了1998年抗洪時,金天順年近九十,還帶著金木垚在災區治病救人,終因勞累過度,與世長辭。
金木垚遵照師父的遺願,帶著師父的骨灰趕到仙姑寨,找姓穆的卻沒有找到,因為這個寨子所有的人都隨太上老君的姓——李。
原來,金天順走後,穆池成就讓兒子隨了仙姑寨的姓,隱去了“穆”字。兒子還有些不理解,穆池成卻告訴他,“穆”字招災,“李”字卻能免災。
金神仙來的時候,不但穆池成早已過世,連他的兒子都已去世多年,如今已經傳至第三代——半臉翁,寨子裏已經很少有人知道這家人本姓“穆”。
金神仙在寨子裏問了幾戶人家,沒有打聽到有姓穆的人,卻聽寨民們說寨子裏有個仙姑無所不知。金神仙自己雖不是出家的道士,但對道教卻有很深的研究,於是專程去拜望了仙姑。令金神仙震驚的是,仙姑對幾十年前的事情竟然了如指掌,並且告訴金神仙寨子裏確實有穆家的後人。
金神仙眼睛一亮,恭敬地說:“老仙姑,那您能不能給晚輩指點指點,幫我完成師父的心願?”
仙姑點了點頭,說:“我和金天順老先生曾經有過多麵之緣,一定會幫他完成心願。不過,今天的穆家已是李家,我卻不能讓李家變成穆家。”
金神仙非常精明,聽完仙姑的話,就明白了是什麽意思——仙姑是讓她不要再去打擾穆家。
第二天,金神仙依照約定,又來找仙姑。
仙姑領著他繞過寨子,來到不遠的一個朝陽的小山坡,山坡上零零散散有數個用石頭壘起來的墳頭。
仙姑辨認了一下,指著其中一座看上去有些年月的老墳,說:“這就是穆池成老先生的棲所,這布置與仙姑寨的習俗不同。你看,腳蹬東南,斜子抱孫,側前方這個是老先生的兒子,旁邊這個是空的,依照穆老先生遺願,是留給他的二弟,也就是你的師父金天順的。”
金神仙抱著師父的骨灰,看到從未謀麵的大伯的墓寢,百感交集。
他將骨灰放在空墓前麵,然後整理了一下衣服,走到穆池成父子的墓前分別磕了三個響頭,跪在前麵大致講述了師父這些年的經歷,又說道:“伯父,師父於數十日前駕鶴西遊,今日晚輩我奉師父遺命,護送師父與伯父團聚,以慰伯父、師父在天之靈。”
他們從秦嶺出來,看到的卻不是想像中的太平盛世。兩個人打聽來打聽去,得到的消息是國共兩黨已經打起了內戰,三弟方敬業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剿共”之戰中。
穆池成和金天順知道鬼子是該打的,國共到底誰對誰錯,他們倆也說不清,但哥兒倆都明白一點: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穆池成本想去勸勸方敬業,可走到半路,卻對金天順說:“老二啊!老三年紀不小了,肯定也有自己的打算,我不應該再去左右他。你隨我去老家接上你的嫂子和侄子,把我們送回仙姑寨,然後自己去找老三吧!你還年輕,跟我去山裏待一輩子,窩囊了。”
金天順沒有說話,跟著大哥回老家接了人。穆池成的兒子,已經長大成人,從小受出身書香門第的母親教導,非常懂事孝順。穆池成本想讓他跟著老二去找方敬業,可兒子卻跪在地上,說:“父母在,不遠行,何況爹爹身體不好。我願意跟隨父親去仙姑寨,伺候爹娘。”
穆池成看著兒子,也沒有堅持。一家老小在金天順的護送下,返回了仙姑寨。
金天順看著大哥一家團圓,趴在地上給穆池成磕了三個頭,抬起頭來,已經淚流滿麵:“大哥!我就要走了!咱們弟兄三個,這一輩子做兄弟沒有做夠,下輩子咱還是兄弟。”
穆池成趕緊把金天順攙起來,看著他的樣子不像去找老三,就問:“二弟,你這是為何?難道不去找老三?”
