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鄭成功十五年(1647~1662)抗清鬥爭,原來這還不是唯一呢,前前後後他曾多次因為自己的原因,錯失了甚至是力挽狂瀾的好機會,有對己,更有對整個南明的,這也是現在越來越有人詬病他的原因。
確實,鄭成功身上有很多不足,性格的爆烈嚴酷就給他的事業帶來不少麻煩,後麵要說的施琅事件以及他的死都與此有關,但更為嚴重的是他太多考慮小集團的利益,卻置大局於腦後,往往對南明抗清之勢,甚至反過來對他個人的小勢,也帶來很不利的影響。
北伐的事便可略知一二,鄭成功所以不及時打南京,卻採取圍而待降的辦法,除軍事判斷上的失誤,也是想既要取得勝利,又要最大限度保持實力不受損。結果怎麽樣?還不是雞飛蛋打,兩頭沒撈著!
如果說起兵之初,鄭成功挖同是抗清的魯監國(曾與鄭家政權支持的隆武政權並立抗衡)的人馬,兼併族人鄭聯、鄭采的隊伍,乘機剝奪叔叔鄭選逵的權力,還能理解為要壯大力量之舉,政治鬥爭的慣常狠辣使然,那潮州事件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本來潮州守將郝尚久與鄭成功一樣,當時都是簇擁在永曆帝(1646~1661在位)大旗下的,標標準準一家人,鄭成功卻因潮州富饒,可做其一個後勤保障基地,不顧永曆朝正處風雨飄搖之際,帶兵打將過去,結果逼得人家降了清不算,反過來還與清聯合打得你丟盔棄甲而去。
這還不算呢!後來李定國欲拿下廣東,使西南與東南兩大抗清基地連成一片,開創南明中興之大業,希望鄭成功能予以配合,對廣東來個東西夾擊。以當時情況看,廣東守禦之清軍隻有尚可喜與耿繼茂(耿精忠子)等三萬軍隊,李鄭合作打敗他們不成問題。
鄭成功口頭上也是滿口答應,但當李定國先後發動肇慶特別是新會大戰時,他除了派個偏師出去幌一下,基本上是坐山觀虎鬥,任憑清增援部隊趕去,重創擊退李定國軍。
原來他是害怕李一旦成功,兩邊連成一片了,自己在東南的獨立性就會大打折扣,況後者威望實力等又遠超過他,以後朝堂上豈不受製於人?說來說去,還是私心膨脹啊。
觀此,要說鄭成功沒問題,真講不過去了,但是否就該給他扣個什麽大帽子呢?顯然不合適。有一句話說得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世上本就沒有高大全者嗎,又何必硬去強求某一個人呢?做了英雄的不是說就一點錯誤不能犯啊。
試問古往今來,有多少事能從頭到尾一個色,不帶一點雜質的?又有多少人能完全做到為大家舍小家,徹底把個人利益拋置腦後的?尤其搞政治的?
就是李定國,這等看起來一心為復興華夏而奮鬥的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在西南抗清主力大西軍內部,就如何對待孫可望(張獻忠後大西軍領袖)投清後留下的部屬與自己老部下的關係上,也沒能一碗水端平,導致大局利益受損呢。
至於鄭成功,就更不會了,過去把他樹成個高大全的人,本來就是不符合實際的,應該重新客觀立體地看待他,但不管怎麽說,他仍是一個了不起的民族大英雄。
能在民族存亡之際,挺身而出保家衛國,已經夠崇高了,太多太多的人不都在幹低眉順目的事嗎?還有不少人做那可恥的民族背叛者呢!而他不僅昂起高貴的頭顱,還在如此艱難困苦的鬥爭中,毅然肩挑起了東南抗清的大業,並堅持到最後一刻呢。
抗清已是雄偉業(下)
也許有人會說,鄭成功也不是什麽意誌堅定者,他與清廷還議過和呢,並能找出一堆證明材料來,包括鄭成功自己說過的話。
怎麽講呢?政治是複雜的,鬥爭是莫測的,如果非要去較個真,每個事都究個底,可以講,歷史上的政治人物,清白無暇者寥寥,就是帝王的楷模唐太宗,當年為了確保起兵成功,不也和老爸向突厥稱過臣嗎?關鍵還是要看根本,看最大處啊。
議和往往是一種策略手段,這次鄭清之議同樣如此,雙方實則各有打算,都在力求目標的最大化,不是招降與投降這麽簡單的。鄭成功要真是象他老爸那樣,有奶便是娘,答應清廷條件,東南沿海他不照樣可以獨霸一方,構建他的實際小王國嗎?
