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年3月,帝國議會剛剛開幕,一位波蘭天主教議員就要求帝國政府支持教皇庇護九世。這位教皇已經失去其教皇國領土,梵蒂岡是他唯一的住裼之地。俾斯麥非常惱火,他不能容忍任何國內政治派別對外交政策指手畫腳、某個政黨與國外保有聯繫,特別是天主教會在德屬波蘭地區的文化教育活動日益去除德國色彩,波蘭民族意識迅速發展。4月1日,俾斯麥在國會嚴厲抨擊少數黨及其天主教盟友。俾斯麥的行動受到國內的支持,這種支持來自於大眾對1870年7月18日發布的教皇無謬誤說的普遍反感。7月初,俾斯麥關閉了普魯士文化部天主教特別科。8月,他在加斯泰因與奧匈外交大臣博伊斯特的會麵中就天主教問題進行了長時間的會談。


    俾斯麥與博伊斯特的會麵主要還是外交上的訴求。奧匈早在法國色當兵敗之時就開始轉而尋求與德國和解。1871年6月,奧匈政府派特使加布侖茨將軍前往柏林為兩國修好鋪路。俾斯麥的回應十分善意,他指出德國對奧匈的領土沒有要求並且兩國在對付巴黎公社式的革命問題上有相互理解的必要。對奧匈而言,俾斯麥的領土安全保證是關鍵。兩國關係於是迅速升溫。8月和9月,兩國君主攜外交大臣連續在伊舍爾、加斯泰因和薩爾斯堡會晤。博伊斯特作為昔日反德政策的代表人物雖然已經變為德奧友好的支持者,仍免不了作為失敗的反德政策的犧牲品。來自匈牙利的安德拉西伯爵也參與了兩國君主的會晤,他很快將取代博伊斯特成為新的奧匈外交大臣。安德拉西主張用德奧友誼拆散德俄友誼並把德國拉到奧匈反俄的政策軌道上。在加斯泰因,他向俾斯麥的遊說沒有任何結果。俾斯麥認為德奧關係的改善可以使德國在德俄博奕中位置有利,但不是疏遠俄國。作為會議的成果,雙方商定奧匈皇帝佛蘭茨 約瑟夫於1872年9月訪問柏林。


    1871年底,俾斯麥在反對教權的問題上開始採取強硬政策。1872年初,法爾克被任命為德國文化大臣。他是堅定的自由理性主義者,對宗教事務有著強烈的反感。俾斯麥對法爾克的任命不僅僅出於對教會鬥爭的考慮,此舉還加強了他與國會多數黨-民族自由黨的聯繫。統一以來,德國經濟體製建立在自由貿易和自由投資的基礎上,民族自由黨發揮了相當重要的影響。與民族自由黨的合作有助於政府軍事預算和軍事政策在國會的順利通過。


    1科佩爾 s 平森,《德國近現代史》(範德一、林瑞斌、何田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上冊,p219


    1872年2月,法爾克提出的國家監督學校的法令獲得通過。這被認為是“文化鬥爭”(kulturkampf)的開始。注7俾斯麥同時也向教皇伸出橄欖枝,表示隻要教皇敦促中央黨不再積極同情波蘭人及其他敵視帝國的集團,那麽德國可以與教皇合作。庇護九世在喪失世俗權力後不願進一步在宗教權力上讓步,4月他明確拒絕了柏林的建議。在新教的普魯士,人民歡迎“向神父開戰”,俾斯麥認為這是這是利用民族主義鞏固統一的機會。1872年5月14日,他在帝國議會發表演講演講:“放心吧!我們不會是不會去卡諾莎的,肉體不去,靈魂也不去!”1注8此時,國外則普遍認為俾斯麥的策略犯了錯誤,製造了裂痕而不是促進了統一。德國現在不僅僅是普魯士,而是包含信仰天主教的廣大德意誌地區。英國駐德大使奧多 羅素在私人信件中寫到:“俾斯麥完全誤解和低估了教會勢力。”2俾斯麥並不這麽認為,1873年的《五月法令》注9將文化鬥爭推向新的高度。對俾斯麥來說,文化鬥爭的開始主要是由它涉及波蘭問題這一方麵所規定的,因而一開始就具有外交意義。在德國,鬥爭越激烈,俾斯麥的外交就越顯得重要,特別是德國與“北方三朝廷”其他兩國的關係。


    1872年9月,按照1871年8、9月間德奧皇帝會晤達成的協議,奧匈皇帝佛蘭茨 約瑟夫訪問柏林。俄國沙皇對德奧親密感到不安,惟恐德奧會在柏林達成秘密協議,於是不請自來,加入到德奧皇帝的柏林會晤。1873年9月5日-12日,德奧俄三皇會於柏林。原本是顯示德奧親善的會晤現在變成標誌大陸三帝國團結的聚會。自克裏米亞戰爭以來,這是三帝國皇帝的首次聚會。而英國在9月18日派遣海峽艦隊出乎法國人意料地訪問勒法國的勒阿佛爾港,英法兩國曾是克裏米亞戰爭的盟友。難怪有報紙評論為“新的神聖同盟正在意識形態上把歐洲大陸劃分為東方和西方。”三國舉行了兩兩雙邊會談,沒有舉行全體會議,也沒達成任何協議。俄國宰相哥爾查科夫的評價“不忙做筆記,不作正式記錄,一言以蔽之:沒有給外交檔案留下任何材料,但道義成果是巨大的”3還是很中肯的。俾斯麥對三帝聚會放在柏林十分滿意,這傳遞給法國一個信號:法國在大陸上是孤立的。但是安德拉西和哥爾查科夫的會晤更有實質內容。雙方通過磋商闡明了各自在巴爾幹問題上的立場,並達成在巴爾幹維持現狀的共識。在德國在三國中實力增長最快的情況下,俄奧兩國的舉措不能不說是對這一情況的現實對策。哥爾查科夫走的更遠。在柏林期間,哥爾查科夫向法國駐德大使保證三皇會議沒有達成任何正式協議。他表示:俄奧認為需要一個強大的法國,但是法國必須有耐心和智慧。此番話一是向法國傳遞俄奧不會容忍德國繼續打擊法國;二也警告法國不要主動向德國尋釁。這基本上是除法德之外的其他歐洲大國對於普法戰爭後法德關係的態度,是個強烈的政治信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破解普法戰爭之戰略棋局:麵對德國統一進程的拿破崙三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寒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寒秋並收藏破解普法戰爭之戰略棋局:麵對德國統一進程的拿破崙三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