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節:清德宗光緒篇(13)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梁啓超在教子中,特別強調趣味教育。他在《學問之趣味》一文中說:"凡人必常常生活於趣味之中,生活才有價值。若哭喪著臉捱過幾十年,那麽生命便成為沙漠,要來何用?"他十分尊重孩子們的個性和自願,因材施教,鼓勵孩子"趣味轉過新方麵,便覺得像換個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雖不願你們學我那泛濫無歸的短處,但最少也想你們參采我那爛漫向榮的長處。"
1927年,他的次女思莊在加拿大麥基爾大學已學習一年,該選學具體專業了。梁啓超考慮到現代生物學在當時的中國還是空白,希望她學這門專業。出於對父親意見的尊重,思莊選擇了生物學。但由於麥基爾大學的生物學教授課講得不好,無法引起思莊對生物學的興趣,她十分苦惱,並向大哥思成說了此事。梁啓超知道後,心中大悔,深為自己的引導不安,趕緊寫信給思莊。在父親的鼓勵下,思莊改學圖書館學,最終成為我國著名的圖書館學家。
在指導孩子如何做學問上,梁啓超給孩子們反覆強調的是學習要"求理解",不要"強記",並且一再告誡要勞逸結合,"多遊戲運動"。長子思成在清華讀書時,各科成績優秀,業餘愛好十分廣泛,是清華大學銅管樂隊的隊長,還在全校運動會上獲得過跳高第一名。梁啓超同時還要求他們"一麵不可驕盈自滿,一麵又不可怯弱自餒,盡自己能力做去,如此則可以無入而不自得,而於社會亦總有多少貢獻。我一生學問得力專在此一點,我盼望你們都能應用我這點精神"。他告誡已到美國留學三年的梁思成:"分出點光陰多學些常識,尤其是文學,或人文科學中某些部門,稍為多用點工夫。我怕你因所學太專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於單調,太單調的生活,容易厭倦,厭倦即為苦惱,乃至墮落之根源。"他還告訴思成:"凡做學問總要猛火熬和慢火燉……循環交互著用去。在慢火燉的時候才能令所熬的起消化作用……
當得知在國外求學的梁思莊對英文成績不滿意時,梁啓超就多次去信安慰:"絕不要緊,萬不可以此自餒,學問求其在我而已。""莊莊成績如此,我很滿足了。因為你原是提高一年和那些按級遞升的洋孩子的競爭,能在三十七人考到第十六,真虧你了。好乖乖,不必著急,隻須用相當的努力便好了。"
梁啓超還聘請家庭教師培養孩子。1924年以後,梁啓超的四子思達、三女思懿、四女思寧漸漸長大,而他們的哥哥姐姐則已先後出國留學,隻有他們生活在父親身邊,住在天津意租界的居所。為了充實子女們的國學、史學知識,從1927年下半年起,梁啓超就聘請他在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的學生謝國楨來做家庭教師,在家中辦起了補課學習組,課堂就設在飲冰室的書齋裏,課程包括國學、史學、書法等,每周有半天休假。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兄妹幾人國學、史學水平均有了很大的提高。
梁氏的九個子女多從事科學工作,並湧現出三位院士:建築學家梁思成,考古學家梁思永當選中國科學院首屆院士,航天專家梁思禮1993年也當選為中科院院士。對如此的"滿門俊秀"而言,梁啓超作為父親的言傳身授功不可沒。
師徒反目
康有為和梁啓超先後逃亡到日本。康有為手捧自稱是光緒皇帝縫在衣服裏的所謂"詔書",繼續宣傳他的保皇主張。起初,梁啓超像從前一樣,惟師命是從。可漸漸地,他的政見發生了顯著變化,從保皇轉向革命。這段時間,他與孫中山、陳少白等革命黨人的來往開始密切,有時甚至在三更半夜還擁被長談,結果便有了合作組黨的計劃。
梁啓超召集其他同學,聯名致函康有為,勸他退休。康有為得知梁啓超傾向革命的思想之後,非常生氣,立即嚴令梁啓超離開日本到檀香山辦理保皇會事宜,並狠狠斥責了梁啓超一頓。
武昌起義爆發後,康梁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在致康有為的信中,梁啓超說,"數月來,和您議論起時事,總是出現矛盾,很難領會您的意思,最後隻能在表麵上答應,回到家後,頭痛目眩。您從來不讓別人發表意見,自己的觀點又不能讓弟子心悅誠服,我們真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
1912年元旦,民國成立。對於民國成立後出現的許多問題,康有為"觸目傷心",非常看不慣。他加快了讓溥儀復辟的步伐。與康有為積極復辟相反,梁啓超堅決維護民主共和。張勳復辟一發生,梁啓超立即隨段祺瑞誓師馬廠,參加武力討伐。他不僅代段祺瑞起草了討逆宣言,而且以個人名義發表反對通電,斥責康有為是"大言不慚的書生,對政局絲毫不清楚"。據說通電寫好之後,有人擔心會破壞師生友誼,梁啓超卻理直氣壯地回答道:"師弟自師弟,政治主張則不妨各異,我不能與老師共為國家罪人!"
