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之主努爾哈赤(1616~1626在位),著力經營原屬大明的黑龍江下遊與東部濱海地區,同時也把目光轉向黑龍江中遊地區。大清最傑出的帝王皇太極(1626~1643在位),繼承了老爸的遺誌,戰撫並舉,又取得了對黑龍江中上遊的統治。
天聰八年(1634年)十二月,大清(後金)第一次用兵於黑龍江上遊,皇太極命霸奇蘭領兵征討呼兒哈部大勝而歸,比俄國人第一次來到這裏早了九年(1643)呢。
但是應該看到,東北雖是大清的龍興之地,清初治理上卻失誤多多,也稱不上重視。尤其最北的黑龍江流域,朝廷既沒有派兵駐守,也未象明朝衛所那樣,專門設置過啥機構,完全放任式地依賴當地還處於氏族社會的各族民眾,各自一套簡單鬆散原始的統治方式。
清廷於東北設置的三將軍,盛京將軍府在今遼寧瀋陽,不用說了,黑龍江將軍是在江邊上,但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才設立,而作為大清統治東北的重鎮寧古塔,順治十年(1653)始設昂邦章京(意為總管)鎮守,康熙四年(1665)改設為將軍,府治在今黑龍江省海寧縣,後轉至今黑龍江寧安縣。雖然黑龍江、烏蘇裏江廣大地區都歸其管轄,但距離過遠,以當時軍隊的機動性,一旦兩江地區發生意外,支援不力也,以後清俄衝突中就有充分體現。
因此當俄國人最初來到黑龍江流域燒殺搶掠時,起來抵抗的都是當地部族,並沒有遭遇到大清正規軍的阻擊,他們兵力所及最北處還在寧古塔附近呢。
可你說清廷不重視吧,某些方麵它又極端看重到甚至很乖張。原來清廷視東北為“祖宗肇跡興王之所”,藉口保護“參山珠河之利”,長期對其實行封禁政策。剛入關那會兒,攝政王多爾袞就曾下“禁關令”,嚴禁漢人進入滿洲“龍興之地”墾殖。
為確保禁關工作的順利開展,順治起,清廷還不惜代價於東北境內分段修築了1000多公裏名為“柳條邊”的籬笆牆,也稱柳條邊牆、柳牆、柳城、條子邊,至康熙中期才完成。從山海關經開原、新賓至鳳城南的柳條邊為“老邊”;自開原東北至今吉林市北的為“新邊”。邊牆以東嚴禁越界墾殖,邊牆以西則作為大清同盟者蒙古貴族的駐牧地。聯想到清廷南方搞的沿海遷界,頗多感慨啊,也更為康熙那句不修長城的豪邁之語感到可笑了。
再說禁關政策,問題那是大大的,東北人口本就少,大清入關後,滿洲人可以說傾族相隨,那裏的人口更少了,黑龍江地帶就不必提了,十足蠻荒極寒之地,以至荒寒到清廷向東北流放犯人,最遠也基本就在寧古塔附近,如此,更為俄國人入侵黑龍江提供方便了。
俄軍原來小兒科
17世紀中期,沙俄以葉尼塞斯克和雅庫次克為中心,開始了對中國的侵擾。
猛一看,來的可是個北極熊,個高身強體壯,不好惹,厲害厲害,清廷特別是康熙的反侵略成功,打勝的雅克薩之戰、平等的尼布楚條約,多麽來之不易,大清了不起,康熙更了不起呀。現在的很多敘述也是把筆墨更多地投入在俄國人的兇狠強大與大清的英勇頑強及康熙的英武絕倫上,當然還有韋小寶之類的插科打渾了。
其實遠不是這麽回事,康熙一生所經歷的戰鬥和麵臨的對手,唯這次最弱也,稱其為小兒科也絲毫不為過。俄國人雖有最先進的槍炮,威力也確實了得,守個城堡一等一,但畢竟來得太少啦。一般每次來擾的就百把人,與清最大規模的雅克薩之戰,也不到900人,鄭家父子對抗的荷軍都比他們力量大呀。清荷聯手戰鄭經時,荷軍有裝備最先進的3000人馬呢,堪稱西人明清之際第一輪侵華的規模最大力量最強的一支武裝。
當時的大清可不是鴉片戰爭的時候,軍事科技還是遜色,但中西差距也遠非以後那麽大,完全可以憑藉宏大規模與綜合實力,與人家較一較的,何況俄國人當時也就武器厲害些,人高馬大些,占有的荒地多些,其他與大清完全不能相比也。
更為重要的是,人家重心哪放到你這?正集中精力與波蘭、瑞典、土耳其們幹仗呢,這次萬裏之遙打到你家門口,來得隻是極小極小的一部分,對他們來說微不足道啊,所用之兵都不比打西伯利亞汗國時多。咱雄壯大清,還有千年一帝領導著,應該輕鬆搞定才是呀,但結果又怎樣呢?