但鄭成功拒絕了,並從此以後,再也沒有與清廷議過和。這裏單說拒絕的直接原因,不願剃髮易服,不也更好地證明人家多有民族氣節嗎?太多背叛者,還求之不得憑此換取榮華富貴呢。
不象現如今花個幾塊錢理個髮ok,那時剃不剃髮,可是涉及到民族尊嚴甚至興亡的大事,鄭成功能堅持這一點,就說明他雖在具體的鬥爭策略上,有著這樣那樣私心的考慮,但在最關鍵的大局上,他的服從是毫不猶豫、堅定不移的,有此還不夠嗎?還不能瑕不掩瑜嗎?
可現在有一股明暗交匯之流,狂捧某些人的同時,非要踩踩鄭成功,尤其他的兒子鄭經,看看現在都被歪曲成什麽樣了!還是那句話,對事對人,關鍵看根本。
以後講到鄭成功收復台灣時,會專門論及相關事宜,這裏暫不多敘,僅問一點,鄭經和他父親一樣,可是一生隻穿過華夏衣冠啊,試問原來大明子民有幾人做到了?好了,施琅一事還在那等著呢,咱們趕緊過去看一看吧。
要說十七世紀與台灣有關的人當中,施琅現如今的人氣可是越來越旺了,雖不及高高在上的康大帝,但隱隱已有超越鄭成功的勢頭了,人家可是趕走荷蘭人收復台灣的啊,不簡單,真是不簡單。
確實,鄭成功身上有很多不足,性格的爆烈嚴酷就給他的事業帶來不少麻煩,後麵要說的施琅事件以及他的死都與此有關,但更為嚴重的是他太多考慮小集團的利益,卻置大局於腦後,往往對南明抗清之勢,甚至反過來對他個人的小勢,也帶來很不利的影響。
北伐的事便可略知一二,鄭成功所以不及時打南京,卻採取圍而待降的辦法,除軍事判斷上的失誤,也是想既要取得勝利,又要最大限度保持實力不受損。結果怎麽樣?還不是雞飛蛋打,兩頭沒撈著!
如果說起兵之初,鄭成功挖同是抗清的魯監國(曾與鄭家政權支持的隆武政權並立抗衡)的人馬,兼併族人鄭聯、鄭采的隊伍,乘機剝奪叔叔鄭選逵的權力,還能理解為要壯大力量之舉,政治鬥爭的慣常狠辣使然,那潮州事件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本來潮州守將郝尚久與鄭成功一樣,當時都是簇擁在永曆帝(1646~1661在位)大旗下的,標標準準一家人,鄭成功卻因潮州富饒,可做其一個後勤保障基地,不顧永曆朝正處風雨飄搖之際,帶兵打將過去,結果逼得人家降了清不算,反過來還與清聯合打得你丟盔棄甲而去。
這還不算呢!後來李定國欲拿下廣東,使西南與東南兩大抗清基地連成一片,開創南明中興之大業,希望鄭成功能予以配合,對廣東來個東西夾擊。以當時情況看,廣東守禦之清軍隻有尚可喜與耿繼茂(耿精忠子)等三萬軍隊,李鄭合作打敗他們不成問題。
鄭成功口頭上也是滿口答應,但當李定國先後發動肇慶特別是新會大戰時,他除了派個偏師出去幌一下,基本上是坐山觀虎鬥,任憑清增援部隊趕去,重創擊退李定國軍。
原來他是害怕李一旦成功,兩邊連成一片了,自己在東南的獨立性就會大打折扣,況後者威望實力等又遠超過他,以後朝堂上豈不受製於人?說來說去,還是私心膨脹啊。
觀此,要說鄭成功沒問題,真講不過去了,但是否就該給他扣個什麽大帽子呢?顯然不合適。有一句話說得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世上本就沒有高大全者嗎,又何必硬去強求某一個人呢?做了英雄的不是說就一點錯誤不能犯啊。
試問古往今來,有多少事能從頭到尾一個色,不帶一點雜質的?又有多少人能完全做到為大家舍小家,徹底把個人利益拋置腦後的?尤其搞政治的?
