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亂78糟的人?!”知識分子牛黨人馬上發飆:“我們都是通過公務員考試進來的,個個學富五車,知天文曉地理,博古通今,是有真才實學的人。真才實學要是亂78糟的東西?那你們念四書五經也是在幹亂78糟的事情嗎?”
李黨人馬上反駁:“照你這樣說,外族的奸細熟讀四書五經,也通過考公務員考進來了就能當官,能掌權,豈不是禍國殃民?用人,要用正統!”
“你胡說八道!”
“你信口雌黃!”
就這樣,牛黨和李黨從唐憲宗開始天天在早朝上吵架,吵了幾十年,一直吵到唐宣宗時期。這幾十年裏,皇帝上朝的主要工作就是看兩隊人相互噴口水,每天早朝結束,大殿地板上濕一地,搞衛生都搞半天。
其實在用人製度上麵,牛黨是更勝一籌的,因為國家的發展,需要的是廣納人才,而不是門第世襲,一人當官,代代當官,那麽寒門不就永無出頭之日?
科舉製度選人,雖然也有弊端,但總比門第取士更加進步。
但人無完人,牛黨在選人用人上的策略得當,並不代表他們所有施政策略都符合國家發展。譬如對待藩鎮勢力割據的問題上麵,牛黨人就充分發揮了知識分子的儒家思想,以和為貴,和諧為主。對藩鎮勢力主張妥協姑息,隻求平安無事,不求國家統一。
這是讀書人軟弱的體現,牛黨的出身就是通過文科入仕,而不是通過武力掌權。所以施政理念也偏向軟弱,畏首畏尾,不夠強硬。殊不知世人都是欺軟怕硬的性格,你越是軟弱,別人就越敢往你頭上踩,老虎若一輩子不發威,不是病貓又是何物?
在這個問題上,李黨重視國家統一,主張以武力討伐藩鎮的叛亂,估計他們老爸都是打下江山的功臣,自己從小就接受軍事教育,知道槍桿子裏出政權的道理。所以為官後也是以父輩為榜樣,以不聽話就要打的指導思想貫徹到自己的施政方針當中。
講到這裏,我腦袋突然浮現了影視作品《葉問2》中的一場徒弟與師傅的對白。
徒弟一臉崇拜地問:“師傅,別人說你以前能打十個,是不是真的?”
葉問聽過淡然一笑:“最好不要打架。”
確實,不打,不代表沒有打的能力,但是能不打還是不打,我也是這樣認為的。
因為戰爭無情,勞民傷財,百姓遭殃。可惜道理雖是如此,但在當時藩鎮割據的情況下,百姓等於自上而下重複受到了多個政權的壓迫,早就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能持續現狀,對當官的固然是好,但對百姓已經造成多次重疊的暴擊傷害。所以武力伐藩,雖然有陣痛,但平亂後的社會卻能更穩定,生產更有秩序,能使百姓能真正安居樂業,從長遠大局來看,確是良策。
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李黨的強攻方針是比牛黨的妥協政策更勝一籌。
就這樣,兩黨吵架吵了幾十年,各有輸贏。在早朝上天天看兩黨吵架的皇帝之中,唐文宗是選擇中立的,所以他一上早朝就帶耳機聽電台的《早間新聞》,下朝就安排太監搞衛生拖地板,天天如此。
到了唐武宗時期,他厭煩了讀書人的唧唧歪歪,為了不讓兩黨在上朝的時候繼續往地板吐口水,他安排牛黨首領到廣東吃荔枝去了(貶逐嶺南)。李黨暫時得勢。唐武宗也不用帶耳機上朝了。
到了唐宣宗時期,牛黨重新得到皇帝賞識,李黨首領被安排去海南摘椰子去了,然後因為水土不服長眠於椰樹底下。牛李兩黨之爭才基本結束。
☆、第30章 沒落唐朝遇上造反專業戶朱溫
唐朝後期三隻手是讓這個可憐的朝代謝幕的主要力量,雖然三隻手到此終於都被砍完,但由於前期拉動的力量太過於巨大,幕布已經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徐徐降下,眼看大唐盛世即將落幕,誰能橫空出世,力挽狂瀾?
答案是沒有的,推波助瀾地來個重力加速度倒是有一個,這就是唐末農民起義。
關於農民起義,我已經無力再度吐槽,多少朝代都毀在農民起義這攤事兒上,難道說農民就是和平年代耕作,亂世之中造反的群體?
這絕對是錯誤的認識,無數次無數次的農民起義,都是官逼的,唐朝也不例外。
農民都是靠種地混口飯吃,唐朝的後期,土地,都給官僚、地主、富商所占有,普通農民基本沒什麽地可種了,由此導致了大量的農民失業,流離失所。
農民沒飯吃咋辦?隻有偷盜搶了,社會從此混亂。
其次,在百姓水深火熱的唐朝後期,中央政府還不斷地加大稅收力度。拿那麽多錢用來幹嘛?軍費啊。
平反藩鎮之亂已經動用了當時中央的很大一部分財政收入了,再不加大力度搜刮民脂民膏,國庫空虛的時候,士兵沒工資發誰幫你賣命?
還有,一般公務員的福利待遇,皇帝王爺皇子們的吃喝拉撒睡,都一起把帳算到了老百姓的頭上。為了增加稅收,唐朝後期基本什麽都要收稅,就連街邊菜市場擺地攤賣大西瓜、小白菜的大媽也要繳稅,你說你到底讓不讓人活?
