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夭折的千古一帝:隱藏在歷史背後的周世宗 作者:柴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後,柴榮給朝中近臣文學之士,翰林承旨徐台符等二十多人布置了一項任務,讓大家每人寫兩道條陳,一條是《為君難為臣不易論》,一條是《開邊策》,然後上交,柴榮要一一過目檢查。第一條是涉及內政的,第二條才是柴榮現在最需要的。
很快,柴榮就收到了一大撂條陳,柴榮重點是看《開邊策》,可有些人寫的詞藻華麗,但卻空洞無物,無非是“修文德,來遠人”(3)這套老掉牙的東西,讓柴榮非常失望。隻有翰林學士陶穀、禦史中丞楊昭儉、給事中竇儀和比部郎中王樸四人的《平邊策》最合柴榮之意。
四人的觀點都一樣,就是都認為應該先拿南唐開刀,先取江淮,次第剪滅諸侯。其餘三人的《平邊策》今已不存,唯獨王樸的那篇保留了下來。
王樸,東平(今山東東平)人。王樸“幼警慧,好學善屬文。”(4)漢隱帝劉承祐時中進士,當了一名校書郎,每天和筆墨紙硯打交道。按朝中派係,王樸是前漢宰相楊邠的門生,但王樸看到楊邠、史弘肇等人和劉承祐交惡,預感他們肯定要出大事,就提前溜了。果然楊邠死後,他的門生故舊全都處死,隻有王樸無恙。
柴榮在做鎮寧軍節度使的時候,就認識了王樸,讓王樸做了自己的記室參軍。柴榮繼位後,王樸任比部郎中(刑部屬官),級別不算高,從六品。不過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更何況他所侍奉的君主是柴榮。
王樸的《平邊策》如下:
唐失道而失吳、蜀,晉失道而失幽、並,觀所以失之由,知所以平之術。當失之時,莫不君暗政亂,兵驕民困,近者奸於內,遠者叛於外,小不製而至於大,大不製而至於僣。天下離心,人不用命,吳、蜀乘其亂而竊其號,幽、並乘其間而據其地。平之之術,在乎反唐、晉之失而已。必先進賢退不肖以清其時,用能去不能以審其材,恩信號令以結其心,賞功罰罪以盡其力,恭儉節用以豐其財,徭役以時以阜其民。俟其倉廩實、器用備、人可用而舉之。彼方之民,知我政化大行、上下同心、力強財足、人和將和、有必取之勢,則知彼情狀者願為之間諜,知彼山川者願為之先導。彼民與此民之心同,是與天意同,與天意同則無不成之功。
攻取之道,從易者始,當今吳國,東至海,南至江,可撓之地二千裏。從少備處先撓之,備東則撓西,備西則撓東,必奔走以救其弊,奔走之間,可以知彼之虛實、眾之強弱,攻虛擊弱,則所向無前矣。勿大舉但以輕兵撓之。彼人怯,知我師入其地,必大發以來應,數大發則必民困而國竭,一不大發則我獲其利,彼竭我利,則江北諸州,乃國家之所有也。既得江北,則用彼之民,揚我之兵,江之南亦不難而平之也。如此,則用力少而收功多。得吳,則桂、廣皆為內臣,岷、蜀可飛書而召之,如不至,則四麵並進,席捲而蜀平矣。吳、蜀平,幽可望風而至。惟並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誘,必須以強兵攻之,然其力已喪,不足以為邊患,可為後圖,候其便則一削以平之。
方今兵力精練,器用具備,群下知法,諸將用命。一稔之後,可以平邊,此歲夏秋,便可於沿邊貯納。臣書生也,不足以講大事,至於不達大體,不合機變,望陛下寬之。(5)
王樸首先分析了唐末以來諸朝旋興旋亡的原因,因為皇帝無道,寵用奸臣,縱容官員欺壓百姓,結果“天下離心,人不用命。”南方軍閥割據自立,也是由於這個原因。王樸認為對付這些割據諸侯辦法很簡單:進賢去不肖,賞罰分明,汰奢行儉,團結各階層,厚待敵國軍民,天道有變,可取之。
不過這些都是戰略層麵上的,具體到戰術,王樸認為應該奉行“先易後難”的方針。但王樸主張先攻打的南唐卻是十國中實力最強大的,南唐並不是最弱的。其實王樸所說的“先易後難”,不是對敵國實力,而是地勢或時機。
周朝四個對手中,以地勢論,契丹、北漢、後蜀都雄據山川之險,對地處平原的周軍來說,攻取之道,有如逆風行舟。而南唐與後周接壤的江淮地區卻是千裏平原,沒有什麽險要地勢,隻有一條不算太寬的淮河橫斷南北。隻要周軍渡過淮河,淮南十四州覆手可取。
淮南沃野千裏,人口百萬,周軍拿下淮南後,就可以“ 務食於敵”(6),節省戰爭成本。南唐如果丟掉了淮南,其統治核心地區——江東,就直接暴露在周軍的兵鋒之下。南唐滅亡之後,湖南、兩廣、浙江、福建諸侯皆不戰可下。
南方諸國中,最後一個要對付的是後蜀孟昶,但此時周朝已經控製了湖廣,對後蜀三麵合圍,孟昶插翅難逃,隻好束手就擒。南方平定之後,周軍兵鋒北上河東,北漢和周朝有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和劉承鈞沒什麽道理好講,就是用武力強攻。
王樸在他的《平邊策》中並沒有提到契丹,但實際上已經包括了契丹,就是在契丹控製下的幽雲十六州。至於契丹,柴榮和王樸並沒有一舉消滅契丹的計劃,這是不現實的。
