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紀實] 《200天大血戰》作者:[蘇] a·m·薩姆索諾夫【完結】
第一章 1942年春夏雙方力量對比
第一節 鬥爭的前途
偉大衛國戰爭第第二年前夕,蘇聯的局勢非常嚴重:物資消耗巨大,人員傷亡慘重,大片土地被敵人占領。然而,法西斯德國對蘇聯的“閃電戰”戰略卻遭到了失敗。紅軍在莫斯科近郊規模空前的武力大博鬥中,粉碎了法西斯德軍的主要集團,並把其殘部驅趕到蘇聯首都以西很遠的地方。
莫斯科會戰雖沒有最後取得有利於蘇聯的鬥爭結局,但它卻是偉大衛國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進程根本轉折的開端。
世界衝突的範圍不斷擴大。(1942年12月7日)日本偷襲了珍珠港美國艦隊和太平洋的英國殖民地。美英即對日宣戰。事隔幾天,德國和義大利也對美國宣戰。美國是在法西斯德國的主力被激烈的戰鬥牽製在東線,以及日本在蘇聯遠東邊境陳兵百萬的情況下,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
在1941到1942年之交的冬季戰局中,由於紅軍在前線的勝利和蘇聯人民在後方勞動的功績,蘇聯的政治軍事形勢比戰初幾個月有了好轉。蘇聯國際威望由於勝利有了提高,這促進了反法西斯同盟力量的發展和被奴役人民反法西斯主義鬥爭的加強。這期間,蘇美英的盟國關係在繼續發展。這是符合三國人民利益的,也是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所渴望的。
反法西斯同盟,以及它在反法西斯聯盟鬥爭中所起的政治、軍事和經濟作用,是第二次大戰最重要的歷史因索。從下麵的數字(到1940年為止,以百萬計)可看出:在人力資源潛力上,蘇美英比主要侵略國家占優勢,相當於它們的兩倍。
蘇聯 190·6 德國 69·8
美國 132·6 義大利 43·8
英國 48·29 日本 72·5
共 371·4 共 186·1
截止1939年的數字
“戰初大英帝國人口(包括殖民地),共有5億3千5百萬。”(參閱:《大英帝國》一書,1943年版,第5頁)
同樣,反法西斯同盟國的政治軍事潛力也比法西斯聯盟國家占優勢。1941年,蘇美英的軍工生產己大大超過德國與日本:它們的軍工產值分別為195億美元和80億美元。
美英艦隊(有幾十艘法國軍艦參加)在海洋戰區同法西斯聯盟國家進行了武裝戰鬥。戰鬥遍及大西洋、太平洋和地中海。德國潛水艇積極活動在廣闊的交通線上,其中包括靠近美國海岸的海域(加勒比海和墨西哥灣),以及大不列顛群島附近。海上鬥爭日趨激烈,造成的損失愈來愈沉重,尤其商船隊總噸數明顯下降。
但是,決定第二次世界大戰結局的不是海洋戰區。同法西斯聯盟主要成員國——希特勒德國——鬥爭的勝利隻能在歐洲大陸取得。
1942年1月,在華盛頓通過了包括蘇、美、英和中國在內的二十六國聲明。聲明莊嚴宣布:聲明簽署國將自己的所有資源用於反法西斯同盟的鬥爭,決不問敵人進行單獨鞲和。1942年5月26日蘇英簽訂的《戰時反對希特勒德國及其歐洲幫凶和戰後互助合作條約》,以及1942年6月11日蘇美簽訂的《反侵略戰爭中的互助原則》協議,是鞏固反希特勒同盟的外交文獻。
蘇聯外交人民委員訪問倫敦和華盛頓期間,對1942年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作為刻不容緩的任務達成協議。參加這個問題談判的不僅有外交家,還有軍事代表,其中包括軍事首長。蘇英聯合聲明指出:“繼續改善從英國往蘇聯運送飛機、坦克和其它軍用物資的狀況。雙方高興地指出,雙方在所有問題上觀點一致。”在蘇美聯合公報裏,也含有類似的內容。
