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大漢王朝·漢武揮鞭與大漢中興 作者:老李船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徹開會研究。這次出席的沒有任何一個人提出反對意見,要麽沉默,要麽宣稱開戰,進攻閩越。因為大家從上次處理東甌事變的風格已經看出來,劉徹是完全傾向於用武力解決問題的。中央官員沒人反對,地方上有,淮南王劉安。前文提到過這個人,文皇帝的親侄兒,按輩兒排是劉徹正經的堂叔。
劉安的態度和老太太生前是差不多的:匈奴人我們惹不起就不惹,兩越都是蠻夷就沒必要理睬。不過老太太已經死了,劉安上報的文件被劉徹扔到了一邊,可惜了一篇好文章和劉安的絕世文采。
會議的結果當然是出兵進攻閩越。這次可以光明正大地用兵符徵調天下兵馬,不用像上次一樣冒險徵兵。主將兩位,大司農韓安國,大行令王恢。大行令就是後來的大鴻臚,相當於外交部長,九卿之一,部級幹部。
韓安國領兵出會稽郡,王恢領兵出豫章郡,一個浙江一個江西,兩路呈鉗狀進攻閩越。
閩越王駱郢豪氣沖天,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怎麽說我也是地頭蛇。但是閩越國內還存在另外一種風潮,和談。實際上和談才是閩越國人的共識,以駱郢的弟弟駱餘善為代表。駱餘善和他的族人以及閩越高級官員召開秘密會議,商討如何對應帝國軍隊的大舉進攻。
會議最後得出一致的結論:帝國軍隊數量龐大,即便閩越僥倖一戰得勝,其後果是招來更大規模的進攻,直至亡國為止。與其如此,不如殺掉駱郢,人頭送給帝國軍。帝國軍能因此罷兵,那最好不過;帝國軍如果不理睬,繼續進攻,我們再武裝對抗也不遲;如果最後戰敗了,海外找個島棲身就是。
駱郢在毫無準備的情形下被做掉了,人頭送到王恢手裏。王恢馬上通知會稽方麵的韓安國,暫緩進軍,報請長安再做決定。不戰而屈人之兵始終是上策。
很快長安發回意見:停止進攻,全軍撤回,並冊封首任閩越王駱無諸的孫子駱醜為新的閩越王。
回來後韓安國即被晉升為禦史大夫。
閩越那邊並沒有安寧。駱郢是駱餘善殺掉的,帝國政府卻封駱醜為王,而這個駱醜比較軟弱,根本壓不住駱餘善,看情形駱醜早晚也要被做掉。
情報部門將這一事態報給最高層。劉徹最後採取的措施是,兩王同立,駱醜和駱餘善同時為閩越王。這個想法夠餿的,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筆,同時立倆王,明擺著讓他們倆互掐。不過這始終算個解決之道,閩越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不管是和平還是內鬥,至少對帝國不會造成任何威脅了。無論如何,兩越的實力都比較弱,他們在劉徹的意識裏並未占據首要位置。劉徹真正關心的,還是和帝國糾纏了半個世紀多的老對手,老朋友,匈奴。
2)最後的忍讓
前135年發生了很多事。老太太死了,劉徹得解脫;兩越鬧事,劉徹以皇帝身份第一次簽署作戰命令,並成功實施。還沒有完,匈奴人又來提和親的事了。
和親隻不過是外交辭令,實際目的是要東西,就像當年中行樂對帝國使者們說的:把你們的東西選最好的送來便是,否則等到了秋後,我們匈奴的鐵騎隻好去幫你們收割了。
這還是劉徹第一次和匈奴人打交道,事情太大,劉徹召集高級官員們開會研究。
由於和親政策從劉邦時期就開始施行,一直貫徹了半個世紀多,國內幾乎已經形成了某種共識和慣性,匈奴人問題等於和親,以女人換和平,也值了。呂後如此,文皇帝如此,景皇帝如此,所以這次會議上也如此:匈奴人要什麽就給他們什麽好了,還能怎麽樣?