對中原政權來說,最重要的是先收復幽雲十六州。在這個目標沒有實現之前,去消滅契丹完全是癡人說夢。在沒有取得對南方諸國壓倒性的優勢之前,沒有必要去考慮契丹。契丹對中原政權的軍事威脅,王樸不可能不知道。
很快,柴榮就收到了一大撂條陳,柴榮重點是看《開邊策》,可有些人寫的詞藻華麗,但卻空洞無物,無非是“修文德,來遠人”(3)這套老掉牙的東西,讓柴榮非常失望。隻有翰林學士陶穀、禦史中丞楊昭儉、給事中竇儀和比部郎中王樸四人的《平邊策》最合柴榮之意。
四人的觀點都一樣,就是都認為應該先拿南唐開刀,先取江淮,次第剪滅諸侯。其餘三人的《平邊策》今已不存,唯獨王樸的那篇保留了下來。
王樸,東平(今山東東平)人。王樸“幼警慧,好學善屬文。”(4)漢隱帝劉承祐時中進士,當了一名校書郎,每天和筆墨紙硯打交道。按朝中派係,王樸是前漢宰相楊邠的門生,但王樸看到楊邠、史弘肇等人和劉承祐交惡,預感他們肯定要出大事,就提前溜了。果然楊邠死後,他的門生故舊全都處死,隻有王樸無恙。
柴榮在做鎮寧軍節度使的時候,就認識了王樸,讓王樸做了自己的記室參軍。柴榮繼位後,王樸任比部郎中(刑部屬官),級別不算高,從六品。不過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更何況他所侍奉的君主是柴榮。
王樸的《平邊策》如下:
唐失道而失吳、蜀,晉失道而失幽、並,觀所以失之由,知所以平之術。當失之時,莫不君暗政亂,兵驕民困,近者奸於內,遠者叛於外,小不製而至於大,大不製而至於僣。天下離心,人不用命,吳、蜀乘其亂而竊其號,幽、並乘其間而據其地。平之之術,在乎反唐、晉之失而已。必先進賢退不肖以清其時,用能去不能以審其材,恩信號令以結其心,賞功罰罪以盡其力,恭儉節用以豐其財,徭役以時以阜其民。俟其倉廩實、器用備、人可用而舉之。彼方之民,知我政化大行、上下同心、力強財足、人和將和、有必取之勢,則知彼情狀者願為之間諜,知彼山川者願為之先導。彼民與此民之心同,是與天意同,與天意同則無不成之功。
攻取之道,從易者始,當今吳國,東至海,南至江,可撓之地二千裏。從少備處先撓之,備東則撓西,備西則撓東,必奔走以救其弊,奔走之間,可以知彼之虛實、眾之強弱,攻虛擊弱,則所向無前矣。勿大舉但以輕兵撓之。彼人怯,知我師入其地,必大發以來應,數大發則必民困而國竭,一不大發則我獲其利,彼竭我利,則江北諸州,乃國家之所有也。既得江北,則用彼之民,揚我之兵,江之南亦不難而平之也。如此,則用力少而收功多。得吳,則桂、廣皆為內臣,岷、蜀可飛書而召之,如不至,則四麵並進,席捲而蜀平矣。吳、蜀平,幽可望風而至。惟並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誘,必須以強兵攻之,然其力已喪,不足以為邊患,可為後圖,候其便則一削以平之。
方今兵力精練,器用具備,群下知法,諸將用命。一稔之後,可以平邊,此歲夏秋,便可於沿邊貯納。臣書生也,不足以講大事,至於不達大體,不合機變,望陛下寬之。(5)
王樸首先分析了唐末以來諸朝旋興旋亡的原因,因為皇帝無道,寵用奸臣,縱容官員欺壓百姓,結果“天下離心,人不用命。”南方軍閥割據自立,也是由於這個原因。王樸認為對付這些割據諸侯辦法很簡單:進賢去不肖,賞罰分明,汰奢行儉,團結各階層,厚待敵國軍民,天道有變,可取之。
不過這些都是戰略層麵上的,具體到戰術,王樸認為應該奉行“先易後難”的方針。但王樸主張先攻打的南唐卻是十國中實力最強大的,南唐並不是最弱的。其實王樸所說的“先易後難”,不是對敵國實力,而是地勢或時機。
周朝四個對手中,以地勢論,契丹、北漢、後蜀都雄據山川之險,對地處平原的周軍來說,攻取之道,有如逆風行舟。而南唐與後周接壤的江淮地區卻是千裏平原,沒有什麽險要地勢,隻有一條不算太寬的淮河橫斷南北。隻要周軍渡過淮河,淮南十四州覆手可取。
淮南沃野千裏,人口百萬,周軍拿下淮南後,就可以“ 務食於敵”(6),節省戰爭成本。南唐如果丟掉了淮南,其統治核心地區——江東,就直接暴露在周軍的兵鋒之下。南唐滅亡之後,湖南、兩廣、浙江、福建諸侯皆不戰可下。
南方諸國中,最後一個要對付的是後蜀孟昶,但此時周朝已經控製了湖廣,對後蜀三麵合圍,孟昶插翅難逃,隻好束手就擒。南方平定之後,周軍兵鋒北上河東,北漢和周朝有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和劉承鈞沒什麽道理好講,就是用武力強攻。
王樸在他的《平邊策》中並沒有提到契丹,但實際上已經包括了契丹,就是在契丹控製下的幽雲十六州。至於契丹,柴榮和王樸並沒有一舉消滅契丹的計劃,這是不現實的。
對中原政權來說,最重要的是先收復幽雲十六州。在這個目標沒有實現之前,去消滅契丹完全是癡人說夢。在沒有取得對南方諸國壓倒性的優勢之前,沒有必要去考慮契丹。契丹對中原政權的軍事威脅,王樸不可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