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會場氣氛幾至凝固的情況下,倒是年僅33 歲的沈醉站了出來,表示願意承擔去共區尋找戴笠的任務。沈醉既非戴笠的江山或浙江同鄉,亦非戴笠的黃埔同學,隻是出於報答戴笠對他的知遇之恩,才決定不惜冒死成行。這也是戴笠平時注意不拘一格選拔人才的效應。
沈醉的“壯舉”使毛人鳳和在場的大特務們如得救命稻草。毛人鳳當即領沈醉去見蔣介石,蔣作了一番指示和鼓勵,並要沈醉帶領醫生和報務員先練習跳傘,準備19 日早晨動身。並臨時草就一份手令交給沈醉,內容是:“無論何人,不許傷害戴笠,應負責妥為護送出境,此令”。又反覆叮囑沈醉:
“你如果發現失蹤的飛機不是停在機場上,你們就跳傘下去。不管遇著什麽單位的負責人,先出示我的手令,找到戴科長,立即用無線電告訴我!我相信,一切都不成問題,看誰敢違抗?”蔣的這最後一句話雖然明白表示了他是對共產黨而言,但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戴笠的威脅。蔣的猜忌心之強和心眼之多是無人能及的,因而當分析某一事件的原因和動機時,也往往先從推測對方不利於己的陰暗心理出發,故而能常常生出許多可笑的念頭與荒謬的結論。戴笠的失蹤,他當然相信毛人鳳的兩個分析。但在毛人鳳推測的兩種可能之外,蔣介石又生出第三種可能:會不會出現戴笠主動向共產黨投誠的可能性?蔣分析了戰後自己對戴笠所採取的一係列逼迫措施,越想越覺得後怕,果真如此,他也將不惜採取一切手段,把戴笠搶奪回來。這就是“看誰敢違抗”的另一個潛台詞。
3 月18 日晚,就在沈醉等人積極準備乘飛機前往中共武裝控製區尋找戴笠的時候,李人士在南京得到戴笠行蹤的第一個消息,3 月17 日午後,在南京西南郊的江寧縣上空,有1 架軍用飛機墜毀,隻是不能確定是不是222 號專機。李人士得到江寧縣特務情報人員的報告後,一方麵派人前往查實,一方麵用長途電話分別向軍統上海辦事處、重慶局本部通報。
3 月19 日早晨,李人士進一步得到新的線索,在飛機墜毀處找到一顆私章,刻著龔仙舫的名字。至此,222 號座機失事,戴笠及其一行遇難已確定無疑。
當毛人鳳得到李人士的第一個長途電話,即向蔣介石報告時,蔣立即胸有成竹地肯定墜毀的必是222 號專機,並斷定戴笠已死。經過航空委員會查實,也很快證實了蔣的分析判斷。
3 月19 日上午,李人士即帶領陸總調查室和南京辦事處的特務趕往222 號專機墜毀地點——江寧縣板橋鎮以南5 公裏處的戴山。李人士等人坐大小車輛到達江寧縣板橋鎮,前麵已無公路可行,隻得下車在大雨後的泥濘小道跋涉而行,1 個多小時後,方到達戴山。隻見數日暴雨已將現場沖刷得亂七八糟,飛機殘骸成圓形拋灑在半山腰的大片泥濘中,被燒焦的殘肢斷體令人可怖地與飛機的殘骸夾雜在一起。經過附近農民兩日來翻攪踐踏的尋寶活動,屍體與泥水攪混在一起,另有一些屍體已被雨水沖刷到山腰上一條叫“困雨溝”的水溝中,其形其狀,慘不忍睹。李人士當即指揮特務和僱請來的民工把屍體一具具的清理出來,用白布包裹好,排成一行,放在戴山的半山坡上。經反覆清理清點,一共13 具。由於每一具屍體都燒得像一段黑炭棒,特務們已不能分清誰是戴笠,誰是龔仙舫,這時經聞訊趕來的賈金南進行辨認,才弄清從“困雨溝”中撈出的1 具屍體是戴屍。賈金南是通過戴笠生前左邊臼齒上下鑲嵌的6 顆金牙才確定戴笠屍身的,他10 多年來始終跟隨戴笠當勤務兵和副官,不但對戴笠忠心耿耿,而且對戴笠情況的了解和熟悉無人能及。