與會人員級別最高的是丞相田蚡,但是他最近在和劉徹鬧矛盾,裝糊塗不說話——這個後文說。田蚡之下最高的是禦史大夫韓安國,韓安國也是鴿派,支持和親。
自從當年樊噲說要打匈奴被季布當堂頂撞以來,再沒第二個人敢說對匈奴開戰,但是這次會議上卻驀地出現了鷹派的聲音。
大行令王恢。
王恢是燕人,自小在邊境長大,對匈奴非常了解。王恢發言時非常憤慨:匈奴人索求無度,和親一次也不過就換來幾年和平時間,這次幹脆就拒絕,我們發兵進攻!
頃刻間朝堂上炸開了,反對聲竊竊私語聲不絕於耳。
劉徹一直沒表態。
韓安國說,不能打。匈奴人一年四季到處遷徙。如果發兵進攻,我們恐怕要行軍數千裏,到時候肯定人困馬乏,這種仗怎麽打?不能打,還是和親為上。
韓安國對行軍打仗很有發言權,與會人員齊聲附和。
劉徹最終還是同意了多數人的意見,暫時應許匈奴人的和親。
這事過後一年多的時間,劉徹一直在思考匈奴問題。忍讓是不是必須的?匈奴人有沒有傳說中那麽可怕?能不能打,可不可以打,怎麽打…
戰爭與和平這麽大的命題,沒多少人有發表意見的資格。高皇帝當年氣吞山河,蕩平中原,開立大漢帝國,卻被匈奴圍在平城七天七夜。這段往事劉徹聽過無數遍,這讓劉徹很憤怒又很憂心。此仇必報,但是怎麽報。高皇帝都不行,我行嗎?
商人永遠是最具冒險精神的一類人,中東再混亂,也有國人去開餐館。公元前133年,一個平穿梭於帝國和匈奴邊境的商人,聶壹,不經意間觸動了帝國最大的一根神經。帝國如一個人一般,瞬間以鷂子翻身的方式站起來,不在躺著仰頭看天,而是挺胸站立,俯視大地。
劉安的態度和老太太生前是差不多的:匈奴人我們惹不起就不惹,兩越都是蠻夷就沒必要理睬。不過老太太已經死了,劉安上報的文件被劉徹扔到了一邊,可惜了一篇好文章和劉安的絕世文采。
會議的結果當然是出兵進攻閩越。這次可以光明正大地用兵符徵調天下兵馬,不用像上次一樣冒險徵兵。主將兩位,大司農韓安國,大行令王恢。大行令就是後來的大鴻臚,相當於外交部長,九卿之一,部級幹部。
韓安國領兵出會稽郡,王恢領兵出豫章郡,一個浙江一個江西,兩路呈鉗狀進攻閩越。
閩越王駱郢豪氣沖天,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怎麽說我也是地頭蛇。但是閩越國內還存在另外一種風潮,和談。實際上和談才是閩越國人的共識,以駱郢的弟弟駱餘善為代表。駱餘善和他的族人以及閩越高級官員召開秘密會議,商討如何對應帝國軍隊的大舉進攻。
會議最後得出一致的結論:帝國軍隊數量龐大,即便閩越僥倖一戰得勝,其後果是招來更大規模的進攻,直至亡國為止。與其如此,不如殺掉駱郢,人頭送給帝國軍。帝國軍能因此罷兵,那最好不過;帝國軍如果不理睬,繼續進攻,我們再武裝對抗也不遲;如果最後戰敗了,海外找個島棲身就是。
駱郢在毫無準備的情形下被做掉了,人頭送到王恢手裏。王恢馬上通知會稽方麵的韓安國,暫緩進軍,報請長安再做決定。不戰而屈人之兵始終是上策。
很快長安發回意見:停止進攻,全軍撤回,並冊封首任閩越王駱無諸的孫子駱醜為新的閩越王。
回來後韓安國即被晉升為禦史大夫。
