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特工機構大改組中,真正的贏家仍是戴笠。一是戴笠的死對頭 係大頭目陳立夫經戴笠多次向蔣密報攻擊,這次被蔣削弱了對中統組織的直接控製權,使中統力量有所削弱。二是軍統局的歷任局長賀耀祖、林蔚、張治中,錢大鈞等人都清楚蔣的一貫作風,無不自覺迴避軍統局的實際工作,放手讓戴笠去抓。三是將鄭介民由副職降低為幕僚長,戴在軍統更是一手遮天,無人能敵其鋒。
軍統局局長編階為中將,副局長編階為少將。5 月份,軍統局在武昌平悅路正式成立。8 月初,戴笠正式就少將副局長職,並親率軍統局科長以上幹部到武昌行營晉見蔣介石。接見時,蔣拿著一份事先由戴笠準備好的被召見人名單,逐個點名,點到某人時,此人即起身、肅立、注目,蔣先對此人端詳一番,然後便按此人名單上的情況略問數語,如年齡、籍貫、學歷、經歷之類,並在那份名單上註上記號或寫上幾個字。點名之後,蔣便對全體人員作一番訓示,要旨仍是強調特務工作必須絕對服從命令,作好領袖的耳目與手足,防止敵諜漢奸活動,增強抗戰力量等等。然後由戴笠代表大家表示接受領袖的訓示,努力去幹,不負所望等等。蔣介石於此連說了幾個“好!
好!”召見儀式便算結束。
中統、軍統成立後,兩統之間仍然互相攻訐,爭功邀寵。蔣一方麵有意使兩統之間保持一定間距,相互製約,便於居中控製;一方麵又不願看到兩統互相火併,以至兩敗俱傷,影響抗戰和對中共的鬥爭。於是,蔣為了使兩統能在一定程度上擺平,特對戴笠、徐恩曾麵諭,對中、軍統的工作範圍作進一步分工,強調中統仍然著重於黨務、政治、經濟,軍統繼續著重於軍事、特務武裝和行動。蔣具體規定,中統越界在軍隊、軍事學校、兵工廠、軍需用品工廠中發展的線索和內線移交軍統,軍統在黨、政、教育、經濟、文化、一般民用工廠中發展的線索和內線亦移交中統。徐恩曾按蔣的吩咐,隻在表麵上做了一些工作,戴笠卻連這些表麵工作也不肯做。戴笠認為,抗戰期間執行軍事第一的方針,正是發展軍統勢力的大好時機,如果確按分工去做,豈不是作繭自縛,捆住了自己手腳。因此,從武昌珞珈山會議結束到成立中,軍統的第一天起,戴笠就沒有真正按中、軍統的分工去做過。特別是當時在圍繞流亡學生的爭奪上,以戴笠為首的一批原復興社高幹發動了一場係的淩厲進攻。
當時抗戰初起,大批流亡學生、失業青年逃往大後方。這時,曾在淞滬抗戰後擔任前方辦事處長、負責收容任務的大特務文強觸景生情,認為如果能把這批青年學生召集起來,賦以戰時短期訓練,不啻是“團體”的一支重要力量。據此,文強寫了一份建議書,派人送漢口麵呈戴笠。戴笠接到文強的報告極為重視。學生訓練問題,本 係處理。但戴笠決定先下手為強,把這一大權 係手中硬搶過來。戴一方麵電召文強到漢口述職,進行深入討論,一方麵與胡宗南、康澤、桂永清等原復興社高幹交換意見,共謀良策。