當然,這些隻是稅收的散戶,當時真正的大戶是鹽稅,柴米油鹽都是生活必須品,鹽稅一征,鹽的價格便水漲船高。
我們可以做一個對比,公元722年開始征鹽稅,當時鹽價每鬥十文錢(一鬥=10l,一文錢≈rmb1元),這樣每斤鹽大概就賣5分錢。
李黨人馬上反駁:“照你這樣說,外族的奸細熟讀四書五經,也通過考公務員考進來了就能當官,能掌權,豈不是禍國殃民?用人,要用正統!”
“你胡說八道!”
“你信口雌黃!”
就這樣,牛黨和李黨從唐憲宗開始天天在早朝上吵架,吵了幾十年,一直吵到唐宣宗時期。這幾十年裏,皇帝上朝的主要工作就是看兩隊人相互噴口水,每天早朝結束,大殿地板上濕一地,搞衛生都搞半天。
其實在用人製度上麵,牛黨是更勝一籌的,因為國家的發展,需要的是廣納人才,而不是門第世襲,一人當官,代代當官,那麽寒門不就永無出頭之日?
科舉製度選人,雖然也有弊端,但總比門第取士更加進步。
但人無完人,牛黨在選人用人上的策略得當,並不代表他們所有施政策略都符合國家發展。譬如對待藩鎮勢力割據的問題上麵,牛黨人就充分發揮了知識分子的儒家思想,以和為貴,和諧為主。對藩鎮勢力主張妥協姑息,隻求平安無事,不求國家統一。
這是讀書人軟弱的體現,牛黨的出身就是通過文科入仕,而不是通過武力掌權。所以施政理念也偏向軟弱,畏首畏尾,不夠強硬。殊不知世人都是欺軟怕硬的性格,你越是軟弱,別人就越敢往你頭上踩,老虎若一輩子不發威,不是病貓又是何物?
在這個問題上,李黨重視國家統一,主張以武力討伐藩鎮的叛亂,估計他們老爸都是打下江山的功臣,自己從小就接受軍事教育,知道槍桿子裏出政權的道理。所以為官後也是以父輩為榜樣,以不聽話就要打的指導思想貫徹到自己的施政方針當中。
講到這裏,我腦袋突然浮現了影視作品《葉問2》中的一場徒弟與師傅的對白。
徒弟一臉崇拜地問:“師傅,別人說你以前能打十個,是不是真的?”
葉問聽過淡然一笑:“最好不要打架。”
確實,不打,不代表沒有打的能力,但是能不打還是不打,我也是這樣認為的。
因為戰爭無情,勞民傷財,百姓遭殃。可惜道理雖是如此,但在當時藩鎮割據的情況下,百姓等於自上而下重複受到了多個政權的壓迫,早就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能持續現狀,對當官的固然是好,但對百姓已經造成多次重疊的暴擊傷害。所以武力伐藩,雖然有陣痛,但平亂後的社會卻能更穩定,生產更有秩序,能使百姓能真正安居樂業,從長遠大局來看,確是良策。
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李黨的強攻方針是比牛黨的妥協政策更勝一籌。
就這樣,兩黨吵架吵了幾十年,各有輸贏。在早朝上天天看兩黨吵架的皇帝之中,唐文宗是選擇中立的,所以他一上早朝就帶耳機聽電台的《早間新聞》,下朝就安排太監搞衛生拖地板,天天如此。
到了唐武宗時期,他厭煩了讀書人的唧唧歪歪,為了不讓兩黨在上朝的時候繼續往地板吐口水,他安排牛黨首領到廣東吃荔枝去了(貶逐嶺南)。李黨暫時得勢。唐武宗也不用帶耳機上朝了。
到了唐宣宗時期,牛黨重新得到皇帝賞識,李黨首領被安排去海南摘椰子去了,然後因為水土不服長眠於椰樹底下。牛李兩黨之爭才基本結束。
☆、第30章 沒落唐朝遇上造反專業戶朱溫
唐朝後期三隻手是讓這個可憐的朝代謝幕的主要力量,雖然三隻手到此終於都被砍完,但由於前期拉動的力量太過於巨大,幕布已經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徐徐降下,眼看大唐盛世即將落幕,誰能橫空出世,力挽狂瀾?
答案是沒有的,推波助瀾地來個重力加速度倒是有一個,這就是唐末農民起義。
關於農民起義,我已經無力再度吐槽,多少朝代都毀在農民起義這攤事兒上,難道說農民就是和平年代耕作,亂世之中造反的群體?
這絕對是錯誤的認識,無數次無數次的農民起義,都是官逼的,唐朝也不例外。
農民都是靠種地混口飯吃,唐朝的後期,土地,都給官僚、地主、富商所占有,普通農民基本沒什麽地可種了,由此導致了大量的農民失業,流離失所。
農民沒飯吃咋辦?隻有偷盜搶了,社會從此混亂。
其次,在百姓水深火熱的唐朝後期,中央政府還不斷地加大稅收力度。拿那麽多錢用來幹嘛?軍費啊。
平反藩鎮之亂已經動用了當時中央的很大一部分財政收入了,再不加大力度搜刮民脂民膏,國庫空虛的時候,士兵沒工資發誰幫你賣命?
還有,一般公務員的福利待遇,皇帝王爺皇子們的吃喝拉撒睡,都一起把帳算到了老百姓的頭上。為了增加稅收,唐朝後期基本什麽都要收稅,就連街邊菜市場擺地攤賣大西瓜、小白菜的大媽也要繳稅,你說你到底讓不讓人活?
當然,這些隻是稅收的散戶,當時真正的大戶是鹽稅,柴米油鹽都是生活必須品,鹽稅一征,鹽的價格便水漲船高。
我們可以做一個對比,公元722年開始征鹽稅,當時鹽價每鬥十文錢(一鬥=10l,一文錢≈rmb1元),這樣每斤鹽大概就賣5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