就是李定國,這等看起來一心為復興華夏而奮鬥的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在西南抗清主力大西軍內部,就如何對待孫可望(張獻忠後大西軍領袖)投清後留下的部屬與自己老部下的關係上,也沒能一碗水端平,導致大局利益受損呢。
至於鄭成功,就更不會了,過去把他樹成個高大全的人,本來就是不符合實際的,應該重新客觀立體地看待他,但不管怎麽說,他仍是一個了不起的民族大英雄。
能在民族存亡之際,挺身而出保家衛國,已經夠崇高了,太多太多的人不都在幹低眉順目的事嗎?還有不少人做那可恥的民族背叛者呢!而他不僅昂起高貴的頭顱,還在如此艱難困苦的鬥爭中,毅然肩挑起了東南抗清的大業,並堅持到最後一刻呢。
抗清已是雄偉業(下)
也許有人會說,鄭成功也不是什麽意誌堅定者,他與清廷還議過和呢,並能找出一堆證明材料來,包括鄭成功自己說過的話。
怎麽講呢?政治是複雜的,鬥爭是莫測的,如果非要去較個真,每個事都究個底,可以講,歷史上的政治人物,清白無暇者寥寥,就是帝王的楷模唐太宗,當年為了確保起兵成功,不也和老爸向突厥稱過臣嗎?關鍵還是要看根本,看最大處啊。
議和往往是一種策略手段,這次鄭清之議同樣如此,雙方實則各有打算,都在力求目標的最大化,不是招降與投降這麽簡單的。鄭成功要真是象他老爸那樣,有奶便是娘,答應清廷條件,東南沿海他不照樣可以獨霸一方,構建他的實際小王國嗎?
但鄭成功拒絕了,並從此以後,再也沒有與清廷議過和。這裏單說拒絕的直接原因,不願剃髮易服,不也更好地證明人家多有民族氣節嗎?太多背叛者,還求之不得憑此換取榮華富貴呢。
不象現如今花個幾塊錢理個髮ok,那時剃不剃髮,可是涉及到民族尊嚴甚至興亡的大事,鄭成功能堅持這一點,就說明他雖在具體的鬥爭策略上,有著這樣那樣私心的考慮,但在最關鍵的大局上,他的服從是毫不猶豫、堅定不移的,有此還不夠嗎?還不能瑕不掩瑜嗎?
可現在有一股明暗交匯之流,狂捧某些人的同時,非要踩踩鄭成功,尤其他的兒子鄭經,看看現在都被歪曲成什麽樣了!還是那句話,對事對人,關鍵看根本。
以後講到鄭成功收復台灣時,會專門論及相關事宜,這裏暫不多敘,僅問一點,鄭經和他父親一樣,可是一生隻穿過華夏衣冠啊,試問原來大明子民有幾人做到了?好了,施琅一事還在那等著呢,咱們趕緊過去看一看吧。
要說十七世紀與台灣有關的人當中,施琅現如今的人氣可是越來越旺了,雖不及高高在上的康大帝,但隱隱已有超越鄭成功的勢頭了,人家可是趕走荷蘭人收復台灣的啊,不簡單,真是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