蘇聯早巳提出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的問題。1941年7月18日,n·b·史達林在給英國首相邱吉爾本人的信中寫道:“如果能在西方(法國北部)和北方(北極地帶)建立起反希特勒戰線,那麽,蘇聯(同樣也包括英國)的軍事形勢將大大好轉。”然而,這個建議末被英國政府採納。1941年9月3日,鑑於蘇德戰場的形勢繼續惡化,n·b·史達林在給邱吉爾的信中,再次提出了第二戰場的問題。但是,這一建議仍未被採納。
1942年的事態發展表明,為粉碎共同敵人,反法西斯同盟內部在動員和使用本國力量方麵,不是所有的參加者都能同樣地履行自己的義務。同法西斯德國及僕從國鬥爭的全部重擔仍然壓在蘇聯肩上。到1942年,同盟國聯合實施軍事行動的問題,仍同1941年下半年一樣,具有頭等重要的意義。蘇美英三個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國家擁有的軍事政治資源,足以能為縮短戰勝希特勒德國及其附庸國的時間提供良的先決條件。美英武裝力量若能於1942年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並從西麵對德國展開全麵進攻,那將是達到上述目的的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為了盡快結束戰爭,美英兩國人民大眾一直要求開闢第二戰場。但兩國的反動集團總是期望戰爭拖延下去。
美英兩國軍政高級階層非常清楚,蘇德戰場上的鬥爭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景具有何等的決定性的意義。美英兩國領導人是在首先分析了東線形勢的基礎上,製定軍事行動計劃的,但是那是從自己本國利益出發的。1942年夏,英國情報機關宣稱:“東線的形勢可能有各種結局,因而很難斷定,哪個對手將會失敗”。6月,在華盛頓舉行的美英參謀長會議上決定,美英計劃的提出要取決於蘇德戰場上夏季戰役的結果。在華盛頓召開的第一次參謀長聯席會議上,英國人就提出:“主要是俄國人能否守住戰線。我們在1942年剩餘時間裏的計劃將取決於這個主要問題的結果”。
第一章 1942年春夏雙方力量對比
第一節 鬥爭的前途
偉大衛國戰爭第第二年前夕,蘇聯的局勢非常嚴重:物資消耗巨大,人員傷亡慘重,大片土地被敵人占領。然而,法西斯德國對蘇聯的“閃電戰”戰略卻遭到了失敗。紅軍在莫斯科近郊規模空前的武力大博鬥中,粉碎了法西斯德軍的主要集團,並把其殘部驅趕到蘇聯首都以西很遠的地方。
莫斯科會戰雖沒有最後取得有利於蘇聯的鬥爭結局,但它卻是偉大衛國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進程根本轉折的開端。
世界衝突的範圍不斷擴大。(1942年12月7日)日本偷襲了珍珠港美國艦隊和太平洋的英國殖民地。美英即對日宣戰。事隔幾天,德國和義大利也對美國宣戰。美國是在法西斯德國的主力被激烈的戰鬥牽製在東線,以及日本在蘇聯遠東邊境陳兵百萬的情況下,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
在1941到1942年之交的冬季戰局中,由於紅軍在前線的勝利和蘇聯人民在後方勞動的功績,蘇聯的政治軍事形勢比戰初幾個月有了好轉。蘇聯國際威望由於勝利有了提高,這促進了反法西斯同盟力量的發展和被奴役人民反法西斯主義鬥爭的加強。這期間,蘇美英的盟國關係在繼續發展。這是符合三國人民利益的,也是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所渴望的。
反法西斯同盟,以及它在反法西斯聯盟鬥爭中所起的政治、軍事和經濟作用,是第二次大戰最重要的歷史因索。從下麵的數字(到1940年為止,以百萬計)可看出:在人力資源潛力上,蘇美英比主要侵略國家占優勢,相當於它們的兩倍。
蘇聯 190·6 德國 69·8
美國 132·6 義大利 43·8
英國 48·29 日本 72·5
共 371·4 共 186·1
截止1939年的數字