1638年至1642年,沙俄侵略的急先鋒哥薩克人又出動了,莫斯克維金、佩爾菲耶夫及巴赫捷亞羅夫等人先後對黑龍江流域進行了入侵的試探。明崇禎十六年(1643)七月,俄國雅庫次克督軍戈洛文遣其文書波雅科夫率軍對黑龍江進行了第一次武裝侵略。
波雅科夫僅領兵132人,沿勒拿河南下,越過外興安嶺,十一月到達黑龍江支流精奇裏江(今俄羅斯境內結雅河)中遊達斡爾人的轄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甚至以人肉為食,被黑龍江當地民眾稱為“吃人惡魔”。明年(1644)夏初,這夥強盜又闖入當時完全屬於中國的內河黑龍江,繼續為非作歹,我沿途各族民眾奮起抗擊,給其以極大殺傷。
清順治三年(1646),帶著百把人入侵三年的波雅科夫率領殘部返回雅庫次克,張狂揚言,隻要派300人馬,修上3個城堡,就能征服黑龍江啦。人家可是實戰而回,耳聞目睹,掌握著第一手資料的,自然引起沙俄當局的高度重視。
天聰八年(1634年)十二月,大清(後金)第一次用兵於黑龍江上遊,皇太極命霸奇蘭領兵征討呼兒哈部大勝而歸,比俄國人第一次來到這裏早了九年(1643)呢。
但是應該看到,東北雖是大清的龍興之地,清初治理上卻失誤多多,也稱不上重視。尤其最北的黑龍江流域,朝廷既沒有派兵駐守,也未象明朝衛所那樣,專門設置過啥機構,完全放任式地依賴當地還處於氏族社會的各族民眾,各自一套簡單鬆散原始的統治方式。
清廷於東北設置的三將軍,盛京將軍府在今遼寧瀋陽,不用說了,黑龍江將軍是在江邊上,但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才設立,而作為大清統治東北的重鎮寧古塔,順治十年(1653)始設昂邦章京(意為總管)鎮守,康熙四年(1665)改設為將軍,府治在今黑龍江省海寧縣,後轉至今黑龍江寧安縣。雖然黑龍江、烏蘇裏江廣大地區都歸其管轄,但距離過遠,以當時軍隊的機動性,一旦兩江地區發生意外,支援不力也,以後清俄衝突中就有充分體現。
因此當俄國人最初來到黑龍江流域燒殺搶掠時,起來抵抗的都是當地部族,並沒有遭遇到大清正規軍的阻擊,他們兵力所及最北處還在寧古塔附近呢。
可你說清廷不重視吧,某些方麵它又極端看重到甚至很乖張。原來清廷視東北為“祖宗肇跡興王之所”,藉口保護“參山珠河之利”,長期對其實行封禁政策。剛入關那會兒,攝政王多爾袞就曾下“禁關令”,嚴禁漢人進入滿洲“龍興之地”墾殖。
為確保禁關工作的順利開展,順治起,清廷還不惜代價於東北境內分段修築了1000多公裏名為“柳條邊”的籬笆牆,也稱柳條邊牆、柳牆、柳城、條子邊,至康熙中期才完成。從山海關經開原、新賓至鳳城南的柳條邊為“老邊”;自開原東北至今吉林市北的為“新邊”。邊牆以東嚴禁越界墾殖,邊牆以西則作為大清同盟者蒙古貴族的駐牧地。聯想到清廷南方搞的沿海遷界,頗多感慨啊,也更為康熙那句不修長城的豪邁之語感到可笑了。