這次因事滯留上海、南京,未能同行,故躲過了一場災難。3 月19 日,軍統上海辦事處的將字號的大特務李崇詩、王新衡、毛森、鄧葆光、王一心等乘專列趕往南京,在南京換乘汽車趕往江寧板橋鎮,然後步行到達戴山,此時已是3 月20 日上午。李崇詩等大特務們一到戴山,立即向戴笠的屍體圍上前去,隻見這個生前叱吒風雲、威風不可一世的特工王,現在卻成了一具殘肢斷臂、麵目全非的焦炭棒,暴屍三日,無人收殮。
賈金南仔細將戴笠的半截屍體(右手和小腿均未找到)用白布一層層裹好,抱在懷中,踏著泥濘的山路,踉踉蹌蹌地向山下走去。可笑的是,在板橋鎮乘車返回時,乘自備轎車前來的軍統大特務們竟沒有一人肯讓賈金南抱著戴笠的屍體上車。賈金南想到戴笠屍骨未寒,這些平時對戴先生無比“尊敬”的大特務們就臉色陡變,一腔怒氣無從發泄,隻得一邊嚎陶大哭,一邊搭乘了1 輛大卡車返回南京。
當日下午4 時左右,沈醉從重慶趕到南京,見到戴笠的屍體,立即指揮人將死屍先送到殯儀館整容換衣。然後將戴屍裝殮放進李崇詩從上海購買的1 具楠木棺材內。同時在南京中山路的軍統辦事處設一靈堂,將戴笠、龔仙舫等的棺木放置在靈堂裏。一切草草辦完後,李人士便邀請上海、南京、重慶各地趕來的大特務們到一家大飯店裏擺下豪華宴席,心安理得地大嚼起來。
在一片杯盤交錯聲中,除了沈醉、鄧葆光等少數幾個大特務因銘記戴笠生前的知遇之恩而難過得吃不下飯外,絕大多數人卻因心情極好而胃口大開。在他們認為,戴笠死後,雖然會給軍統的事業帶來很大的損失,然後他們自己在接收日偽財產中貪汙收賄的大批財產再也用不著擔心戴笠追查處理了。
沈醉的“壯舉”使毛人鳳和在場的大特務們如得救命稻草。毛人鳳當即領沈醉去見蔣介石,蔣作了一番指示和鼓勵,並要沈醉帶領醫生和報務員先練習跳傘,準備19 日早晨動身。並臨時草就一份手令交給沈醉,內容是:“無論何人,不許傷害戴笠,應負責妥為護送出境,此令”。又反覆叮囑沈醉:
“你如果發現失蹤的飛機不是停在機場上,你們就跳傘下去。不管遇著什麽單位的負責人,先出示我的手令,找到戴科長,立即用無線電告訴我!我相信,一切都不成問題,看誰敢違抗?”蔣的這最後一句話雖然明白表示了他是對共產黨而言,但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戴笠的威脅。蔣的猜忌心之強和心眼之多是無人能及的,因而當分析某一事件的原因和動機時,也往往先從推測對方不利於己的陰暗心理出發,故而能常常生出許多可笑的念頭與荒謬的結論。戴笠的失蹤,他當然相信毛人鳳的兩個分析。但在毛人鳳推測的兩種可能之外,蔣介石又生出第三種可能:會不會出現戴笠主動向共產黨投誠的可能性?蔣分析了戰後自己對戴笠所採取的一係列逼迫措施,越想越覺得後怕,果真如此,他也將不惜採取一切手段,把戴笠搶奪回來。這就是“看誰敢違抗”的另一個潛台詞。
3 月18 日晚,就在沈醉等人積極準備乘飛機前往中共武裝控製區尋找戴笠的時候,李人士在南京得到戴笠行蹤的第一個消息,3 月17 日午後,在南京西南郊的江寧縣上空,有1 架軍用飛機墜毀,隻是不能確定是不是222 號專機。李人士得到江寧縣特務情報人員的報告後,一方麵派人前往查實,一方麵用長途電話分別向軍統上海辦事處、重慶局本部通報。
