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剛即位的時候,淮南王劉安來長安朝拜,田蚡跑出城外去迎接。寒暄完了後,田蚡就像打哈哈一樣說了這麽一通話,“唉呀,老王爺,當今皇帝年輕,孩子都還沒有。您是高皇帝的親孫,哪天皇帝有個好歹,老王爺德高望重,到時肯定繼承大統啊!”這話他都敢說,瘋了。後來這話傳到劉徹耳朵裏去了,劉徹當沒聽見,但是記在了心裏。無論如何,田蚡始終是他的舅舅,是他母親的親弟弟,不是劉徹想動就能動的。


    田蚡做的確實過火了,《史記》和《漢書》都明文記載,田蚡已經威脅到了皇權。正史都這麽寫,可以想見當年的田蚡囂張到什麽程度。所以田蚡必須除掉,否則劉徹又要被左右掣肘。


    2)竇田交惡(1)


    田蚡做丞相後,基本不再和竇嬰來往。當年景皇帝時期田蚡見了竇嬰跟親爹一樣,現在毫不客氣將其踩在腳下。竇嬰自己有苦說不出,偌大的長安城,他說話已經沒人聽了,連白吃白喝的門客們都跑到田蚡那裏去了,門庭冷落車馬稀。不過還好,竇嬰無非感慨一下世態炎涼,田蚡也沒有找竇嬰的麻煩。無論如何,也是十幾年的交情,再說田丞相現在這麽忙的人,也沒時間理會竇嬰。


    如果不是有個楞傢夥在中間摻和了一下,估計竇嬰這輩子就這麽終生不得誌,稀裏糊塗老死為止了。這個楞傢夥我們不怎麽熟悉,叫灌夫。


    灌夫本來姓張的,灌夫的爹叫張孟,當年在開國大將灌嬰門下做舍人,灌嬰提拔張孟,一直到做到部級職位,於是張孟連祖宗也不認了,改姓灌,算是認了一個爹。張夫自然也跟著叫灌夫了。


    吳楚七國之亂時,灌嬰的兒子灌何領兵跟著周亞夫出征,灌何拉著灌孟和灌夫爺兒倆一起上了戰場。灌孟一個半老頭子,戰場實在太不適合他,很快戰死了。按照當時的規定,父子同時參軍的,死一個另外一個就可以回家了。灌夫不回去,他要報仇。什麽都不管,領著十幾個家人沖向吳軍陣形,殺敵數十,最後竟然活著回來了,身負重傷,同去的家人隻剩下一個。傷還沒好,他又要去,他覺得至少要殺一個將軍才算報了仇。灌何很賞識灌夫的孝心和勇猛,他想保護灌夫,這是一員猛將,戰死了可惜,於是把這事報給了周亞夫,周亞夫下令禁止灌夫再莽撞行事,這才作罷。當然了,這一戰使灌夫名滿天下。


    後來灌何向景皇帝推薦了灌夫,灌夫領到一個中郎將的職位。按常理說,在皇帝身邊幹幾年中郎將,再外放做一任太守或者諸侯丞相,再回長安,官拜九卿是不成問題的。可是灌夫這個人不爭氣。這個人雖然也算官宦出身,但是江湖氣太重,說話直,辦事直,腦子還跟一般人不一樣,不論職位高低,不喜歡的他就開罵,喜歡的就誇,而且專門罵職位高的,誇職位低的。至於產生什麽影響,他不管。這一點倒不是壞事,甚至我們可以欣賞,但是和官場是格格不入的,哪個罵領導的能混得下去,我們看看他的履歷表就知道了。


    中郎將這麽有前途的職位,灌夫沒幹幾個月,犯法被撤職了,在長安賦閑;後來被調到北邊的小諸侯代王劉登手底下做丞相,還沒來得及犯法,景皇帝死了,劉徹即位,劉徹聽說他是猛將,應該好好利用,將其調到淮陽郡做太守,還沒幹一年,地方上反響太壞,又被調回長安了,做太僕,劉徹的意思就是讓他好好在長安眼皮底下呆著,別出去惹事了;結果灌夫不管什麽長安不長安,有一次和長樂衛尉竇甫喝酒,把竇甫打了一頓,竇甫可是老太太的堂弟,老太太當時還沒死那;劉徹一看這怎麽又惹事了,您老還是別在長安呆著了,去北方給燕王劉定國做丞相吧,眼不見為淨,結果沒幹幾年,又犯法,被打發回長安了。劉徹不敢再給這位爺安排任何職位了。灌夫每天幹的事就是圍著長安轉悠,去各家串個門什麽的,別人也都很給他麵子,所以灌夫和田蚡,和竇嬰都很熟。


    老太太死後,竇嬰失勢,跟灌夫同病相憐,倆人成了難兄難弟,沒事就一起喝酒感慨人生。


    灌夫去田蚡家串門,田蚡有一搭沒一搭地說,灌兄啊,我最近想跟你一起去魏其侯那裏吃頓飯,不過聽說灌兄在服喪,真是可惜啊。明顯就是一句沒話題找話題聊天的話。可是灌夫很認真,什麽服喪不服喪,服喪就不能一起吃飯了,這事交給我了,我去跟老竇說。


    2)竇田交惡(2)


    田蚡還真沒想到灌夫當真了,不過也無所謂,一頓飯而已,順口就答應下來了。灌夫當即和田蚡約定第二天就去吃,又跑去竇嬰那邊告知。


    竇嬰高興得跟什麽似的。


    這個竇嬰,真不知道該怎麽說他,一輩子就沒活明白。


    景皇帝曾經送給竇嬰四個字評價,非常精闢:沾沾自喜。


    竇嬰稱得上學問滿腹,文武雙全,有能力有魄力,也是正人君子,但是自命清高,大智慧欠缺,小聰明又不屑於,做事情又喜歡講原則,這些加在一起造成的結果,就是竇嬰總是在錯誤的時間在錯誤的地方做錯誤的事。


    景皇帝剛即位之時,梁王劉武來長安找老太太求嗣,竇嬰冒出來了,說自古君主之位都是父親傳兒子,哪有傳弟弟的道理——皇帝都還沒表態,你著急跳出來幹嗎——結果便是被老太太轟出家門,連竇都不讓他姓了,幸虧後來老太太消氣沒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王朝·漢武揮鞭與大漢中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李船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李船長並收藏大漢王朝·漢武揮鞭與大漢中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