康有為在張勳復辟失敗後,不僅不反省自己的過失,反而將怨氣發泄在梁啓超身上,咒罵他為"梁賊啟超",還寫詩將他比喻為專食父母的梟獍。
康梁公開辯難及交惡之後,劉海粟等人積極從中斡旋,二人關係有所緩和。1927年3月31日,康有為逝世於青島。4月17日,梁啓超聯合康門弟子,在北京設靈公祭,含淚宣讀悼文。在這篇情深義濃的悼文裏,梁啓超肯定了康有為早年的歷史貢獻,但也委婉地批評了他在復辟帝製上的錯誤。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梁啓超在教子中,特別強調趣味教育。他在《學問之趣味》一文中說:"凡人必常常生活於趣味之中,生活才有價值。若哭喪著臉捱過幾十年,那麽生命便成為沙漠,要來何用?"他十分尊重孩子們的個性和自願,因材施教,鼓勵孩子"趣味轉過新方麵,便覺得像換個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雖不願你們學我那泛濫無歸的短處,但最少也想你們參采我那爛漫向榮的長處。"
1927年,他的次女思莊在加拿大麥基爾大學已學習一年,該選學具體專業了。梁啓超考慮到現代生物學在當時的中國還是空白,希望她學這門專業。出於對父親意見的尊重,思莊選擇了生物學。但由於麥基爾大學的生物學教授課講得不好,無法引起思莊對生物學的興趣,她十分苦惱,並向大哥思成說了此事。梁啓超知道後,心中大悔,深為自己的引導不安,趕緊寫信給思莊。在父親的鼓勵下,思莊改學圖書館學,最終成為我國著名的圖書館學家。
在指導孩子如何做學問上,梁啓超給孩子們反覆強調的是學習要"求理解",不要"強記",並且一再告誡要勞逸結合,"多遊戲運動"。長子思成在清華讀書時,各科成績優秀,業餘愛好十分廣泛,是清華大學銅管樂隊的隊長,還在全校運動會上獲得過跳高第一名。梁啓超同時還要求他們"一麵不可驕盈自滿,一麵又不可怯弱自餒,盡自己能力做去,如此則可以無入而不自得,而於社會亦總有多少貢獻。我一生學問得力專在此一點,我盼望你們都能應用我這點精神"。他告誡已到美國留學三年的梁思成:"分出點光陰多學些常識,尤其是文學,或人文科學中某些部門,稍為多用點工夫。我怕你因所學太專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於單調,太單調的生活,容易厭倦,厭倦即為苦惱,乃至墮落之根源。"他還告訴思成:"凡做學問總要猛火熬和慢火燉……循環交互著用去。在慢火燉的時候才能令所熬的起消化作用……
當得知在國外求學的梁思莊對英文成績不滿意時,梁啓超就多次去信安慰:"絕不要緊,萬不可以此自餒,學問求其在我而已。""莊莊成績如此,我很滿足了。因為你原是提高一年和那些按級遞升的洋孩子的競爭,能在三十七人考到第十六,真虧你了。好乖乖,不必著急,隻須用相當的努力便好了。"
梁啓超還聘請家庭教師培養孩子。1924年以後,梁啓超的四子思達、三女思懿、四女思寧漸漸長大,而他們的哥哥姐姐則已先後出國留學,隻有他們生活在父親身邊,住在天津意租界的居所。為了充實子女們的國學、史學知識,從1927年下半年起,梁啓超就聘請他在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的學生謝國楨來做家庭教師,在家中辦起了補課學習組,課堂就設在飲冰室的書齋裏,課程包括國學、史學、書法等,每周有半天休假。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兄妹幾人國學、史學水平均有了很大的提高。
梁氏的九個子女多從事科學工作,並湧現出三位院士:建築學家梁思成,考古學家梁思永當選中國科學院首屆院士,航天專家梁思禮1993年也當選為中科院院士。對如此的"滿門俊秀"而言,梁啓超作為父親的言傳身授功不可沒。
師徒反目
康有為和梁啓超先後逃亡到日本。康有為手捧自稱是光緒皇帝縫在衣服裏的所謂"詔書",繼續宣傳他的保皇主張。起初,梁啓超像從前一樣,惟師命是從。可漸漸地,他的政見發生了顯著變化,從保皇轉向革命。這段時間,他與孫中山、陳少白等革命黨人的來往開始密切,有時甚至在三更半夜還擁被長談,結果便有了合作組黨的計劃。
梁啓超召集其他同學,聯名致函康有為,勸他退休。康有為得知梁啓超傾向革命的思想之後,非常生氣,立即嚴令梁啓超離開日本到檀香山辦理保皇會事宜,並狠狠斥責了梁啓超一頓。
武昌起義爆發後,康梁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在致康有為的信中,梁啓超說,"數月來,和您議論起時事,總是出現矛盾,很難領會您的意思,最後隻能在表麵上答應,回到家後,頭痛目眩。您從來不讓別人發表意見,自己的觀點又不能讓弟子心悅誠服,我們真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
1912年元旦,民國成立。對於民國成立後出現的許多問題,康有為"觸目傷心",非常看不慣。他加快了讓溥儀復辟的步伐。與康有為積極復辟相反,梁啓超堅決維護民主共和。張勳復辟一發生,梁啓超立即隨段祺瑞誓師馬廠,參加武力討伐。他不僅代段祺瑞起草了討逆宣言,而且以個人名義發表反對通電,斥責康有為是"大言不慚的書生,對政局絲毫不清楚"。據說通電寫好之後,有人擔心會破壞師生友誼,梁啓超卻理直氣壯地回答道:"師弟自師弟,政治主張則不妨各異,我不能與老師共為國家罪人!"
康有為在張勳復辟失敗後,不僅不反省自己的過失,反而將怨氣發泄在梁啓超身上,咒罵他為"梁賊啟超",還寫詩將他比喻為專食父母的梟獍。
康梁公開辯難及交惡之後,劉海粟等人積極從中斡旋,二人關係有所緩和。1927年3月31日,康有為逝世於青島。4月17日,梁啓超聯合康門弟子,在北京設靈公祭,含淚宣讀悼文。在這篇情深義濃的悼文裏,梁啓超肯定了康有為早年的歷史貢獻,但也委婉地批評了他在復辟帝製上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