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元振唯權力是逐,置國家安危於不顧。當時,郭子儀請援兵,程元振避而不見,使得吐蕃兵長驅直入,占領長安。代宗下詔各地軍隊勤王時,竟遷延不前,無一士應命。程元振的專橫跋扈,陷害忠良,已鬧得文武百官人人涼心,與中央離心離德。太常博士、翰林待詔柳伉連忙上疏說:“吐蕃以數萬軍隊進犯關隴等地,兵不血刃便打進了京城,都因謀臣不出良謀,武將不奮力死戰所致……臣聽說良醫治病,講究對症下藥,藥不對症,也是沒有用的。陛下看看今天的病症是由什麽導致的呢?天下百姓都恨陛下疏遠賢才良將,任用宦官小人,離間將相而幾至於亡,如果陛下還想存宗廟社稷,非砍了程元振的頭馳告天下不可”代宗因迫於天下形勢及公議,才下詔削程元振為民,放歸田裏。後來,程元振又扮作婦女,從老家三原潛回京師,企圖捲土重來。被禦史王升彈劾,長期流放溱州。行至江陵而死。與他們同時稍後的還有另一大宦魚朝恩,握有軍權,行為和結局也差不多,茲不贅述。


    威柄移主


    李輔國、程元振之後,唐朝歷史上最牛的宦官仇士良就破土而出登上了歷史舞台。仇士良(781~843年)字匡美,循州興寧(今屬廣東)人。出身世代宦官之家。順宗時,仇士良進侍東宮。憲宗即位,遷內給事。


    仇士良因為有憲宗恩寵,開始作威作福。元和五年(810年)正月,他奉命出監平盧、鳳翔等軍,夜間到了敷水驛(今陝西華陰境內),東台禦史元稹回京師,先至驛站,已占據了上廳,仇士良蠻橫無理,踢開廳門,破口大罵,並以馬鞭擊傷元稹麵部。元稹上奏朝廷後,憲宗不聽大臣規諫,反將元稹貶為江陵士曹參軍。


    寶曆二年,仇士良由鳳翔監軍使再次入為宣徽供奉官。十二月,宦官蘇佐明弒唐敬宗,並與劉克明矯詔以絳王悟權知國事,並欲黜陟內侍執權者。於是樞密使王守澄、楊承和等宦官迎立江王李涵為帝,是為文宗,並殺劉克明等,絳王也為亂兵所殺。仇士良雖然也參加了這次宮廷政變,有翊戴文宗之功,但卻受王守澄的壓抑,數年不能升遷,並出為鄂嶽監軍使。


    仇士良受王守澄的壓抑,在政治上不得誌,雖於太和元年(827年)再次入為宣徽供奉官,轉內坊,典內侍省,但仍是“秩清事簡,優逸自娛”,直至太和六年(832年)才真拜內侍,知省事,由此,他才成為宦官中的頭麵人物。


    唐文宗倚重李訓、鄭注,欲謀剪宦官,因仇士良與王守澄有隙,遂於太和九年(835年)五月擢任他為左神策中尉兼左街功德使,以分王守澄之權。文宗君臣所採取的分化瓦解策略,成功地剪除了王守澄等大宦官,但同時卻也把仇士良推上了政治舞台,使他掌握了禁軍大權。以暴易暴,其結果隻能一樣。


    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文宗到紫宸殿視朝,百官參拜後,左金吾衛大將軍韓約奏報:“左金吾衛中庭後麵的石榴樹上,夜裏降下甘露。”這被認為是國家的祥兆,李訓和舒元輿率百官向皇帝祝賀,並勸皇帝去看看,文宗就帶百官到了左金吾衛旁邊的含元殿命李訓先去看看是否真有其事。李訓去後回來說:“甘露不一定是真的,不可立即宣布。”李訓建議再派仇士良等宦官去仔細觀察。


    中國卷 第二編 人世裏的無可奈何(18)


    大冬天的天降甘露,這種事情是真的嗎?仇士良去後,又會有什麽故事發生呢?


    事先李訓已在左金吾衛院的帳幔後埋伏了幾百名將士。韓約領著仇士良等太監,離開含元殿來到金吾衛,韓約由於緊張竟汗流不止,引起仇士良的懷疑,這時風吹起帳幔一角,露出埋伏的將士,仇士良大喊一聲“不好,退回!”太監們紛紛退回含元殿,有一些太監抓過一乘轎子,把皇帝塞進裏麵,踢開殿後的屏風,抬著皇帝跑到了宣政殿,關上殿門,仇士良立即以皇帝的名義發布詔令,命左、右神策副使劉泰倫、魏仲卿等各率五百名禁兵,殺氣騰騰地衝出閣門,逢人便殺,兩省及金吾吏卒六百餘人及未能逃脫者都被殺死。仇士良還分兵關閉諸宮門,搜索各司官吏,死亡又千餘人,“橫屍流血,狼藉塗地,諸司印及圖籍、帷幕、器皿俱盡”,整個皇宮被攪得天翻地覆,長安城街坊也遭受了一場血腥洗劫。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甘露之變”。


    二十三日,百官早朝,直至日出,才開大明宮右側福建門。禁兵仍手執兵器,個個如凶神一般。受仇士良脅迫,文宗違心地宣稱宰相李訓、王涯等“謀反”,左僕射、參決機務的令狐楚起草製書時,敘王涯等“反事浮泛”,引起了仇士良的不滿,“由是不得為相”。當時,“殺生除拜,皆決於兩中尉,上不豫知”。仇士良氣焰囂張,“自是天下事皆決於北司,宰相行文書而已。宦官氣益盛,迫脅天子,下視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事情平息後,宦官都成為有功之臣,仇士良加官特進、右驍衛大將軍,其他宦官如魚弘誌也擢任上將軍等職。


    當時,經過宦官的濫殺之後,京師死者狼藉,宰相王涯等皆暴屍街頭,無人敢於收殮,後經令狐楚建議,文宗才命京兆尹薛元賞收葬王涯等十一人,各賜襲衣。仇士良對他們恨之入骨,又暗中使人掘其墳墓,將屍骨投入渭水,才最終罷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類史上七大帝國的沒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梅朝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梅朝榮並收藏人類史上七大帝國的沒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