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巨龍的初醒
被外國入侵勢力強行破關兩次之後,清朝政府已經被打怕了,也充分認識到了堅船利炮的重要性。既然閉關政策不能保障國土的安全,既然國門已經被強行敲開,那我們就順勢而為。
回看第一次鴉片戰爭打響後,清軍的連連勢力讓政府上下都不約而同地驚呼同一句話:“天朝大國居竟然會敗給西方蕞爾小夷?”
這種井底之蛙的觀念都是因為長期以來的閉關政策所造成的,清朝認為自己國土麵積寬廣、物產豐富、人口眾多,自然而然就國力強大。可惜這種美好得掉渣的想法一下子被洋人的槍子兒炮彈轟得體無完膚。
其實在這個時候已經有一批誌士仁人開始覺醒,其中魏源就是這批人中的傑出代表,他不但振臂高呼“師夷長技以製夷”,還提出要建立造船廠和或火器局(槍炮製造廠),聘請外國的技術人員來中國製造與當時國際水平接軌的軍艦和武器的想法,以達到與外國入侵勢力抗衡的目的。可惜當時的清政府並沒有認同他的觀點,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結束,這幫清廷迂腐的腦袋才終於開竅。
至此,部分官員開始倡導洋務運動。也就是清政府為了強化中國的軍事力量和工業力量,自上而下推行的一場以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為主要內容,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的強國運動。
這種說法太過於複雜,我們來發揮一下文言文短小精悍的優勢進行歸納,把魏源的那句名言稍稍改進一下就可以得出“師夷長技以自強”的答案。
當然,為了使洋務運動能夠自上而下有效開展,相關人員也做出了相當的努力,
其中,朝廷內部以第二次鴉片戰爭被鹹豐委任留守北京收拾爛攤子的恭親王奕為代表。
中央政府的洋務運動工作主要還是涉及到與外國的溝通交流,談判簽合同啥的一大堆。可惜當時的閉關政策是中國與國外的文化交流甚少,什麽英語、法文自然也是不會聽也不會說的,大部分的涉外工作都要通過外國人翻譯進行。
說到這裏我不禁想到了一句廣東的俗語——同聲同氣,譬如我們離鄉背井在外地求學或者打工做生意,碰到和自己說一樣家鄉話的人就特別親,所以我們念書的時候總會發現說潮汕話的一堆、客家話的又一團。而且學生會、社團組織啥的都是老鄉見老鄉一起抱團發展,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有好處自然先照顧自己人嘛。
出來工作之後,發覺情況還是如此,領導提拔下屬,多多少少也會給家鄉人一點感情分。以致會出現多年不得提拔的幹部會仰天長嘆,怎麽上麵就沒有自己人啊!
更加不幸的是,而這種“同聲同氣”的特質不僅僅在中國人身上得到體現,那些遠渡重洋和跋山涉水來到中國的入侵者們也是如此。
負責鴉片戰爭各種條約談判的清朝官員根本不懂英語,談判條約的過程都靠英國人翻譯,談判的結果自然也傾向於英國方麵。鴉片戰爭後的洋務運動涉及的外國知識麵更加寬廣,更需要精通外語的中國人參與,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如果按照當時清朝對外語人才的急需程度,我們現在過了四級的同學們穿越回去估計都能安排在外交部上班。為了填補外語翻譯人員的空缺,清政府開展洋務運動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培養外語翻譯人才。
1862年7月,中國第一所外國語學校“同文館”(京師同文館)在奕訢的建議和推動下正式成立。當然早期的“同文館”授課是有針對性的,因為當時隻有英美法俄四國入侵中國,所以外語專業也隻有英文、法文和俄文班。但是這學校隻招收滿族學生入學。
一開始,大家覺得新鮮啊,都在一股腦門地學習外語,那股勁估計比李陽更瘋狂。後來學生們越學越不對勁,越學越不知所雲,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原來,按照洋務運動的工作主線,一切外語學習都是圍繞著外國先進的船艦和武器製造等中心工作開展。你想想,船艦的浮力、炸藥的化學比例,炮彈的彈道射程,機械*的齒輪圓周,航海的風向等各種西方的軍事工業都囊括了物理、化學、數學、幾何、地理等學科的知識,要學懂這些西方的科學技術,僅僅靠學好外語是遠遠不夠的。當時的情況就好像一個小學生畢業後馬上到大學裏念微積分和量子物理學一樣無力。
本人不才,數學成績不大好,小時候也曾一度質問數理化到底有什麽用?長大後才發現自己的想法是多麽的幼稚,理科的各種解題訓練,就是對自己大腦邏輯思維的一個進化過程。
如同一個人經常跑步,他的小腿就會越來越結實有力;經常練啞鈴,手臂上的“小老鼠”就會越練越大,經常練習投籃,賽場上的命中率就會越來越高;經常學習理科知識、天天解題,腦袋同樣得到鍛鍊,智商也就越來越高,思維也就會越來越敏捷。這對一個人的全麵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所以在念中學的各位同學不要抱怨要學的東西太多,不要抱怨學的東西以後上班用不上,這些都是人類進化過程中所探索出來的知識,作為地球人,我們要有適者生存的意識,更要有進化的理念。不要在自己身上搞什麽閉關政策,謹記落後就要挨打的歷史。盡管當前的教育體製有著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漏洞甚至錯誤,但我們不要因為教育方式的問題而影響到自己對先進知識的熱愛,和對自己個人素質全麵發展的追求。
被外國入侵勢力強行破關兩次之後,清朝政府已經被打怕了,也充分認識到了堅船利炮的重要性。既然閉關政策不能保障國土的安全,既然國門已經被強行敲開,那我們就順勢而為。
回看第一次鴉片戰爭打響後,清軍的連連勢力讓政府上下都不約而同地驚呼同一句話:“天朝大國居竟然會敗給西方蕞爾小夷?”