再說禁關政策,問題那是大大的,東北人口本就少,大清入關後,滿洲人可以說傾族相隨,那裏的人口更少了,黑龍江地帶就不必提了,十足蠻荒極寒之地,以至荒寒到清廷向東北流放犯人,最遠也基本就在寧古塔附近,如此,更為俄國人入侵黑龍江提供方便了。
俄軍原來小兒科
17世紀中期,沙俄以葉尼塞斯克和雅庫次克為中心,開始了對中國的侵擾。
猛一看,來的可是個北極熊,個高身強體壯,不好惹,厲害厲害,清廷特別是康熙的反侵略成功,打勝的雅克薩之戰、平等的尼布楚條約,多麽來之不易,大清了不起,康熙更了不起呀。現在的很多敘述也是把筆墨更多地投入在俄國人的兇狠強大與大清的英勇頑強及康熙的英武絕倫上,當然還有韋小寶之類的插科打渾了。
其實遠不是這麽回事,康熙一生所經歷的戰鬥和麵臨的對手,唯這次最弱也,稱其為小兒科也絲毫不為過。俄國人雖有最先進的槍炮,威力也確實了得,守個城堡一等一,但畢竟來得太少啦。一般每次來擾的就百把人,與清最大規模的雅克薩之戰,也不到900人,鄭家父子對抗的荷軍都比他們力量大呀。清荷聯手戰鄭經時,荷軍有裝備最先進的3000人馬呢,堪稱西人明清之際第一輪侵華的規模最大力量最強的一支武裝。
當時的大清可不是鴉片戰爭的時候,軍事科技還是遜色,但中西差距也遠非以後那麽大,完全可以憑藉宏大規模與綜合實力,與人家較一較的,何況俄國人當時也就武器厲害些,人高馬大些,占有的荒地多些,其他與大清完全不能相比也。
更為重要的是,人家重心哪放到你這?正集中精力與波蘭、瑞典、土耳其們幹仗呢,這次萬裏之遙打到你家門口,來得隻是極小極小的一部分,對他們來說微不足道啊,所用之兵都不比打西伯利亞汗國時多。咱雄壯大清,還有千年一帝領導著,應該輕鬆搞定才是呀,但結果又怎樣呢?
1638年至1642年,沙俄侵略的急先鋒哥薩克人又出動了,莫斯克維金、佩爾菲耶夫及巴赫捷亞羅夫等人先後對黑龍江流域進行了入侵的試探。明崇禎十六年(1643)七月,俄國雅庫次克督軍戈洛文遣其文書波雅科夫率軍對黑龍江進行了第一次武裝侵略。
波雅科夫僅領兵132人,沿勒拿河南下,越過外興安嶺,十一月到達黑龍江支流精奇裏江(今俄羅斯境內結雅河)中遊達斡爾人的轄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甚至以人肉為食,被黑龍江當地民眾稱為“吃人惡魔”。明年(1644)夏初,這夥強盜又闖入當時完全屬於中國的內河黑龍江,繼續為非作歹,我沿途各族民眾奮起抗擊,給其以極大殺傷。
清順治三年(1646),帶著百把人入侵三年的波雅科夫率領殘部返回雅庫次克,張狂揚言,隻要派300人馬,修上3個城堡,就能征服黑龍江啦。人家可是實戰而回,耳聞目睹,掌握著第一手資料的,自然引起沙俄當局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