1938 年4 月,文強到達漢口。參加了原復興社高幹的秘密會議。會議由戴笠主持,並說在座的都是同學,都是復興社同誌,要對校長負責保密。研究的中心問題是如何 係、共產黨爭取失學失業的青年學生,所謂為國儲才是百年大什,等等。接著由文強介紹了他寫建議書的動因和動機,並說“我看逃難的青年男女學生,好像白紙一樣,要染成什麽顏色就是什麽顏色。我們不抓到手,必為延安所爭取,也許 係所掌握”。文強講完後,胡宗南首先發言,表示同意文強的看法和建議,並提出“非有專款和專設機構,請準校長批準非交我們來辦不可,否則是辦不好的”。胡宗南的結論性意見,得到康澤、桂永清等人的一致贊同,認為一定要爭取時間,擴大地、有計劃地來辦。接下來在討論上報校長的報告和計劃書時,一致認為不可提係爭鋒的事,而是與延安共產黨爭,要說得越厲害越好。善於製敵於先的戴笠已經準備好了上報校長報告書及計劃書,大家一致通過。唯棋高一著地提 係既抓黨,又抓教育,完全不要二陳插手是辦不到的,也是不應該的,最好是把要花錢的事,例如要繼續升學的、全家逃難要救濟的,都推係去辦。這樣對蔣、對陳都有所交代。說完,大家都哈哈大笑。後來,桂永清通過創辦戰時青年訓練團,康澤通過設立青年訓導團、隊等機構,大肆招收青年學生。胡宗南的規模更大,先後設立的機構有中央軍校第七分校、戰幹團、勞動營、遊擊幹部訓練班、政工幹部訓練班、特種兵聯合分校等等,尤以“青年將領”的招牌在西北地區到處設關建卡,攔截青年學生受訓,擴充自己的勢力。戴笠則通過大辦特訓班來貫徹他的意圖。抗戰期間,在全國各地舉辦的各種名目的訓練班有數百個之多,受訓的青年學生有成千上萬,其確切數字,連軍統人事處也沒有徹底搞清過。許多青年學生的思想受到了毒害,為兩統之間的爭鬥作了無為的犧牲。
由於戴笠等人的搶先一步,既有蔣的批示,又有專設機構、專款專人來辦,使 係在這個問題上大為被動 係頭子陳立夫一提起這件事就要大發雷霆。1938 年5 月30 日,國民黨副總裁汪精衛宴請中央社會部的重要幹部。陳立夫在宴席上就忍不住大發牢騷說:“現在各機關都派人組織民眾,大發命令,權限不清,係統不明。如果說時弊,這就是時弊中的最大者!”
軍統局局長編階為中將,副局長編階為少將。5 月份,軍統局在武昌平悅路正式成立。8 月初,戴笠正式就少將副局長職,並親率軍統局科長以上幹部到武昌行營晉見蔣介石。接見時,蔣拿著一份事先由戴笠準備好的被召見人名單,逐個點名,點到某人時,此人即起身、肅立、注目,蔣先對此人端詳一番,然後便按此人名單上的情況略問數語,如年齡、籍貫、學歷、經歷之類,並在那份名單上註上記號或寫上幾個字。點名之後,蔣便對全體人員作一番訓示,要旨仍是強調特務工作必須絕對服從命令,作好領袖的耳目與手足,防止敵諜漢奸活動,增強抗戰力量等等。然後由戴笠代表大家表示接受領袖的訓示,努力去幹,不負所望等等。蔣介石於此連說了幾個“好!