金天順說:“當年跟大哥拉起隊伍,就是為了打鬼子,現在沒鬼子打了,讓我去當兵,我實在受不了那種管束。我還想和原來那樣,遊蕩江湖,蹉跎一生就行了!”
穆池成也哭了,說:“兄弟,你不想去當兵,就留在這裏,咱們弟兄兩個天天在一塊兒,何必一個人出去風餐露宿?”
金天順又跪下磕頭:“大哥,您身體不好,我是應該陪著您,可我也有自己喜歡的日子。現在我侄兒在您身邊照顧您,他一定會比我更盡心。”
穆池成知道挽留不住,叫過自己的兒子,讓兒子給金天順磕了頭。金天順又拉住小夥子的手,含淚說:“我跟你的父親,還有你的三叔方敬業,勝過手足,你給我磕頭,我也沒有什麽不能接受的。不過,我有一件事求你。”
穆池成的兒子跪在地上,抬起頭來說:“二叔您請講。”
“我活著漂泊,死了之後卻想有一個歸宿。如果有一天有人把我的骨灰送回來,你就把它埋在你爹的旁邊,也好到那邊還做兄弟。”金天順說。
穆池成的兒子流著淚點了點頭。
金天順和穆池成告別後,離開了仙姑寨。情同手足的三兄弟,從此各奔一方。
☆、第114章 緣未盡
之後,金天順遊蕩江湖,行醫學道,終身未娶。不過,他卻收養了一個孤兒,兼做自己的徒弟,就是神仙金木垚。
到了1998年抗洪時,金天順年近九十,還帶著金木垚在災區治病救人,終因勞累過度,與世長辭。
金木垚遵照師父的遺願,帶著師父的骨灰趕到仙姑寨,找姓穆的卻沒有找到,因為這個寨子所有的人都隨太上老君的姓——李。
原來,金天順走後,穆池成就讓兒子隨了仙姑寨的姓,隱去了“穆”字。兒子還有些不理解,穆池成卻告訴他,“穆”字招災,“李”字卻能免災。
金神仙來的時候,不但穆池成早已過世,連他的兒子都已去世多年,如今已經傳至第三代——半臉翁,寨子裏已經很少有人知道這家人本姓“穆”。
金神仙在寨子裏問了幾戶人家,沒有打聽到有姓穆的人,卻聽寨民們說寨子裏有個仙姑無所不知。金神仙自己雖不是出家的道士,但對道教卻有很深的研究,於是專程去拜望了仙姑。令金神仙震驚的是,仙姑對幾十年前的事情竟然了如指掌,並且告訴金神仙寨子裏確實有穆家的後人。
金神仙眼睛一亮,恭敬地說:“老仙姑,那您能不能給晚輩指點指點,幫我完成師父的心願?”
仙姑點了點頭,說:“我和金天順老先生曾經有過多麵之緣,一定會幫他完成心願。不過,今天的穆家已是李家,我卻不能讓李家變成穆家。”
金神仙非常精明,聽完仙姑的話,就明白了是什麽意思——仙姑是讓她不要再去打擾穆家。
第二天,金神仙依照約定,又來找仙姑。
仙姑領著他繞過寨子,來到不遠的一個朝陽的小山坡,山坡上零零散散有數個用石頭壘起來的墳頭。
仙姑辨認了一下,指著其中一座看上去有些年月的老墳,說:“這就是穆池成老先生的棲所,這布置與仙姑寨的習俗不同。你看,腳蹬東南,斜子抱孫,側前方這個是老先生的兒子,旁邊這個是空的,依照穆老先生遺願,是留給他的二弟,也就是你的師父金天順的。”
金神仙抱著師父的骨灰,看到從未謀麵的大伯的墓寢,百感交集。
他將骨灰放在空墓前麵,然後整理了一下衣服,走到穆池成父子的墓前分別磕了三個響頭,跪在前麵大致講述了師父這些年的經歷,又說道:“伯父,師父於數十日前駕鶴西遊,今日晚輩我奉師父遺命,護送師父與伯父團聚,以慰伯父、師父在天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