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到唐玄宗時候出了個太監改變了這一切,他叫高力士,也就是給楊貴妃買荔枝吃那個人。荔枝吃得妃子笑,高力士自然也就得寵,妃子笑是皇帝的寵妃,高力士自然也成為皇帝的寵物。
還記得唐玄宗後期是怎麽幹活嗎?不幹活,無為而治嘛,那活誰幹了?給寵物幹。以致當時百官所上的奏摺,都要先給高太監過目,於與自己有利的轉給玄宗,不利的奏摺,自己處理掉了,大事才給皇帝裁決。
這是一個小權力,正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太監比正常的男人本來就少了點什麽,所以它們要從其他方麵獲取更大的利益,來彌補自己的心理和生理缺陷。它們一直被別人嘲笑,一直都在等待一個機會出人頭地,要證明自己比正常男人少點什麽,也一樣可以很牛x。
果然,機會等到了。
唐德宗在位時遭受了各種叛亂,使他逐漸成長為一位非常沒有安全感的皇帝。碰巧負責保護皇帝的大內禁軍統領白誌貞(非太監)又是個無能的人。
唐德宗心想自己的性命就躺在這堆禁軍的手上了,如果連禁軍的帶頭大哥都是個廢物,那自己的性命豈不是成了兒戲?而且當時唐德宗經歷了多次自己的臣子反叛自己,他的安全感已經耗盡,已經對文武官員完全失去了信任。
那百官不可信,還有誰能為自己分憂?就隻剩下常在身邊照顧自己吃喝拉撒的太監們了。
所以,此時的唐德宗作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在禁軍統領裏麵設立了兩個太監官職,分別是護軍中尉和中護軍各兩個。
從此,沒槍都能打鳥的歷史開始了,這是就是太監專權的主要起因。
太監掌管禁軍,這是無槍勝有槍啊!
除此之外,在唐肅宗時期,太監們還執掌機要,使宣傳詔命和四方文奏都的權力在太監的手裏。
唐代宗時期,又設立了執掌機要的樞密使,規定還是由太監來做,這幾個皇帝到底有多愛太監啊?
當時,掌管機要的兩樞密使和掌管禁軍的兩個中尉合稱“四貴”(果然是死鬼),他們是最有權勢的太監,掌握了中央的軍政大權。
從此,太監們正式參與國家政事,實現了從後勤部到政治部和國防部的強勢插入。
太監掌權,烏雲蓋日,當時的朝政是最黑暗的,太監們的權力滔天,甚至可以任免各級官員。然後當官的為了升職加薪,開始對死鬼們進行各種賄賂。一大部分靠賄賂太監而被提拔上來的軍官也理所當然成為太監門的走狗,以致到後期,出去打仗的部隊裏都有太監在裏麵任職紀委書記行使監督權。就連皇帝的生殺廢立,也由太監決定。
這不是笑話,唐代後期的唐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七位皇帝都是太監所立。而唐順宗、憲宗、敬宗、文宗都是給太監幹掉的,唐昭宗也給太監們像寵物一樣圈養過一段時間。
你說唐朝是不是奇葩,它前期曾經被女人統治過,中期給男人統治過,後期又被不男不女的人統治過。大家不要忘記了,在當時那種以封建思想為基礎的時代,女人當皇帝已經一堆人各種不滿意了,還有造反的;男人做皇帝,也給反來叛去,現在輪到不男不女的人掌權。能滿意嗎?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戰爭又開始了。
公元805年,唐順宗即位,他調動了一堆心腹,開始一場聲勢浩大的政治改革,史稱“永貞革新”。這次改革的內容很多,涉及了國家大事的方方麵麵,有幫百姓減除苛捐雜稅的,有為商市交易提供便利條件的,但最重要的兩條是抑製藩鎮的勢力和計劃收奪太監的兵權。
這兩條改革內容,要動的是這是當時唐朝後期三隻手裏麵的兩手最強的勢力,勿容置疑受到了藩鎮和太監們的聯合抵製,馬上失敗了。
順宗這個哥們太衝動了,這種剷除異己勢力的事情,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當然是出陰招、搞偷襲得逞的機會大點。
依我看來,當時的改革表麵上是惠民,實際上是削弱地方政權和太監權力,提升皇權的實力,完完全全可以用借花獻佛一招。
首先對於抑製藩鎮勢力方麵:
按照改革從中央下令大幅度降低全國的百姓稅收,實施惠民政策,減刑百姓的經濟負擔。
財政收入減少,公務員工資必定要降低。這個首先要求朝廷改革的部隊自己勒緊褲頭過一段日子。藩鎮管轄的區域由於絕大部分都不聽中央的話,而且賦稅都是自收自用,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不執行減稅政策。
不減稅就對了!此時中央就可派人到不執行減稅政策的藩鎮百姓中暗中宣傳中央的利民政策和擴大藩鎮對百姓的壓迫聲音,按照中國百姓“不患貧而患不均”的傳統指導思想,此舉必定引起藩鎮百姓的不滿,導致藩鎮內部民心所向中央而反藩鎮,逐漸點燃百姓反對藩鎮的導火線。
然後在收奪太監兵權方麵:
古時軍人打仗,大部分是為了養家活兒而非保家衛國,而且在太監掌握軍權的時代,部隊的士兵甚至到軍官,打心底是絕對不服太監的管理的,隻不過由於太監們早期掌管了軍權,提拔了一大班走狗,使閹黨的勢力已經紮根軍隊頗深。
所以要動太監,不一定擒賊抓王,也可以從內部擊破。
首先從大幅度減稅政策開始,告知軍隊中央的財政因為民而縮減,同時大幅度降低軍人的月薪。然後在中央派心腹潛入部隊,散發工資根本沒有減少,而是管轄各軍隊的太監借稅收減少之名,剋扣軍人工資中飽私囊的信息,動亂軍心,引燃部隊反太監的導火線。
還記得唐玄宗後期是怎麽幹活嗎?不幹活,無為而治嘛,那活誰幹了?給寵物幹。以致當時百官所上的奏摺,都要先給高太監過目,於與自己有利的轉給玄宗,不利的奏摺,自己處理掉了,大事才給皇帝裁決。
這是一個小權力,正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太監比正常的男人本來就少了點什麽,所以它們要從其他方麵獲取更大的利益,來彌補自己的心理和生理缺陷。它們一直被別人嘲笑,一直都在等待一個機會出人頭地,要證明自己比正常男人少點什麽,也一樣可以很牛x。
果然,機會等到了。
唐德宗在位時遭受了各種叛亂,使他逐漸成長為一位非常沒有安全感的皇帝。碰巧負責保護皇帝的大內禁軍統領白誌貞(非太監)又是個無能的人。
唐德宗心想自己的性命就躺在這堆禁軍的手上了,如果連禁軍的帶頭大哥都是個廢物,那自己的性命豈不是成了兒戲?而且當時唐德宗經歷了多次自己的臣子反叛自己,他的安全感已經耗盡,已經對文武官員完全失去了信任。
那百官不可信,還有誰能為自己分憂?就隻剩下常在身邊照顧自己吃喝拉撒的太監們了。
所以,此時的唐德宗作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在禁軍統領裏麵設立了兩個太監官職,分別是護軍中尉和中護軍各兩個。
從此,沒槍都能打鳥的歷史開始了,這是就是太監專權的主要起因。
太監掌管禁軍,這是無槍勝有槍啊!