好!”召見儀式便算結束。
中統、軍統成立後,兩統之間仍然互相攻訐,爭功邀寵。蔣一方麵有意使兩統之間保持一定間距,相互製約,便於居中控製;一方麵又不願看到兩統互相火併,以至兩敗俱傷,影響抗戰和對中共的鬥爭。於是,蔣為了使兩統能在一定程度上擺平,特對戴笠、徐恩曾麵諭,對中、軍統的工作範圍作進一步分工,強調中統仍然著重於黨務、政治、經濟,軍統繼續著重於軍事、特務武裝和行動。蔣具體規定,中統越界在軍隊、軍事學校、兵工廠、軍需用品工廠中發展的線索和內線移交軍統,軍統在黨、政、教育、經濟、文化、一般民用工廠中發展的線索和內線亦移交中統。徐恩曾按蔣的吩咐,隻在表麵上做了一些工作,戴笠卻連這些表麵工作也不肯做。戴笠認為,抗戰期間執行軍事第一的方針,正是發展軍統勢力的大好時機,如果確按分工去做,豈不是作繭自縛,捆住了自己手腳。因此,從武昌珞珈山會議結束到成立中,軍統的第一天起,戴笠就沒有真正按中、軍統的分工去做過。特別是當時在圍繞流亡學生的爭奪上,以戴笠為首的一批原復興社高幹發動了一場係的淩厲進攻。
當時抗戰初起,大批流亡學生、失業青年逃往大後方。這時,曾在淞滬抗戰後擔任前方辦事處長、負責收容任務的大特務文強觸景生情,認為如果能把這批青年學生召集起來,賦以戰時短期訓練,不啻是“團體”的一支重要力量。據此,文強寫了一份建議書,派人送漢口麵呈戴笠。戴笠接到文強的報告極為重視。學生訓練問題,本 係處理。但戴笠決定先下手為強,把這一大權 係手中硬搶過來。戴一方麵電召文強到漢口述職,進行深入討論,一方麵與胡宗南、康澤、桂永清等原復興社高幹交換意見,共謀良策。
1938 年4 月,文強到達漢口。參加了原復興社高幹的秘密會議。會議由戴笠主持,並說在座的都是同學,都是復興社同誌,要對校長負責保密。研究的中心問題是如何 係、共產黨爭取失學失業的青年學生,所謂為國儲才是百年大什,等等。接著由文強介紹了他寫建議書的動因和動機,並說“我看逃難的青年男女學生,好像白紙一樣,要染成什麽顏色就是什麽顏色。我們不抓到手,必為延安所爭取,也許 係所掌握”。文強講完後,胡宗南首先發言,表示同意文強的看法和建議,並提出“非有專款和專設機構,請準校長批準非交我們來辦不可,否則是辦不好的”。胡宗南的結論性意見,得到康澤、桂永清等人的一致贊同,認為一定要爭取時間,擴大地、有計劃地來辦。接下來在討論上報校長的報告和計劃書時,一致認為不可提係爭鋒的事,而是與延安共產黨爭,要說得越厲害越好。善於製敵於先的戴笠已經準備好了上報校長報告書及計劃書,大家一致通過。唯棋高一著地提 係既抓黨,又抓教育,完全不要二陳插手是辦不到的,也是不應該的,最好是把要花錢的事,例如要繼續升學的、全家逃難要救濟的,都推係去辦。這樣對蔣、對陳都有所交代。說完,大家都哈哈大笑。後來,桂永清通過創辦戰時青年訓練團,康澤通過設立青年訓導團、隊等機構,大肆招收青年學生。胡宗南的規模更大,先後設立的機構有中央軍校第七分校、戰幹團、勞動營、遊擊幹部訓練班、政工幹部訓練班、特種兵聯合分校等等,尤以“青年將領”的招牌在西北地區到處設關建卡,攔截青年學生受訓,擴充自己的勢力。戴笠則通過大辦特訓班來貫徹他的意圖。抗戰期間,在全國各地舉辦的各種名目的訓練班有數百個之多,受訓的青年學生有成千上萬,其確切數字,連軍統人事處也沒有徹底搞清過。許多青年學生的思想受到了毒害,為兩統之間的爭鬥作了無為的犧牲。
由於戴笠等人的搶先一步,既有蔣的批示,又有專設機構、專款專人來辦,使 係在這個問題上大為被動 係頭子陳立夫一提起這件事就要大發雷霆。1938 年5 月30 日,國民黨副總裁汪精衛宴請中央社會部的重要幹部。陳立夫在宴席上就忍不住大發牢騷說:“現在各機關都派人組織民眾,大發命令,權限不清,係統不明。如果說時弊,這就是時弊中的最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