3 月19 日早晨,李人士進一步得到新的線索,在飛機墜毀處找到一顆私章,刻著龔仙舫的名字。至此,222 號座機失事,戴笠及其一行遇難已確定無疑。
當毛人鳳得到李人士的第一個長途電話,即向蔣介石報告時,蔣立即胸有成竹地肯定墜毀的必是222 號專機,並斷定戴笠已死。經過航空委員會查實,也很快證實了蔣的分析判斷。
3 月19 日上午,李人士即帶領陸總調查室和南京辦事處的特務趕往222 號專機墜毀地點——江寧縣板橋鎮以南5 公裏處的戴山。李人士等人坐大小車輛到達江寧縣板橋鎮,前麵已無公路可行,隻得下車在大雨後的泥濘小道跋涉而行,1 個多小時後,方到達戴山。隻見數日暴雨已將現場沖刷得亂七八糟,飛機殘骸成圓形拋灑在半山腰的大片泥濘中,被燒焦的殘肢斷體令人可怖地與飛機的殘骸夾雜在一起。經過附近農民兩日來翻攪踐踏的尋寶活動,屍體與泥水攪混在一起,另有一些屍體已被雨水沖刷到山腰上一條叫“困雨溝”的水溝中,其形其狀,慘不忍睹。李人士當即指揮特務和僱請來的民工把屍體一具具的清理出來,用白布包裹好,排成一行,放在戴山的半山坡上。經反覆清理清點,一共13 具。由於每一具屍體都燒得像一段黑炭棒,特務們已不能分清誰是戴笠,誰是龔仙舫,這時經聞訊趕來的賈金南進行辨認,才弄清從“困雨溝”中撈出的1 具屍體是戴屍。賈金南是通過戴笠生前左邊臼齒上下鑲嵌的6 顆金牙才確定戴笠屍身的,他10 多年來始終跟隨戴笠當勤務兵和副官,不但對戴笠忠心耿耿,而且對戴笠情況的了解和熟悉無人能及。
這次因事滯留上海、南京,未能同行,故躲過了一場災難。3 月19 日,軍統上海辦事處的將字號的大特務李崇詩、王新衡、毛森、鄧葆光、王一心等乘專列趕往南京,在南京換乘汽車趕往江寧板橋鎮,然後步行到達戴山,此時已是3 月20 日上午。李崇詩等大特務們一到戴山,立即向戴笠的屍體圍上前去,隻見這個生前叱吒風雲、威風不可一世的特工王,現在卻成了一具殘肢斷臂、麵目全非的焦炭棒,暴屍三日,無人收殮。
賈金南仔細將戴笠的半截屍體(右手和小腿均未找到)用白布一層層裹好,抱在懷中,踏著泥濘的山路,踉踉蹌蹌地向山下走去。可笑的是,在板橋鎮乘車返回時,乘自備轎車前來的軍統大特務們竟沒有一人肯讓賈金南抱著戴笠的屍體上車。賈金南想到戴笠屍骨未寒,這些平時對戴先生無比“尊敬”的大特務們就臉色陡變,一腔怒氣無從發泄,隻得一邊嚎陶大哭,一邊搭乘了1 輛大卡車返回南京。
當日下午4 時左右,沈醉從重慶趕到南京,見到戴笠的屍體,立即指揮人將死屍先送到殯儀館整容換衣。然後將戴屍裝殮放進李崇詩從上海購買的1 具楠木棺材內。同時在南京中山路的軍統辦事處設一靈堂,將戴笠、龔仙舫等的棺木放置在靈堂裏。一切草草辦完後,李人士便邀請上海、南京、重慶各地趕來的大特務們到一家大飯店裏擺下豪華宴席,心安理得地大嚼起來。
在一片杯盤交錯聲中,除了沈醉、鄧葆光等少數幾個大特務因銘記戴笠生前的知遇之恩而難過得吃不下飯外,絕大多數人卻因心情極好而胃口大開。在他們認為,戴笠死後,雖然會給軍統的事業帶來很大的損失,然後他們自己在接收日偽財產中貪汙收賄的大批財產再也用不著擔心戴笠追查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