“戰初大英帝國人口(包括殖民地),共有5億3千5百萬。”(參閱:《大英帝國》一書,1943年版,第5頁)
同樣,反法西斯同盟國的政治軍事潛力也比法西斯聯盟國家占優勢。1941年,蘇美英的軍工生產己大大超過德國與日本:它們的軍工產值分別為195億美元和80億美元。
美英艦隊(有幾十艘法國軍艦參加)在海洋戰區同法西斯聯盟國家進行了武裝戰鬥。戰鬥遍及大西洋、太平洋和地中海。德國潛水艇積極活動在廣闊的交通線上,其中包括靠近美國海岸的海域(加勒比海和墨西哥灣),以及大不列顛群島附近。海上鬥爭日趨激烈,造成的損失愈來愈沉重,尤其商船隊總噸數明顯下降。
但是,決定第二次世界大戰結局的不是海洋戰區。同法西斯聯盟主要成員國——希特勒德國——鬥爭的勝利隻能在歐洲大陸取得。
1942年1月,在華盛頓通過了包括蘇、美、英和中國在內的二十六國聲明。聲明莊嚴宣布:聲明簽署國將自己的所有資源用於反法西斯同盟的鬥爭,決不問敵人進行單獨鞲和。1942年5月26日蘇英簽訂的《戰時反對希特勒德國及其歐洲幫凶和戰後互助合作條約》,以及1942年6月11日蘇美簽訂的《反侵略戰爭中的互助原則》協議,是鞏固反希特勒同盟的外交文獻。
蘇聯外交人民委員訪問倫敦和華盛頓期間,對1942年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作為刻不容緩的任務達成協議。參加這個問題談判的不僅有外交家,還有軍事代表,其中包括軍事首長。蘇英聯合聲明指出:“繼續改善從英國往蘇聯運送飛機、坦克和其它軍用物資的狀況。雙方高興地指出,雙方在所有問題上觀點一致。”在蘇美聯合公報裏,也含有類似的內容。
蘇聯早巳提出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的問題。1941年7月18日,n·b·史達林在給英國首相邱吉爾本人的信中寫道:“如果能在西方(法國北部)和北方(北極地帶)建立起反希特勒戰線,那麽,蘇聯(同樣也包括英國)的軍事形勢將大大好轉。”然而,這個建議末被英國政府採納。1941年9月3日,鑑於蘇德戰場的形勢繼續惡化,n·b·史達林在給邱吉爾的信中,再次提出了第二戰場的問題。但是,這一建議仍未被採納。
1942年的事態發展表明,為粉碎共同敵人,反法西斯同盟內部在動員和使用本國力量方麵,不是所有的參加者都能同樣地履行自己的義務。同法西斯德國及僕從國鬥爭的全部重擔仍然壓在蘇聯肩上。到1942年,同盟國聯合實施軍事行動的問題,仍同1941年下半年一樣,具有頭等重要的意義。蘇美英三個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國家擁有的軍事政治資源,足以能為縮短戰勝希特勒德國及其附庸國的時間提供良的先決條件。美英武裝力量若能於1942年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並從西麵對德國展開全麵進攻,那將是達到上述目的的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為了盡快結束戰爭,美英兩國人民大眾一直要求開闢第二戰場。但兩國的反動集團總是期望戰爭拖延下去。
美英兩國軍政高級階層非常清楚,蘇德戰場上的鬥爭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景具有何等的決定性的意義。美英兩國領導人是在首先分析了東線形勢的基礎上,製定軍事行動計劃的,但是那是從自己本國利益出發的。1942年夏,英國情報機關宣稱:“東線的形勢可能有各種結局,因而很難斷定,哪個對手將會失敗”。6月,在華盛頓舉行的美英參謀長會議上決定,美英計劃的提出要取決於蘇德戰場上夏季戰役的結果。在華盛頓召開的第一次參謀長聯席會議上,英國人就提出:“主要是俄國人能否守住戰線。我們在1942年剩餘時間裏的計劃將取決於這個主要問題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