這種井底之蛙的觀念都是因為長期以來的閉關政策所造成的,清朝認為自己國土麵積寬廣、物產豐富、人口眾多,自然而然就國力強大。可惜這種美好得掉渣的想法一下子被洋人的槍子兒炮彈轟得體無完膚。
其實在這個時候已經有一批誌士仁人開始覺醒,其中魏源就是這批人中的傑出代表,他不但振臂高呼“師夷長技以製夷”,還提出要建立造船廠和或火器局(槍炮製造廠),聘請外國的技術人員來中國製造與當時國際水平接軌的軍艦和武器的想法,以達到與外國入侵勢力抗衡的目的。可惜當時的清政府並沒有認同他的觀點,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結束,這幫清廷迂腐的腦袋才終於開竅。
至此,部分官員開始倡導洋務運動。也就是清政府為了強化中國的軍事力量和工業力量,自上而下推行的一場以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為主要內容,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的強國運動。
這種說法太過於複雜,我們來發揮一下文言文短小精悍的優勢進行歸納,把魏源的那句名言稍稍改進一下就可以得出“師夷長技以自強”的答案。
當然,為了使洋務運動能夠自上而下有效開展,相關人員也做出了相當的努力,
其中,朝廷內部以第二次鴉片戰爭被鹹豐委任留守北京收拾爛攤子的恭親王奕為代表。
中央政府的洋務運動工作主要還是涉及到與外國的溝通交流,談判簽合同啥的一大堆。可惜當時的閉關政策是中國與國外的文化交流甚少,什麽英語、法文自然也是不會聽也不會說的,大部分的涉外工作都要通過外國人翻譯進行。
說到這裏我不禁想到了一句廣東的俗語——同聲同氣,譬如我們離鄉背井在外地求學或者打工做生意,碰到和自己說一樣家鄉話的人就特別親,所以我們念書的時候總會發現說潮汕話的一堆、客家話的又一團。而且學生會、社團組織啥的都是老鄉見老鄉一起抱團發展,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有好處自然先照顧自己人嘛。
出來工作之後,發覺情況還是如此,領導提拔下屬,多多少少也會給家鄉人一點感情分。以致會出現多年不得提拔的幹部會仰天長嘆,怎麽上麵就沒有自己人啊!
更加不幸的是,而這種“同聲同氣”的特質不僅僅在中國人身上得到體現,那些遠渡重洋和跋山涉水來到中國的入侵者們也是如此。
負責鴉片戰爭各種條約談判的清朝官員根本不懂英語,談判條約的過程都靠英國人翻譯,談判的結果自然也傾向於英國方麵。鴉片戰爭後的洋務運動涉及的外國知識麵更加寬廣,更需要精通外語的中國人參與,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如果按照當時清朝對外語人才的急需程度,我們現在過了四級的同學們穿越回去估計都能安排在外交部上班。為了填補外語翻譯人員的空缺,清政府開展洋務運動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培養外語翻譯人才。
1862年7月,中國第一所外國語學校“同文館”(京師同文館)在奕訢的建議和推動下正式成立。當然早期的“同文館”授課是有針對性的,因為當時隻有英美法俄四國入侵中國,所以外語專業也隻有英文、法文和俄文班。但是這學校隻招收滿族學生入學。
一開始,大家覺得新鮮啊,都在一股腦門地學習外語,那股勁估計比李陽更瘋狂。後來學生們越學越不對勁,越學越不知所雲,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原來,按照洋務運動的工作主線,一切外語學習都是圍繞著外國先進的船艦和武器製造等中心工作開展。你想想,船艦的浮力、炸藥的化學比例,炮彈的彈道射程,機械*的齒輪圓周,航海的風向等各種西方的軍事工業都囊括了物理、化學、數學、幾何、地理等學科的知識,要學懂這些西方的科學技術,僅僅靠學好外語是遠遠不夠的。當時的情況就好像一個小學生畢業後馬上到大學裏念微積分和量子物理學一樣無力。
本人不才,數學成績不大好,小時候也曾一度質問數理化到底有什麽用?長大後才發現自己的想法是多麽的幼稚,理科的各種解題訓練,就是對自己大腦邏輯思維的一個進化過程。
如同一個人經常跑步,他的小腿就會越來越結實有力;經常練啞鈴,手臂上的“小老鼠”就會越練越大,經常練習投籃,賽場上的命中率就會越來越高;經常學習理科知識、天天解題,腦袋同樣得到鍛鍊,智商也就越來越高,思維也就會越來越敏捷。這對一個人的全麵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所以在念中學的各位同學不要抱怨要學的東西太多,不要抱怨學的東西以後上班用不上,這些都是人類進化過程中所探索出來的知識,作為地球人,我們要有適者生存的意識,更要有進化的理念。不要在自己身上搞什麽閉關政策,謹記落後就要挨打的歷史。盡管當前的教育體製有著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漏洞甚至錯誤,但我們不要因為教育方式的問題而影響到自己對先進知識的熱愛,和對自己個人素質全麵發展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