除此之外,在唐肅宗時期,太監們還執掌機要,使宣傳詔命和四方文奏都的權力在太監的手裏。
唐代宗時期,又設立了執掌機要的樞密使,規定還是由太監來做,這幾個皇帝到底有多愛太監啊?
當時,掌管機要的兩樞密使和掌管禁軍的兩個中尉合稱“四貴”(果然是死鬼),他們是最有權勢的太監,掌握了中央的軍政大權。
從此,太監們正式參與國家政事,實現了從後勤部到政治部和國防部的強勢插入。
太監掌權,烏雲蓋日,當時的朝政是最黑暗的,太監們的權力滔天,甚至可以任免各級官員。然後當官的為了升職加薪,開始對死鬼們進行各種賄賂。一大部分靠賄賂太監而被提拔上來的軍官也理所當然成為太監門的走狗,以致到後期,出去打仗的部隊裏都有太監在裏麵任職紀委書記行使監督權。就連皇帝的生殺廢立,也由太監決定。
這不是笑話,唐代後期的唐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七位皇帝都是太監所立。而唐順宗、憲宗、敬宗、文宗都是給太監幹掉的,唐昭宗也給太監們像寵物一樣圈養過一段時間。
你說唐朝是不是奇葩,它前期曾經被女人統治過,中期給男人統治過,後期又被不男不女的人統治過。大家不要忘記了,在當時那種以封建思想為基礎的時代,女人當皇帝已經一堆人各種不滿意了,還有造反的;男人做皇帝,也給反來叛去,現在輪到不男不女的人掌權。能滿意嗎?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戰爭又開始了。
公元805年,唐順宗即位,他調動了一堆心腹,開始一場聲勢浩大的政治改革,史稱“永貞革新”。這次改革的內容很多,涉及了國家大事的方方麵麵,有幫百姓減除苛捐雜稅的,有為商市交易提供便利條件的,但最重要的兩條是抑製藩鎮的勢力和計劃收奪太監的兵權。
這兩條改革內容,要動的是這是當時唐朝後期三隻手裏麵的兩手最強的勢力,勿容置疑受到了藩鎮和太監們的聯合抵製,馬上失敗了。
順宗這個哥們太衝動了,這種剷除異己勢力的事情,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當然是出陰招、搞偷襲得逞的機會大點。
依我看來,當時的改革表麵上是惠民,實際上是削弱地方政權和太監權力,提升皇權的實力,完完全全可以用借花獻佛一招。
首先對於抑製藩鎮勢力方麵:
按照改革從中央下令大幅度降低全國的百姓稅收,實施惠民政策,減刑百姓的經濟負擔。
財政收入減少,公務員工資必定要降低。這個首先要求朝廷改革的部隊自己勒緊褲頭過一段日子。藩鎮管轄的區域由於絕大部分都不聽中央的話,而且賦稅都是自收自用,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不執行減稅政策。
不減稅就對了!此時中央就可派人到不執行減稅政策的藩鎮百姓中暗中宣傳中央的利民政策和擴大藩鎮對百姓的壓迫聲音,按照中國百姓“不患貧而患不均”的傳統指導思想,此舉必定引起藩鎮百姓的不滿,導致藩鎮內部民心所向中央而反藩鎮,逐漸點燃百姓反對藩鎮的導火線。
然後在收奪太監兵權方麵:
古時軍人打仗,大部分是為了養家活兒而非保家衛國,而且在太監掌握軍權的時代,部隊的士兵甚至到軍官,打心底是絕對不服太監的管理的,隻不過由於太監們早期掌管了軍權,提拔了一大班走狗,使閹黨的勢力已經紮根軍隊頗深。
所以要動太監,不一定擒賊抓王,也可以從內部擊破。
首先從大幅度減稅政策開始,告知軍隊中央的財政因為民而縮減,同時大幅度降低軍人的月薪。然後在中央派心腹潛入部隊,散發工資根本沒有減少,而是管轄各軍隊的太監借稅收減少之名,剋扣軍人工資中飽私囊的信息,動亂軍心,引燃部隊反太監的導火線。