閩越那邊並沒有安寧。駱郢是駱餘善殺掉的,帝國政府卻封駱醜為王,而這個駱醜比較軟弱,根本壓不住駱餘善,看情形駱醜早晚也要被做掉。
情報部門將這一事態報給最高層。劉徹最後採取的措施是,兩王同立,駱醜和駱餘善同時為閩越王。這個想法夠餿的,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筆,同時立倆王,明擺著讓他們倆互掐。不過這始終算個解決之道,閩越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不管是和平還是內鬥,至少對帝國不會造成任何威脅了。無論如何,兩越的實力都比較弱,他們在劉徹的意識裏並未占據首要位置。劉徹真正關心的,還是和帝國糾纏了半個世紀多的老對手,老朋友,匈奴。
2)最後的忍讓
前135年發生了很多事。老太太死了,劉徹得解脫;兩越鬧事,劉徹以皇帝身份第一次簽署作戰命令,並成功實施。還沒有完,匈奴人又來提和親的事了。
和親隻不過是外交辭令,實際目的是要東西,就像當年中行樂對帝國使者們說的:把你們的東西選最好的送來便是,否則等到了秋後,我們匈奴的鐵騎隻好去幫你們收割了。
這還是劉徹第一次和匈奴人打交道,事情太大,劉徹召集高級官員們開會研究。
由於和親政策從劉邦時期就開始施行,一直貫徹了半個世紀多,國內幾乎已經形成了某種共識和慣性,匈奴人問題等於和親,以女人換和平,也值了。呂後如此,文皇帝如此,景皇帝如此,所以這次會議上也如此:匈奴人要什麽就給他們什麽好了,還能怎麽樣?
與會人員級別最高的是丞相田蚡,但是他最近在和劉徹鬧矛盾,裝糊塗不說話——這個後文說。田蚡之下最高的是禦史大夫韓安國,韓安國也是鴿派,支持和親。
自從當年樊噲說要打匈奴被季布當堂頂撞以來,再沒第二個人敢說對匈奴開戰,但是這次會議上卻驀地出現了鷹派的聲音。
大行令王恢。
王恢是燕人,自小在邊境長大,對匈奴非常了解。王恢發言時非常憤慨:匈奴人索求無度,和親一次也不過就換來幾年和平時間,這次幹脆就拒絕,我們發兵進攻!
頃刻間朝堂上炸開了,反對聲竊竊私語聲不絕於耳。
劉徹一直沒表態。
韓安國說,不能打。匈奴人一年四季到處遷徙。如果發兵進攻,我們恐怕要行軍數千裏,到時候肯定人困馬乏,這種仗怎麽打?不能打,還是和親為上。
韓安國對行軍打仗很有發言權,與會人員齊聲附和。
劉徹最終還是同意了多數人的意見,暫時應許匈奴人的和親。
這事過後一年多的時間,劉徹一直在思考匈奴問題。忍讓是不是必須的?匈奴人有沒有傳說中那麽可怕?能不能打,可不可以打,怎麽打…
戰爭與和平這麽大的命題,沒多少人有發表意見的資格。高皇帝當年氣吞山河,蕩平中原,開立大漢帝國,卻被匈奴圍在平城七天七夜。這段往事劉徹聽過無數遍,這讓劉徹很憤怒又很憂心。此仇必報,但是怎麽報。高皇帝都不行,我行嗎?
商人永遠是最具冒險精神的一類人,中東再混亂,也有國人去開餐館。公元前133年,一個平穿梭於帝國和匈奴邊境的商人,聶壹,不經意間觸動了帝國最大的一根神經。帝國如一個人一般,瞬間以鷂子翻身的方式站起來,不在躺著仰頭看天,而是挺胸站立,俯視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